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儒家類
 也郑引宣八年公羊传文
 长乐陈氏曰春秋之法当祭而卿卒则祭之日不可
 以用乐祭之明日不可以绎故叔弓之卒 昭公
去乐 (第 4b 页)
 又引春秋之时不依正礼有以为小君之服服其妾
 母者文公四年夫人风氏薨是僖公之母成风也又
 昭十一年夫人归氏薨是 昭公
之母齐归也皆乱世
 之法谷梁传曰鲁僖公立妾母成风为夫人是子爵
 于母以妾为妻非礼也左氏说成风妾得立为 (第 17a 页)
 氏薨是僖公之母成风也昭十一年夫人归氏薨是

  昭公
之母齐归也皆乱世之法非正礼也案异义云
 妾子立为君得尊其母立为夫人否今春秋公羊说
 妾子立为君母得称 (第 59a 页)
 (深矣二十八年十一月公如楚十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公不笃君臣之义以奔天王之丧而)
 (徇荆楚之强以俟楚子之葬久留于楚待夏乃归故/圣人特于朝正之时书公所在与 昭公
失国在乾侯)
 (同且以责季/氏之无君也)
    乾学案当天子丧而行郊礼当天子丧而受
    与国 (第 23b 页)
    子谓归父之子成公与之共守宣公殡是归

    父有子矣 昭公
之从亡臣曰子家羁杜氏注
    云庄公之玄孙也归父字子家见于奔齐传
    羁盖以王父字为氏归父庄公 (第 11b 页)
(服服其妾母者是文公四年夫人风氏薨是僖公之母/成风也又昭十一年夫人归氏薨是 昭公
之母齐归也)
(皆乱世之法非正礼也案异义云妾子立为君得尊其/母立以为夫人否今春秋公羊既说妾子立为君母 (第 28b 页)
 唐韵府良切集韵分房切并音方说文邡广汉县名(又广韵集韵并敷亮切音访与访通谷梁传昭二十五年邡公也注)
(邡当为访谋纳 昭公
也)(唐韵户经切集韵韵会乎经切正韵奚经切并音形说文周公子所封国地近河内怀县)
 左传隐五年郑人邢人 (第 70a 页)
 乎从者(欲令受之故/益谦言从者)昭公曰丧人其何称(行礼宾/主当各)
  (有所称时齐侯以诸侯遇礼接 昭公
(第 19a 页)
昭公/
自谦失国不敢以故称自称故执谦问之)景公曰
  孰君而无称(犹曰谁为君者而岂无/所称乎昭公非君乎)昭公 (第 19a 页)
 郊自僖三十一年始三桓之祸由僖基之也雩一见

 于桓再见于僖成五见于襄而七见于昭桓公为三
 桓所自出至僖公而兆其毒成襄而养其痈至 昭公
 
则溃矣孔子立定哀之世目击祸败追原本始书之
 重辞之复繁而不杀君有短垣而自踰之何有于大
 夫曰犹绎曰犹 (第 2b 页)
秋一皆以王
道治之至僖公以后三桓盛矣鲁之衰由三桓圣人于此
详书三桓之事以著世卿擅政之渐坏法乱纪之由至
则鲁非复周公之鲁而为三桓之鲁矣故圣人不复以
王道治之以为诛之将不可胜诛而反掩其背上无君之 (第 73a 页)
 皆正直无私国人素所倾服之臣是故必如舜而后

 可殛四凶必如周公而后可诛管蔡愚观 昭公
乾侯
 之事而知三家之所以蔓延不可制者非独三家之
 罪亦鲁之群公有以自取之也何则国家之患莫大
 乎世 …… (第 1b 页)
 之后阅赵木讷经筌有云公薨而子野卒此与庄公
 薨而子般卒文公薨而子恶卒何异均未成君均不
 书地均不书葬盖子野贤季氏忌之弑野而立 昭公

 
以毁言于朝而世不察尔黄若晦通说云曰毁者左
 氏失之季氏专政以子野非己所立故于其次于季
 氏而害之以毁 (第 61a 页)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注叔氏服字诸侯丧天子使大夫
会葬礼也疏(正义曰四年风氏薨五年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召昭公
来会葬传曰礼也夫人之丧)
(会葬为礼知诸侯之丧天子使大夫会葬为得也苏氏/云外卿来会葬不书此书者尊王使 (第 2a 页)
(在是六/同盟也)
 传五年春王使荣叔来含且赗 召昭公
来会葬礼也
 注成风庄公之妾天子以夫人礼赗之明母以子贵
 故曰礼疏(正义曰传举二事以一礼结之则含赗会 …… (第 3a 页)
 (生公子鳞鳞生/东乡矔是也)公子荡为司城注桓公子也以武公

 名废司空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注华元父也传言
 六卿皆公族 昭公
不亲信之所以致乱音义(御鱼吕/反本又)
 (作御/音同) (第 18b 页)
昭公
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
 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本
 根注葛之能藟蔓繁滋者 (第 18b 页)
 伯拜注谢公为行公荅拜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注无传告于庙
邾人伐我南鄙叔彭生帅师伐邾
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注七年盟于扈乙亥四月二十

九日书五月从赴音义(潘叛/干反)(正义曰齐世家孝公卒/弟潘杀孝公子而立是)
(为 昭公昭公
则以僖二十八年即位其年盟于践土据/文公言之唯同扈之盟耳杜以长历校之知乙亥是四)
(月二十九日书五月从 …… (第 19b 页)
称子既葬称君不待踰年始称君也此称弑)
(其君舍舍已成君故云未踰年而称君者先君既葬舍/已即位也传云五月 昭公
卒舍即位后七月为商人所)
(弑经传无葬 (第 21a 页)
昭公
之文又齐侯以五月而卒传称七月/弑舍时未合葬知已葬者正以舍已称君决知既葬春)
(秋之世多不如礼葬之早晚 (第 21a 页)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疏(正义曰/律历志)
 (云周三十六王八百/六十七年过卜数也)○夏楚人侵郑郑即晋故也○
 宋文公即位三年杀母弟须及 昭公
子武氏之谋也
 注武氏谋奉母弟须及 (第 24a 页)
昭公
子以作乱事在文十八
 年使戴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
 之族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报 (第 24a 页)
 (可掩也襄二十八年传云王人来告丧问崩日以甲/寅告故书之以徵过徵亦为明明告丧者之过也彼)
 (言徵审也审其事知无他故以明其过失也服虔云/非公且徵过 昭公
无道久在外季氏非公不肯释言)
 (公在某地春秋之义亦以不书徵季氏之过此年书/者公不得入晋外内有困辱季 (第 20a 页)
氏闵而释之所谓事)
 (君如在国案明年传云言不能外内又明年传云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其人皆是传说经意非责 昭公)
 (
不是季氏非公也即如服言往前季氏非公不肯释/公所在此年以后方始闵而释之所谓事君如在国)
 (则往年未释 (第 20a 页)
 (良曰灭项非公命也向也费伯帅师城郎非公命不/书此何以书城郎常事灭项非常事也是故必常事)

 (也讥不及公则不书苟非常则谨书之书灭项失兵/权之渐也襄公在晋书邾庶其来奔 昭公
在晋书莒)
 (牟夷来奔虽非公命皆非常也春秋之季大夫不禀/命于诸侯非但鲁也郑伯会于夷仪郑公孙舍之帅) (第 8b 页)
 (是也非故地则系之国取邾田自漷水是也取附庸/之小国而灭之则讳不言侵伐而亦止书取取根牟)
 (取鄟取邿取鄫是也取之而存其祀则伐邾取须句/是也若取郓则乘乱取邑故不详录取阚则 昭公
在)
 (外而取内邑又春秋之变例也或谓济西乃晋人侵/鲁之故疆是时晋霸方强岂肯归地于鲁况鲁晋非)
 ( (第 16b 页)
 (如中宗之葬乾陵严善思谏而弗止循袭而莫知其/失矣孰有如汉之孝文自谓侧室之子而不以为嫌)
 (者/乎)
王使召伯来会葬(召谷/作毛)
 左传 (召昭公/
来会葬)
 谷梁(会葬之礼/于鄙上)
 胡传(王臣下聘桓公冢宰书名示贬而大夫再聘则/无讥焉或以为从同 …… (第 41b 页)
 (盟矣于宋于虢则晋楚大夫狎主齐盟而诸侯不复/在矣其事自衡雍之盟始也况当是时仲遂已有无)
 (君之心而晋讨文公之盟扈必要仲遂歃血而后信/亦犹成公之沙随不得见而季孙行父会晋郤犨盟)
 (于扈 昭公
吊少姜不见纳而季孙宿如晋驯致乾侯/之次晋不能修方伯之职而意如会荀跞于适历矣) (第 64a 页)
 (而旧法亡矣是以谓之作其明年季孙宿救台遂入/郓又其后享范献子而公臣不能具三耦民不属公)
 (可知矣春秋书其作舍以见 昭公
失国定公无正/而兵权不可去公室有天下国家者之所宜鉴也)
 集说(杜氏预曰鲁本无中军唯上下二军皆属于公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