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长/也)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比阿/党也)其罪五
有司已于事而竣是故乡长退而修德进贤 桓公
亲见之遂使役官(役为/也)令官长期而书伐(官长长/官也期)
(期年也伐功也书其/所掌在官有功者也 (第 21a 页)
有司已于事而竣是故乡长退而修德进贤 桓公
亲见之遂使役官(役为/也)令官长期而书伐(官长长/官也期)
(期年也伐功也书其/所掌在官有功者也 (第 21a 页)
陈大利以赐天下行之周遍音义(载如字诗作哉毛/云哉载也郑云始)
(也施始䜴反下/注同遍音遍) 桓公 是以霸注齐桓公亦能施以致
霸疏(正义曰曰者桓子辞也既私施与又言已施之/意大雅文王之篇锡赐载行周遍也 (第 20b 页)
(也施始䜴反下/注同遍音遍) 桓公 是以霸注齐桓公亦能施以致
霸疏(正义曰曰者桓子辞也既私施与又言已施之/意大雅文王之篇锡赐载行周遍也 (第 20b 页)
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
经二十四年春王二月丙戌仲孙貜卒注无传孟僖子
也音义(貜俱缚反/徐俱碧反)
婼至自晋注喜得赦归故书至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大雩
丁酉把伯郁釐卒注无传未同盟而赴以名丁酉九月
五日有日无月音义(郁于六反釐本又作/𣀗力之反又音来)疏(注正义曰/此年五月)
(乙未朔一大一小七月甲午朔九月癸巳朔五/日得丁酉文在八月之下是有日而无月也)
冬吴灭巢注楚邑也书灭用大师疏(注正义曰大都以/名通故不系楚也)
(襄十三年传例曰/用大师焉曰灭)
葬把平公注无传
传二十四年春王正月辛丑召简公南宫嚚以 甘桓
公 见王子朝注简公召庄公之子召伯盈也嚚南宫 (第 1b 页)
极之子 桓公 甘平公之子音义(嚚鱼巾反/见贤遍反)刘子谓苌
弘曰甘氏又往矣对曰何害同德度义注度谋也言
唯同心同 (第 2a 页)
经二十四年春王二月丙戌仲孙貜卒注无传孟僖子
也音义(貜俱缚反/徐俱碧反)
婼至自晋注喜得赦归故书至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大雩
丁酉把伯郁釐卒注无传未同盟而赴以名丁酉九月
五日有日无月音义(郁于六反釐本又作/𣀗力之反又音来)疏(注正义曰/此年五月)
(乙未朔一大一小七月甲午朔九月癸巳朔五/日得丁酉文在八月之下是有日而无月也)
冬吴灭巢注楚邑也书灭用大师疏(注正义曰大都以/名通故不系楚也)
(襄十三年传例曰/用大师焉曰灭)
葬把平公注无传
传二十四年春王正月辛丑召简公南宫嚚以 甘桓
公 见王子朝注简公召庄公之子召伯盈也嚚南宫 (第 1b 页)
极之子 桓公 甘平公之子音义(嚚鱼巾反/见贤遍反)刘子谓苌
弘曰甘氏又往矣对曰何害同德度义注度谋也言
唯同心同 (第 2a 页)
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大宰子馀讨之注子馀大宰嚭
囚诸楼台栫之以棘注栫拥也音义(栫本又作荐在/荐反拥于勇反)
使诸大夫奉大子革以为政注革邾大子 桓公 也为
十年邾子来奔传○秋及齐平九月臧宾如如齐涖
盟注宾如臧会子齐闾丘明来涖盟注明闾丘婴之
子也 (第 22b 页)
囚诸楼台栫之以棘注栫拥也音义(栫本又作荐在/荐反拥于勇反)
使诸大夫奉大子革以为政注革邾大子 桓公 也为
十年邾子来奔传○秋及齐平九月臧宾如如齐涖
盟注宾如臧会子齐闾丘明来涖盟注明闾丘婴之
子也 (第 22b 页)
(知彼心不服吾力稍怠必有出于意料之外者盖王/者之道贵于兴灭继绝而齐之灭遂不止于杀一不)
(辜而已故圣人于此不言遂人歼齐戍而书其自歼/所以伸遂人复雠之志而著 桓公 不仁以至于自歼)
(其众也戍家氏铉翁曰遂之遗民鼓其馀勇犹足以/殄灭齐 春秋特为之书义之也 吴氏 (第 13a 页)
(辜而已故圣人于此不言遂人歼齐戍而书其自歼/所以伸遂人复雠之志而著 桓公 不仁以至于自歼)
(其众也戍家氏铉翁曰遂之遗民鼓其馀勇犹足以/殄灭齐 春秋特为之书义之也 吴氏 (第 13a 页)
(见于经盖从楚尔昭四年申之会徐人在焉楚人以/其贰于吴也即会执之故明年徐从楚伐吴其后世)
(比于楚今楚大乱之后楚平新立齐侯伐徐侥倖其/或从也无桓公之德而望 桓公 之服徐吾见其不自)
(量尔齐侯书爵非褒也杜谔以为别大夫之专兵是/也 家氏铉翁曰徐之封在齐南鄙 (第 10b 页)
桓公 之霸楚成)
(伐徐 (第 10b 页)
桓公 躬率诸侯盟于牡丘次于匡以救之又出/偏师伐厉以攻其所必救非但为徐计亦自为齐计)
(今齐景睥睨晋霸而不 (第 10b 页)
能志其远者乃伐徐以为左/右望之计视 桓公 之保徐有愧多矣 李氏廉曰此)
(为晋霸既衰齐景公争霸之始事盟而不书春秋不/忍绝晋也齐景即位于襄二 …… (第 10b 页)
(以玉贾罪不亦锐乎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曰日起请夫环执政)
(弗义弗敢复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子产对曰昔我先君 桓公 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
(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彊贾母或 (第 12b 页)
(比于楚今楚大乱之后楚平新立齐侯伐徐侥倖其/或从也无桓公之德而望 桓公 之服徐吾见其不自)
(量尔齐侯书爵非褒也杜谔以为别大夫之专兵是/也 家氏铉翁曰徐之封在齐南鄙 (第 10b 页)
桓公 之霸楚成)
(伐徐 (第 10b 页)
桓公 躬率诸侯盟于牡丘次于匡以救之又出/偏师伐厉以攻其所必救非但为徐计亦自为齐计)
(今齐景睥睨晋霸而不 (第 10b 页)
能志其远者乃伐徐以为左/右望之计视 桓公 之保徐有愧多矣 李氏廉曰此)
(为晋霸既衰齐景公争霸之始事盟而不书春秋不/忍绝晋也齐景即位于襄二 …… (第 10b 页)
(以玉贾罪不亦锐乎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曰日起请夫环执政)
(弗义弗敢复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子产对曰昔我先君 桓公 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
(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彊贾母或 (第 12b 页)
(此盟明神殛之襄九年子驷子展曰明神不蠲要盟/哀十二年子贡曰盟所以周信也明神以要之昭十)
(三年叔向曰昭/明于神盟也)曰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
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齐语 桓公 与诸侯饰牲为
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则诸侯之盟非特主山川也
郑氏谓王之盟主日诸侯主山川王官之伯主月其 (第 17a 页)
(三年叔向曰昭/明于神盟也)曰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
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齐语 桓公 与诸侯饰牲为
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则诸侯之盟非特主山川也
郑氏谓王之盟主日诸侯主山川王官之伯主月其 (第 17a 页)
魏公(幽公/弟)厉公 献公(厉公/弟)真公 武公(真公/弟)
懿公 伯御(懿公/侄)孝公(懿公/弟)惠公 隐公
桓公(隐公/弟) 庄公 闵公 僖公(闵公/庶兄)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昭公/弟)
哀公 …… (第 42a 页)
文公
懿公 惠公 悼公 共公 平公
简公 献公 孝公 成公 湣公
釐公 桓公 文公 易王 子哙
昭王 惠王 武成王 孝王 王喜
邶
鄘(以上二国封爵世次未详/) …… (第 42b 页)
康伯 考伯 嗣伯 康伯
靖伯 贞伯 顷侯 釐侯 共伯
武公(共伯/弟)庄公 桓公 宣公 (第 43a 页)
(桓公/ 弟)惠公
黔牟 (第 43a 页)
(桓公/ 子)懿公 戴公(公子/顽子)文公(戴公/弟)成公
穆公 定公 献公 殇公(定公/弟)襄公( …… (第 43a 页)
悼公(出公/季父)敬公 昭公 怀公(群公/子)慎公(敬公/孙)
声公 成侯 平侯 嗣君 怀君
元君(嗣君/弟)君角
郑(伯爵/)
桓公 武公 庄公 昭公 厉公(昭公/弟)
子亹(昭公/弟)子婴(子亹弟左/传作子仪) 文公( …… (第 43b 页)
哀公
胡公(哀公/弟)献公(哀公/弟)武公 厉公 文公
成公 庄公 釐公 襄公 桓公(襄公/弟) 孝公 昭公(孝公/弟)懿公(孝公/弟)惠公(孝公/弟)顷公
灵公 庄公 景公(庄公/弟) …… (第 44a 页)
襄公 文公 宁公(文公/孙)出子 武公(宁公/长子)
(出子/兄) 德公(武公/弟)宣公 成公(宣公/弟)穆公(成公/弟)
康公 共公 桓公 景公 哀公 …… (第 45a 页)
幽公 釐公 武公 夷公 平公(夷公/弟)
文公 桓公 厉公(桓公/弟)利公(桓公/子)庄公(利公/弟)
宣公(庄公/弟)穆公 共公 灵公 成公 …… (第 46a 页)
仲君 宫伯 孝伯
夷伯 幽伯(夷伯/弟)戴伯(幽伯/弟)惠伯 石甫
缪公(石甫/弟) 桓公 庄公 釐公 昭公 (第 46a 页)
懿公 伯御(懿公/侄)孝公(懿公/弟)惠公 隐公
桓公(隐公/弟) 庄公 闵公 僖公(闵公/庶兄)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昭公/弟)
哀公 …… (第 42a 页)
文公
懿公 惠公 悼公 共公 平公
简公 献公 孝公 成公 湣公
釐公 桓公 文公 易王 子哙
昭王 惠王 武成王 孝王 王喜
邶
鄘(以上二国封爵世次未详/) …… (第 42b 页)
康伯 考伯 嗣伯 康伯
靖伯 贞伯 顷侯 釐侯 共伯
武公(共伯/弟)庄公 桓公 宣公 (第 43a 页)
(桓公/ 弟)惠公
黔牟 (第 43a 页)
(桓公/ 子)懿公 戴公(公子/顽子)文公(戴公/弟)成公
穆公 定公 献公 殇公(定公/弟)襄公( …… (第 43a 页)
悼公(出公/季父)敬公 昭公 怀公(群公/子)慎公(敬公/孙)
声公 成侯 平侯 嗣君 怀君
元君(嗣君/弟)君角
郑(伯爵/)
桓公 武公 庄公 昭公 厉公(昭公/弟)
子亹(昭公/弟)子婴(子亹弟左/传作子仪) 文公( …… (第 43b 页)
哀公
胡公(哀公/弟)献公(哀公/弟)武公 厉公 文公
成公 庄公 釐公 襄公 桓公(襄公/弟) 孝公 昭公(孝公/弟)懿公(孝公/弟)惠公(孝公/弟)顷公
灵公 庄公 景公(庄公/弟) …… (第 44a 页)
襄公 文公 宁公(文公/孙)出子 武公(宁公/长子)
(出子/兄) 德公(武公/弟)宣公 成公(宣公/弟)穆公(成公/弟)
康公 共公 桓公 景公 哀公 …… (第 45a 页)
幽公 釐公 武公 夷公 平公(夷公/弟)
文公 桓公 厉公(桓公/弟)利公(桓公/子)庄公(利公/弟)
宣公(庄公/弟)穆公 共公 灵公 成公 …… (第 46a 页)
仲君 宫伯 孝伯
夷伯 幽伯(夷伯/弟)戴伯(幽伯/弟)惠伯 石甫
缪公(石甫/弟) 桓公 庄公 釐公 昭公 (第 46a 页)
怨不复而主王姬狩于禚会伐卫同围郕纳子纠故
圣人详加讥贬以著其忘亲之罪今易世矣而 桓公
始合诸侯安中国攘寇乱尊天王乃欲修怨怒邻而
危其宗社可谓孝乎故长勺之役专以责鲁而柯之
盟公与齐侯皆 (第 43a 页)
圣人详加讥贬以著其忘亲之罪今易世矣而 桓公
始合诸侯安中国攘寇乱尊天王乃欲修怨怒邻而
危其宗社可谓孝乎故长勺之役专以责鲁而柯之
盟公与齐侯皆 (第 4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