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乃夏之孟春啖氏所言卜起二月下旬而尽于三旬
 者礼之正也榖梁所言卜起十二月下旬者礼之末
 失也故子服 惠伯
云鲁将以十月上辛有事于上帝
 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而明堂位注
 疏以孟春为周之正月郊特牲疏 (第 11b 页)

(曹惠伯兕
元顷三十四年齐庄公赎元叔三十八年楚/若敖熊仪燕 侯元 四十四年晋殇 元 在位四)
(十六年太 (第 29a 页)
    又案以上有孙复立子
春秋成公十五年春王三月乙巳仲婴齐卒 公羊传
仲婴齐者何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则曷为谓之仲婴

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人后者为
之子也为人后者为其子则其称仲何孙以王父字为
氏也然则婴齐孰后后归父也归父使于晋而未反何
以后之叔仲 惠伯
傅子赤者也文公死子幼公子遂谓
叔仲 (第 8a 页)
惠伯
曰君幼如之何愿与子虑之叔仲 (第 8a 页)
惠伯
曰吾
子相之老夫抱之何幼君之有公子遂知其不可与为
谋退而杀叔仲 (第 8a 页)
惠伯
杀子赤而立宣公宣公死成公幼
臧宣叔者相也君死不哭聚诸大夫而问焉曰昔者叔 (第 8a 页)
惠伯
之事孰为之诸大夫皆杂然曰仲氏也其然乎
于是遣归父之家然后哭君归父使乎晋还自晋至柽
闻君薨家遣墠帷哭君 (第 8b 页)
 (又曰春秋之世各国皆自纪其年发之于言或参互/而不易晓则有举其年之大事而为言者若曰会于)
 (沙随之岁叔仲 惠伯
会却成子于承匡之岁铸刑书/之岁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是也又有举岁)
 (星而言若曰岁五及鹑火岁及大 (第 28b 页)
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
礼以自取戾
九年冬楚子使椒来聘(椒谷梁/作荻) 左氏传楚子越椒来
聘执币傲叔仲 惠伯
曰是必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
神弗福也 公羊传椒者何楚大夫也楚无大夫此何
以书始有大夫也始有大夫则何以 (第 28b 页)
 定制更不可易
后木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
外内易我死则亦然

 郑氏曰后木鲁孝公子 惠伯
巩之后此孝子之事非
 所托
 孔氏曰此一节论属子以死事非礼之事孝子居丧
 必深思长虑买棺之时当令精好 (第 40b 页)
 礼云夷狄虽大曰子此乃称王首尾矛盾

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 惠伯
为介及郊
为懿伯之忌不入 (第 16a 页)
惠伯
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
公事遂入
 郑氏曰成公丧在鲁昭三年子叔敬叔鲁宣公弟叔
 肸之曾孙叔弓也进书 (第 16a 页)
奉君吊书也 惠伯
庆父玄孙
 之子名椒介副也郊滕之近郊懿伯 (第 16a 页)
惠伯
之叔父忌
 怨也敬叔有怨于懿伯 (第 16a 页)
惠伯
也春秋传曰敬叔不
 入政君命所为 (第 16a 页)
惠伯
强之乃入 …… (第 16a 页)
 孔氏曰此一节论不可以私废公之事子叔叔是其
 氏云子叔者子是男子通称故以子冠叔也敬叔杀
 懿伯被懿伯家所怨恐 惠伯
杀已故难 (第 16b 页)
惠伯
不敢入
 也然同在君朝又奉使滕国相随在路不相畏难入
 滕始难者虽有怨雠恒为防备今入滕国是由主人
 防 (第 16b 页)
备不复在已故难之 惠伯
知其难已遂开释之今
 既君命政令奉使滕国不可以叔父私怨遂欲报雠
 不行公事也案世本敬叔是桓公七世孙 (第 16b 页)
惠伯
是桓 (第 16b 页)
 公六世孙则 惠伯
是敬叔之父六从兄弟故敬叔呼 (第 17a 页)
惠伯
为叔父呼懿伯为五从祖
 严陵方氏曰昔孔子对子夏问居昆弟之雠则曰衔
 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夫叔父之亲与昆 (第 17a 页)
弟等耳
 伯
处之以此岂不宜哉
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
曰蒉尚不如把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 (第 17a 页)
 宫而筮之遇艮之随史曰随其出也姜氏自占之曰
 不然必死于此不得出矣其后穆姜竟卒于东宫又
 南蒯将逐季氏筮之遇坤之比曰黄裳元吉以为大
 吉也子服 惠伯
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其后南 (第 9a 页)
 乖其度是必其神明精爽之不在是也三代之衰列
 国公侯卿大夫犹知奉礼以从事一不中节则有死
 生祸福之说若越椒之执币傲叔仲 惠伯
知其必灭 (第 29a 页)
 庆源辅氏曰问卜当诚壹惟诚然后此问彼应志不

 必义也必义而后可卜而不可行险以侥幸矣左傅
 昭十二年南蒯将叛筮而遇坤之比季昭 惠伯
曰即
 欲有事如何 (第 17a 页)
惠伯
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则否又曰
 易不可以占险
尊长于己踰等不敢问其年燕见不将命遇于道见则
面不请所之丧 (第 17a 页)
 (敛讫男女奉尸侇于堂主人降自西阶即位踊袭绖/于序东是也檀弓之来当在小敛前知者仲子初丧)

 (即正适庶/之位故也)子服伯子盖鲁大夫仲孙蔑之玄孙子服
 景伯也(孔疏案世本献子蔑生孝伯孝伯生 惠伯惠/伯
生昭伯昭伯生景伯此云子服伯子者景)
 (是谥伯/是字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仲子废适立庶为檀弓
 所讥之 (第 2b 页)
 为滕伯叔父各执一边古者不降二句都无著落
后木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

外内易我死则亦然(易以/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后木鲁孝公子 惠伯
巩之后(孔疏/世夲)
 (孝公生 (第 17a 页)
惠伯
革其后为厚氏世夲云革此云巩世夲/云厚此云后其字异耳但 (第 17a 页)
惠伯
子孙无名木者故注)
 (直云/其后)买棺外内易此孝子之事非所托(孔疏此是孝/子所为之事)
 (非是父 (第 17a 页)
 尚未袭而使鲁君袭遂疑君礼之有异也

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 惠伯
为介及郊
为懿伯之忌不入 (第 46a 页)
惠伯
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
公事遂入(介音/界)
 正义郑氏康成曰成公丧在鲁昭三年子叔敬叔鲁
 宣公弟 (第 46a 页)
叔肸之曾孙叔弓也(孔疏世本叔肸生声伯/婴齐婴齐生叔老叔老)
 (生叔/弓)进书奉君吊书也 惠伯
庆父玄孙之子名椒(孔/疏)
 (世本庆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榖榖生献子蔑子案/蔑为庆父曾孙 (第 46a 页)
惠伯
是蔑之孙是庆父玄孙之 也)
 (蔑生庄子速及懿伯别为子/服氏疑 (第 46a 页)
惠伯
椒庄子速之子)介副也郊滕之近郊懿 (第 46a 页)
 伯 惠伯
之叔父春秋传曰敬叔不入政君命所为故
  (第 46b 页)
惠伯
强之乃入敬叔于昭穆以懿伯为叔父(孔疏此/后人传)
 (写郑注之误当云以 (第 46b 页)
惠伯
为叔父敬叔是桓公七世/孙 (第 46b 页)
惠伯
是桓公六世孙则敬叔呼 (第 46b 页)
惠伯
为叔父呼懿)
 (伯为五/从祖) 孔氏颖达曰此论不可以私废公之事
 存疑郑氏康成曰忌怨也敬叔有怨于懿 (第 46b 页)
伯难 惠伯
 
(孔疏敬叔杀懿伯被懿伯家所怨恐 (第 46b 页)
惠伯
杀已故/难 (第 46b 页)
惠伯
不敢入也然同在君朝今奉使滕国相随)
 (在路不相畏难入滕始难虽有怨雠恒为防备今入/滕国是由主人防备不 (第 46b 页)
复在已故难之 惠伯
知其难)
 (已遂开释之今既君命政令奉使滕国不/可以叔父私怨遂欲报仇不行公事也) 孔氏颖 …… (第 46b 页)
 达曰叔是氏子者男子通称故以子冠叔也 方氏
 悫曰昔孔子对子夏问居昆弟之仇则曰衔君命而
 使虽遇之不斗夫叔父之亲与昆弟等耳 惠伯
处之
 以此岂不宜哉
 辨正刘氏敞曰左传注云忌怨也敬叔先有怨于懿
 伯故不欲入滕以 (第 47a 页)
惠伯
之言而入传言叔弓之有礼
 按左传云及郊遇懿伯之忌先言及郊而后言忌可
 见是及郊方遇忌也忌字只是忌日懿 (第 47a 页)
伯是敬叔从

 祖适及滕郊而遇此日故欲缓至次日乃入故 惠伯
 
以礼晓之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乃先入而叔弓亦
 遂入焉
 案自郑以忌为怨亦止言敬叔有怨于懿伯未尝言
 杀 (第 47b 页)
 (依注作樛居纠反衍以善反/繐音岁丧如字末莫曷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叔仲皮鲁叔孙氏之族(孔疏僖叔/牙生武仲)
 (休休生 惠伯
彭彭/生皮为叔仲氏)学教也子柳仲皮之子衣衰而缪
 绖衣当为斋缪读为不樛垂之樛士妻为舅姑之服 (第 41b 页)
 (所以诛也今其子不称/公孙由父有罪故尔)
公羊传仲婴齐者何(注疑仲遂/后故问之)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
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
婴齐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注更为公孙之子/故不得复氏公孙)为人后者
为其子则其称仲何孙以王父字为氏也然则婴齐孰
后后归父也归父使于晋而未反(注宣公十八年自晋/至柽奔齐讫今未还)
何以后之叔仲 惠伯
傅子赤者也(注叔仲者叔/彭生氏也)文公死 (第 6b 页)
子幼(注子赤/幼也)公子遂谓叔仲 惠伯
曰君幼如之何愿与
子虑之叔仲 (第 7a 页)
惠伯
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何幼君之有
公子遂知其不可与谋退而杀叔仲 (第 7a 页)
惠伯
弑子赤而立
宣公宣公死成公幼臧宣叔者相也君死不哭聚诸大
夫而问焉曰昔者叔 (第 7a 页)
惠伯
之事孰为之诸大夫皆杂
然曰仲氏也其然乎于是遣归父之家然后哭君归父
使乎晋还自晋至柽闻君薨家遣墠帷哭君 (第 7a 页)
 (况其不愚不/贵不尊者乎)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
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
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

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
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
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
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
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 惠伯
为介及郊
为懿伯之忌不 (第 24a 页)
惠伯
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
公事遂入(注成公丧在鲁昭三年子叔敬叔鲁宣公弟/叔肸之曾孙叔弓也进书奉君吊书 (第 24a 页)
惠伯)

(
庆父玄孙之子名椒介副也郊滕/之近郊懿伯 (第 24a 页)
惠伯
之叔父忌怨也)
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
曰蒉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 (第 24b 页)
(孝公子 惠/伯
巩之后)买棺外内易我死则亦然(注此孝子之/事非所托)
 (徐师曾曰言养生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 (第 39b 页)
皆以罪降)
声已不视帷堂而哭(注声已惠叔母怨/敖从莒女故帷堂)襄仲欲勿哭(注/怨)
(敖取/其妻) 惠伯
曰丧亲之终也(注 (第 15b 页)
惠伯/
叔彭生)虽不能始善终可也
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注各尽其/美义乃继)救乏贺善吊灾祭敬 (第 15b 页)
  善之吉也占者德必如是则其占亦如是矣春秋

  传南蒯将叛筮得此爻以为大吉子服 惠伯
曰忠
  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彊内温忠也和以率贞
  信也故曰黄裳元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
  善 (第 40b 页)
 立功之事乎(○薛氏曰以力兴造者功也谓/之功兆则言其废兴成败之理)义兆者
 占行义之事南蒯筮得黄裳元吉 惠伯
曰忠信之事
 则可不然必败非占行义之事乎(○薛氏曰度其宜/者义也谓之义兆)
 (则言其吉凶/祸福之宜 …… (第 13a 页)
 明则逢吉

 刘执中曰四者共一卦○郑锷曰凡卜君与大夫卜
 史共涖其事左传载齐将伐鲁宣公卜之 惠伯
令龟
 卜楚丘占之以是知君与大夫卜史俱在然君尊大
 夫卑卜史又卑其所占者宜有小大详略君占其大
 臣占 …… (第 23b 页)
 祭祀与执事卜日先儒谓当卜者君与大夫亲临之
 史掌书卜人掌作龟故虽卜他事而君与大夫史十
 皆与其休咎观齐将伐鲁之事宣公卜之 惠伯
令龟
 卜楚丘占之曰齐侯将不及期君亦不见令龟有咎
 卜齐伐鲁知先公之 (第 24a 页)
惠伯
之有咎则是职主其占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