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經解類
 (于晋文公远矣岂肯受之哉礼又曰成王康王赐鲁/重祭成王既赐康王又何加焉此盖不能自掩其伪)
 (矣然则鲁之僣礼何始也曰著在春秋与鲁颂 春秋/桓公
五年书大雩雩之僣始于桓也闰二年书曰禘)
 (于庄公禘之僣始于闵也僖三十一年书曰四卜郊/郊之僣始于僖也 (第 35b 页)
 (刘氏敞曰若失地之君何得言朝又公羊以郜灭在/春秋前按春秋以来且九十年郜子失地殆三世矣)
 (犹能自归同姓躬行朝/礼无乃不近人情乎)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 左氏传 杞桓公
来朝用夷
礼故曰子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 左氏传介葛卢来朝舍于
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礼也 公羊传介 (第 34b 页)
葛卢者
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乎朝也 榖梁传介

国也葛卢微国之君未爵者也其曰来卑也
冬介葛卢来 左氏传以其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
燕好(注燕燕礼也好好货/也一岁再来故加之)
文公十有一年秋曹伯来朝 左氏传曹文公来朝即
位而来见也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杞伯来朝(范注僖二十七年称子/今称伯盖时王所进)
 左氏传 杞桓公
来朝始朝公也(注公即位/始来朝)
秋滕子来朝 左氏传滕昭公来朝亦始朝公也 …… (第 35a 页)
 (屡朝于齐晋/而不见答也)
宣公元年秋邾子来朝
成公四年三月杞伯来朝 左氏传归叔姬故也
六年夏六月邾子来朝
七年夏五月曹伯来朝

十有八年秋杞伯来朝 左氏传 杞桓公
来朝劳公且
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八月邾子来朝 左氏传邾宣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 …… (第 36a 页)
    如楚者二至哀公如越在春秋以后故不载

    又庄公如齐者三一为观社一为纳币一为
    逆女 桓公
及夫人姜氏如齐者一皆无关于
    朝礼亦不载
          右春秋诸侯相朝
 
 
 
 五 (第 42b 页)
  所贵宝为贽(九州之外夷服镇服蕃服也曲礼曰/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春秋传曰 杞桓公
以夷礼故曰子然则九州之外/其君皆子男也无朝贡之岁父死子立及嗣王即)
  (位乃一来耳各以其所贵宝为贽 (第 2b 页)
  也以物为凭曰正母施衿结帨庶母施鞶皆谓以

  物予之则此衣若笄亦父戒时予女使服之识而
  弗忘也
母戒诸西阶上不降
 疏曰 春秋桓公
三年榖梁传云礼送女父不下堂母
 不出祭门祭门则庙门言不出庙门则似得下堂者
 彼诸侯礼与此异
 敖氏曰 (第 39b 页)
 音义(为郑于/伪反)
经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注垂卫地济阴句阳县东
北有垂亭音义(句古/侯反)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注宛郑大夫不书氏未赐族祊
郑祀泰山之邑在琅邪费县东南音义(宛于阮反祊必/彭反费音秘)
(注正义曰内卿贬则去族外卿贬则称人外无去族/之理今宛无族传无讥文故知未赐族也传言郑释)

(泰山之祀使来归祊知祊是郑祀泰山之邑郑以桓公/之故受邑泰山之下天子祭泰山必从往助祭使共汤)
(沐焉故公羊谓之汤沐之邑既有此邑因立周庙刘炫/云言祀泰山之邑者谓泰山之旁有此邑邑内有郑宗)
(庙之祀盖祀/桓武之神)庚寅我入祊注桓元年乃卒易祊田知此
入祊未肯受而有之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注无传襄六年传曰 杞桓公
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诸侯同盟称名者非唯见在位
之君也尝与其父同盟则亦以名赴其子亦所以继好
也蔡未与隐盟 …… (第 10b 页)
(遍反好/呼报反)(注正义曰同盟赴名自有成例而引 杞桓公/
者蔡自春秋以来未与鲁盟疑与惠公同盟)
(故引杞桓为例杞桓与成公同盟而以名赴襄公传曰/同盟故也则与其父 (第 11a 页)
(盟会此时宋方见围无/嫌与盟故直以宋地也)
 传二十七年春 杞桓公
来朝用夷礼故曰子注杞先
 代之后而迫于东夷风俗杂坏言语衣服有时而夷
 故杞子卒传言其夷也今称朝者始于 …… (第 15a 页)
会异次之意也如释例之言王官/之宰临盟乃以异姓为后则二十九年翟泉之盟王子)
(虎在焉宣七年黑壤之盟王叔 桓公
临之彼二盟亦当/异姓为后与会异次也八年洮之盟王人在列杜指王) (第 22b 页)
 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注非公宠叛人故书曰郕伯
 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注既尊以为诸侯故不复见
 其窃邑之罪音义(复扶又反/见贤遍反) 杞桓公
来朝始朝公 …… (第 7b 页)
 卒疏(正义曰传言请无绝昏成五年有杞叔姬来归/故知其娣为夫人也其娣亦字叔者周之法称)
 (叔也释例曰 杞桓公
以僖二十三年即位襄六年卒/凡在位七十一年文成之世经书叔姬二人一人出)
 (一人卒皆 (第 8a 页)
杞桓公
夫人也传例出曰来归不书来归/未归而卒也既归而卒亦当书之成五年杞叔姬来)
 (归八年书卒是也宣十六年郯 (第 8a 页)
在十二月上而云书时也即是闰月城之/闰月半后即是十二月节故水昏已正而城之是得时)
(也/)
 传九年春 杞桓公
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注叔姬已 (第 36a 页)
 音义(难乃/旦反)○公至自晋晋范宣子来聘且拜朝也注
 拜谢公朝君子谓晋于是乎有礼注有卑让之礼也
 ○秋 杞桓公
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注
 语其德政音义(劳力报反语/鱼据反注同)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
 请为昏 (第 52a 页)
 (执政宣八年仲遂卒后始文/子得政故至今为相三君也)
经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夏宋华弱来奔注华椒孙
秋葬把桓公注无传
滕子来朝
莒人灭鄫
冬叔孙豹如邾

季孙宿如晋注行父之子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注书十二月从告
 传六年春 杞桓公
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注把入春
 秋未尝书名 (第 8a 页)
桓公
三与成同盟故赴以名疏(正义曰/杞入春)
 (秋以来惟僖二十三年杞成公卒用夷礼书把子卒/未尝书杞君之名 (第 8a 页)
也世本 杞桓公
是成公之弟成公)
 (卒而 (第 8a 页)
桓公
立至此七十一年唯成五年盟于虫牢七/年于马陵九年于蒲鲁杞俱在未尝与襄同盟嫌其)
 (不合以名赴故传发之 (第 8a 页)
释例曰杞伯 姑容
未与襄同/盟而事逮其父用同盟之礼盖继好之义也嫌于赴)
 (非所盟之君故传曰/始赴以名同盟故也)○宋华 …… (第 8a 页)
 (谓之俾倪/徐养涉反)(正义曰兵书攻城有为堙之法宣十五/年公羊传曰子反乘堙而窥宋城是堙)
 (为土山使高与城等而攻之也言环城/是环绕其城知周币其城为土山也) 杞桓公

 之月注此年三月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
 齐师注王湫故齐人成十八年奔莱正舆子莱大夫
 棠莱邑 (第 10b 页)
 武公(谋娶公子索隐/曰谋一作谟) 靖公(武公/子) 共公(靖公/子) 德
 公(共公子世/本作惠公) 成公(德公/子)  桓公姑容(成公/弟)
 孝公
 丐 (第 74a 页)
(桓公/
子) 文公益姑(孝公/弟) 平公郁釐(文公/弟) 悼公
 成(平公/子) 隐公乞(悼公/子) 僖公 (第 74a 页)
 集说(徐氏彦曰公伐莒莱邾把凡近鲁小国无不被/伐公之恶也悉矣 高氏闶曰把自文十六年)
 (来朝而不复至故伐之己不修德而欲人朝已亦不/思之甚矣 赵氏鹏飞曰杞世婚于鲁 杞桓公
鲁出)
 (而且娶于鲁僖文之世各一来朝惟宣公杀恶及视/以自立杞伯盖以宣为僖文之罪人未尝朝焉宣公) …… (第 47b 页)
 (于黑壤之盟掩恶为平州之会迨至螽蝝继起饥馑/荐臻方且履亩而税之民力于是竭矣会晋断道之)
 (盟乃欲去三桓以张公室宣公肉未及寒东门氏已/不血食矣获终正寝盖亦幸焉 汪氏克宽曰 桓公)
 (
弑立则毙于齐宣公亦弑立而获正终然/鲁君自是失政而三家彊盛不复可制矣)
归父还自晋至笙遂奔齐(笙公谷作 …… (第 51a 页)
 (鲁君不复能君祸端乱本实肇于此彼篡人之国季/氏亦窃其国出尔反尔尚复谁尤春秋书之所以致)
 (乱贼之讨垂将来之戒云与李氏廉曰宣公即位十/八年乃不义之君也大略 桓公
同类除即位有年)
 (书法同 (第 52b 页)
桓公
外其馀事同则从同同矣宣公因齐得/国终身事齐自黑壤见止之后南逋于楚当是时晋)
 (之伯事不振故鲁亦得以 (第 52b 页)
 (杞桓五十五年宋共七年秦桓二/十三年楚共九年吴寿梦四年)
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左传(九年春 杞桓公
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杞叔姬卒为杞故也逆叔姬为我也) …… (第 25b 页)
 (不可往赋河广之诗而圣人取之则出妻固与庙绝/不可复反是以啖氏谓出妇未反而逆其丧非礼也)
 (然春秋书叔姬卒与杞伯逆丧以归悉无贬辞则知/叔姬盖无悖德反义之行故 杞桓公
犹逆其丧夫在)
 (而逆丧归葬自应祔庙与宋襄母不同矣又曰内/女出而来归者三郯伯姬齐子叔姬皆不书卒) (第 27a 页)
 (把桓七十年宋平九年秦景十年/楚共二十四年吴寿梦十九年)
春王三月壬午把伯姑容卒
 左传(六年春把 桓公
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
 集说(赵氏鹏飞曰把自入春秋至是始以名讣于诸/侯而葬配以谥其初盖微弱不能行其 (第 29a 页)
礼诸侯)

 (亦从而眇之葬有所不会至此始会之故书葬把 桓/公
汪氏克宽曰 (第 29b 页)
桓公
自僖二十七年来朝成九年)
 (来逆叔姬之丧此年卒子丐嗣年严氏启隆曰姑容/立于僖之二十四年在位七十 …… (第 29b 页)
 集说(高氏闶曰不言逐而以自奔为文者朝廷尚敬/而弱渎慢如此所以罪弱也 家氏铉翁曰案)

 (左傅亦逐乐辔不书/著用刑之不平也)
秋葬 杞桓公
 集说(俞氏皋曰杞小而去鲁远旧虽来赴而鲁不往/会葬今之会葬者盖以婚姻之故也叔姬嫁于)
 (把定姒乃 …… (第 30a 页)
 左传(十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于郑子国之来聘/也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
 (傅于堞及把 桓公
卒之月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
 (棠正舆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 (第 32b 页)
二月
庚子子叔姬卒 秋滕子来朝秦伯使术来聘(传见/滕秦)
冬十有二月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传十二年春 杞桓公
来朝始朝公也(公即位/始来朝)且请绝叔
姬而无绝昏公许之二月叔姬卒不言杞绝也书叔姬 (第 20a 页)
     (名姑容成公弟僖二十三年嗣立明/年改元至襄六年卒在位十七年)
僖公经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秋八月乙巳公子遂
帅师入杞(乙巳九/月五日)
传二十七年春 杞桓公
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 (第 5a 页)
不共也秋入杞责无礼也
经二十有八年秋杞伯姬来(无/传)
经三十有一年冬杞伯姬来求妇(无传自为/其子成昏)
文公经十有二年春王正月杞伯来朝
传十二年春 杞桓公
来朝始朝公也
宣公经十有八年春公伐杞(无/传)
成公经四年春三月杞伯来朝
传四年春杞伯来朝归叔姬故 (第 5b 页)
(将出叔姬/故先朝鲁)

经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经八年冬十月癸卯叔姬卒(传见/鲁)
经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传九年春 杞桓公
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杞叔姬卒为
杞故也逆叔姬为我也
经十有八年秋杞伯来朝
传十八年秋 (第 6a 页)
杞桓公
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
(时晋悼初立鲁/成朝晋而归)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 (第 6a 页)
襄公经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 姑容
卒秋葬 (第 6b 页)
杞桓公
(无/传)
传六年春 (第 6b 页)
杞桓公
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
    孝公(谥法秉德/不回曰孝)
     (名丐桓公子襄六年嗣立明年改/元至 (第 6b 页)
  子爵亡姓国在今登州蓬莱县
宣公经七年夏公会齐侯(惠/公)伐莱(详见/鲁)
经九年夏齐侯(惠/公)伐莱(无/传)
襄公传二年春齐侯(灵/公)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
(齐寺/人)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 夏齐侯召莱子莱
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偪之
经六年冬十有二月齐人灭莱(书十二/月从告)
传六年冬十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恃夙沙/卫之谋)于郑子

国之来聘也四月(在五/年)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
之环城傅于堞及 杞桓公
卒之月(此年/三月)乙未王湫帅师
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
浮柔奔棠正舆子王湫奔莒 (第 3a 页)
 曹(昭公三年鲁僖公七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僖二/十八年晋文公执曹伯畀宋人是年曹伯归曹)

(详见隐公元年鲁僖公/十九年宋执滕宣公)
(宣公三十四年鲁僖公十二年宣公卒子穆/公款立僖二十八年穆公卒子共公朔立)
(杜氏年表武公十二年入春秋至僖公二十三年始载公/杞成公卒弟 桓公姑容
立而考之史记自武公靖公共)
 (德公至 (第 2a 页)
桓公姑容
立共九十六年而无成公一代世本/谯周索隐徐广所说又云惠公生成公桓公各有互异)
 (又如春秋所书隐四年伐 (第 2a 页)
杞桓三年来朝三年会杞庄/二十五年伯姬归杞传并不载何公今但当以左传所)
 (载 桓公
及杜/氏年表为正)
(鲁庄公三十一/年载薛伯卒)
(详见隐公元年鲁僖公二/十六年传见莒兹平公) (第 2a 页)
  诸侯失地皆名其不名者非其自取也庄八年郕
  降于齐师自是入齐为附庸今又来奔盖为齐所
  偪耳春秋不名恕之也
杞伯来朝
 (左/传) 杞桓公
来朝始朝公也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 (第 9a 页)
  之实得继霸之义鞍之战虽曰逞忿然自是齐服
  而东诸侯无贰心无会不与无役不从与楚相抗
  者近百年不可谓非谋国之善也
公伐把
  杞世婚于鲁 杞桓公
鲁出且娶于鲁僖文之世各
  一来朝宣公篡立把伯终其世不来朝盖疾其躬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