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初三刻依大统法推得己未日午正三刻(己未史误/作丁巳)
 相差四日六时五刻当用至元辛巳为元及消长之
 法方合天道夫 鲁献公
之年史有舛错本难凭信汉
 志谓献公十五年甲寅冬至此自刘歆三统术逆推
 当年冬至是甲寅耳岂有实测纪之信 (第 36a 页)
 證之史传或离或合其故难言元史有六术冬至开载
鲁献公戊寅至至元庚辰四十九事纪大衍宣明纪元统
天重修大明授时时刻之异同勿庵梅氏因之作春秋以
 来冬至考删去 献公
一事各以其术本法详衍算术虽
 明而未有折衷永因梅氏所考定者用实法推算有不 …… (第 15a 页)
 勿庵梅氏亦言之未详永窃为补之而春秋以来冬

 至俱准是考焉
 (梅氏文鼎曰春秋以来冬至多矣而所考只此者以/其测验之可据也律议原载四十八事今考 献公
在)
 (春秋前无信史可徵故删之而以左传僖公一/条为首实四十七事也并至元庚辰四十八事)
 江氏永曰窃 …… (第 18a 页)
 实最卑行小轮差皆其故也后之言天者精求诸此
 而已若诸家立法虽不可不知要之皆已陈之刍狗
 不可再用者也
 (梅氏又曰元史云自春秋 献公
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馀年用六术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大衍合者三)
 (十二不合者十七宣明合者二十六不合者 …… (第 48b 页)
 (与天合下至昭公二十年己卯岁正月己丑朔旦冬/至授时统天皆得戊子并先一日若曲变其法以从)

 (之则 献公
僖公皆不合矣以此知春秋/所书昭公冬至乃日度失行之验一也)
 江氏永曰案 (第 49a 页)
献公
之年史有参差所推甲寅朔旦冬
 至乃刘歆三统历以四分之法逆推非有实测纪之
 信史不足为㨿若左氏传二至则 (第 49a 页)
 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
 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杜注云司徒改为
 中军司空改为司城 鲁献公
名具武公名敖案国语 (第 30a 页)
 曰隐痛疾患避不祥也 孔氏颖达曰以国卫侯晋
 晋侯周是也甲乙丙丁殷家以为名殷质不讳故也
 鲁僖公名申蔡庄公名甲午者周末不能如礼山川
  鲁献公
名具武公名敖此皆不能如礼者也 陈氏
 浩曰常语易及则避讳为难
 通论李氏曰鲁申繻言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 (第 4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二庙象周有文王武王之庙也

 世室者不毁之名也鲁公伯禽也武公伯禽之玄孙
 也名敖(孔疏案世本伯禽生炀公熙熙生弗弗生 献/公具
具生武公敖是伯禽玄孙 案史记鲁)
 (公生考公酋酋弟炀公熙熙生幽公宰宰弟魏公㵒/㵒生厉公擢擢生 (第 53a 页)
献公具
具生慎公濞濞弟武公敖)
  孔氏颖达曰此明鲁有二庙不毁象周之文武二
 祧也鲁公伯禽有文德世世不毁其室 (第 53a 页)
  废司徒(僖公名司徒/废为中军)宋以武公废司空(武公名司/空废为司)
  (城/)先君献武废二山(二山具敖也 鲁献公
名具/武公名敖更以其乡名山)
  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
  曰同(物类也谓同日 (第 21b 页)
  于鲁(范献子宣子之子士鞅/也聘在鲁昭二十二年)问具山敖山鲁人以
  其乡对(言其乡/之山也)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
  武之讳也(献伯禽之曾孙微公之子 献公/具
也武献公之庶子武公敖也)献子归
  遍告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
  讳为笑焉唯不学也(言 (第 31b 页)
牲则废祀以器币)
(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杜注云司徒改为中军司空改为司城 鲁献公)
(
名具武公名敖按国语范献子聘鲁问具敖之山鲁人/以乡名对献子云何不云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所)
(讳也此等 (第 24b 页)
君臣未尝相弑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郑云亦近)
(诬矣是不实也伯禽玄孙者案世本伯禽生炀公熙/熙生弗弗生 献公具
具生武公敖是伯禽玄孙名敖)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殷学也頖 (第 21a 页)
 (正义曰祀以牲为主无牲则祀废器币以行礼器少/则礼阙祀虽用器少一器而祀不废且诸礼皆用器)

 (币故以废/礼总之)宋以武公废司空注武公名司空废为司
 城先君献武废二山注二山具敖也 鲁献公
名具武
 公名敖更以其乡名山音义(敖五/羔反)(注正义曰晋语/云范献子聘于)
 (鲁问具敖之山鲁人 (第 37a 页)
 君之数注伯禽至僖公十七君音义(伯禽至僖公十/七君史记鲁世)
 (家鲁公伯禽子考公酋弟焬公熙子幽公宰弟魏公/㵒子厉公擢弟 献公具
子真公濞弟武公敖子懿公)
 (戏弟孝公称子惠公弗皇子隐公息姑弟桓公允子/庄公同子闵公开兄僖公申十七也 (第 3a 页)
魏公世本作徽)
 (公真公一/作慎公)(正义曰鲁世家鲁公伯禽子考公酋弟/焬公熙子幽公宰弟魏公㵒子厉公擢)
 (弟 献公具
子真公濞弟武公敖子懿公戏弟孝公称/子惠公弗皇子隐公息姑弟桓公允子庄公同子闵)
 (公开兄僖公申周公不 …… (第 3a 页)
 也
传有蛇自泉宫出音义鲁公伯禽云云○(臣召南/)按此
 据史记鲁世家也世家鲁公伯禽子考公酋弟炀公
 熙子幽公宰弟魏公㵒子厉公擢弟 献公具
子真公
 濞弟武公敖子懿公戏监本及别本多讹字如魏公
 㵒作费厉公擢作跃弟 (第 31b 页)
献公具
作子郑公具懿公戏
 作献今依史记改正又疏引世家内字亦多讹如考
 公作耆公幽公宰作圉魏公作徽公真公作顺 (第 31b 页)
僖侯废司徒(僖侯名司徒/废为中军)宋以武公废司
(武公名司空/废为司城)先君献武废二山(二山具敖也 鲁献公/
名具武公名敖更以)
(其乡/名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 (第 15b 页)
 以僖侯废司徒(僖侯名司徒/废为中军)宋以武公废司空(武公/名司)
 (空废为/司城)先君献武废二山(二山具敖也 鲁献公
名具/武公名敖更以其乡名山) (第 15b 页)
 (也不以日月不以甲乙丙丁为名殷家以为名者殷/质不讳故也鲁僖公名申蔡庄公名甲午者周末乱)

 (世不能如礼不以隐疾者不以体上幽隐之疾为名/不以山川者 鲁献公
名具武公名敖范献子聘鲁问)
 (具敖之山鲁人以乡名对献子云何不云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所讳也此皆不能 (第 88b 页)

(鲁献公
名具武公名/敖更以其乡名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林是以国家/大物如官职)
(山川畜牲器币/皆不可以命名 (第 21b 页)
(熙子幽公宰弟魏公费子厉公跃子 献公具
子顺公濞/弟武公敖子懿公献弟孝公称子惠公弗皇子隐公息)
(姑弟桓公允子庄公周子闵公开兄僖公申/十七君 (第 10a 页)
公卒子厉公擢立卒弟 献公具
立卒子真公濞立卒弟
武公敖立卒少子懿公戏立懿公兄括之子伯御弑懿
公自立周宣王诛之而立懿公弟称为孝公幽 …… (第 12a 页)
          (猗嗟/)


宣王 宣王 平王 平王 桓王 僖王 惠王
   幽王    桓王 庄王
僖侯 献侯 昭侯 孝侯 小子侯武公  献公
(蟋蟀/)
 穆侯 (山有/枢) 鄂侯 (鸨羽/) (无衣/) (葛生/)
   殇叔 (扬之/水) 哀侯 缗  (第 22a 页)
  公纳王王赐之樊邑则樊在东都之畿内 虞惇按

  竹书山甫城齐事在宣王之七年困学纪闻云 鲁献
  公
仲子曰山甫入辅周室食采于樊或即此樊侯也
   陈氏曰崧高烝民皆尹吉甫赠行之诗而序诗者
  皆以为美宣 …… (第 46b 页)
 居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而迁于
 临淄也 虞惇按孔疏据史记太公封齐都营邱至
 五世胡公徙都薄姑子献公徙治临淄 献公
当夷王
 时与此传不合意者 (第 53a 页)
献公
始迁至是而始备城郭之
 守欤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 (第 53a 页)
 之丧也
二月辛巳立武宫

 公羊曰武宫者何武公之宫也高氏曰武公乃伯禽
 九世孙 献公
之子于公为十一世祖毁之已久而辄
 立者盖武公敖在宣王时南征北伐佐王师有功而
 谥曰武焉至成公时季孙行 (第 28a 页)
禽至僖公十七君(史记鲁世家鲁公伯禽子考公酋弟/炀公熙子幽公宰弟魏公㵒子厉公)
(擢子 献公具
子真公濞弟武公敖子懿公戏弟孝公称/子惠公弗皇子隐公息姑弟桓公允子庄公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