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四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干(唐韵古寒切集韵韵会居寒切𡘋音竿说文干犯也左传文四年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晋书卫玠传非意相干可)

以理遣(又尔雅释言干求也书大禹谟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论语子 张学
干禄)又盾也扬子方言盾自关而东或谓之 

 (或谓之干关西谓之盾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诗大雅干戈戚扬) (第 2a 页)
  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鲁人)子路好勇盖有彊其所
不知以为知者(语录曰子路粗暴见事便自说是晓会得如正名一节便以为迂故和那
个知处也不知了)
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
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
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辅氏曰己
所不知而强以为知则是自欺也岂得谓知若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则是于事理虽有不知而其

心则无自欺之蔽故不害其为知也)
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蔡氏曰集注发出求知一节且使人不安于其所不知然后上不失于自欺下不失于自画而经意方备)

  ○子 张学
干禄

  子张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陈人)干求也禄仕者之奉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第 64a 页)
 不知分处尽有绝大豪杰未能剖出者其相争只在
 毫芒疑似之閒认识不真便堕坑堑故曰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他日所以悦未信之开也
张学
干禄章总旨 周季侯曰多闻多见不可便抹
 杀他学问亦须索从此起只是要一步密一步耳大
 抵干禄之学与闇修 (第 24b 页)
亦本程子意程子曰耻其不知而不
求是终不知也然则内不自欺于心而外又能求于人岂非知之之道乎)


  ○子 张学
干禄

  子张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陈人)干求也禄仕者之俸
(通曰本文无问字意编次者因夫子救子张之 …… (第 52b 页)
抹杀了干字
如曰仁乐直馁在其中皆本为此而反得彼之辞)
○程子曰修天爵则人爵
至君子言行能谨得禄之道也子 张学
干禄故告之
以此使定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闵则无此问矣
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禄者孔子盖曰耕也馁在其中
惟理 (第 53b 页)
 知之夲体是知也若以此自知之明从事于学问思

 辨则格致诚正之功可以次第渐进而知之为用亦
 无穷矣
张学
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
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此一章书是孔子勉子张 (第 31b 页)
  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鲁之卞人)子路好(去声)勇盖有强

(上声)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
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
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
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子 张学
干禄

  子张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陈人)干求也禄仕者之奉
(符用反)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 …… (第 25b 页)
  吕氏曰(吕氏名大临字与叔蓝田人)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程
子曰尤罪自外至者也悔理自内出者也愚谓多闻
见者学之博阙疑殆者择之精慎言行(去声)者守之约
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辞言此以救子张
之失而进之也 程子曰修天爵则人爵至君子言
行能谨得禄之道也子 张学
干禄故告之以此使定
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闵则无此问矣或疑如此 (第 26a 页)
此见而为惟诞不经之说矣尝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不足徵便不言圣人是多少谨重
张学
干禄减八字)
为干禄而学也此五字是记者因夫子所言为此而发故著此一句以开先
多闻阙疑一莭) (第 38a 页)
此见而为惟诞不经之说矣尝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不足徵便不言圣人是多少谨重
张学
干禄减八字)
为干禄而学也此五字是记者因夫子所言为此而发故著此一句以开先
多闻阙疑一莭) (第 38a 页)
    为变风焉(严氏曰关雎鹊巢为三百篇纲领/风之正也反乎此者变也邶鄘卫)
    (皆卫风也卫祸机于衽席覃及宗社居变风/之首二南之变也 张学
龙曰正风以关雎为)
    (首者得夫妇人伦之至正者也变风以邶柏/舟为首者庄姜处夫妇人伦之变者也次鄘 …… (第 3a 页)
  (其正如绿衣言我思古人实𫉬我心这般意思却/又分外好辅氏曰首章以柏舟为比比其可用乘)

  (载也末章以日月为比比其当明而亏当尊而卑/也所谓词气卑顺柔弱全篇固然而末后两章尤)
  (可见 张学
龙曰庄妻处夫妇之变正静自守而不/忍斥言其夫共姜处子母之变以死誓无他感动)
  (其母然母之慈爱犹可回 …… (第 6b 页)
 有㳽(弥尔/反)济盈有鷕(以小/反)雉鸣济盈不濡轨(居美反/叶居有)
(反/)雉鸣求其牡
 比也㳽水满貌鷕雌雉声轨车辙也 (张学
龙曰说文/曰轨车辙也从)
 (车九帆车轼前也从车凡音犯诸家辨之详矣然/集传独从轨盖以九牡声之叶也軓声 (第 27a 页)
则难叶矣)

 曰雌雄走曰牝牡 夫济盈必濡其辙雉鸣当求其
 雄此常理也今济盈而曰不濡轨雉鸣而反求其牡
  (张学
龙曰走曰牝牡此尔雅释兽之正例诸家以牝/鸡雄狐为證言飞走通也殊不识诗人之意曰当濡)
 (其辙今乃不濡其 …… (第 27b 页)
 (而寄意/于君也)又曰西方之人者叹其远而不得见之词也
  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故
 其言如此而意远矣 (张学
龙曰榛之实甘美而山有/之苓之茎甘美而隰有之以兴)
 (为人之君而美好者惟西周有之所以思之者其人/也思 (第 41a 页)
 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师矣孔解(笔解上)
君子周而不比
 忠信为周阿党为比郑注(宋本春秋疏十五)
诲汝知之乎
 诲犹教也孔解(蔡集说一)
张学
干禄
 颛孙师阳城人篇目弟子(史记索隐十八) (第 5a 页)
怪后世耳食之徒因朱子揣度未定之语竟据为典故
遂实指此诗为庄姜所作有 张学
龙及朱善者执此以
立论言之凿凿然缉大全者又录其语于书以示后学
讹以传讹妄以生妄经学之陋如此可胜叹哉 (第 8a 页)
  或问十七章之说曰程子尹氏之言实矣其次则范杨
氏近之但范氏所谓强其所知以为不知者求之子
路平日之言似无此事又引禹之行水为言则读是
知之知为去声恐亦未安且曰必由其诚者又与行
其所无事之意初不相似也谢氏之说则新矣然尤
非本文之意其曰能充是非之心者似亦以知为智

然所谓充其是非之心者亦曰善善恶恶不以毫发
之私而乱其真耳岂此之谓哉周氏无大得失但直
以知为智不知其传写之误耶抑亦若范谢之云也

  或问子 张学
干禄而夫子告之如此何也曰人之处已
接物莫大于言行而闻见者所以为言与行之资也
然积之不多则孤陋卑浅无以 (第 26a 页)
  无是有无之无毋是禁止之毋二字义本不同毋自

欺是诚意工夫今集注曰无自欺之蔽言无而不言
毋也通者只因误以无为毋遂引诚意工夫与程子
语来说今观集注曰无自欺之蔽有蔽则害于知无
蔽则不害其为知此理甚明又何必以诚意为證哉

  子 张学
干禄章集注多闻见者学之博阙疑殆者择之
精慎言行者守之约 饶氏谓朱子三句第一句无可
疑但下句精约两字似 (第 25b 页)
  力切燎力召切劳力报切
  闻迹曰毛氏旱山名不言何山今旱谷旱溪在上
   邽旱麓当近此地
总闻曰子 张学
干禄非求人爵盖求天爵也诗再言干
禄一干禄岂弟以岂弟干之也一干禄百福以百顺干
之也孔子答干禄之问言寡尤 (第 17a 页)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
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
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
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十章)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
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
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
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方也已(雍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
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子 张学
干禄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
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子张问明子曰 …… (第 7b 页)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其言之不怍
则为之也难(宪问)

  右汎为学者言之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 张学
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
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
寡悔禄在其中矣(并为政) 言忠信行笃 (第 44b 页)
 知有时而不知则并其知而非人能知己之不知正
 是无所不知的本体呈露时如金针一拨宿障全消

语云无行所疑最为难事是子路一生病痛

张学
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
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行寡之行) (第 21a 页)
(去声)
 子 张学
干禄盖病在誇多斗靡炫耀闻誉有希世之
 心一似为干禄而学者然故夫子亟以为己之学挽
 之多闻多见总以为反 (第 21b 页)
 问孔门不仕大
 夫之家者仅闵子曾子数人而竟以此分优劣何也
 曰此学不学之分也诸子于学荒矣赐愿息求画

 学
干禄由以人民社稷为学矣平日信道不笃未免
 杂一点慕外之心及感遇一加此心炽然而动而又
 挟以翘然自试之 (第 36a 页)
认为可亲如温公
不识介甫可亲的反以为不可亲如子瞻不识伊川执
得愈坚颠倒愈甚安得无悔学者读这章书须合子

干禄章同看干禄章之慎言行即此章之谨始虑终
也而先之以多闻见又继之以阙疑殆择理既精然后
操持于言行所以 (第 31b 页)
家须要努力

张学
干禄章

这一章教学者不以干禄为念可见圣门之真学盖学
莫先于为己为人之辨苟一心以为学又一心以干禄
(第 15a 页)
 若艾千子谓斯民岂尽能直道即三代之民亦岂尽
 能直道则又偏矣在夫子只是法三代在三代则是
 因民心

君子谋道章

这一章与子 张学
干禄章及孟子天爵良贵章同大全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