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古人眼目向周季以前观之
经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
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
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
治矣
 原旨曰老圣作玄经所以 明皇
道帝德也
 天下之大事物之众可有于天下不可有
 于我上之人一以我之贤于人者自尚货 (第 004b 页)
青溪山无/名氏年代)晋人河东裴楚恩
(注二/卷)秦人京兆杜弼(注二/卷)宋人河南张凭(字/长)
(宗 明帝
太常/博士注四卷)梁武帝(注道德/经四卷)梁简文帝(作道/德述) (第 013b 页)
 可怜不费纤毫力直到华胥谒上仙
玄中太皇上帝高真汎景太霞啸咏洞章金
真朗郁流响云营玉音摄气灵风聚烟紫虚
郁秀辅翼万仙千和万合自然成真
 玄者紫微天心玄都中宫也太皇即 明皇
 道君上帝高真即灵宝至真也言玄都中 (第 006b 页)
敕书示论至四月二十一日果平黑闼于是
天下大定而枯桧亦再生焉开元中诏改羊
角山为龙角山因改庙为庆唐观 明皇
御制
碑及列圣真容而悉在焉其年六月八日善
行到庙所见老君如前时拜讫寻亦不见高
祖武德三年诏晋阳道士王 (第 014a 页)
   右一班
玉虚上帝
太微玉帝
少微天帝
太阳炎极朱明上帝
皇极上清金阙帝君
上清金阙梵行崇圣帝君
无上玄老上帝君

混沌太无元高上虚皇帝君
玉清虚无天尊
玉清大悲天尊
玉清后圣琼阙天尊
上元日宫皇极天尊
下元星宫众妙天尊
东方玉宝皇上慈悲救苦天尊
南方玄真万福好生救苦天尊
西方太妙至极平等救苦天尊
北方玄上玉晨大慈救苦天尊

东北方度仙上圣普济救苦天尊
东南方好生度命无量救苦天尊
西南方太灵虚皇普度救苦天尊
西北方无量太华惠化救苦天尊
上方玉虚 明皇
遍慈救苦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广济救苦天尊
灵宝至真明皇道君
天帝君天帝丈人
大罗天帝君
大罗北帝君 (第 002a 页)
如所陈毕引五星
光二十五咽止
次行七步并足上太白星上闭气七息向西
祝曰
西方七门白气飞光上有皓帝少阴 明皇

金上精衣服羽裳艳彩流映焕明金宫号曰
五点空常之宗带符仗节召阴摄阳变化水
火七十四方使我飞步隐景入 (第 010b 页)
五色为垣也登真隐诀云燕口山亦名方源
馆昔 孝明
于此合神丹而升玄洲也又云古
人曾合九鼎丹于此也十洲记云瀛洲有金
銮之观饰以众瑶直上峰云中有青黎瑶几 (第 003b 页)
深自潜匿以修道也又云荆州长
史柳悦启割城西栖霞楼下罗含章台为国
家造馆留梁州晋寿人王僧镇为馆主也宋 世宗明皇帝
开岳以礼真命筑馆以招幽逸
乃钻峰构宇刊石裁基耸桂榭于霞巘架椒
楼于烟壑风闺伫凤月户怀仙求道望于海
(第 003b 页)
   思还淳赋
伊太素之玄风迨羲轩而浸隐虽朴散以成
器暨唐虞而未泯淳化日以沦亡及殷周而
殆尽唯挺生之尼父睹浇漓而致悯乃脩诗
书制礼乐以救崩隤将驱末驾以旋轸玄元
适彼流沙遗道德于关尹信文约而义颐俾
浮竞以返本固大运之推迁虽圣人亦不能
扶其颠陨五霸既没七雄交驰爰至暴秦儒
残道隳皇汉底定人怀辑熙孝文御宇所向

无为刑法几措欢心秉彝孝武好夫征伐亦
兼崇于典仪虽纯懿未举而文章载施元成
孺弱政教陵迟彼苍生息肩之日在世祖中兴
之时何 孝明
之匪德为祅梦之所眩创戎神
之祠宇遵恍惚之妄见始涓涓于滥觞终浩
汗以流羡历三国而犹微更五胡而大建华
(第 001b 页)
 壬辰魏改元延昌
 癸巳
经世之未二千二百五十二
 甲午梁武帝十三年魏武帝十五年
 乙未魏宣武终太子诩嗣位是谓 孝明皇

  帝太后胡氏称制刘腾元义为辅相
丙申魏改元熙平
丁酉
戊戌魏改元神龟
己亥
庚子梁改元普通魏改元正 …… (第 048b 页)
  子广为晋王降其君衍为介国公杀

  之
壬寅陈宣帝顼终子叔宝继是谓后主隋
  起新宫于龙首冈
癸卯陈改元至德隋徙居新宫
甲辰后 南梁萧岿
朝隋
乙巳后 (第 058a 页)
南梁萧岿
卒子琮继
丙午隋成国公梁士彦祀国公宇文忻舒
  国公刘昉谋兴复不克伏诛梁萧琮
  改元广运
丁未陈改 (第 058a 页)

大悲孝通节劲天尊
大悲孝血滋尊荣胤天尊
大悲下污神体保清活翁天尊
大悲秘经若废哀兴格物天尊
大悲 孝明
天道天尊
大悲孝护冢生天尊
大悲孝诚公觉天尊
大悲儒圣超天尊 (第 20p005b 页)
九代天师太玄辅化体
仁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
知集贤院事张嗣宗神明之裔道德之宗自
尔祖之遇 世宗
乃父之于仁庙既膺天眷兼
简帝心虽膺有道之长实系圣明之主而乐
无为之治庶阐清静之风诞布玄休屡昭灵 (第 0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