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仙驭冲升巳有期 遂陈宴饮会乡耆
欣从父老仝樽酒 乐极师生共赋诗
法药济人恩广大 经书垂世教慈悲
虽怀惜别诚黾勉 立善行功是 道基
飞升化
八月望日大营斋会遍召里人长少毕集至
日中遥闻音乐之声祥云弥望须臾渐至会
所羽盖龙车从官 (第 010a 页)
欣从父老仝樽酒 乐极师生共赋诗
法药济人恩广大 经书垂世教慈悲
虽怀惜别诚黾勉 立善行功是 道基
飞升化
八月望日大营斋会遍召里人长少毕集至
日中遥闻音乐之声祥云弥望须臾渐至会
所羽盖龙车从官 (第 010a 页)
杯乃以服符并饮水一升(右并出太/清下卷)
老君服水断榖法
不问清旦但是须饮即吃以一杯盛水向水
祝曰
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气六甲之精真人天仓
清气常盈黄文赤子守中无倾三祝三叩齿
饮之令人不知饥渴渴复之极有神验近往
往有人得力此方是养生经卷后录出祝与
前少异更未得别本勘知之 道基 曰祝六畜
不食法祝曰万物皆含水如生水入腹中万
神皆惊有脉之物皆可绝无脉之物不可绝
六畜皆牵向王也
…… (第 008a 页)
试学者之要法而诸人多
轻其浅少每致传泄使神祝不验呵执不行
殊为可责之也
杨君掾书两本
卧枕缘 道基 经曰枕高肝缩枕下肺塞以四寸为平
枕席令暖其息乃长道林品及观门经曰行 (第 011b 页)
老君服水断榖法
不问清旦但是须饮即吃以一杯盛水向水
祝曰
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气六甲之精真人天仓
清气常盈黄文赤子守中无倾三祝三叩齿
饮之令人不知饥渴渴复之极有神验近往
往有人得力此方是养生经卷后录出祝与
前少异更未得别本勘知之 道基 曰祝六畜
不食法祝曰万物皆含水如生水入腹中万
神皆惊有脉之物皆可绝无脉之物不可绝
六畜皆牵向王也
…… (第 008a 页)
试学者之要法而诸人多
轻其浅少每致传泄使神祝不验呵执不行
殊为可责之也
杨君掾书两本
卧枕缘 道基 经曰枕高肝缩枕下肺塞以四寸为平
枕席令暖其息乃长道林品及观门经曰行 (第 011b 页)
华夏颂至监斋幕上香
具位某上启
灵宝监斋大法师真君切以紫霄启运肇宏
玉笈之仪黄箓开图迄备瑶坛之礼始繇覆
荫终籍维持某昨为斋主某人为某事仰荷
师恩巳圆斋福重念某 道基 学步尘囿移情
龙扆承颜莫昭宣于帝渥鸳班缀武惟冒渎
于天仪第极心兢恪祈手援解坛表文谨用 (第 013b 页)
具位某上启
灵宝监斋大法师真君切以紫霄启运肇宏
玉笈之仪黄箓开图迄备瑶坛之礼始繇覆
荫终籍维持某昨为斋主某人为某事仰荷
师恩巳圆斋福重念某 道基 学步尘囿移情
龙扆承颜莫昭宣于帝渥鸳班缀武惟冒渎
于天仪第极心兢恪祈手援解坛表文谨用 (第 013b 页)
焚符
常融灌灵气诸天承其真集采日月华
奔景步结璘上啜无上道长更续暮年
不乐腾天飞取度经北玄荡荡龙汉始
无有恶对民但患仙者苦乐为游方圆
飘飘乘运归亦不为苦辛经古履来会
今得同天宾齐景西那都肆欢善因缘
常融无地官皆是圣皇臣生死三色上
斯乐岂可陈
谨上请大释玉隆腾胜天日盖宫青色阴魂
之气下降俾所度亡灵喜乐清净与道合并
历关天中度命登真
焚符
玉隆何崔嵬腾胜万 道基 三气生沓烟
紫微焕郁仪无色飞空上眇眇难可思
中有不死神姓桃字回孩自非玄都民
色内莫能知为人正命籍勒算 (第 031b 页)
常融灌灵气诸天承其真集采日月华
奔景步结璘上啜无上道长更续暮年
不乐腾天飞取度经北玄荡荡龙汉始
无有恶对民但患仙者苦乐为游方圆
飘飘乘运归亦不为苦辛经古履来会
今得同天宾齐景西那都肆欢善因缘
常融无地官皆是圣皇臣生死三色上
斯乐岂可陈
谨上请大释玉隆腾胜天日盖宫青色阴魂
之气下降俾所度亡灵喜乐清净与道合并
历关天中度命登真
焚符
玉隆何崔嵬腾胜万 道基 三气生沓烟
紫微焕郁仪无色飞空上眇眇难可思
中有不死神姓桃字回孩自非玄都民
色内莫能知为人正命籍勒算 (第 031b 页)
重称法位
具位奉行七曜大斋法事小兆臣某与临坛
法众等谨重诚上启
太上无极大道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太上道
君太上老君无上玄元总监众灵日月两曜
皇君木火土金水五行星君诸天星宿璇玑
玉衡周天二十八宿三百六十五度河汉星
君星中大圣五老上真玄中大法师三天大
圣师五帝四司十方三界玄虚应感一切真
灵臣等受中资浅语上材疏昌运天开幸玄
云之快睹 道基 日辟欣法雨之流明莫超林
壑以怡神乃逐市朝而玩景临渊自叹超海
谁矜弘道宪天愿炳丹青之誓济人利物庶
坚金 (第 006a 页)
具位奉行七曜大斋法事小兆臣某与临坛
法众等谨重诚上启
太上无极大道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太上道
君太上老君无上玄元总监众灵日月两曜
皇君木火土金水五行星君诸天星宿璇玑
玉衡周天二十八宿三百六十五度河汉星
君星中大圣五老上真玄中大法师三天大
圣师五帝四司十方三界玄虚应感一切真
灵臣等受中资浅语上材疏昌运天开幸玄
云之快睹 道基 日辟欣法雨之流明莫超林
壑以怡神乃逐市朝而玩景临渊自叹超海
谁矜弘道宪天愿炳丹青之誓济人利物庶
坚金 (第 006a 页)
动违典格或玄祖尚罹于考讼或宗亲犹混
于注殃旧过新愆尚纪阴曹之籍后冤先债
犹书阳局之编障域未清 道基 难辟匪赖隆
恩之下映曷迁峻秩以高跻诸天临轩混十
华而校录万真受事徼三极以监临为观忏
罪之善功即纪修斋 (第 024a 页)
于注殃旧过新愆尚纪阴曹之籍后冤先债
犹书阳局之编障域未清 道基 难辟匪赖隆
恩之下映曷迁峻秩以高跻诸天临轩混十
华而校录万真受事徼三极以监临为观忏
罪之善功即纪修斋 (第 024a 页)
无
穷犹故修学无上道法一生立信经必昌期
道不负人其义斯在善男子汝诸众等于道
立信勤修功行身无缺死名之 道基
尔时诸戎闻说至法领受欢喜大众顶礼一
时开悟因缘之道心无缘外着各各严装所
乘之象辞别天真各还本国是时胡 (第 038b 页)
穷犹故修学无上道法一生立信经必昌期
道不负人其义斯在善男子汝诸众等于道
立信勤修功行身无缺死名之 道基
尔时诸戎闻说至法领受欢喜大众顶礼一
时开悟因缘之道心无缘外着各各严装所
乘之象辞别天真各还本国是时胡 (第 038b 页)
繁或简或素或华或文或
质或浅或深随方设教行藏不同出没舛异
隐显之殊或先乖后会或前合后离离恶合
善善为 道基 发言着章有离有易有涩有利
宛直各宜一通之人百字不治二通之人千
言不攺三通之人万字不玄四通之人十万
不 (第 007a 页)
质或浅或深随方设教行藏不同出没舛异
隐显之殊或先乖后会或前合后离离恶合
善善为 道基 发言着章有离有易有涩有利
宛直各宜一通之人百字不治二通之人千
言不攺三通之人万字不玄四通之人十万
不 (第 007a 页)
却焉年寿延焉人年五十至
于一百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
心恒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
于人 道基 经云枕高则肝缩枕下则肺骞以
四寸为平枕席令软其息乃长道林品及观
门经行气枕高二寸半太清经下卷神枕法 (第 012b 页)
于一百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乱想勿经
心恒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
于人 道基 经云枕高则肝缩枕下则肺骞以
四寸为平枕席令软其息乃长道林品及观
门经行气枕高二寸半太清经下卷神枕法 (第 012b 页)
行浅尸解篇第八
末学道浅尸解升仙于未死时必有善缘尘
劫已尽东岳落籍西岳落名社令神君中有
二使追引魂神汝于此时长记汝因既见冥
官冥关之庭中有刑狱可畏可惊汝无畏惧
直述汝情道其缘由无隐实诚恶簿无姓善
簿有名中有东极救苦真人问汝好辞欢喜
而迎同上玉舆𨍸軿四轮左右之神一如升
真当识其姓当识其名送汝神魂受鍊朱陵
次第阶列逍遥上升登天之门入紫微庭或
有丹药或有真经玉童传诏一似飞升汝之
骸骨块然遗形如蛇蝉之蜕臭腐而馨曰子
曰孙葬以尽诚盖遗恩爱未易离人习气尚
尔时归一临子孙啼哭不见子形子于此时
未能忘情当以尘寰是念不入幽冥不受埃
尘割情舍爱立汝 道基 尔子尔孙或得赖之
仙超蒙荫亦升仙梯仙梯在目而人不知
列班升籍篇第九
尸解云升同道异路皆曰超凡名 (第 007b 页)
末学道浅尸解升仙于未死时必有善缘尘
劫已尽东岳落籍西岳落名社令神君中有
二使追引魂神汝于此时长记汝因既见冥
官冥关之庭中有刑狱可畏可惊汝无畏惧
直述汝情道其缘由无隐实诚恶簿无姓善
簿有名中有东极救苦真人问汝好辞欢喜
而迎同上玉舆𨍸軿四轮左右之神一如升
真当识其姓当识其名送汝神魂受鍊朱陵
次第阶列逍遥上升登天之门入紫微庭或
有丹药或有真经玉童传诏一似飞升汝之
骸骨块然遗形如蛇蝉之蜕臭腐而馨曰子
曰孙葬以尽诚盖遗恩爱未易离人习气尚
尔时归一临子孙啼哭不见子形子于此时
未能忘情当以尘寰是念不入幽冥不受埃
尘割情舍爱立汝 道基 尔子尔孙或得赖之
仙超蒙荫亦升仙梯仙梯在目而人不知
列班升籍篇第九
尸解云升同道异路皆曰超凡名 (第 007b 页)
失盛衰一岁之道夏瘦冬肥百岁之道节谷
食枣千岁之道孤男无女是谓长生久视莫
有能数也今谓此已上之文并出 道基 吐纳
经又云盖闻八公有言食草者力食肉者勇 …… (第 002a 页)
少食以通肠亦其成道之人次 道基 经云服
药食麦为善昔有甘始道士御气食麦而度
世也又云合道不言得无之真昼夜不卧日
月合光不饥不渴龟龙胎 …… (第 003b 页)
木一名草木之
王生嵩高少室抱犊鸡头山已录服食品讫
此方亦出登真隐诀第十也前服食亦说与
此大同小异也 道基道士 吐纳经云绝谷断稻米及饵清物
者不得饮酒令人迷惑气脉烦结百脉不通 (第 004b 页)
食枣千岁之道孤男无女是谓长生久视莫
有能数也今谓此已上之文并出 道基 吐纳
经又云盖闻八公有言食草者力食肉者勇 …… (第 002a 页)
少食以通肠亦其成道之人次 道基 经云服
药食麦为善昔有甘始道士御气食麦而度
世也又云合道不言得无之真昼夜不卧日
月合光不饥不渴龟龙胎 …… (第 003b 页)
木一名草木之
王生嵩高少室抱犊鸡头山已录服食品讫
此方亦出登真隐诀第十也前服食亦说与
此大同小异也 道基道士 吐纳经云绝谷断稻米及饵清物
者不得饮酒令人迷惑气脉烦结百脉不通 (第 004b 页)
劝未悟首者
修行未掩五重关岂解神机鍊九还空执持
斋为净戒谩寻服饵驻童颜五行不出阴阳
彀二物全拘造化间省得无为无相理不离
不即乐闲闲
诫耽书
搜罗尘念枉颦眉损益从来是两歧千卷古
书儒士解一壶仙景道人知少年且历人间
事壮岁须寻大 道基 为报聪明宜早辨莫教
伶俐变成痴
吊卫先生
吊君终日抚云棺决了全真果的端蝉入青
霄金壳冷鹤归紫府 (第 009b 页)
修行未掩五重关岂解神机鍊九还空执持
斋为净戒谩寻服饵驻童颜五行不出阴阳
彀二物全拘造化间省得无为无相理不离
不即乐闲闲
诫耽书
搜罗尘念枉颦眉损益从来是两歧千卷古
书儒士解一壶仙景道人知少年且历人间
事壮岁须寻大 道基 为报聪明宜早辨莫教
伶俐变成痴
吊卫先生
吊君终日抚云棺决了全真果的端蝉入青
霄金壳冷鹤归紫府 (第 009b 页)
绝照
乾坤万物分明有到得忘心万物无忘气忘
神仍绝照廓然何处觅今吾
丝毫念虑阂心胸便与当元境不同独露堂
堂犹是妄又谁知有太玄空
识得玄元大 道基 有为须要到无为不知超
脱徒顽守屋破难教主不移
小根劣识睹兹言便谓阴灵堕在禅不会大
丹圆觉妙释迦元即是 (第 008a 页)
乾坤万物分明有到得忘心万物无忘气忘
神仍绝照廓然何处觅今吾
丝毫念虑阂心胸便与当元境不同独露堂
堂犹是妄又谁知有太玄空
识得玄元大 道基 有为须要到无为不知超
脱徒顽守屋破难教主不移
小根劣识睹兹言便谓阴灵堕在禅不会大
丹圆觉妙释迦元即是 (第 00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