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法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而已)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
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
  (荀子
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观此则庄子岂不知于人与因上一先字一从字说出许多名分见得道有自然之序当 (第 3p055b 页)
 劳神疲虑以殉之则是爚乱天下法所无

 用也
 详道注 荀卿
曰符节契券所以为信也上
 好权谋则下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所以
 为公也上好曲私则下乘是而后偏衡石
 称 (第 004b 页)
 用之序任其自然而顺之者也物生于道

 道统乎物圣人为道不为物而物物自遂
 故物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 荀子
曰精于
 物者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盖欲其精于
 道而不役于物也古之言道者先明天而
 道德次之明乎在天以 (第 006a 页)
 疑独注未有天地之前果可知乎以有天

 地之后推之则可知矣 荀子
云百王之道
 后王是也千载之前今日是也故孔子对
 冉求曰古犹今也冉求始则虚心以问虚
 则神生故昭然终 (第 007a 页)
 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为至达则
 诡辞数万固无足法者中山公子牟庄子
 以为有意于道而未至故以公孙龙为至
 言而悦之 荀卿
并与十二子而非之者盖
 以此也夫龙之为人行无师学无友佞给
 而不中漫衍而无家好怪而妄言徒欲惑
 人之 (第 016b 页)
 力有馀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音慑姚佚启态
 慹字从执从心言其心拘执也姚治也佚
 放佚也启开启聪明也态度也 荀子
亦云
 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儒书
 只言七情庄子又增作十二般
乐出虚蒸成菌
 此十二者如乐音 (第 007a 页)
 通而一之何分利害

行名失已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不能/役使)
人若狐不偕(古贤/人)务光
 黄帝时人耳长七寸
伯夷叔齐箕子胥馀
 尸子云箕子名胥馀或云比干
纪他(徒何/切)申徒狄
 殷时人 荀子
载其负石沉河
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也古
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
 与物同宜而不朋党 (第 004a 页)
 也知不知者虽知只作不知薄与邻皆略
 也若略知则必有略伤彭蒙田骈慎到惠
 施邓析皆齐宣王时人居稷下其学本黄
 老见尹文子及 荀子
謑音傒髀花上无任
 謑忍耻也髀独行也无任无所事任也
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
 纵肆脱略不事行检
而 …… (第 009b 页)
 先名犬为羊则人必呼为羊矣马固胎生

 然马生下有毛则与卵生何异岂特禽兽
 之生有尾试观制字丁字子字即有尾之
 状 荀子
亦曰钩有须卵有毛此说之难持
 者也而邓析惠施能之彼注云钩有须即
 丁子有尾也丁之曲者为钩须与尾类火 (第 015b 页)
 乱终不止则秦以下是也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

 御注天下乐其生而重犯法矣然后奇言
 者有诛异行者有禁 荀卿
所谓犯治之罪
 固重也
 河上公曰以道教化而民不从反为奇巧
 乃应以王法执而杀之谁敢有犯者老子 (第 025a 页)
韩子序匪一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
归其本于黄老其为人口吃不能道说善著
书与李斯俱事 荀卿
李斯自以为不如非见
韩之削弱数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
韩非病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
而加之功 (第 001a 页)
心之所谓贤故三子得任事燕子哙贤子之
而非 孙卿
故身死为僇夫差智大宰嚭而愚
子胥故灭于越鲁君不必知贤而说以选贤
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哙之患也明君不自举 (第 005b 页)
 夫庄子之此篇深明自然之道所谓知于
 天而已至此而言君臣父子兄弟少长男
 女夫妇尊卑先后之序亦所谓知于人而
 已 荀子
言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周岂为
 不知于人欤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
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 (第 007b 页)
焉故曰败(斯明至当之不可过也○东野稷 孙卿
作东/野毕庄公卫庄公文弗过也谓过织组之文)
(也使之钩百而反稷白矜其能圆/而驱之如钩复迹百反而不知止 (第 9a 页)
不降辱夫
言不降者明隐逸之为高也夫不辱者知羁
絷之为洿也圣人之清者孟轲所美亦云天
爵贵于印绶志修遗荣 孙卿
所尚道义既备 (第 006a 页)
 产邓析之能殊不知固自有不得不用不
 得不屈不得不诛者存焉汉文帝感缇萦
 之言而罢肉刑后世卒莫之能复亦若
 是也按 荀子
与夫左氏皆以驷颛杀邓
 析在子产之后学者以是疑于经误夫
 列子之书务明道达理而已所谓得其
 精而遗其 (第 001b 页)
荷叶而茎中有)
(瓤正白零佳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
注于河其中多旋玉(石次玉者也 孙卿
曰/旋瑶珠不知佩音旋)
又东十二里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
(河图曰苍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 (第 009b 页)
 之性然所谓气质者有偏正纯驳昏明厚
 薄之不齐故性之在是者其为品亦不一
 告子所谓生之谓性程子所谓生质之性
  荀卿
所谓性恶扬雄所谓善恶混韩文公
 所谓三品是皆指气质之性而言也而不
 知性之本愚谓孟子道性善知本矣而不 (第 020b 页)
 临众木矣光谓荧火之微炎则稍进矣以

 短卉小火而能临物者以其托于丘陵如
 君子之择术也 荀子
曰西方有木焉名曰
 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
 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次四𤕠于酒食肥 (第 035a 页)
 岑锄簪切岑然锐貌锐道尚专
初一蟹之郭索后蚓黄泉测曰蟹之郭索心
不一也
 范曰郭索多足貌王曰郭索匡穰也吴曰
 匡穰躁动貌光谓 荀子
曰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彊上食埃士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敖非蛇蟺之穴无所寄托者 …… (第 006b 页)
 有是象跪去委切足也
次二锐一无不达测曰锐一之达执道必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故曰锐一无不达咸有
 一德曰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
 凶 荀子
曰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螣蛇无足
 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鸤鸠在桑其子 (第 007a 页)
 偃息而止矣光谓弓虽善而好反马虽善
 而性很终不可用况其恶者乎八为祸中
 为剥落而当夜小人邪愎而不知止者也
  荀子
曰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
 焉士信悫而后求知能焉
上九折于株木輆于砋石止测曰折木輆石
君子所止也 (第 00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