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宝庆易如刚先生敕牒
尚书省牒左右街都道录主管教门公事太
一宫都监兼高士易如刚奏么微野人顷在
茅山于庆元改元蒙恩召充太一宫高士并
都监住持专任祈祷每藉君相为国爱民靡
不昭格越今三十馀年遍除道阶昨于嘉定
六年蒙恩特赐通妙先生续于嘉定十四年
得旨降香设醮茅山讫事回奏乞老还山恭
奉御笔高士易如刚祈祷有功未应告老宜
加显锡以重眷留特赐通妙葆真先生今缴
连宁宗皇帝御书二轴伏望尚书省特颁敕
命旌表名山以重祈祷伏候指挥
宝庆元年七月十四日奉圣旨特令尚书省
出给敕牒奉敕宜赐通妙葆真先生牒至准
敕故牒(宝庆元年七/月 日牒)
理宗 金箓投龙玉简词
维嘉熙元年岁次丁酉九月己酉朔二十六
日甲戌嗣天子巨昀伏为保延国祚恭祈嗣
续敬赍香信祗 (第 012b 页)
尚书省牒左右街都道录主管教门公事太
一宫都监兼高士易如刚奏么微野人顷在
茅山于庆元改元蒙恩召充太一宫高士并
都监住持专任祈祷每藉君相为国爱民靡
不昭格越今三十馀年遍除道阶昨于嘉定
六年蒙恩特赐通妙先生续于嘉定十四年
得旨降香设醮茅山讫事回奏乞老还山恭
奉御笔高士易如刚祈祷有功未应告老宜
加显锡以重眷留特赐通妙葆真先生今缴
连宁宗皇帝御书二轴伏望尚书省特颁敕
命旌表名山以重祈祷伏候指挥
宝庆元年七月十四日奉圣旨特令尚书省
出给敕牒奉敕宜赐通妙葆真先生牒至准
敕故牒(宝庆元年七/月 日牒)
理宗 金箓投龙玉简词
维嘉熙元年岁次丁酉九月己酉朔二十六
日甲戌嗣天子巨昀伏为保延国祚恭祈嗣
续敬赍香信祗 (第 012b 页)
所溉
三十八代宗师冲妙先生姓蒋讳宗瑛字大
玉毗陵人幼习举子业长游四方居越之金
庭山二年尝于石壁间得登真隐诀一书私
甚异之遂挟书来华阳从汤先生游一昔梦
天门开见游玉海仙人五宇明日传度登坛
因以为号朝廷行郊祀礼久雨召诣阙祷乃
大霁 理宗 赐御书上清宗坛圣德仁祐之殿
景福万年之殿凡三榜赐钱十万缗缮修宫
字还山累表乞谢事不允开庆改元托疾游 (第 009b 页)
三十八代宗师冲妙先生姓蒋讳宗瑛字大
玉毗陵人幼习举子业长游四方居越之金
庭山二年尝于石壁间得登真隐诀一书私
甚异之遂挟书来华阳从汤先生游一昔梦
天门开见游玉海仙人五宇明日传度登坛
因以为号朝廷行郊祀礼久雨召诣阙祷乃
大霁 理宗 赐御书上清宗坛圣德仁祐之殿
景福万年之殿凡三榜赐钱十万缗缮修宫
字还山累表乞谢事不允开庆改元托疾游 (第 009b 页)
楼观部篇
元符万宁宫在积金山陶隐居道靖故基刘
先生混康庵居其上先生以道遇哲宗诏以
所居为元符观崇宁五年落成徽宗御题额
曰元符万宁宫复于上清储祥宫之侧建元
符别观为先生入朝寓直之所今宫旧制其
初登山为通仙桥直元符万宁宫门左官厅
右浴室第二门曰玉华之门正殿祠三茅真
君曰天宁万福殿左玉册殿右九锡殿东庑
景福万年殿西庑飞天法轮殿左钟楼右经
阁天宁殿后为大有堂东库堂西云堂云堂
后为宝箓殿景福殿后为云厨大有堂后曰
众妙堂左知宫位三素堂右副知宫位九真
堂北极阁在宝箓殿后众妙堂后曰震灵堂
又有潜神庵在堂后建炎四年为盗焚毁绍
兴戊寅高宗赐金重建御书宫额 理宗 朝敕
修御书上清宗坛圣德仁祐之殿二榜
崇禧万寿宫在丁公山前隐居华阳下馆唐 …… (第 001b 页)
中和间盗火所
焚天祐间邓启遐重建宋改赐崇禧观额建
炎复遭火秦熺再造宁宗赐高士易如刚止
堂方丈二御书榜 理宗 御书玉气凝润鹤情
超辽八字并宝珠林榜赐司徒师坦大元延
祐六年奉敕改宫
玉晨观在雷平山北高辛时展上公周 (第 002a 页)
元符万宁宫在积金山陶隐居道靖故基刘
先生混康庵居其上先生以道遇哲宗诏以
所居为元符观崇宁五年落成徽宗御题额
曰元符万宁宫复于上清储祥宫之侧建元
符别观为先生入朝寓直之所今宫旧制其
初登山为通仙桥直元符万宁宫门左官厅
右浴室第二门曰玉华之门正殿祠三茅真
君曰天宁万福殿左玉册殿右九锡殿东庑
景福万年殿西庑飞天法轮殿左钟楼右经
阁天宁殿后为大有堂东库堂西云堂云堂
后为宝箓殿景福殿后为云厨大有堂后曰
众妙堂左知宫位三素堂右副知宫位九真
堂北极阁在宝箓殿后众妙堂后曰震灵堂
又有潜神庵在堂后建炎四年为盗焚毁绍
兴戊寅高宗赐金重建御书宫额 理宗 朝敕
修御书上清宗坛圣德仁祐之殿二榜
崇禧万寿宫在丁公山前隐居华阳下馆唐 …… (第 001b 页)
中和间盗火所
焚天祐间邓启遐重建宋改赐崇禧观额建
炎复遭火秦熺再造宁宗赐高士易如刚止
堂方丈二御书榜 理宗 御书玉气凝润鹤情
超辽八字并宝珠林榜赐司徒师坦大元延
祐六年奉敕改宫
玉晨观在雷平山北高辛时展上公周 (第 002a 页)
毕欻化金光而去后领广漕临午见朱衣
天吏自天下降云奉
上帝命子可授斗中六通掌水使者仍清
微保和仙卿后佐 宋理宗 数谏不从归隐
不知所在人以为仙去
碧水雷渊真人黄舜申先生闽中世家名应
炎丹山人也即今建宁府甲申闰 (第 016b 页)
天吏自天下降云奉
上帝命子可授斗中六通掌水使者仍清
微保和仙卿后佐 宋理宗 数谏不从归隐
不知所在人以为仙去
碧水雷渊真人黄舜申先生闽中世家名应
炎丹山人也即今建宁府甲申闰 (第 016b 页)
府遗
形何以葬为惜诸方善信远来无以瞻敬于
是立堂崇奉真相犹存嘉定三年续奉宁皇
御书真牧堂三字镂牌以赐 理宗 御极眷遇
有加绍定四年加封真牧普应真人(其事迹/灵异君)
(恩宠渥详载九/宫山真君全传) (第 006a 页)
形何以葬为惜诸方善信远来无以瞻敬于
是立堂崇奉真相犹存嘉定三年续奉宁皇
御书真牧堂三字镂牌以赐 理宗 御极眷遇
有加绍定四年加封真牧普应真人(其事迹/灵异君)
(恩宠渥详载九/宫山真君全传) (第 006a 页)
东方八天
康化尽明天帝乐耽内生
禧禔成光天帝无图 理宗
却宴正绪天帝宛伯祁
空常梵无天帝眇逐韩卢
协真司真天帝刚杜巽隅
朱极玩时天帝角衣普招 (第 014a 页)
康化尽明天帝乐耽内生
禧禔成光天帝无图 理宗
却宴正绪天帝宛伯祁
空常梵无天帝眇逐韩卢
协真司真天帝刚杜巽隅
朱极玩时天帝角衣普招 (第 014a 页)
道术
留用光信州贵溪人貌奇古而黔既壮无所
闻往游南岳至抚州临川县路逢一道人自
言是张辅元与用光偕行用光行为张负止
为张炊次长沙张谓曰子事吾勤亦至矣向
吾慢子观子之变子益加敬吾今入蜀有一
篇授子子其秘之遂去启视乃五雷书庆元
间衢州旱郡守沈作砺夜梦黑龙蟠于城隍
庙门旦视之乃用光醉卧也即延命祷雨而
雨郡上其事复祷雨于朝亦雨用光年几四
十未得度为道士至是即御前赐冠服赐号
冲靖先生宁宗为出内帑钱撤上清宫新而
大之 理宗 立复召用光谓使者曰归奏天子
治天下者道德五千言足矣山林野人来将
奚益竟解化龙虎山中向之所遇张辅元或 (第 019a 页)
留用光信州贵溪人貌奇古而黔既壮无所
闻往游南岳至抚州临川县路逢一道人自
言是张辅元与用光偕行用光行为张负止
为张炊次长沙张谓曰子事吾勤亦至矣向
吾慢子观子之变子益加敬吾今入蜀有一
篇授子子其秘之遂去启视乃五雷书庆元
间衢州旱郡守沈作砺夜梦黑龙蟠于城隍
庙门旦视之乃用光醉卧也即延命祷雨而
雨郡上其事复祷雨于朝亦雨用光年几四
十未得度为道士至是即御前赐冠服赐号
冲靖先生宁宗为出内帑钱撤上清宫新而
大之 理宗 立复召用光谓使者曰归奏天子
治天下者道德五千言足矣山林野人来将
奚益竟解化龙虎山中向之所遇张辅元或 (第 019a 页)
别传谓祖师为元末明初人而不知为宋末元初人也尝对万
三自叙云延祐初余年六十七逆而数之正在元定宗之初年 宋理宗 之淳佑年也元运北起祖师生辽东入元之版藉故称
为元人汪作原传谓其降生于定宗丁未与祖师自叙相合真
乃不谬 (第 5p020a 页)
三自叙云延祐初余年六十七逆而数之正在元定宗之初年 宋理宗 之淳佑年也元运北起祖师生辽东入元之版藉故称
为元人汪作原传谓其降生于定宗丁未与祖师自叙相合真
乃不谬 (第 5p020a 页)
北道多乱石经仙人洞西折历马迎街度
石梁上元符万寿宫宫陶贞白故宅中亦有拜章台坚致不逮
崇禧台之右二碑刻 宋理宗 圣德仁祐之殿六大字并前元赐
印剑环山省劄登方丈茅峰当其前还崇禧已暝沈灵官开晏
言𡻕庚戌三月之望辰刻 (第 1p045b 页)
石梁上元符万寿宫宫陶贞白故宅中亦有拜章台坚致不逮
崇禧台之右二碑刻 宋理宗 圣德仁祐之殿六大字并前元赐
印剑环山省劄登方丈茅峰当其前还崇禧已暝沈灵官开晏
言𡻕庚戌三月之望辰刻 (第 1p045b 页)
地最胜谓山居之妙不能有二至包庄而乃悔前言之易也
买山而隐余殆有终焉之志矣
其三
初四饭集庆观 理宗 旧像意致寒俭然行笔朴雅饭罢上天竺
叠嶂四周中忽平嚝巡览仰眺惊无归路余知身之入而不知
其由入也从天竺抵 …… (第 3p036a 页)
薜萝蒙茸莫可四望历数十
盘始至望官曲遐瞩下方空阔无碍凡官长至寺僧于此望而
迎之故曰望官曲山椒有御书亭 宋理宗 梦游兹山觉诏职方
氏图天下名山以进阅恊厥梦乃书应梦名山四巨字赐寺劖 (第 3p054b 页)
买山而隐余殆有终焉之志矣
其三
初四饭集庆观 理宗 旧像意致寒俭然行笔朴雅饭罢上天竺
叠嶂四周中忽平嚝巡览仰眺惊无归路余知身之入而不知
其由入也从天竺抵 …… (第 3p036a 页)
薜萝蒙茸莫可四望历数十
盘始至望官曲遐瞩下方空阔无碍凡官长至寺僧于此望而
迎之故曰望官曲山椒有御书亭 宋理宗 梦游兹山觉诏职方
氏图天下名山以进阅恊厥梦乃书应梦名山四巨字赐寺劖 (第 3p054b 页)
受人苦不足我乃厌馀耳故游而复述之以补人情缺陷
武夷余梦尝往焉庚申冬始得与皮囊其馀无与偕者自虎林
取三衢道水陆驰十四日至温岭夜大雪明日霁从建江买舟
三十里进武夷溪登冲佑观访道士冷因之因之导余谒三清
殿殿制视拜章台后为宾云亭穹碑林立皆仰摩不及螭首又
后为玉皇阁 宋理宗 金龙玉简在焉穿庑而出从二门度望仙
桥苍松夹道平陆如掌而山脉远发于小阜则昔之同亭处今
为会真庙阜之下人 (第 6p044b 页)
武夷余梦尝往焉庚申冬始得与皮囊其馀无与偕者自虎林
取三衢道水陆驰十四日至温岭夜大雪明日霁从建江买舟
三十里进武夷溪登冲佑观访道士冷因之因之导余谒三清
殿殿制视拜章台后为宾云亭穹碑林立皆仰摩不及螭首又
后为玉皇阁 宋理宗 金龙玉简在焉穿庑而出从二门度望仙
桥苍松夹道平陆如掌而山脉远发于小阜则昔之同亭处今
为会真庙阜之下人 (第 6p044b 页)
恶言不可尽书盖黄帝乃继天立极之
始祖也老子乃唐之祖也安有当时之
人自灭时君之祖岂中国人自灭中国
之道实辽金胡元之人所作 宋理宗 端
平间因胡寇钞边乃得是书一二卷帝
览书叹口纵尔百千万卷只以中国夷 …… (第 039a 页)
教焉其教也止知有天更不奉其他神每
日朝暮何天叫天而求福以手接之扪之
于面揣之于怀谓天赐福矣此回鹘奉天
之教也
宋理宗皇帝 御制化胡辩 (第 199a 页)
始祖也老子乃唐之祖也安有当时之
人自灭时君之祖岂中国人自灭中国
之道实辽金胡元之人所作 宋理宗 端
平间因胡寇钞边乃得是书一二卷帝
览书叹口纵尔百千万卷只以中国夷 …… (第 039a 页)
教焉其教也止知有天更不奉其他神每
日朝暮何天叫天而求福以手接之扪之
于面揣之于怀谓天赐福矣此回鹘奉天
之教也
宋理宗皇帝 御制化胡辩 (第 199a 页)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朕惟玄教聿兴惟阴翊于化 理宗
风丕阐在精练在勤诚继嗣续之有人宜
褒显之无吝尔张玄庆乃神明遥胃福地
高门警敏可嘉静虚是尚兹当袭 (第 001b 页)
天承运
皇帝制曰朕惟玄教聿兴惟阴翊于化 理宗
风丕阐在精练在勤诚继嗣续之有人宜
褒显之无吝尔张玄庆乃神明遥胃福地
高门警敏可嘉静虚是尚兹当袭 (第 001b 页)
藏于幽显于明功施于速著于近
匪我能然惟常弗息尚鉴观兹益行其馀祐
我邦家延及我民懋昭无疆之休俾嗣永世 宋理宗皇帝 制曰道家以清净无为为宗篆
箓丹灶吐纳醮祭乃其法之祖而崇信者笃
得非诱人以悔过趋善固名教治道之一助
欤 (第 007a 页)
匪我能然惟常弗息尚鉴观兹益行其馀祐
我邦家延及我民懋昭无疆之休俾嗣永世 宋理宗皇帝 制曰道家以清净无为为宗篆
箓丹灶吐纳醮祭乃其法之祖而崇信者笃
得非诱人以悔过趋善固名教治道之一助
欤 (第 007a 页)
谓过矣
孝宗皇帝太祖七世孙也秦王德芳生英国
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
世将世将生庆国公令话令话生称是为秀
王夫人张氏以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
秀州青杉闸之官舍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
有后而昭慈圣献皇后亦自江西还密为高
宗言之右仆射范宗尹造膝以请上虞丞娄
仁亮上疏极言高宗大悟曰太祖以神武定
天下子孙不得飨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
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
是诏选太祖之后绍兴二年五月育于禁中
三十二年立为皇太子乙亥即皇帝位是为
孝宗至 理宗皇帝 亦太祖十世孙父希瓐追
封荣王母全氏以开禧元年正月癸亥生帝
于绍兴虹桥里第宁宗嘉定十三年景献太
子薨无 …… (第 004b 页)
独俨然见者钦容会济王与丞相
史弥远有违言属意于帝十七年八月丙戌
宁宗违豫册为皇太子丁酉嗣皇帝位是为 理宗
录曰愚观南宋之事未尝不叹天意之有
在也盖自高宗立而忘父兄之仇人孰不
恨之孰不痛之而不知天意固有 (第 005a 页)
孝宗皇帝太祖七世孙也秦王德芳生英国
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
世将世将生庆国公令话令话生称是为秀
王夫人张氏以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
秀州青杉闸之官舍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
有后而昭慈圣献皇后亦自江西还密为高
宗言之右仆射范宗尹造膝以请上虞丞娄
仁亮上疏极言高宗大悟曰太祖以神武定
天下子孙不得飨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
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
是诏选太祖之后绍兴二年五月育于禁中
三十二年立为皇太子乙亥即皇帝位是为
孝宗至 理宗皇帝 亦太祖十世孙父希瓐追
封荣王母全氏以开禧元年正月癸亥生帝
于绍兴虹桥里第宁宗嘉定十三年景献太
子薨无 …… (第 004b 页)
独俨然见者钦容会济王与丞相
史弥远有违言属意于帝十七年八月丙戌
宁宗违豫册为皇太子丁酉嗣皇帝位是为 理宗
录曰愚观南宋之事未尝不叹天意之有
在也盖自高宗立而忘父兄之仇人孰不
恨之孰不痛之而不知天意固有 (第 005a 页)
天地之间者不可泯灭也岂非南朝二百
年一大快耶 理宗 隆兴七年起复刘珙宣抚荆襄不拜疏
曰荆襄四肢也朝廷腹心元气也元气强则
四肢壮朝廷施设得宜根本全盛则荆襄 …… (第 014b 页)
贼之心外此皆浩叹之日矣哀哉
文天祥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
阳脩杨邦乂胡铨皆谥忠节欣然慕之曰没
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时 理宗 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
对其言万馀一挥而成帝拔为第一考官王
应麟奏曰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 (第 017a 页)
年一大快耶 理宗 隆兴七年起复刘珙宣抚荆襄不拜疏
曰荆襄四肢也朝廷腹心元气也元气强则
四肢壮朝廷施设得宜根本全盛则荆襄 …… (第 014b 页)
贼之心外此皆浩叹之日矣哀哉
文天祥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
阳脩杨邦乂胡铨皆谥忠节欣然慕之曰没
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时 理宗 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
对其言万馀一挥而成帝拔为第一考官王
应麟奏曰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 (第 017a 页)
立真宗当是时也岂不忌太子英明如史
新恩之虑乎然而卒不能易者金匮之盟
未寒玉叶之分匪远人不得以远间亲新
间旧也 理宗 之世有五国城之衅于前有
十世孙之嫌于后天下之事譬之传舍寓
处者不以为恩居停者翻以为福祇为权 (第 018b 页)
新恩之虑乎然而卒不能易者金匮之盟
未寒玉叶之分匪远人不得以远间亲新
间旧也 理宗 之世有五国城之衅于前有
十世孙之嫌于后天下之事譬之传舍寓
处者不以为恩居停者翻以为福祇为权 (第 0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