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道部
 不忘世所忘而忘世所不忘则才德全矣
 是谓诚忘圣人所游列子谓观其所变游
 之至者也智者谋所出故为孽约者物之
 束故为胶 德成
已以应物故为接工造器
 以营利故为商此四者世人之所为圣人
 则不谋不斲无丧无货恶用四者为四者
 虽人 (第 004a 页)
 卒者岂外是哉君原于中而不可不高之

  德成
于神而不可不为之天则其为实未
 尝为也故古之以道莅天下者任其自然
 而已君之用天下也以言臣之为天下用 …… (第 005a 页)
  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
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

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
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
执德之谓纪 德成
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
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
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若然者
藏金于 …… (第 008b 页)
  为而言则为己之得施之于外则爱利
  之谓仁物不同而视者一则所有者大
  行不异物非宽而何万物事齐吾悉有
  之可谓富矣执德犹有所持 德成
则不
  待乎持由有纪而后能立也顺于道而 (第 013a 页)
爽不饥身轻醒然乃过江隐于山中时往来
胡父渚樵者有遇之者我刘郎中也而不知
其所止
德成
字韶叟自称东蒙子三山长乐人与
晦庵象山诸先生游住持玉晨观三十年立
道藏初受度于吴兴计筹山之升元观喜泰 (第 009b 页)
随符安镇保庆长年道备 德成
超凌三界逍
遥上清上清之天天帝玉真护持国境梵行
   东方八天
  明持玉阳天帝至利师方
  角胎上 (第 010a 页)
 当思虑未发之中而漠然无朕可谓细矣
 而其充周也虽天地莫能穷其量可谓大
 矣故渐修而无一行之不谨及其 德成

 与圣人而同能谨微而无一毫之不尽至
 全乎道体则与天地而同量惟能慎于其
 始而毋忽于其终则难者可 (第 007b 页)
 疏义曰大道汎兮其可左右故左为阳而
 右为阴阴阳者生杀之本始故阳主生而
 阴主杀德主生故管子以谓阳为德刑主
 杀故管子以谓阴为刑 德成
而上物莫能
 贱是以君子贵德刑之将用为之彻乐是
 以君子畏刑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第 006a 页)
 无成与亏乎哉盖德有上下惟知崇之然
 后能进而上之以至于成不然则亏也德
 有小大唯知修之然后进而大之以至于
 成不然则亏也庄子曰 德成
之谓立则德
 固有成也又曰义可亏也则德固有亏也
 自其同者视之则合于道无德之可名杨 (第 001b 页)
 贱之孟子曰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非
 德故也
 疏义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
 之宗故万物首之所以为道 德成
而上艺
 成而下故成而上者所以为德以道对德 (第 012a 页)
 命万物而无不听摄天下之群动宰制役

 使无所不胜矣记曰 德成
而上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徽宗注曰德至于无所不胜则汎应而不
 穷孰知其极也
 疏义曰德足乎己则不蕲于 (第 023a 页)
 海坳堂江河沟浍自其所得如是也谓之
 实同名异讵不信然学者之于道会之以
 心视之以神斟酌饱满使自足则 德成

 有立进德者至于德兼于道则同于初矣
 由是观之道非有馀于德也道散而德彰
 德非不足于道也 (第 014b 页)
德成
而道隐故圣人则
 备道全美君子则明道全德兹所以为异
 也曰道妙无形德审有所睹乎曰道无方
 体德有成亏 (第 014b 页)
 略同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
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
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
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
执德之谓纪 德成
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
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 (第 003b 页)
吏监守不令馀耗唯供食用储备盈长家
给丰足傍惠贫乏周济饥匮施广散大恩德
弘普功闻上天一切幽明咸皆护善福 德成
就利涉合谐所求如意无愿不成如是良农 (第 036a 页)
   白惟一真人方壸赞教方尊师
至道之真肇形气建立三才资万类细归无
朕大无垠前瞻无首后无际周行体物孰能
达独露孤峰没遮蔽会教眼耳鼻舌忙宁有
坏空成住累等闲一指见三身谩说千言无
一字羲皇妙契开鸿濛因民立极明降衷画
前有易本无象圈外无极原非空仰观俯察
文理密鸢飞鱼跃昭著同勿忘勿助慎其独
惟精惟一执厥中至诚不息安所止天载合 德成
极功真人知命贵食母致虚观复为丹
祖狞威制伏如虎龙定慧燮调比文武摄情
还性归一元元一并忘忘亦去囊括三界 (第 010a 页)
大悲德德修行天尊
大悲春素空亡天尊
大悲春宝天尊
大悲四时大宝无残永荣新新无色空花香惠天尊
大悲普 德成
花天尊
大悲邪飞遁天尊
大悲正伏邪天尊
大悲一正大魁天尊
大悲大珍證玉天尊 (第 13p026b 页)
大悲兆成大庆福国天尊
大悲集成天美天尊
大悲细 德成
山修梁作果广證福田天尊
大悲聚星五内光彩外昭天尊
大悲斗福益修天尊
大悲沙门衍福天尊
大悲大集法乐天 (第 14p0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