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谓之神迹可用也类乎阴阳论其真/也阴阳所不测故易曰阴阳不测之)
   (谓神岂非天地之中大灵瑞也故曰/天瑞○政和 释云
物有生化道无古) (第 001a 页)
术者
也故列圣相传必师其术以裨其道伏羲周
孔之易术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孔子曰
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释云
佛法者法
即术也是以华严合论云一切巧术智增悲
妙道曰黄老之术盖言黄帝老子皆以此而
成道也三教一家实无 (第 010a 页)
 洁己避地晦迹韬光不求人知而人自知
 不欲人见而人自见可谓盛德
号为寿逸阜
 寿逸阜日精之名人身中精神光彩自然
 享寿 释云
若有人我众生寿者即非菩萨
 大率寿非人间之寿也人生百岁七十者
 稀何名为寿若以此等见识安知本来亘
  (第 045a 页)
 之相也如老子所谓三十二相好千变万
 化散赴人间之请祷所求如愿
不动住黄室
 其真身一定不移所化之身以应人心而
 已如月之在水千江同一 释云
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黄室即黄庭也中宫也 …… (第 018b 页)
 大假合而有此幻妄之体当依此幻妄修
 證真乘毋使六根诱引于人欲之私则不
 堕六洞魔宫身飞六合之外位證玉清仙
 公之果 释云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
 是名诸相具足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
 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大率不欲人之执 (第 029b 页)
 易曰无思也无为也盖自然之理大丹之

 道无为而无不为登上清境见灵实天尊
 也脾气上朝绛宫皆太和之气也大抵中
 卷以六根取喻 释云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是名须陀洹一往来实无往来是名斯陀
 含名不来是名阿那含实无有法是名阿
 罗汉此道 …… (第 014b 页)
 字洞明比精宇洞玄比气字
帝心太玄通
 得帝心通彻照见无碍与释氏菩提心同
 儒曰人之良知良能是也人能反求诸身
 收敛心神凝集虚静自有通悟 释云
应如
 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同义大丹为汞水银
 也下入铅鼎以文武火烹之结成金液或 …… (第 027a 页)
 中及外粹然纯全内本外末

未来及他心
 中庸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 释云
众生
 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又云过去心不可得
 见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者
 不可住此境界也具六神 (第 028a 页)
 理敢不兢兢战战进修以灭往者不知不
 悟之因于是此心一悟则前生今世一切
 过恶普皆消灭鬼尚如是人胡不然 释云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慧日者一心也
三涂九幽十方恶趣
 三涂注在中卷拔出五苦界下九幽者东
 方风雷南 (第 008a 页)
 道达德一以贯之故时措之宜也五气理
 中颉文在中矣颉直项也又曰颉颃言涵
 养至大至刚之气浩然充塞天地 释云

 刚又曰舍利子皆同此意
变化飞上清
 可以变化无穷阴阳不测者也以阴气为
 玉女化阳气为仙童彩云龙 (第 019b 页)
 古人虽云拔宅飞升骨肉同飞然此凡浊
 胎质非可入见帝前须是藏之名山或投
 海外惟此一真飞神御气方得过度三界
 上朝玉京 释云
不可具足色身见如来者
 亦此义尔如玄帝藏金骨于武当山之类
 过度三界往来三清
 三清在三界之上渺渺大 (第 035b 页)
 元始积九阳梵气以成六天为欲界二天
 为色界天帝冕服皆青
太皇黄曾天
 异号净天或称睹史色黄次奎璧人修十
 善功凡一根净者生此天 释云
四天王天
帝郁褴玉明
 正音开玄摄明天帝内讳郁褴帝魔隐意
 玉明四字秘天之紫极宫主长生箓
太明玉完天 (第 020b 页)
 或称胜妙天色绿次譬人修二十善功二
 根净者生此天 释云
忉利天
帝须阿那田
 正音保玄道灵天正内文须阿隐音那田
四字秘天之紫房宫主度魂更生
清明何童天
 异 (第 021a 页)
号光天色黑次室人修四十善功三根
 净者生此天一作河童 释云
夜摩天
帝元育齐京
 正音明生九真天王隐讳元育真人内文 …… (第 021a 页)
 齐京四字秘天之九晨宫主布政教
玄胎平育天
 异号梵天或称忉利色赤次危人修六十
 善功四根净者生此天 释云
兜率陀天
帝刘度内鲜
 正音飘翰默然天帝隐名刘度内鲜四字
 秘天之元景宫主召魔举仙
元明文举天
 或 (第 021b 页)
云化乐色苍次虚人修八十善功五根
 净者生此天 释云
乐变化天 …… (第 021b 页)
 秘天之广寒宫主通行元气
上明七曜摩夷天
 异号化乐谓欲乐之极色黑次女人修一
 百善功六根净者生此天 释云
化化自在
 天
帝恬懀延
 正音延虚明天帝内音恬懀隐号延三字
 秘天之大阴宫主开度幽难 (第 022a 页)
虚无越衡天
 或云初梵色碧次牛天人六根虽净尚拘
 色尘乃升此天 释云
初襌梵众天
帝正定光
 正音镜无翘天帝内文正定光三字秘天
 之大玄宫主无上道
太极濛翳天
 或云上梵 (第 022b 页)
色紫次斗天人一粗尘净升此
 天亦号初襌天 释云
梵辅天
帝曲育九昌 …… (第 022b 页)
 元始积三阳梵气以成八天属色界四天
 为粗尘四天为细尘青冕赤旒朱服
赤明和阳天
 或号少光色白次箕斗天人二粗尘净升
 此天亦号初襌天 释云
大梵天
帝理禁上真
 正音治安保仙天王隐号理禁上真四字 (第 023a 页)
 秘天之长明宫主炼仙成真
玄明恭华天
 或云光音色黄次箕天人三粗尘净生此
 天亦号二襌天 释云
少光天
 帝空谣丑音
 正音飞音气灵天帝内文空谣丑音四字
 秘天之东华宫应化一切
耀明宗飘天
 或云 (第 023b 页)
无量光色绿次尾天人四粗尘净生
 此天亦号二襌天 释云
无量光天 …… (第 023b 页)
 正音翘真英天帝总号重光明三字秘天
 之浩元宫主劫终学仙之人
竺落皇笳天
 异号初净色青次心天人五粗尘净生此
 天亦号二襌天 释云
光音天
帝摩夷妙辩
 正音难玄明天帝隐讳摩夷内音妙辩四
 字秘天之清玄宫主魔试学人
虚明堂曜天 (第 024a 页)
 异号严净色赤次房天人六粗尘净尚有
 细尘生此天 释云
少净天
帝阿𨚧娄生
 正音弥论玄明天帝隐音阿𨚧梵号娄生
 四字秘天之重华宫主度学人
观明端靖天 (第 024b 页)
 异号遍净色苍次氏天人一细尘净生此
 天亦号三襌天 释云
无量净天
帝郁密罗千
 正音朗观曜明天帝隐文郁密内号罗千 (第 024b 页)
 四字秘天之光华宫主开度天人
玄明恭庆天
 或号无量净色黑次亢天人二细尘净生
 此天亦号三襌天 释云
遍净天
帝龙罗善提
 正音威清道玄飞天内音龙罗帝君隐号
 菩提四字秘天之开阖宫主得道人
太焕极瑶天 (第 025a 页)
 异号福爱胜色碧次角天人三细尘净生
 此天亦号四襌天 释云
福生天 …… (第 025a 页)
 元始积七阳梵气以成二天为色界细尘
 天六天为轻尘天青冕金旒白服
元载孔升天
 或云快乐色紫次轸角天人四细尘净生
 此天亦号四襌天 释云
福受天
帝开真定光 …… (第 025b 页)
 正音开光竟真帝君内音开隐讳真定光
 四字秘天之延命宫主炼魂
太安皇崖天
 异号极乐色白次轸天人五细尘净生此
 天亦号四襌天 释云
广果天
帝婆娄阿贪
 正音腪莫阿魂天君隐音婆娄帝魔内讳
 阿贪老太四字秘天之开明宫主度善人
显定极风 …… (第 026a 页)
 或云广乐色黄次翼天人细尘虽净尚馀

 轻染生此天亦号四襌天 释云
无想
帝招真童
 正音回翘威天君秘号招真童三字秘天
 之大赤宫主度有善功之魂
始皇孝芒天
 或云上妙 (第 026b 页)
色缘次张天人一轻染净升此
 天 释云
无烦恼天
帝萨罗娄王
 正音君华大权玉真隐文萨罗娄王四字
 秘天之大丹宫主披夜开幽 (第 026b 页)
太皇翁重浮容天
 或云色究竟天色青次星以色尘渐除故
 云色究竟二轻染净升此天 释云
无热天
帝闵巴狂
 正音惠威光帝君内文闵巴狂三字秘天
 之华盖宫主召魔集真
无思江由天
 或号最上妙 (第 027a 页)
色赤次柳天人三轻染净升
 此天 释云
善见天
帝明梵光 …… (第 027a 页)
 正音郎明法元帝君内号明梵光三字秘
 天之明堂宫主开度善魂
上揲阮乐天
 或号自在色苍次鬼天人四轻染净升此
 天 释云
善现天
帝勃勃监
 正音郁无真星天帝内文勃勃内号监三
 字秘天之运灵宫品类天人
无极昙誓天
 异号大 (第 027b 页)
自在亦云不还色黑次井天人五

 轻染净升此天 释云
色究竟天
帝飘弩穹隆
 正音飞在虚英天魔内文飘弩天君隐讳
 穹隆四字秘天之中无宫主度仙
   北方八 …… (第 028a 页)
 元始积五阳梵气以成四天为无色界天
 四天为种民天青冕白旒皂服
皓庭霄度天
 异号不空色碧次参井天人轻染虽净尚
 馀结习升此天 释云
无边空处天 …… (第 028a 页)
 正音无清明帝君内音慧觉昏三字秘天
 之琼瑶宫主拔度学人
渊通元洞天
 异号大不空色紫次参天人色尘都忘但
 有心识升此天 释云
无边识处天
帝梵行观生
 正音洗权道光天君内音梵行隐讳观生
 四字秘天之真元宫主度学人
太文翰宠妙成 (第 028b 页)


 异号非想色白次觜天人心识两忘气观
 渐妙升此天 释云
无所有起天
帝那育丑瑛
 正音灵熏慧光帝魔内文那育丑瑛四字
 秘天之灵幽宫主统理之事
太素秀乐禁上天 (第 029a 页)
 异号非非想色黄次毕天人结习渐忘气
 观转妙升此天 释云
非非想天
帝龙罗觉长
 正音阳威曜清天帝内文龙罗觉长四字 (第 029a 页)
 秘天之九灵宫主领录魔王
太虚无上常融天
 异号不动色缘次昴天人结习顿忘渐入
 神观升此天 释云
不动天
帝总监鬼神
 正音摄灵真天帝摄魔内音总监鬼神四
 字秘天之力福宫主校学人功过
太释玉隆腾胜天 (第 029b 页)
 异号大不动天色青次胃天人结习顿忘
 神观转妙升此天 释云
大不动天 …… (第 029b 页)
 正音空微道明帝君隐号眇眇行元四字
 秘天之日盖宫主召集仙圣
龙变梵度天
 异号上妙天色赤次娄天人清净无染證
 不空果升此天 释云
上妙天
帝运上玄玄
 正音掬灵妙光天王内文莲上玉真总音
 玄玄四字秘天之灵宝宫进仙成圣
太极平育贾奕 (第 030a 页)


 异号最上妙色苍次奎天人洞入道妙證
 无上玄觉升此天 释云
最上妙天
帝大择法门
 正音永玄久生天王总文大择法门四字
 秘天之天宝宫普度学人
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诸 …… (第 030b 页)
 气无复形质修至一天唯存心识若心识

 除次第而升气观道成洞入自然升种民
 天 释云
菩提萨埵天大乘道也如大劫交
 水火不到唯风浩荡孝芒至霄度六天为
 风所坏元洞至秀乐元气散而复合更无 …… (第 032a 页)
 人身正中之心太皇元始也即徂气曰道

 宝上帝道君也即金母曰经宝高真老君
 也即丹体曰法宝是为一体三宝 释云

 净法身是性圆满报身是智千百亿化身
 是行性与命合阴𢡖阳舒汎景太霞啸咏
 洞章梵气始生汎然涵泳 (第 041a 页)
 之先天故曰真经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横
渠云动无静静无动物也动有静静有动神
也老子云无为无不为予谓不动中动真动
也无为中为真为也神归则万物芸寂气泯
则万物无生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释云
心灭种种法灭予谓潜神于
绝境万物芸然而不动息于中虚万物寂然
而无生神神相受物物相资易系云生生不
穷之 (第 003a 页)
 色象人不能见故云无色天中亦无日月
 星辰寿量无尽若空有两忘结习俱尽乃
 升种民脩大乘之道可以證此谓之真人
  释云
菩提萨埵天中具有玉清一百二十
 科戒检制天人如大数交火劫焚至和阳
 天水劫漂至极风天水火到此衰绝不能 …… (第 030a 页)
 一百三十五万八千里乃太虚之景天人
 经历诸天诸尘漏尽一相无相皆悉空寂
 结习顿忘洞入真道者乃升此天 释云

 入正脩得三摩地天中常住不灭多是历 (第 032a 页)
焉知死是如
何曰生死乃昼夜之常知有昼则知有夜易
云原始返终则知死生之说丹书云父母未
生已前是金丹之基 释云
未有此身性在何
处以此求之三教入处只要原其始自知其
络溯其流而知其源人能穷究此身其所从
来生死自然都 …… (第 011b 页)
不得故曰玄
关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宇玄关
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
之中不是在中之中 释云
不思善不思恶正
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
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 …… (第 017b 页)
或谓因念而有此身以念为真种子或谓禀
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为真种子此三说
似是而非 释云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
本来真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鼎炉曰身心为鼎炉丹书云先把
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 (第 024b 页)
 非非前者未灭后者随生孰肯猛省还其
 淳返其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至是以
 不去圣人者达大道弘至德之人也 释云
 断欲去爱识心达本悟无为法内无所得
 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
 非修非證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 (第 023b 页)
 悟则识摄包十方玄都同宗归皇一之尊

 也岧岧天宝台会万物为己身也境智一
 照光明焰流日也日月之光翳然无用日
 光度也下 释云
纬烨玉林华茜粲曜朱实
 是也常念餐元精却述习观时也元精灵
 智也日观练爽易死气故根形质遂成金
 光法 (第 008a 页)
日终不成者是也又玉烛
五栽之目即号华池玄珠伏汞之方唯称左
味明至五栽四转方是真法又据太一金液
还丹注 释云
凡不成者莫不以硝石非真华 (第 008a 页)
   胡粉

臣按胡粉者乃真人九转铅丹之首物也又
黄帝九鼎神丹釜法先明此物合玄黄花为
泥矣非不至要然本草乃云粉锡一名解粉
释云
此是金化铅所作胡粉也其味辛寒
无毒有金色者弥良也
   杀铅毒法
一转至九皆一也用好春华池一斗赤盐一 (第 005b 页)
又曰客至有问及十二功曹者遂为训 释云
天罡属辰辰戌丑未谓之四正以其属土居
于中央故曰四正罡字从四从正以辰为土
故此功曹谓之天罡太乙属巳巳为 (第 019a 页)
而自生育者然吾所谓气却非天地呼吸口
鼻往来要知是气之名须究外内之道气之
在外者曰黑铅即金丹之道也 释云
佛法儒
谓仁义道曰金丹三教大圣必用是气而后
方能成佛作仙即此是道非别有一路耶气
之在内者曰黑汞即修定 (第 002a 页)
之道也道名踵音
儒谓中和 释云
世音即自然之道三教大圣
必用此道故名虽殊而道则同也是以天下
无二道圣人无两心昔者老子西游关令君
喜知 …… (第 002a 页)
讹了舌头
了义则坐断舌头讹了非了坐断是了不了
的是人了底是圣贤仙佛喻如金刚经云佛
说非身是名大身六祖 释云
色身虽大内心
量小不名大身法身虽小内心量大等虚空
界方名大身色身虽如须弥终不为大此欲 (第 004b 页)
   金丹八卦图说
卦者象也有体则必有用有变则必有合如
以艮为体则以坤为用以震为体者则以兑为
用易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犹离以坎为类
也修金丹者取金于兑而兑为白虎专以食
啖为心其害人伤物为不少若能制御震宫
之青龙则自能降其虎矣金丹者只降得白
虎一物馀皆易事耳夫兑生于坤而代坤行
道乾金生兑初因朴散乾乃寄金于坎号曰
黑铅取兑金于坎者母隐子胎也 释云
一口 (第 006a 页)
 道至道深窈不在其他尔既欲闻无闻者
 是夫学道之人须是诚实柔弱默守方可
 入道僧又问中字师曰念头起处谓之中
 此道家之中也 释云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
 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释门之中
 也儒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儒门
 之中也汝 …… (第 002a 页)
 亦有四大六根如何不动且如父母未生
 之前无此四大六根何者是动静觉个甚
 么道经云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
 名曰妙道 释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相能生有相
 无形能制有形本来面目非五色可观非
 五音 (第 0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