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指归也汉文景间治尚清静世治隆平率自 曹参
宗盖公之训足知道德范世之验果不
虚云惜乎晋朝流为浮诞王衍清谈反坏淳
风阮籍猖狂又隳名教失其本而循其末 (第 001b 页)
 唐明皇曰以用也贼害也人君任用多智
 之臣使令理国智多必作法法出则奸生
 令下则诈起国家所以滋昏而为国之贼
 也 曹参
守法而汉以之安商君变法而秦
 以之弊故上经云智慧出有大伪是也
 苏子由曰吾以智御人人亦以智应之而
  (第 023b 页)
   清鉴
抱朴子曰咸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洽
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然张飞关羽万人
之敌而皆丧元辱主授首非所孔融边让文
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邓禹马援
田间诸生而善于用兵萧何 曹参
不涉经诰
而优于宰辅尔则知人果未易也欲试可乃
已则恐成折足覆餗欲听言察貌则或似是
而非真伪混错然而世 (第 001a 页)

曹参
得之故狱市勿扰齐国大和汉文得之
故刑罚不用而天下大理其故无他清静之
所致耳(见白氏/长庆集)
张荐明 …… (第 023b 页)
乙紫微北极之祀下至于丹药奇
技符箓小数皆归于道家尝窃论之黄帝老
子之道本也方士之言末也又盖公堂记云 曹参
为齐相闻胶西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
请之用其言而齐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
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称贤焉吾为胶西守 …… (第 027a 页)
公之为邦人也求其坟墓子孙而不可得慨
然怀之师其言想见其为人夫 曹参
为汉宗
臣而盖公为之师可谓盛矣而史不记其所
终岂非古之至人得道而不死者欤见本集
苏子由自题老子解后云 …… (第 027b 页)
臻泰定此书之指其诣不殊 曹参
师于盖公
而相齐国孝文传之河上而为汉宗仅得浅
肤犹几康阜夫唯俗学不识道真徒见其文
有异诗书之迹莫知其 …… (第 031a 页)
盖公之徒益能究其
旨而体之敛厥用于一身则在我之天下已
羲皇矣及其道之有所授则孝文以之为君
子房以之佐 汉曹参
以之相齐果能通一脉
于苛秦之后吁亦一验也然使又有进于是
如其人羲皇之则羲皇矣或者见是书词意
含洪宽大 (第 041a 页)
   安期生
安期生琅琊阜乡人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
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
始皇异之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
置去以赤玉舄一□为报留书曰后千年求
我于蓬莱下始皇即遣使者徐市卢生等数
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逢风波而还立祠
阜乡亭海边数十处也汉郊祀志云安期生

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颜师古
注云合谓道相合也混元实录云安期生后
以道授马明生马授阴长生阴授尔朱先生
又按史记云乐毅之族有乐臣公善修黄老
言其本师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
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
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
教于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又曰惠帝元年 曹参
相齐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盖公 (第 001b 页)
于方外之士皆口口相传不立文字至周
老氏著言五千其辞深古其旨玄妙非神非
圣孰能与哉御寇庄周以为虚无盖公 曹参
以为清静虽非正义违道不远其不幸者又
有三焉申韩之徒引为惨酷寡恩刑名之谬
一也北魏寇谦之尝集道经为其书 (第 001a 页)
可也以药
治病非上医也方病而夺之药虽卢扁莫为
也盖老子一书自列氏庄氏已阴立训传而
自为一家者也至汉相 曹参
用其言有验世
益尊信之文帝时有河上公者乃始泄道之
蕴名为注释自是之后有邻氏傅氏徐氏刘
氏晋魏以来独王 …… (第 001a 页)
 (连子四矣言毕失公所/在因号曰河上公云)河上丈人教安期

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
 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汉书 曹参/
传颜师古)
 (曰盖古/盍反)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
 师 (第 006a 页)
(曹参
世家曰孝惠帝元年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
 (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者诸生问所以 (第 006a 页)
 人去甚去奢去泰务适其中而已经曰多

 言数穷不如守中
 程大昌曰甚也奢也泰也则不可不去而
 未至于已甚已奢已泰则置之勿论 曹参
 从盖公学黄老而曰不扰狱市以为狱市
 奸人之所容也而扰之则奸人无所容也



道德真经集注卷之七 (第 022a 页)
 未尝害能为能争而未尝争此天与圣人
 所以大过人而为万物宗者也
 叶梦得曰抑尝观世之论老氏者矣自汉
 盖公得其术教 曹参
以相齐而齐治窦太
 后好之施于文景而天下大安兹非其利
 乎然以清虚而废实务其流遂至于亡晋
 则不可谓 (第 021a 页)
过其师之说殆近天而不人
况孙吴假之为兵法申韩诡之为刑名是又
人而不天矣宜乎千载之下未有攸證若夫
盖公 曹参
清静宁壹以开汉室隆平之冶是
善用老子之道者也抑观河上公著分章之
题其义虚玄实同经旨而题之之义注者未 (第 010b 页)
     云云亦不免务为高论夫老子生乎乱世立
     清净之说以救之特权宜拯弊之一术犹曰
     不药得中医耳盖公以是术教 曹参
亦适当
     秦虐之后人思休息犹适当静摄可愈之病 (第 2a 页)
 冀官物之入无至损折可矣吕蒙正曰水
 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小人情伪在
 君子岂不知之若以大度兼容则万事兼
 济 曹参
不扰狱市者以其兼受善恶穷之
 则奸慝无所容谨勿扰也圣言所发正合
 黄老之道(见国朝/事实)
了斋陈忠 …… (第 009a 页)
 善用之者虽一邑一郡一国至于天下皆
 可以致清静之理焉昔宓贱得之故不下
 堂而单父之仁化汲黯得之故不出阁而
 东海之政成 曹参
得之故狱市勿扰齐国
 大和汉文得之故刑罚不用而天下大理
 其故无他清静之所致耳(见白氏/长庆集) …… (第 020a 页)
 木公金母之号天皇太乙紫微北极之祀
 下至于丹药奇技符箓小数皆归于道家
 尝窃论之黄帝老子之道本也方士之言
 末也又盖公堂记云 曹参
为齐相闻胶西 …… (第 020b 页)
 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者治天下天下
 至今称贤焉吾为胶西守知公之为邦人
 也求其坟墓子孙而不可得慨然怀之师
 其言想见其为人夫 曹参
为汉宗臣而盖
 公为之师可谓盛矣而史不记其所终岂
 非古之至人得道而不死者欤并见本集
眉山唐庚子西曰 (第 021a 页)
 之志炼丹飞符杂以左道自谓其法可配
 天地殊不知飞腾之术卒不能济反祸其
 国真可痛哉虽然汉高祖之取天下也则
 张良为最其治天下也则以 曹参
为最良 …… (第 012b 页)
 庄子说得较开阔较高远然却较虚走了
 那老子意思若在老子当时看来也不甚
 喜他如此说
 或问老子之道 曹参
文帝用之皆有效何
 故以王谢之力量反做不成文公曰王导
 谢安又何曾得老子妙处
 文公曰如汉文帝 (第 023b 页)
曹参
便是用老子之效
 然他又只得老子皮肤凡事只是包容因
 循将去 (第 023b 页)
称之黄老刑名则与道家者流之所谓大殊
不能无病焉盖周衰王道浸微其垂世拯俗
之意寓焉而非一本诸自修也而 曹参
盖公
以清静无为有验于治其用之去经世之理
不远矣矧出世之教由是而大者焉或不求
其端绪之奥一概訾以为虚 (第 001a 页)
 正矣我无事而民自富若多争则多患民
 反不富矣我无欲而民自朴若多欲则多
 累民反不朴矣此至治之要道也昔盖公
 善治黄老所与 曹参
言者惟治道贵清静
 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 (第 013b 页)
曹参
得其术相
 齐国九年大治○李氏曰无为无欲无事
 好静皆正也以此治国则海晏河清以此
 行道则道泰时康以 (第 013b 页)
 拱手而天下治
 钞毛诗大雅皇矣篇之辞云帝谓文王予
 怀民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
 知顺帝之则
 衍义云若 曹参
为汉相惠帝怪其不治事 (第 006a 页)
 者不分道器取甚浅之理驾而入之高妙

 其实荒忽无见也则其尊而抗之乃所以
 汨而乱之也且彼何不浅而验之以事也
 张良之恬澹 曹参
之清静文帝之元默是
 老教之不行乎周而肇效乎汉者也其于
 用老则万世之称首矣然此一君二臣者
 岂其于 …… (第 029b 页)
 起于战国祷祠报应盛于两汉而八十一
 章未始有此也世之学老者其当以八十
 一章本语为是乎抑以末世增饰诞语为
 是也凡君若臣其常以张良 曹参
文帝为
 准乎抑以西晋之放荡与夫末流之怪传 (第 030a 页)
 道自然为治见当时礼为忠信之薄而乱
 之首若仁若义若智若信壹是纷纷思以
 清静无为为化故有非常道非常名之言
 其学至汉文 曹参
用之能致安静之效宁
 一之歌西晋不善用之而稔成清谈之祸
 亦各随其所用之何如耳无名至万物之
 母太极 (第 007a 页)
 正道无为之中更有无不为者在焉特将

 出辐毂以用其无而未尝舍辐毂而不资
 其有也老教之效于治也自汉始也 曹参
 之相孝思文帝之绍高帝以清静而致宁
 一以元默而致醇厚则虽未能化有为无
 而亦可谓能超形器以集虚者矣 (第 023a 页)
而其清
 静元默又非付天下于不为也高帝之创
 垂在焉萧何之制作在焉则辐毂之所从
 具者固已有素故 曹参
文帝得资其利以
 为已用欲静则可静欲默则可默也若元
 无高帝之法萧何之规而一切付之不屑 (第 023a 页)
得谷城山下黄石取而宝祠之及良死并葬
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陈留县天授观为
奉祠之所宋政和封凌虚真人 曹参
沛人也秦时为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 …… (第 012b 页)
为相国三年薨谥曰懿侯百姓歌曰萧何为
法讲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
民以宁壹
   道品
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为中
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 (第 0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