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道部
于禹自禹至桀子孙相承一十七代四百
三十二年为汤所伐自汤至纣子孙相继
三十一代六百二十九年为周所灭周自
武王及 赧王 子孙相承三十七代八百六
十七年为秦所并素昭襄王四十九年丁
未灭周自始皇终子婴共四十五年为汉
所 (第 010b 页)
三十二年为汤所伐自汤至纣子孙相继
三十一代六百二十九年为周所灭周自
武王及 赧王 子孙相承三十七代八百六
十七年为秦所并素昭襄王四十九年丁
未灭周自始皇终子婴共四十五年为汉
所 (第 010b 页)
百一十二岁传位于禹禹子孙相承十七
帝四百七十一年为汤所伐汤子孙相承
二十一代三十王六百四十四年为周所
灭周自武王至 赧王 子孙相承四十一代
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九年为秦所并秦昭
襄王四十九年丁未灭周历始皇终子婴
共四十五 (第 012a 页)
帝四百七十一年为汤所伐汤子孙相承
二十一代三十王六百四十四年为周所
灭周自武王至 赧王 子孙相承四十一代
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九年为秦所并秦昭
襄王四十九年丁未灭周历始皇终子婴
共四十五 (第 012a 页)
散关(出史记)
显王在位四十八年元年癸丑八年庚申秦
孝公立老君东游还赤城蒙山重过扶桑
集群仙已而隐游景太至少室注拾遗记
慎靓王在位六年元年辛丑 赧王 迁都西周
在位五十九年元年丁未九年乙卯秦昭
王老子与诸仙西游女几鸡头天柱复出
散关遂渡流沙升昆 …… (第 010a 页)
闻知乃于老君所经由为置城邑以表圣
迹故立老停驿尹喜城五十九年西周亡
自商武丁九年庚辰老君降生至 周赧王
九年乙卯还归天阙其间出入隐显凡九 (第 010a 页)
显王在位四十八年元年癸丑八年庚申秦
孝公立老君东游还赤城蒙山重过扶桑
集群仙已而隐游景太至少室注拾遗记
慎靓王在位六年元年辛丑 赧王 迁都西周
在位五十九年元年丁未九年乙卯秦昭
王老子与诸仙西游女几鸡头天柱复出
散关遂渡流沙升昆 …… (第 010a 页)
闻知乃于老君所经由为置城邑以表圣
迹故立老停驿尹喜城五十九年西周亡
自商武丁九年庚辰老君降生至 周赧王
九年乙卯还归天阙其间出入隐显凡九 (第 010a 页)
八年庚申秦孝公立老君东还游赤城蒙
山重过扶桑较集群仙已而隐于景山太
室少室(出王子年/拾遗记)
慎靓王(元年癸丑/在位六年) 赧王(迁都西周元年丁未五十九年/乙巳尽献其邑于秦西周遂亡) 九年乙卯秦昭王立老君与尹喜诸仙西 …… (第 029a 页)
年通前计九百九十六年也老君应感无
方变化莫测或升或降莫能究悉今考传
记并长历推计自商武丁庚辰至 周赧王
乙卯凡出入隐显绵历九百九十六年在
商一百七十四年在周八百二十二年正
与史传及诸经典相符魏明帝赞 (第 031b 页)
山重过扶桑较集群仙已而隐于景山太
室少室(出王子年/拾遗记)
慎靓王(元年癸丑/在位六年) 赧王(迁都西周元年丁未五十九年/乙巳尽献其邑于秦西周遂亡) 九年乙卯秦昭王立老君与尹喜诸仙西 …… (第 029a 页)
年通前计九百九十六年也老君应感无
方变化莫测或升或降莫能究悉今考传
记并长历推计自商武丁庚辰至 周赧王
乙卯凡出入隐显绵历九百九十六年在
商一百七十四年在周八百二十二年正
与史传及诸经典相符魏明帝赞 (第 031b 页)
辰卯(二千二百/二十四)周显王(四十)二
辰辰(二千二百/二十五) 周赧王(十八) 辰巳(二千二百/二十六 (第 004b 页)
周赧王(四十) 八
辰午(二千二百/二十七)秦始皇(十)
辰未(二千二百/二 (第 004b 页)
辰辰(二千二百/二十五) 周赧王(十八) 辰巳(二千二百/二十六 (第 004b 页)
周赧王(四十) 八
辰午(二千二百/二十七)秦始皇(十)
辰未(二千二百/二 (第 004b 页)
经辰之卯二千二百二十四
甲午四十二十六四二十一六八二十三
乙未四十三十七五三十二七九二十四
丙申四十四十八六四十三八十赵(武/灵)
丁酉四十五十九七五十四九十一二
戊戌四十六齐(湣/王)八六十五十十二三燕(易/王)
己亥四十七二九七十六十一十三四二
庚子四十八三十八十七十二十四五三
辛丑周(慎/靓)四十一九十八十三十五六燕(哙/王)
壬寅二五十二十十九十四十六七二
癸卯三六十三十一二十十五魏(哀/王)八三
甲辰四七十四十二二十一十六二九四
乙巳五八十五十三二十二十七三十五
丙午六九十六十四二十三十八四十一六
丁未周 (赧/王) 十十七十五二十四十九五十二七
戊申二十一十八十六二十五二十六十三八
己酉三十二十九十七二十六二十一七 (第 025b 页)
甲午四十二十六四二十一六八二十三
乙未四十三十七五三十二七九二十四
丙申四十四十八六四十三八十赵(武/灵)
丁酉四十五十九七五十四九十一二
戊戌四十六齐(湣/王)八六十五十十二三燕(易/王)
己亥四十七二九七十六十一十三四二
庚子四十八三十八十七十二十四五三
辛丑周(慎/靓)四十一九十八十三十五六燕(哙/王)
壬寅二五十二十十九十四十六七二
癸卯三六十三十一二十十五魏(哀/王)八三
甲辰四七十四十二二十一十六二九四
乙巳五八十五十三二十二十七三十五
丙午六九十六十四二十三十八四十一六
丁未周 (赧/王) 十十七十五二十四十九五十二七
戊申二十一十八十六二十五二十六十三八
己酉三十二十九十七二十六二十一七 (第 025b 页)
魏燕武成王卒子孝王继赵平原君
求救于楚魏
甲辰楚春申君魏信陵君救赵秦起武安
君白起不克杀之于杜邮
乙巳 周赧王 会齐韩赵魏兵出伊阙攻秦
不利西奔秦秦昭王灭周尽入其地
三十六城徙其王于惮狐楚灭鲁以 (第 018a 页)
求救于楚魏
甲辰楚春申君魏信陵君救赵秦起武安
君白起不克杀之于杜邮
乙巳 周赧王 会齐韩赵魏兵出伊阙攻秦
不利西奔秦秦昭王灭周尽入其地
三十六城徙其王于惮狐楚灭鲁以 (第 018a 页)
又按唐八学士之议状考论又明矣将欲
欺人安能欺儒典乎鸣呼艰哉按列传老
子至秦昭王九年当 周赧王 之世周道衰
(第 028a 页)
赧王 入秦献地而大周华命老子知秦暴
虐其道不行乃西升昆崙而莫知所终此
其实也庄子得老子之道通神明之德橾 (第 028a 页)
欺人安能欺儒典乎鸣呼艰哉按列传老
子至秦昭王九年当 周赧王 之世周道衰
(第 028a 页)
赧王 入秦献地而大周华命老子知秦暴
虐其道不行乃西升昆崙而莫知所终此
其实也庄子得老子之道通神明之德橾 (第 028a 页)
老君
老子者太上老君也累世化身而未有诞生
之迹迨商阳甲时分神化气始寄胎玄妙玉
女八十一年暨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
降诞于楚之苦县濑乡曲仁里从母左腋而
生于李𣗳下指𣗳曰此吾姓也生时白首面
黄长耳矩目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美须
广颡疏齿方口足蹈三五手把十文姓李名
耳字伯阳号曰老子又号曰老聃周文王为
西伯召为守藏史武王时迁为柱下史乃游
西极大秦竺乾等国号古先生化导其国康
王时还归于周复为柱下史昭王二十三年
驾青牛车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知之求得
其道二十五年降于蜀青羊肆会尹喜同度
流沙胡域至穆王时复还中夏敬王十七年
孔子问道于老聃退而有犹龙之叹 赧王 九
年复出散关飞升昆崙秦时降浃河之滨号
河上公授道安期生汉文帝时号广成子文
帝遣使诏问之公曰道尊德贵 (第 004a 页)
老子者太上老君也累世化身而未有诞生
之迹迨商阳甲时分神化气始寄胎玄妙玉
女八十一年暨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
降诞于楚之苦县濑乡曲仁里从母左腋而
生于李𣗳下指𣗳曰此吾姓也生时白首面
黄长耳矩目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美须
广颡疏齿方口足蹈三五手把十文姓李名
耳字伯阳号曰老子又号曰老聃周文王为
西伯召为守藏史武王时迁为柱下史乃游
西极大秦竺乾等国号古先生化导其国康
王时还归于周复为柱下史昭王二十三年
驾青牛车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知之求得
其道二十五年降于蜀青羊肆会尹喜同度
流沙胡域至穆王时复还中夏敬王十七年
孔子问道于老聃退而有犹龙之叹 赧王 九
年复出散关飞升昆崙秦时降浃河之滨号
河上公授道安期生汉文帝时号广成子文
帝遣使诏问之公曰道尊德贵 (第 00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