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道部
矣故知无量度人普惠万生也是以慈法
饶益十方常以大慈心故润及三界广利
无碍智照群生能成就一切天人法 行定
心取寂令众修习寂乐断无明业念念归
空故以示尊经三十六部妙唱之旨备此
空有种种因缘成示相烦恼结惑 (第 008a 页)
饶益十方常以大慈心故润及三界广利
无碍智照群生能成就一切天人法 行定
心取寂令众修习寂乐断无明业念念归
空故以示尊经三十六部妙唱之旨备此
空有种种因缘成示相烦恼结惑 (第 008a 页)
一呼一吸四至共六寸一呼二至一吸二
至各得三寸一至得十五分经纬天地纵
横十五故上帝付黄帝河图也
彻视章
目本命为始 行定 法七日之外定力有准
方行彻视定若未成不可行之于空中存
身为元始天尊目驻万里之外不顾面前
之物得 (第 004b 页)
至各得三寸一至得十五分经纬天地纵
横十五故上帝付黄帝河图也
彻视章
目本命为始 行定 法七日之外定力有准
方行彻视定若未成不可行之于空中存
身为元始天尊目驻万里之外不顾面前
之物得 (第 004b 页)
诵经法
正月为上元自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皆存在
上宫天尊诵经七月为中元自二月三月四
月五月六月七月皆存在中宫天尊诵经十
月为下元自八月九月十月皆存在下宫天
尊诵经凡诵经时须是 行定 法后著耳彻听
天尊诵经之声琅琅然如钟声
凡祈禳在上宫凡鍊气在下宫凡为亡灵
在中宫
为人诵经 (第 008b 页)
正月为上元自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皆存在
上宫天尊诵经七月为中元自二月三月四
月五月六月七月皆存在中宫天尊诵经十
月为下元自八月九月十月皆存在下宫天
尊诵经凡诵经时须是 行定 法后著耳彻听
天尊诵经之声琅琅然如钟声
凡祈禳在上宫凡鍊气在下宫凡为亡灵
在中宫
为人诵经 (第 008b 页)
法嗣续昌隆福庆来臻全其本年无有中伤
倾土归仰咸行善心行惠行和行弱行化行
悲行恕行俭行慈 行定 行仁言无唱宗口无
佞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
平经始出教一国以道预有至心崇奉礼敬
皆得度世 (第 004a 页)
倾土归仰咸行善心行惠行和行弱行化行
悲行恕行俭行慈 行定 行仁言无唱宗口无
佞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
平经始出教一国以道预有至心崇奉礼敬
皆得度世 (第 004a 页)
真五行定命气章
夫人立命须认五行解定金锁养就玄珠存
神于元宫伏气于肾内回精上朝于太和此
入圣之门也五行者真五行也非东西南北
中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此五行者盖是配象
有名无形五行真象名具形体又非人之五
藏人之五藏亦是真五行结就也惟土无正
形生成造化皆因土也外生天地内备人身
真金者人之母也真木者人之父也真水者
金之气也真火者木之精也真土者母之元
宫也四象生气聚入元宫得土制之造化成
人人身四象气聚五行造化无一物不成形
质既要修行但只依根本造化神仙自然而
出故须认得五 行定 却金锁金锁者谓得真
铅伏住真汞共聚为宝金铅结伏其汞故曰 (第 011b 页)
夫人立命须认五行解定金锁养就玄珠存
神于元宫伏气于肾内回精上朝于太和此
入圣之门也五行者真五行也非东西南北
中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此五行者盖是配象
有名无形五行真象名具形体又非人之五
藏人之五藏亦是真五行结就也惟土无正
形生成造化皆因土也外生天地内备人身
真金者人之母也真木者人之父也真水者
金之气也真火者木之精也真土者母之元
宫也四象生气聚入元宫得土制之造化成
人人身四象气聚五行造化无一物不成形
质既要修行但只依根本造化神仙自然而
出故须认得五 行定 却金锁金锁者谓得真
铅伏住真汞共聚为宝金铅结伏其汞故曰 (第 011b 页)
玉华章第十
道言人常无心常无常形天地动静然有能
常久者以其得一也有神在焉夫人有心既
流浪生死出没爱欲则散而不见能守一全
真久久 行定 神之道则可见焉西王母曰人
之有心为帝之府其神乃玉华君也定神绝
念无梦觉惊悸而生久久行之可以应天地
之 (第 007a 页)
道言人常无心常无常形天地动静然有能
常久者以其得一也有神在焉夫人有心既
流浪生死出没爱欲则散而不见能守一全
真久久 行定 神之道则可见焉西王母曰人
之有心为帝之府其神乃玉华君也定神绝
念无梦觉惊悸而生久久行之可以应天地
之 (第 007a 页)
(子珠/也)得安存去来游不出门渐成大情性纯
(姹女婴儿得母/安养只在鼎内)却归一还本原(始以水母为/丹基水母复)
(生真/水银)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
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刀圭
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审
五 行定 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御白鹤兮驾龙鳞游太虚兮谒仙君录天图
兮号真人(鼎之制度皆以人之左手中指 (第 012b 页)
第五则广立功行
女子修行原本属至静之理静而生阳方谓之动一动
一静皆由内之所养非属外面事也虽然静养一身尚
属至真妙道只守静而无外行帮扶静何能久若女子
果能潜修至道已经产得先天复行炼得玉液又兼保
得住胎息初工至此已过半矣虽然工夫业已小成必
假外行以培养之方才内无所亏外有所补内外兼成
仙道可期当其外行如何行法女子之身常居内室终
日闺阃未尝出外如何行得了功行这等看来是外 行
定 不能立了然亦有不须出外而可立功立行者譬如
翁(姑在)堂朝夕孝敬视膳问寝善事翁姑此便是第一大
功第一大 …… (第 7p009a 页)
第六则志坚行持
女真之士若能觅得明师求得口诀又能立得品行虔
心进道立志潜修恒久不怠可谓得诀之真修身之要
诚如是也然女子之性易漓易变间有不如意之事或
有不投心之 行定 然自失其性必为歧途所引终不能
立志前行以期了道倘存偏僻之见此道遂不能行了
辜负一生前工枉费可怜九泉之 (第 7p010b 页)
女子修行原本属至静之理静而生阳方谓之动一动
一静皆由内之所养非属外面事也虽然静养一身尚
属至真妙道只守静而无外行帮扶静何能久若女子
果能潜修至道已经产得先天复行炼得玉液又兼保
得住胎息初工至此已过半矣虽然工夫业已小成必
假外行以培养之方才内无所亏外有所补内外兼成
仙道可期当其外行如何行法女子之身常居内室终
日闺阃未尝出外如何行得了功行这等看来是外 行
定 不能立了然亦有不须出外而可立功立行者譬如
翁(姑在)堂朝夕孝敬视膳问寝善事翁姑此便是第一大
功第一大 …… (第 7p009a 页)
第六则志坚行持
女真之士若能觅得明师求得口诀又能立得品行虔
心进道立志潜修恒久不怠可谓得诀之真修身之要
诚如是也然女子之性易漓易变间有不如意之事或
有不投心之 行定 然自失其性必为歧途所引终不能
立志前行以期了道倘存偏僻之见此道遂不能行了
辜负一生前工枉费可怜九泉之 (第 7p010b 页)
于人而成丹也
胆理脑定玄升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性情纯
郤归一还本原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
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刀圭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
乐道者寻其根审五 行定 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此段浅近言得药之士更无怠荒暂时不离勤勤付嘱句句
明白不必再释若丹已 (第 2p081a 页)
胆理脑定玄升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性情纯
郤归一还本原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
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刀圭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
乐道者寻其根审五 行定 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此段浅近言得药之士更无怠荒暂时不离勤勤付嘱句句
明白不必再释若丹已 (第 2p081a 页)
鼎炉妙用章第三十二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均腹齐三坐垂温
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
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瞻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
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情性纯却归一还本原善爱敬如君臣
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刀圭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审五 行定 铢分
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御白鹤驾龙鳞游太虚谒仙君
录天图号真人
此章虽言鼎炉妙用而药物火候已 …… (第 3p069b 页)
元性卓然独存不随劫火飘荡形寄尘埃之中神居太虚之
境矣故曰得长生居仙村此段俱言防护慎密之意与前段
温养工夫联如贯珠
乐道者寻其根审五 行定 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御白鹤驾龙鳞游太虚谒仙君录天图号真人
此节言脱胎神化之验也道有其根只 …… (第 3p074b 页)
故曰乐道者寻其根造化之妙不出五行五行有顺有逆顺
则成凡世间之造化也逆则成圣出世之造化也然五行颠
倒之旨最为元奥若铢两分数一错定不结丹故曰审五 行
定 铢分丹道之秘全在火候从上圣师必须心心密印学道
之士但可心存不得形之于口但可默契不得著之于文故
日 (第 3p075a 页)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均腹齐三坐垂温
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
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瞻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
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情性纯却归一还本原善爱敬如君臣
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刀圭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审五 行定 铢分
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御白鹤驾龙鳞游太虚谒仙君
录天图号真人
此章虽言鼎炉妙用而药物火候已 …… (第 3p069b 页)
元性卓然独存不随劫火飘荡形寄尘埃之中神居太虚之
境矣故曰得长生居仙村此段俱言防护慎密之意与前段
温养工夫联如贯珠
乐道者寻其根审五 行定 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御白鹤驾龙鳞游太虚谒仙君录天图号真人
此节言脱胎神化之验也道有其根只 …… (第 3p074b 页)
故曰乐道者寻其根造化之妙不出五行五行有顺有逆顺
则成凡世间之造化也逆则成圣出世之造化也然五行颠
倒之旨最为元奥若铢两分数一错定不结丹故曰审五 行
定 铢分丹道之秘全在火候从上圣师必须心心密印学道
之士但可心存不得形之于口但可默契不得著之于文故
日 (第 3p07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