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部
正一部
續道藏
之文理盛大也如伏羲则河图之文以画
八卦立三极之道此经所以推穷三才中
之文理性命皆自二气五行中出故文昌
星乃土气所化坤土之卦辞曰 黄裳元吉
文在其中也艮土之卦辞曰生万物者莫
盛乎艮成万物者莫极乎艮故周子所谓
阳变阴合遂生五行度人经云五 (第 002a 页)
八卦立三极之道此经所以推穷三才中
之文理性命皆自二气五行中出故文昌
星乃土气所化坤土之卦辞曰 黄裳元吉
盛乎艮成万物者莫极乎艮故周子所谓
阳变阴合遂生五行度人经云五 (第 002a 页)
通天宝号
运元鼎化三十三天金臂圆光火犀大仙都
统王殿治靖捲帘大将军九天游奕远捉使
部领六天吏兵降伏天下妖魔辅正除邪辟
瘟使掌执火府火部使主管南极天抠院北
极驱邪院文宇封山破洞正一灵官都大元
帅敕封五显灵观大帝
咒曰
灵观大帝 睿圣聪明 日光菩萨 气射帝宸
金刊圣像 三目圣 明 黄裳 锦袍 足踏火轮
金砖金鎗 按行乾坤 名山大川 灵洞真君
火瓢火鸦 气燄威灵 斩妖灭邪 如电如霆
护国 (第 001b 页)
运元鼎化三十三天金臂圆光火犀大仙都
统王殿治靖捲帘大将军九天游奕远捉使
部领六天吏兵降伏天下妖魔辅正除邪辟
瘟使掌执火府火部使主管南极天抠院北
极驱邪院文宇封山破洞正一灵官都大元
帅敕封五显灵观大帝
咒曰
灵观大帝 睿圣聪明 日光菩萨 气射帝宸
金刊圣像 三目圣 明 黄裳 锦袍 足踏火轮
金砖金鎗 按行乾坤 名山大川 灵洞真君
火瓢火鸦 气燄威灵 斩妖灭邪 如电如霆
护国 (第 001b 页)
(者取生月生/日所主不同)赤天三五步纲元命真人臣某
凡道士未受经法通称小兆可也冠玄冠朱
帔二十四条 黄裳 苍裙佩炎光火玉佩带斩
邪威神剑佩黄神越章印绶木雕铺八卦坛
所授经业正一法文经一百二十卷大章三
百六十 …… (第 004b 页)
洞神部道士
自正一授金刚洞神箓(此乃上三皇法/非此劫三皇)称太
上洞神法师(如舍俗入道者自此夫/妇隔绝不茹荤血也)冠交泰
冠绛褐 黄裳 丹裙玄履执白简佩青光玉佩
四道带皇极洞神印绶佩阴阳斩魔剑华阳
巾方胜帽坐九宫辰象坛参洞神十二部经
…… (第 005a 页)
正一盟威女官
称玄都正一盟威女弟子系天师君门下某
治某气赤天三五步纲元童臣某姓名冠洞
阴冠黄霞帔二十四条红文裳黄裙玄履执
简坐八卦坛所谓赤天三五者大凡日月运
行皆依黄赤二道号曰二景凡真人掌黄赤
道事以正阴阳用日月星宫为治所也更有
白道法自月一日至望为白为明自十六日
至晦为黑为暗道民或求小小福祐以白即
祈月以黑即祈星于是有黑白之道黑白之
说此二道卑于黄赤也
洞神女官
称太上洞神女弟子洞灵元妃臣某姓名冠
朱阳冠朱帔三十二条 黄裳 丹裙玄履执简
坐九宫坛
高玄女官
称太上高玄女弟子紫虚童君臣某姓名冠
游玄冠黄褐碧裳素裙玄履执 (第 010a 页)
简坐青坛
升玄女官
称太上升玄女弟子无上内教真一灵真妃
云小真臣某姓名冠四玄冠碧霞帔 黄裳 丹 (第 010a 页)
凡道士未受经法通称小兆可也冠玄冠朱
帔二十四条 黄裳 苍裙佩炎光火玉佩带斩
邪威神剑佩黄神越章印绶木雕铺八卦坛
所授经业正一法文经一百二十卷大章三
百六十 …… (第 004b 页)
洞神部道士
自正一授金刚洞神箓(此乃上三皇法/非此劫三皇)称太
上洞神法师(如舍俗入道者自此夫/妇隔绝不茹荤血也)冠交泰
冠绛褐 黄裳 丹裙玄履执白简佩青光玉佩
四道带皇极洞神印绶佩阴阳斩魔剑华阳
巾方胜帽坐九宫辰象坛参洞神十二部经
…… (第 005a 页)
正一盟威女官
称玄都正一盟威女弟子系天师君门下某
治某气赤天三五步纲元童臣某姓名冠洞
阴冠黄霞帔二十四条红文裳黄裙玄履执
简坐八卦坛所谓赤天三五者大凡日月运
行皆依黄赤二道号曰二景凡真人掌黄赤
道事以正阴阳用日月星宫为治所也更有
白道法自月一日至望为白为明自十六日
至晦为黑为暗道民或求小小福祐以白即
祈月以黑即祈星于是有黑白之道黑白之
说此二道卑于黄赤也
洞神女官
称太上洞神女弟子洞灵元妃臣某姓名冠
朱阳冠朱帔三十二条 黄裳 丹裙玄履执简
坐九宫坛
高玄女官
称太上高玄女弟子紫虚童君臣某姓名冠
游玄冠黄褐碧裳素裙玄履执 (第 010a 页)
简坐青坛
升玄女官
称太上升玄女弟子无上内教真一灵真妃
云小真臣某姓名冠四玄冠碧霞帔 黄裳 丹 (第 010a 页)
称神霄元化法师灵妙通元真人道成得
为东西二台仙官长吏真宰之任其法服
玉清云霞宝冠紫灵翠玉之簪飞云郁蔼
绿光之帔三十六条绛褐 黄裳 飞青之裙 …… (第 008a 页)
专处高清玉天之贵不能掌神府上司之
权焉其法服素玉三华碧色或三素之元
冠紫精水玉之簪素紫之帔三十六条碧
褐 黄裳 缘青之裙黄华瑶简朱履玉佩三 (第 008b 页)
为东西二台仙官长吏真宰之任其法服
玉清云霞宝冠紫灵翠玉之簪飞云郁蔼
绿光之帔三十六条绛褐 黄裳 飞青之裙 …… (第 008a 页)
专处高清玉天之贵不能掌神府上司之
权焉其法服素玉三华碧色或三素之元
冠紫精水玉之簪素紫之帔三十六条碧
褐 黄裳 缘青之裙黄华瑶简朱履玉佩三 (第 008b 页)
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
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 黄裳元吉
象 (第 018b 页)
黄裳元吉 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害也 …… (第 018b 页)
率贞信也故曰 黄裳元吉 黄中之色也裳下
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
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且夫易不可
以占险三者有 …… (第 025a 页)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山水蒙
山下有险险而止方其止也混混沌沌莫知
所之童蒙如此圣人亦如此虽欲不止其可
得乎故曰山下有险险而止蒙夫以险而止
则必以亨通而行及其行也坚人如此童蒙
亦如此虽欲不行又可得乎故曰蒙亨以亨
行时中也言时止即止时行即行即此便是
时中圣人与蒙无异矣然则蒙乃人之正性
养蒙即所以养正而为作圣之实功故曰蒙
以养正圣功也是以利贞也匪我求童蒙童
蒙求我者言我与五之志相应故五自相求
非求我告也童蒙 元吉 本自无馀我特承顺
而包纳之足矣彼何求而我又何告也初筮
告者初六方出门即筮得二而来比二以求
告故曰以刚 …… (第 033b 页)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 元吉
象曰讼 (第 040b 页)
元吉 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天水讼
方时化曰此卦上刚下险险而健险 …… (第 041a 页)
九五而讼无由终矣五之九
吉而中正何如哉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
使无讼乎正九五之谓矣是以九五一爻但
言讼 元吉 而不言听 (第 042a 页)
元吉 也若听之纵善
安能 (第 042a 页)
元吉 以今观之初柔居下以柔自安不
永所事虽小有言辩明即止其以不终讼获
吉宜也四五同体利见九五复而就命变而 …… (第 042a 页)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九五夬履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 元吉
象曰 (第 055b 页)
元吉 在上大有庆也
天泽履
方时化曰九五以乾刚之德当至尊之位履
其后者又能说以应乾何厉之有而爻独言
其夬履 …… (第 055b 页)
愬愬
恐惧故终吉而志得行不遭其咥耳然亦危
矣非初与二之所肯安也上九处履之终既
毕所事视履考祥旋返其初 元吉 也固宜若
三者不能视故象眇之视不能履故象跛之
履唯不明是以又不能行是故欲以暴虎武
人为手脚于夬履大君 …… (第 056b 页)
也其旋 元吉 又文王为西伯赐斧钺得专征
伐以后事也皆文王之卦也正与明夷互相
发
汪本钶曰与其愬愬然恐惧以求免咥孰若 …… (第 057b 页)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
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 元吉
象曰以 (第 059a 页)
元吉 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地天泰 (第 059a 页)
泰小往大来吉亨者言致泰之道但小大交
相往来则小者吉大者亨可常泰矣故初九
身在三阳之下处大之初而即志在外之阴
欲以来交于小连拔三阳以其汇进故致四
等翩翩相信而小大交也夫三阴皆不富而
失实宜若与阳不相孚应今反翩翩然往交
于阳此岂有徵发戒令哉中心之愿不戒而
自乎也初非以其邻之富也而况二五君臣
之间与是故九二以包荒之德而尚主六五
以祉 元吉 故而归妹则又不但有其愿而愿 …… (第 059b 页)
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
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
不行后不省方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 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 (第 110b 页)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地雷复
刚反则复复则亨夫复何以能亨也盖未复
则憧憧往来自有疾而碍一复则出入旡疾
矣未复则朋从尔思自不免有咎既复则虽
五阴之朋来何咎哉自然皆以我之修身为
法下仁为则无咎自厉独复自期敦复自考
不旋乾不止矣宁肯甘于迷复之凶乎且迷
复亦甚不可也故甚言迷复之凶以戒之初
九唯不远复无祗悔故得 元吉 无祗悔者反
而复归其家则无东适西适之悔 (第 111b 页)
元吉 也
复 (第 111b 页)
元吉 则迷者灾凶又何疑邪以故二比 …… (第 111b 页)
九二舆说輹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六四童牛之牿 元吉
象曰六 (第 118b 页)
元吉 有喜也 …… (第 118b 页)
四
若五下乘三阳上畜艮刚是曰童牛是曰豮
豕而上一阳又象其牿又象牙之闲物所以
豫止其健而畜以成之者如此 元吉 有喜吉
而有庆又不待言也夫三合志者也四有喜
而五又有庆则上九畜道至是其大行矣众
正之途辟群阳之路开天 …… (第 120a 页)
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六二黄离 元吉
象曰黄离 (第 133b 页)
元吉 得中道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
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 …… (第 133b 页)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离为火
方时化曰离丽也丽而后明日月丽乎天百
谷草木丽乎土所以喻重明丽乎正也夫离
何以利贞也卦以文明之柔丽二五中正之
位斯时也幽隐毕达万有各正咸相安于出
作入息耕食凿饮之常夫何为哉唯有畜牝
牛吉矣内体三爻下卦之离也初者日之朝
二者日之中三则昃而为耄耋之年送殡者
将至矣夫人生一日之计在于朝开户出门
各谨所事履错然之象也二得中道其丽为
黄黄离 元吉 是大明当天时也过此则为三
之昃不可久矣苟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
凶兆至矣快须及时为乐莫自不知死也非
恶 …… (第 134b 页)
附录
李鼎祚曰九四体震为足拇
熊南沙曰九家坎为狐居二为中黄者中之
色刘用相曰二以一阳横互其中为得黄矢
象夫子曰得中道正训得黄矢也上六居卦
之上高墉象
易因下经卷之四
(兑下/艮上)给二
损有孚 元吉 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
簋可用亨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
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 …… (第 181a 页)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 元吉
象曰六 (第 181b 页)
元吉 自上祐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
无家 …… (第 181b 页)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山泽损
损益一时事也今卦独先言损而后言益者
以见凡有所损皆为有益苟非大有所益则
曷为而遽损乎唯损而有孚 元吉 无咎可贞
利有攸往若是其大有益焉故损耳不然曷
用损为故曰曷之用其旨著矣是故非益柔
则损刚不成矣非有益 (第 182a 页)
于用亨则损二簋不
成矣是故损刚者以益柔故柔不益刚不可
以遽损也损二簋者以时可用亨故苟不用
亨簋其可以遽损邪然则时所当益虽天地
圣人亦不能不损焉以成吾之益唯至于益
然后专言益而不言损耳是故益之彖不言
损爻不言损彖傅爻傅皆不言损而于损卦
独言之可知损必有益而既益则又实未尝
损矣是故益独不言损也唯损卦初言酌损
四言损疾二爻上爻皆言弗损益之三则实
损刚以益上九之柔然三复得友虽损亦弗
损而反有益虽损之而反有孚 元吉 旡咎可
贞利有攸往则虽曰损可也曰弗损亦可也 …… (第 182b 页)
龟弗克违而莫知其所自来其为 元吉 上祐
又何待同志之二遄往以益之邪二若遄往
便是征凶故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言同
志之孚自在其中但利于贞 …… (第 183b 页)
九实非向者不敢
厚事之下
方时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谓下卦一阳
今已上行则是道行于上损而有孚者也岂
不 元吉 无咎可贞而利有攸往邪是故传仍
其辞正以见损之有益耳
附录 …… (第 184b 页)
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
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初九利用为大作 元吉 旡咎 (第 185b 页)
象曰 元吉 无咎下不厚事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
用亨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六三益之 …… (第 186a 页)
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 元吉 有孚惠我德 …… (第 186a 页)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风雷益
损九四之一阳以益下卦之初九是益下也
凡益下皆人主之事唯九五之惠心实能孚
是故有永贞之吉则实受其宝而莫知益之
所从来有享帝之吉则并受其福而与五同
克享乎天心是二之受益然也然直二哉三
亦孚信五之能益下也二居中三亦与焉得
同称中行矣二与享帝三亦与焉得以告公
用圭矣夫九五一益下而下皆信之而实受
其益如此有孚惠心不居然可知乎况此初
九者正利用大作之人而雷动风行之日也
阳德如是震撼如是今之下卦岂复昔者坤
厚从事不敢自成之下邪其为 元吉 无咎何
疑然下卦三阴忽得一阳来居二初自有或
益之十朋之龟之象唯二以得阳为十朋故
三以失阳为凶事盖三四 …… (第 187a 页)
益下之阳犹然 元吉 况五独能损上以益之
则其 (第 188a 页)
元吉 又何须问然则实受其益者其有
孚惠我德宜哉益下之志至此真大得矣彼
上九者无惠心之孚而欲望惠德之应是以 …… (第 188a 页)
初九一爻 元吉 无咎言矣利有攸往两句又
是兼指初九六四两爻盖初利用为大作四
利用为依迁国是以九五益下之志至此乃
大得 …… (第 188b 页)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 元吉
象曰 (第 211a 页)
元吉 在上大成也
水风井
养道之自然而不可穷者井也是井有及物
之功要在人汲之耳不汲井无丧也汲之井
无得也来 …… (第 211b 页)
致
是故至上六而井养其不穷矣朝于斯夕于
斯勿盖勿幕收其瓮及其瓶随取随足则以
五之中正有孚于下故致上之 元吉 大成于
上也所谓王明并受其福者非邪而又何待
于五之求之也吁一井耳不汲则为时舍为
瓮敝漏为羸其瓶使人人 …… (第 212b 页)
因革象得治历之法历须年年改革不改革
则天度渐差此岁差法也定历元特其统体
耳
(巽下/离上)
鼎 元吉 享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
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
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 …… (第 218a 页)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火风鼎
方时化曰鼎卦象也初六一爻象鼎足二三
四三爻皆阳象鼎腹五一阴象鼎耳上又一
阳象铉夫以木入火举鼎烹饪家家如此亦
何足道不知圣人一烹即以享上帝其大烹
乃以养圣贤何者是圣巽而耳目聪明也六
五柔进上行得中而应九二之刚也所谓大
圣大贤者非邪以此烹饪养圣贤者此也享
上帝者亦此也 元吉 何如哉亨通又何如哉
故独此卦兼言 (第 219b 页)
元吉 亨也圣人指上九玉铉
圣贤指六五中以为实黄耳贯而金铉举也
九二鼎有实是所以养圣贤之具也三四虽
皆鼎实然 (第 219b 页)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
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 黄裳元吉
象 (第 018b 页)
黄裳元吉 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害也 …… (第 018b 页)
率贞信也故曰 黄裳元吉 黄中之色也裳下
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
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且夫易不可
以占险三者有 …… (第 025a 页)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山水蒙
山下有险险而止方其止也混混沌沌莫知
所之童蒙如此圣人亦如此虽欲不止其可
得乎故曰山下有险险而止蒙夫以险而止
则必以亨通而行及其行也坚人如此童蒙
亦如此虽欲不行又可得乎故曰蒙亨以亨
行时中也言时止即止时行即行即此便是
时中圣人与蒙无异矣然则蒙乃人之正性
养蒙即所以养正而为作圣之实功故曰蒙
以养正圣功也是以利贞也匪我求童蒙童
蒙求我者言我与五之志相应故五自相求
非求我告也童蒙 元吉 本自无馀我特承顺
而包纳之足矣彼何求而我又何告也初筮
告者初六方出门即筮得二而来比二以求
告故曰以刚 …… (第 033b 页)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 元吉
元吉 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天水讼
方时化曰此卦上刚下险险而健险 …… (第 041a 页)
九五而讼无由终矣五之九
吉而中正何如哉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
使无讼乎正九五之谓矣是以九五一爻但
言讼 元吉 而不言听 (第 042a 页)
元吉 也若听之纵善
安能 (第 042a 页)
元吉 以今观之初柔居下以柔自安不
永所事虽小有言辩明即止其以不终讼获
吉宜也四五同体利见九五复而就命变而 …… (第 042a 页)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九五夬履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 元吉
象曰 (第 055b 页)
元吉 在上大有庆也
天泽履
方时化曰九五以乾刚之德当至尊之位履
其后者又能说以应乾何厉之有而爻独言
其夬履 …… (第 055b 页)
愬愬
恐惧故终吉而志得行不遭其咥耳然亦危
矣非初与二之所肯安也上九处履之终既
毕所事视履考祥旋返其初 元吉 也固宜若
三者不能视故象眇之视不能履故象跛之
履唯不明是以又不能行是故欲以暴虎武
人为手脚于夬履大君 …… (第 056b 页)
也其旋 元吉 又文王为西伯赐斧钺得专征
伐以后事也皆文王之卦也正与明夷互相
发
汪本钶曰与其愬愬然恐惧以求免咥孰若 …… (第 057b 页)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
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 元吉
象曰以 (第 059a 页)
元吉 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地天泰 (第 059a 页)
泰小往大来吉亨者言致泰之道但小大交
相往来则小者吉大者亨可常泰矣故初九
身在三阳之下处大之初而即志在外之阴
欲以来交于小连拔三阳以其汇进故致四
等翩翩相信而小大交也夫三阴皆不富而
失实宜若与阳不相孚应今反翩翩然往交
于阳此岂有徵发戒令哉中心之愿不戒而
自乎也初非以其邻之富也而况二五君臣
之间与是故九二以包荒之德而尚主六五
以祉 元吉 故而归妹则又不但有其愿而愿 …… (第 059b 页)
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
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
不行后不省方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 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 (第 110b 页)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地雷复
刚反则复复则亨夫复何以能亨也盖未复
则憧憧往来自有疾而碍一复则出入旡疾
矣未复则朋从尔思自不免有咎既复则虽
五阴之朋来何咎哉自然皆以我之修身为
法下仁为则无咎自厉独复自期敦复自考
不旋乾不止矣宁肯甘于迷复之凶乎且迷
复亦甚不可也故甚言迷复之凶以戒之初
九唯不远复无祗悔故得 元吉 无祗悔者反
而复归其家则无东适西适之悔 (第 111b 页)
元吉 也
复 (第 111b 页)
元吉 则迷者灾凶又何疑邪以故二比 …… (第 111b 页)
九二舆说輹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六四童牛之牿 元吉
象曰六 (第 118b 页)
元吉 有喜也 …… (第 118b 页)
四
若五下乘三阳上畜艮刚是曰童牛是曰豮
豕而上一阳又象其牿又象牙之闲物所以
豫止其健而畜以成之者如此 元吉 有喜吉
而有庆又不待言也夫三合志者也四有喜
而五又有庆则上九畜道至是其大行矣众
正之途辟群阳之路开天 …… (第 120a 页)
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六二黄离 元吉
象曰黄离 (第 133b 页)
元吉 得中道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
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 …… (第 133b 页)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离为火
方时化曰离丽也丽而后明日月丽乎天百
谷草木丽乎土所以喻重明丽乎正也夫离
何以利贞也卦以文明之柔丽二五中正之
位斯时也幽隐毕达万有各正咸相安于出
作入息耕食凿饮之常夫何为哉唯有畜牝
牛吉矣内体三爻下卦之离也初者日之朝
二者日之中三则昃而为耄耋之年送殡者
将至矣夫人生一日之计在于朝开户出门
各谨所事履错然之象也二得中道其丽为
黄黄离 元吉 是大明当天时也过此则为三
之昃不可久矣苟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
凶兆至矣快须及时为乐莫自不知死也非
恶 …… (第 134b 页)
附录
李鼎祚曰九四体震为足拇
熊南沙曰九家坎为狐居二为中黄者中之
色刘用相曰二以一阳横互其中为得黄矢
象夫子曰得中道正训得黄矢也上六居卦
之上高墉象
易因下经卷之四
(兑下/艮上)给二
损有孚 元吉 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
簋可用亨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
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 …… (第 181a 页)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 元吉
象曰六 (第 181b 页)
元吉 自上祐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
无家 …… (第 181b 页)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山泽损
损益一时事也今卦独先言损而后言益者
以见凡有所损皆为有益苟非大有所益则
曷为而遽损乎唯损而有孚 元吉 无咎可贞
利有攸往若是其大有益焉故损耳不然曷
用损为故曰曷之用其旨著矣是故非益柔
则损刚不成矣非有益 (第 182a 页)
于用亨则损二簋不
成矣是故损刚者以益柔故柔不益刚不可
以遽损也损二簋者以时可用亨故苟不用
亨簋其可以遽损邪然则时所当益虽天地
圣人亦不能不损焉以成吾之益唯至于益
然后专言益而不言损耳是故益之彖不言
损爻不言损彖傅爻傅皆不言损而于损卦
独言之可知损必有益而既益则又实未尝
损矣是故益独不言损也唯损卦初言酌损
四言损疾二爻上爻皆言弗损益之三则实
损刚以益上九之柔然三复得友虽损亦弗
损而反有益虽损之而反有孚 元吉 旡咎可
贞利有攸往则虽曰损可也曰弗损亦可也 …… (第 182b 页)
龟弗克违而莫知其所自来其为 元吉 上祐
又何待同志之二遄往以益之邪二若遄往
便是征凶故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言同
志之孚自在其中但利于贞 …… (第 183b 页)
九实非向者不敢
厚事之下
方时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谓下卦一阳
今已上行则是道行于上损而有孚者也岂
不 元吉 无咎可贞而利有攸往邪是故传仍
其辞正以见损之有益耳
附录 …… (第 184b 页)
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
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初九利用为大作 元吉 旡咎 (第 185b 页)
象曰 元吉 无咎下不厚事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
用亨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六三益之 …… (第 186a 页)
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 元吉 有孚惠我德 …… (第 186a 页)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风雷益
损九四之一阳以益下卦之初九是益下也
凡益下皆人主之事唯九五之惠心实能孚
是故有永贞之吉则实受其宝而莫知益之
所从来有享帝之吉则并受其福而与五同
克享乎天心是二之受益然也然直二哉三
亦孚信五之能益下也二居中三亦与焉得
同称中行矣二与享帝三亦与焉得以告公
用圭矣夫九五一益下而下皆信之而实受
其益如此有孚惠心不居然可知乎况此初
九者正利用大作之人而雷动风行之日也
阳德如是震撼如是今之下卦岂复昔者坤
厚从事不敢自成之下邪其为 元吉 无咎何
疑然下卦三阴忽得一阳来居二初自有或
益之十朋之龟之象唯二以得阳为十朋故
三以失阳为凶事盖三四 …… (第 187a 页)
益下之阳犹然 元吉 况五独能损上以益之
则其 (第 188a 页)
元吉 又何须问然则实受其益者其有
孚惠我德宜哉益下之志至此真大得矣彼
上九者无惠心之孚而欲望惠德之应是以 …… (第 188a 页)
初九一爻 元吉 无咎言矣利有攸往两句又
是兼指初九六四两爻盖初利用为大作四
利用为依迁国是以九五益下之志至此乃
大得 …… (第 188b 页)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 元吉
元吉 在上大成也
水风井
养道之自然而不可穷者井也是井有及物
之功要在人汲之耳不汲井无丧也汲之井
无得也来 …… (第 211b 页)
致
是故至上六而井养其不穷矣朝于斯夕于
斯勿盖勿幕收其瓮及其瓶随取随足则以
五之中正有孚于下故致上之 元吉 大成于
上也所谓王明并受其福者非邪而又何待
于五之求之也吁一井耳不汲则为时舍为
瓮敝漏为羸其瓶使人人 …… (第 212b 页)
因革象得治历之法历须年年改革不改革
则天度渐差此岁差法也定历元特其统体
耳
(巽下/离上)
鼎 元吉 享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
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
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 …… (第 218a 页)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火风鼎
方时化曰鼎卦象也初六一爻象鼎足二三
四三爻皆阳象鼎腹五一阴象鼎耳上又一
阳象铉夫以木入火举鼎烹饪家家如此亦
何足道不知圣人一烹即以享上帝其大烹
乃以养圣贤何者是圣巽而耳目聪明也六
五柔进上行得中而应九二之刚也所谓大
圣大贤者非邪以此烹饪养圣贤者此也享
上帝者亦此也 元吉 何如哉亨通又何如哉
故独此卦兼言 (第 219b 页)
元吉 亨也圣人指上九玉铉
圣贤指六五中以为实黄耳贯而金铉举也
九二鼎有实是所以养圣贤之具也三四虽
皆鼎实然 (第 2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