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上天竺湛堂法师塔铭
师讳姓澄因其字以为号曰湛堂家本越之会稽故又以越溪
为别号父孙君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既觉初日正照其
榻师遂以生幼有异质四岁戏拈笔为佛像授以经文即能成
诵若宿习焉至元丙子出家投同邑佛果寺石门殊律师明年
祝发又明年受具戒持法华诸经为日课石门谓三世佛法戒
为根本教以探律藏而通其遮性双单制听止作之义岁乙酉
始依佛鉴铦法师为天台之学闻鼎山举法师讲席之盛更往

依焉寻归侍石门时弘公道夫 静公
仁叟适相密迩二公皆宗
门巨擘朝夕咨叩得益为多逮石门示寂乃谒云梦泽和尚于
南天竺一见深加器重历居其清班 (第 7a 页)
   为东枢弟妇丘孺人五十寿序
岁逢单阏月届蕤宾余以送客过淮旅居萧寺访枚皋
之旧宅幸诸赋之犹传问韩信之遗台怀千金而孰报

独东枢家仲洎星陈诸君相与讲速羜之欢并为敦鸣
鹤之好则有东枢内子丘氏大家念我兄公肃酒浆而
弗怠怀兹旅客感脯糗之频遗爰以问厥家声则我同
年两太史之女昆且以询其内政则我 静公
诸犹子之
慈母也母以希范之华裔早归季重之名宗适运值中
衰时当末造鸾轩既叶声无异于初调鹿毂同将礼更
(第 22a 页)
  国家以桂林重镇吴越襟带有郡县可以纲纪有蛮夷
可以羁縻朔南声教盖以此始皇上缵承大位之明年
启谋群后载命连率是以范阳卢公自京而来条察二
十八州诸军事千里之地遂无外虞三军之士皆务前
敌然后赏必劳罚必害官不易法府无留事封略既

堂自閒况重阳美景得不为乐大合宾佐高张郡楼
红尘发地青山坰牧连天涨海来接苍梧凭高而翠霭
转微送远而白雁 (第 2a 页)
典膳乐 静公
珑母即赠藩参凤桥史公之姊生孺人从
舅太仆玉阳公爱之及笄犹育于其家习见富贵纷华
可悦之事而泊然无慕勤女 (第 32a 页)
  正德中我豫十人仕而敦友孟望之氏年最少卓荦有
大志才识逸迈其尊人乐静公母孙太恭人来就养望
之方为行人禄入贫薄居室庳隘而又守廉岁时铣从
诸友执觞以从子礼称庆堂上乐静公修眉疏髯太恭

人怡颜丰容滫𤅵腆美壶觞充洁夫妇父子陶陶然如
享万钟者望之选御史中尚在试职上疏乞罢台铉匪
人勿使乱天下知必得祸顾义激不自全果下若庐治
静公
曰臣分然尔弗为戚太恭人忧子之难而伟其
节是时家无石粟可供狱费鸿胪王宗哲毅然倡端诸
友各出俸金以佐望之 (第 4a 页)
谪桂林教授乐 静公
戒其善保
终后望之起为湖广佥事一夕念二人之老明日拿舟
北还再起为山东参议公引大义令勿固私便是图望 …… (第 4a 页)
之入官六月而公卒是为嘉靖元年某月某日生正统
己未享年八十有四九年冬新郊礼成赠乐 静公
官及
太恭人封如今称十年春望之自南院改治河使还家
上冢奉冠帔上太恭人寿太恭人疾已不可药三月十
八日卒 (第 4b 页)
生正统甲子享年八十有八孟氏金山人讳真
童者为元保定路达鲁花赤洪武初从戎永平卫实乐 静公
大父云以战功积官千户卒子胜嗣调武成已调
信阳再以功晋指挥佥事封明威将军配刘氏封恭人 …… (第 4b 页)
四子乐 静公
其仲子也讳山字宗岳生而英介好书史
及百家蓺兄端任父官明威早乐閒淡乐 (第 5a 页)
静公
专家业
田辟而屋溢树后兄及二弟有异志乐 (第 5a 页)
静公
不能止乃
自取荒陋者罔私钩金尺帛或难之公笑曰富不如义
况有命乎母刘失明性益忿躁乐 (第 5a 页)
静公
遂意奉向每进
食必为加餐少与举人叶永若游欲字公女配其子会
叶疾阽心欲遂之恐公不可以语郡守守曰吾固闻孟 …… (第 5a 页)
自隳诒母忧是年某月某日启乐 静公
之兆以太恭人
祔墓在信阳东郭铭曰嗟孟父嗟孟母偕德止厥有祉
诒孙子

  祠堂成告文

  我崔迁邺七 (第 6a 页)
  为琰敷题张远画饮中八仙李白图

太白真谪仙讵臣荒天子羞从白蝠辈高论吐咽事酣饮非酒
人聊以汰其滓偶来金门里游戏人间耳开元有急召眠市乃
不起谅无宣室问徒然媚妃子万古一知心千秋狂道士饭颗
山前流悠悠岂识此
  与粒粟庵 静公
同访龙文鉴公
吾家老尼父博学尚默识于其所不知盖以阙如贵删定百家
言笔削去其伪粲然立大经义取于众著孟轲 (第 19a 页)
闲物。穷海初逢似故人。花尽江皋犹款曲。树清山阁更精神。天时屈指秋将近。始信蓬莱有别春。
公斋秋怀
静公
堂尽日闲。乡愁独语乱蝉间。朝云翠薄襄王峡。秋雨凉深叔子山。白鸟频来怜北客。金鸦每出羡西还。遥知在涧亭 (第 104L 页)
月初七日。禀质敦厚。自幼戏嬉。绝无躁轻之习。尝随长者赴邻会。侍坐终日。不移跬步。见者奇爱之。九岁遭钝 静公
丧。持缞受吊如成人。长者馈肉则黾勉承受。而不进濡肉。只食乾肉曰。是岂丧人所可食。及长游于京洛。所与交 (第 160H 页)
窗老树梅。
瀌瀌拍拍没鞍时。若值深宵更绝奇。快事千秋谁第一。平西节度打鹅池。
任他凌乱向腮飘。片片寒 俱酒
晕消。瑶海琼林三十里。拟将行色上生绡。
湾州杂事
抱水依山十里墙。原初刱设即金汤。如今四海干戈绝。弓 (第 17L 页)
 晋幽公。(辛酉。为盗所杀。在位十八年。)烈公。(名止。幽公子。元年壬戌。十七年戊寅。入战国。○烈公二十七年卒。其后历孝公, 静公。
乙巳为三晋所灭。)
 郑幽公。(名己。共公子。元年丙辰。为晋人所杀。)繻公。(或作缭公。名骀。幽公弟 …… (第 396H 页)
壬辰。四十一君。凡九百七年。)
【增】(晋春秋后系)孝公。顷(一作倾)。○烈公子。 ○靖公(靖公一作 静公)
(第 425H 页)
(俱酒。
○三晋灭之。始周成王元年乙酉。终安王二十六年甲辰。三十九君。凡七百四十一年。)
【增】(吴春秋后系) (第 425H 页)
事。祖行立佥知中枢府事。考敬辅通仕郎。妣昌原俞氏。庶尹汝谐之女。公妇翁基隆察访以上两世忠显公时荣,习 静公
邦祚也。公男三人锡琛,锡珩,锡琮。皆业其家。有声士友间。三女尹天柱梁梦协林启宪。锡珷及为全益昌妻者侧 (第 405L 页)
 英宗大王二年丙午。行状成。(密庵李公撰。○先生天姿魁伟。风度峻整。英毅温粹。德容兼备。密庵公尝曰。先大人之门。一时名硕坌集。而惟申克斋为第一人物云云。)
四十一年乙酉。 赠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子琰贵。推 恩。)
四十四年戊子九月日。改葬于岐山甑渊上丙坐之原。(与贞夫人朴氏,尹氏。同茔异坟。)
 正宗大王十九年甲辰二月。士林奉安位版于昆山书院。(先生曾王考真 静公
并享。○先是。结契。壬辰。构书堂。辛丑。建祠奉安。至是改题版。丙午。升号改祝。) (第 495L 页)
忍痛。终事。称其有无。猝求棺材。品甚劣。先生曰诚薄矣。然不犹愈于久不成殡。以伤亲心乎。先生再从叔父寿 静公
鼎文。语人曰。此君此事。尤非人人所及也。己卯四月。遭吏议公丧。先生 …… (第 507L 页)
。未尝惊喜过分。虽过客。亦不至简薄。与大野公隔墙而居。朝夕切磋。中年。好古公又挈家来会。道义冞笃。寿 静公
以同堂知己。有时往来。与之旬月讲讨。渭阳二公。松西姜公橒。信庵李公秉夏。又或不期而会。草蔬留连。上下 …… (第 515L 页)
大山实纪。先生既殁。门人等编辑平日所著疏章及知旧问答杂著状碣三十六卷。已刊行于世。先生素不喜标榜。寿 静公
尝曰。此固君之高处。然后生称谓。未有所定。先生笑曰。非敢苟为超脱耳。后因自命以定斋。吾先子在茂松。手 (第 518L 页)
哀忍痛。终事称其有无。猝求棺材。品甚劣。先生曰诚薄矣。然不犹愈于久不成殡。以伤亲心乎。先生再从叔父寿 静公
鼎文语人曰。此君此事。尤非人人所及也。己卯四月。遭吏议公丧。先生荐罹荼毒。几不自保。甲申正月。 除司 …… (第 417H 页)
亲。未尝惊喜过分。虽过客。亦不至简薄。与大野公隔墙而居。朝夕切磋。中年好古公又挈家来会。道义冞笃。寿 静公
以同堂知己。有时往来。与之旬月讲讨。渭阳二公。松西姜公橒,信庵李公秉夏。又或不期而会。草蔬留连。上下 …… (第 425L 页)
山实纪。先生既殁。门人等。编辑平日所著疏章及知旧问答杂著状碣三十六卷。已刊行于世。先生素不喜标榜。寿 静公
尝曰此固君之高处。然后生称谓。未有所定。先生笑曰非敢苟为超脱耳。后因自命以定斋。吾先子在茂松。手书定 (第 429H 页)
若樵牧然。人问之曰吾丧性至此。及六臣被刑。 端庙陟方。公号哭累日。却食饮。因以成疾。为坛于山谷僻处。 俱酒
糈以祭 王及六臣。以己卯五月竟不起疾。戒家人勿用棺椁。以草藁收葬。题小石曰归隐处士同福吴某之墓可矣。 (第 300H 页)
  次沈公述韵
   漫叠前韵(二首)
   灵老索鹤峰精舍记。叠前韵以辞之。
   题玉轩卷。兼东 静公。
   次韵法弘卷
   此非赋诗时。古人有感愤慰。想亦多形于吟讽。凤阳中秋夜有作。录呈左相台座一览 ……   题僧学明云山图卷。 少年慕道。则辞家剃发蜕如也。时危激乎义。则投锡论兵。又何锐也。上人之为。其足起人者乎。若余昔之仕也为贪。而不能从吾好。今也偷生苟活。而无可道者。曷胜愧耶。独为来意之勤。题卷以还云。
   次韵德宝卷。因寄 静公。
   通津重九。题村舍壁。
   题慧澄卷。 壬辰避乱。侨寓摩利山下。赖邻僧印慧相救。食得酱者数月
   松崖遗疏遗戒帖跋[再跋]
   书柳注书成运所藏退翁手藁帖后
   仙源,清阴两先生书帖跋
   书畸庵续稿所载习 静公
遗事后
   砚匣跋
   金石丛跋
   金石丛跋[再跋]
   退溪李先生真迹跋
   书淑人洪
首诸公取义。以扶千古纲常。极其至。虽谓之日月争光。可也。然人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公自少受教于习 静公。
理义所在。必行乃已。故内行甚正。求之古人。亦罕其匹。不如是。焉能成就此哉。余同堂承事三十年矣。窃瞯公 (第 25L 页)
以小石。略书梗槩。窃不胜孤露之感。为之血泣云。 崇祯甲辰秋。外孙宋时烈谨书。
节士李君墓表
吾叔父习 静公。
于人无不容。而亦甚有泾渭。每曰李得之,李得之。得之故名相铎孙。水使淮寿之子名励者也。为人卓荦魁梧。孝 …… (第 305L 页)
六年褒其义命赠司宪府持平十四字)。君全义人。高丽太师棹之后。配宜宁南氏。无子。一女适主簿宋时荣。即习 静公
男。主簿效节于虏难。李氏以毁下从。其子基隆实主君祀。习 (第 306H 页)
静公
尝录君事为一通。读之若有生气。真韦(韦一作伯夷)传之优孟也。余撮其槩。书于墓表。君死时年二十四云。 (第 306H 页)
也。公县监公之长子。讳锡禄。字享之。学于南溪公父子。又间尝出入慎斋金先生门。公禀质宽厚。容貌休休。乐 静公
常期以远到。公乐善好义。尤笃于事亲。县监公嗜酒。公以妇家财。常不缺樽爵。疾病。侍汤剂候气息。一刻不离 …… (第 412H 页)
与南溪公为姓不同兄弟。而县监公又友婿也。余因缘出入。谊情笃厚。熟知公贤远于人。与为通家契。岁己酉。习 静公
改葬于清州地。公自咸阳驰至。相与哭于柩前。因道语故旧亹亹。而痛惜乐 (第 413H 页)
静公
尤甚也。今怀之托余以公铭。呜呼。吾虽老废笔研。然顾何忍辞。遂序次如右而继之以铭曰。
嗟惟公贤。世孰如 (第 41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