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乞立左传博士疏(陈元/)
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悯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
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知丘明至贤亲授孔子而
公羊榖梁传闻于后世故诏立左氏博询可否示不专
已尽之群下也今论者沈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
传授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左氏孤学少与遂为异
家之所覆冒夫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
众好故卞和泣血仲尼圣德而不容于世况于竹帛 馀
文 其为雷同者所排固其宜也非陛下至明孰能察之
臣元窃见博士范升等所议奏左氏春秋不可立及太 (第 3b 页)
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悯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
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知丘明至贤亲授孔子而
公羊榖梁传闻于后世故诏立左氏博询可否示不专
已尽之群下也今论者沈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
传授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左氏孤学少与遂为异
家之所覆冒夫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
众好故卞和泣血仲尼圣德而不容于世况于竹帛 馀
文 其为雷同者所排固其宜也非陛下至明孰能察之
臣元窃见博士范升等所议奏左氏春秋不可立及太 (第 3b 页)
而笑即裴公绿野白氏香山其风槩何多比焉桢华
下人也孰知切慕每谓君子苟立勋名于世即安享卒
岁可也
答 余文 献书(王维桢/)
自去冬抵今凡两获嘉翰手读之意旨标格咸有踔古
绝尘之致方今修词之士充溢宇内若取与九崖 (第 7b 页)
下人也孰知切慕每谓君子苟立勋名于世即安享卒
岁可也
答 余文 献书(王维桢/)
自去冬抵今凡两获嘉翰手读之意旨标格咸有踔古
绝尘之致方今修词之士充溢宇内若取与九崖 (第 7b 页)
与华郎中补庵(唐顺之/)
仆不能为义而窃好人之为义古者有无相通以成一
体二记文中颇尽之尝见世间富人惜财如惜血苟出
其橐中朽腐弃馀尚足以活宗戚闾里无限垂绝之命
乃睽睽相视不少动乎其心以为生财之道宜如此盖
财生而心死焉久矣以此仆于执事义田及史君荒渰
二事心窃慕之凡求 余文 者多莫之与而此二文者虽
两君不以余诿而余固乐为之役也
与人论祀乡贤(唐顺之/)
乡贤之祀关闾巷万 (第 13b 页)
仆不能为义而窃好人之为义古者有无相通以成一
体二记文中颇尽之尝见世间富人惜财如惜血苟出
其橐中朽腐弃馀尚足以活宗戚闾里无限垂绝之命
乃睽睽相视不少动乎其心以为生财之道宜如此盖
财生而心死焉久矣以此仆于执事义田及史君荒渰
二事心窃慕之凡求 余文 者多莫之与而此二文者虽
两君不以余诿而余固乐为之役也
与人论祀乡贤(唐顺之/)
乡贤之祀关闾巷万 (第 13b 页)
曾太史集序(袁宏道/)
尝怪退之论文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
为病夫文道之貌也唯恐不式奚取人之嬉笑呵怒以
为快及读公所著毛颖传无甚僻者当时以为讥戏不
近人情虽至相习如张文昌辈犹有遗訾其叹服以为
绝奇不可及者独柳柳州及李肇耳夫人情誉因而恶
创其所习观曹然好之耳目稍易惊诧顿作安在誉之
不为病也余才力不逮古人而妄意述作一时诸君子
所脍炙者谬以为非遂欲去同取独世争笑之而退如
曾太史独以为近古过相印许余与退如非素昵也岂
别有气味耶余之称与毁不足道而使退如有誉无盐
之癖世之笑之当有甚于余者也退如诗清新微婉不
以俊伤其气不以法挠其才而余诗多刻露之病其为
文高古秀逸力追作者馆阁之体主严退如则为刁斗
为楼阁叙记之作主放退如则为江海为云烟 余文 信
腕直寄而已以余诗文视退如百未当一而退如过引 (第 10b 页)
尝怪退之论文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
为病夫文道之貌也唯恐不式奚取人之嬉笑呵怒以
为快及读公所著毛颖传无甚僻者当时以为讥戏不
近人情虽至相习如张文昌辈犹有遗訾其叹服以为
绝奇不可及者独柳柳州及李肇耳夫人情誉因而恶
创其所习观曹然好之耳目稍易惊诧顿作安在誉之
不为病也余才力不逮古人而妄意述作一时诸君子
所脍炙者谬以为非遂欲去同取独世争笑之而退如
曾太史独以为近古过相印许余与退如非素昵也岂
别有气味耶余之称与毁不足道而使退如有誉无盐
之癖世之笑之当有甚于余者也退如诗清新微婉不
以俊伤其气不以法挠其才而余诗多刻露之病其为
文高古秀逸力追作者馆阁之体主严退如则为刁斗
为楼阁叙记之作主放退如则为江海为云烟 余文 信
腕直寄而已以余诗文视退如百未当一而退如过引 (第 10b 页)
吉祥寺看牡丹序(宋苏轼/)
熙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余从太守沈公观花于吉祥
寺僧守璘之圃圃中花千本其品以百数酒酣乐作州
人大集金盘䌽篮以献于坐者五十有三人饮酒乐甚
素不饮者皆醉自舆台皂𨽻皆插花以从观者数万人
明日公出所集牡丹记十卷以示客凡牡丹之见于传
记与栽植棓养剥治之方古今咏歌诗赋下至怪奇小
说皆在余既观花之极盛与州人共游之乐又得观此
书之精究博备以为三者皆可纪而公又求 余文 以冠
于篇盖此花见重于世三百馀年穷妖极丽以擅天下
之观美而近岁尤复变态百出务为新奇以追逐时好
者不可 (第 9a 页)
熙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余从太守沈公观花于吉祥
寺僧守璘之圃圃中花千本其品以百数酒酣乐作州
人大集金盘䌽篮以献于坐者五十有三人饮酒乐甚
素不饮者皆醉自舆台皂𨽻皆插花以从观者数万人
明日公出所集牡丹记十卷以示客凡牡丹之见于传
记与栽植棓养剥治之方古今咏歌诗赋下至怪奇小
说皆在余既观花之极盛与州人共游之乐又得观此
书之精究博备以为三者皆可纪而公又求 余文 以冠
于篇盖此花见重于世三百馀年穷妖极丽以擅天下
之观美而近岁尤复变态百出务为新奇以追逐时好
者不可 (第 9a 页)
送太平守江君序(唐顺之/)
嘉靖中交人篡其君贡献不通天子议将用师于是命
庭臣推择诸臣中才望尤异者使为广东西云南三省
抚臣而三省之吏自藩臬至于州郡县必精其人有不
称者更而置之而广西之太平与广东之钦廉云南之
广南诸郡实绾三省之口为中国出兵之户其地与交
南相齿错故其选人尤重于他郡而江君适以户部郎
出守太平君练达而沈毅气伟而志雄士大夫以是贺
太平之得其人而知君之能勇于立功名以自见也会
余以省父至南都君之僚某君辈因求 余文 以为君赠 (第 14a 页)
嘉靖中交人篡其君贡献不通天子议将用师于是命
庭臣推择诸臣中才望尤异者使为广东西云南三省
抚臣而三省之吏自藩臬至于州郡县必精其人有不
称者更而置之而广西之太平与广东之钦廉云南之
广南诸郡实绾三省之口为中国出兵之户其地与交
南相齿错故其选人尤重于他郡而江君适以户部郎
出守太平君练达而沈毅气伟而志雄士大夫以是贺
太平之得其人而知君之能勇于立功名以自见也会
余以省父至南都君之僚某君辈因求 余文 以为君赠 (第 14a 页)
释言(唐韩愈/)
元和元年六月十日愈自江陵法曹诏拜国子博士始
进见今相国郑公公赐之坐且曰吾见子某诗吾时在
翰林职亲而地禁不敢相闻今为我写子诗书为一通
以来愈再拜谢退录诗书若干篇择日时以献于后之
数月有来谓愈者曰子献相国诗书乎曰然曰有为谗
于相国之座者曰韩愈曰相国徵 余文 余不敢匿相国
岂知我哉子其慎之愈应之曰愈为御史得罪德宗朝 (第 1b 页)
元和元年六月十日愈自江陵法曹诏拜国子博士始
进见今相国郑公公赐之坐且曰吾见子某诗吾时在
翰林职亲而地禁不敢相闻今为我写子诗书为一通
以来愈再拜谢退录诗书若干篇择日时以献于后之
数月有来谓愈者曰子献相国诗书乎曰然曰有为谗
于相国之座者曰韩愈曰相国徵 余文 余不敢匿相国
岂知我哉子其慎之愈应之曰愈为御史得罪德宗朝 (第 1b 页)
曹必无轻议也(文/章)晋朝
南渡优惜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以下
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 馀文 义之士多迂
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
名益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 (第 10a 页)
南渡优惜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以下
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 馀文 义之士多迂
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
名益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 (第 10a 页)
游倦辄憩浦阳江源及睦之白云
村寻隐者方凤吴思齐昼夜吟诗不自休其诗直溯盛
唐而上不作近代语卓卓有风人之 馀文 尤崭拔峭劲
雷电恍惚出入风雨中当其执笔时瞑目遐思身与天
地俱忘每语人曰用志不分鬼神将通之其苦索多类 (第 2a 页)
村寻隐者方凤吴思齐昼夜吟诗不自休其诗直溯盛
唐而上不作近代语卓卓有风人之 馀文 尤崭拔峭劲
雷电恍惚出入风雨中当其执笔时瞑目遐思身与天
地俱忘每语人曰用志不分鬼神将通之其苦索多类 (第 2a 页)
抚州祥符观三清殿记(王安石/)
临川之州城横溪上西出出城之上有宫岿然溪之沄
沄流过其下东南之山皆在其门户窗牖之间者曰祥
符观观之中有屋四注深五十五尺广七十二尺陛之
高居深十八分之一楹二十有四门两夹窗中象三旁
象二十有六者曰三清殿用其师之说以动人而能有
此者曰道士黎自新出其力以归于道士之说而卒成
此者曰里之人邓佺佺之子表故常与余游余之归表
语其父之事而乞 余文 余不能拒也夫用其师之说以
动人者道士也余力顾出道士下复何云哉
紫虚观记(明刘基/)
缙云之山桐溪 (第 5a 页)
临川之州城横溪上西出出城之上有宫岿然溪之沄
沄流过其下东南之山皆在其门户窗牖之间者曰祥
符观观之中有屋四注深五十五尺广七十二尺陛之
高居深十八分之一楹二十有四门两夹窗中象三旁
象二十有六者曰三清殿用其师之说以动人而能有
此者曰道士黎自新出其力以归于道士之说而卒成
此者曰里之人邓佺佺之子表故常与余游余之归表
语其父之事而乞 余文 余不能拒也夫用其师之说以
动人者道士也余力顾出道士下复何云哉
紫虚观记(明刘基/)
缙云之山桐溪 (第 5a 页)
灵壁张氏园亭记(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勌厌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
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馀浸以为陂池取
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茨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
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
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
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
舟三宿而至其下肩与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 余文
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
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皋兰之亭以养其亲
其后出仕于朝 (第 11a 页)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勌厌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
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馀浸以为陂池取
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茨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
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
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
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
舟三宿而至其下肩与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 余文
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
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皋兰之亭以养其亲
其后出仕于朝 (第 11a 页)
不自贵重毋论宗君
无之而乌石之祀亦其民之久而不忘与徐君之独居
厚也非若所谓死能惊动祸福之以食其土也巳 余文
固不敢望退之其何能辞乃记其事报徐君而复为乐
章一以迎送神俾刻之石其辞曰
筑宫兮嵚岑望乌石兮参差桂栋兮 (第 21a 页)
无之而乌石之祀亦其民之久而不忘与徐君之独居
厚也非若所谓死能惊动祸福之以食其土也巳 余文
固不敢望退之其何能辞乃记其事报徐君而复为乐
章一以迎送神俾刻之石其辞曰
筑宫兮嵚岑望乌石兮参差桂栋兮 (第 21a 页)
苏门集序(陈束/)
嘉靖甲午冬束在史馆时苏门高子业由晋阳入朝京
师会都庭下明年束罢史职出签湖湘宪事又明年丁
酉子业由晋阳转湖湘为观察使从游省署中累两月
而束去行湖北子业乃病十馀日死矣嗟哉悲夫子业
盖尝谓束曰余生平所向慕两人后渠崔子谓 余文 不
如诗崆峒李子谓余书不如诗诗乃不如文矣宇内知
交非子谁定吾言悲夫已矣子业既死之三月束乃收
其遗言而 (第 6a 页)
嘉靖甲午冬束在史馆时苏门高子业由晋阳入朝京
师会都庭下明年束罢史职出签湖湘宪事又明年丁
酉子业由晋阳转湖湘为观察使从游省署中累两月
而束去行湖北子业乃病十馀日死矣嗟哉悲夫子业
盖尝谓束曰余生平所向慕两人后渠崔子谓 余文 不
如诗崆峒李子谓余书不如诗诗乃不如文矣宇内知
交非子谁定吾言悲夫已矣子业既死之三月束乃收
其遗言而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