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书公先妣渤海李氏赠渤
海郡太君公娶其舅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弘泰复洄
初进士及第哲文学俱善其馀幼也长女婿 刘仁师 高
陵令次女婿李行修尚书刑部员外郎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爱人尽已不倦以止乃
吏之方与其友处顺 (第 3a 页)
海郡太君公娶其舅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弘泰复洄
初进士及第哲文学俱善其馀幼也长女婿 刘仁师 高
陵令次女婿李行修尚书刑部员外郎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爱人尽已不倦以止乃
吏之方与其友处顺 (第 3a 页)
书公先妣渤海李氏赠渤
海郡太君公娶其舅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弘泰复洄
初进士及第哲文学俱善其馀幼也长女婿 刘仁师 高
陵令次女婿李行修尚书刑部员外郎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爱人尽已不倦以止乃
吏之方与其友处顺 (第 3a 页)
海郡太君公娶其舅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弘泰复洄
初进士及第哲文学俱善其馀幼也长女婿 刘仁师 高
陵令次女婿李行修尚书刑部员外郎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爱人尽已不倦以止乃
吏之方与其友处顺 (第 3a 页)
余肃敏公传
公姓余氏讳子俊字士英眉之青神人也少为县学生
景泰辛未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有两贵家争田公承
部檄案之其一以地名偶同其姓执为已业公曰张家
湾尽属张家耶事乃直以精敏闻迁员外郎知西安府
岁饥甚发廪出贷仍为措画如数偿之会有西师馈饷
不乏西安水多卤民苦汲宋龙首渠久废或议引滴河
水自丈八头置闸入城以泄于隍积滓既久城且坏公
因丈八之制开新渠观城中经汉故城达于渭以免公
私之患人称为余 公渠 巡抚都御史项公忠上其治行
赐敕旌异成化初陜西布政使有不职者户部尚书年
公富请黜其人而以公代之吏部谓其 (第 8a 页)
公姓余氏讳子俊字士英眉之青神人也少为县学生
景泰辛未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有两贵家争田公承
部檄案之其一以地名偶同其姓执为已业公曰张家
湾尽属张家耶事乃直以精敏闻迁员外郎知西安府
岁饥甚发廪出贷仍为措画如数偿之会有西师馈饷
不乏西安水多卤民苦汲宋龙首渠久废或议引滴河
水自丈八头置闸入城以泄于隍积滓既久城且坏公
因丈八之制开新渠观城中经汉故城达于渭以免公
私之患人称为余 公渠 巡抚都御史项公忠上其治行
赐敕旌异成化初陜西布政使有不职者户部尚书年
公富请黜其人而以公代之吏部谓其 (第 8a 页)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倡竹枝歌云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
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倡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
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
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来时
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巳再补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
欢乐辞家苦天晴露白钟漏迟泪㾗满面看竹枝曲终
寒竹风袅袅西风落日东风晓
移居深山谢别亲故云不食黄精不采薇葛苗为带草
为衣孤云更入深山去人绝音书雁自飞
商高情放游戏为山水朩石自张璪贬后惆怅赋诗曰
苔石苍苍临涧水溪风袅袅动松枝世间唯有张通会
流向衡阳那得知商彭城人居长安刘禹锡作高陵令 刘仁师
遗爱碑云 (第 10b 页)
秋夜听严绅巴童倡竹枝歌云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
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倡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
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
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来时
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巳再补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
欢乐辞家苦天晴露白钟漏迟泪㾗满面看竹枝曲终
寒竹风袅袅西风落日东风晓
移居深山谢别亲故云不食黄精不采薇葛苗为带草
为衣孤云更入深山去人绝音书雁自飞
商高情放游戏为山水朩石自张璪贬后惆怅赋诗曰
苔石苍苍临涧水溪风袅袅动松枝世间唯有张通会
流向衡阳那得知
未尽里中有正直人卢某得其保任方释汝鬼卒押赴公门声
喏于庭执公帖子还报乃得苏公知之乎府君笑曰有是哉汝
自当活耳于我何有里人传语曰勿慢卢 公渠 能于阎罗王所
作保人也旧史氏曰卢府君恂恂儒者白发一经敛容抠衣叱
声不及犬马一旦身擐甲胄婴城抗贼身 (第 31b 页)
喏于庭执公帖子还报乃得苏公知之乎府君笑曰有是哉汝
自当活耳于我何有里人传语曰勿慢卢 公渠 能于阎罗王所
作保人也旧史氏曰卢府君恂恂儒者白发一经敛容抠衣叱
声不及犬马一旦身擐甲胄婴城抗贼身 (第 31b 页)
七
月十二日也最公之政在宝丰则开浚德化普济新庆
等渠以资灌溉而礓砾皆成沃壤又疏泄潦水达之于
汝州之宋 公渠 而水患亦息虞城濒河其南岸则江南
之砀山也有土坝三横亘下游以御河水之建瓴直下
者当伏秋水王时河水去缓多 (第 2a 页)
月十二日也最公之政在宝丰则开浚德化普济新庆
等渠以资灌溉而礓砾皆成沃壤又疏泄潦水达之于
汝州之宋 公渠 而水患亦息虞城濒河其南岸则江南
之砀山也有土坝三横亘下游以御河水之建瓴直下
者当伏秋水王时河水去缓多 (第 2a 页)
公有意
欲修之未果至是乃议亦如丈八头开新渠以泄馀水
经汉时故城以达于渭以免公私之患人至今便之号
为余 公渠 又泾阳县旧有洪口堰山高水下不利灌溉
乃出公帑责健吏凿山开道溉田千顷至今永为秦民
之利过者思焉丁酉召拜 (第 16a 页)
欲修之未果至是乃议亦如丈八头开新渠以泄馀水
经汉时故城以达于渭以免公私之患人至今便之号
为余 公渠 又泾阳县旧有洪口堰山高水下不利灌溉
乃出公帑责健吏凿山开道溉田千顷至今永为秦民
之利过者思焉丁酉召拜 (第 16a 页)
氏赠
渤海郡太君(或无/太字)公娶其舅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弘
泰复洄初进士及第哲文学俱善其馀幼也长女婿 刘
仁师 高陵令次女婿李行脩尚书刑部员外郎(脩或作/循或作)
(郎/字)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又方作 (第 12a 页)
渤海郡太君(或无/太字)公娶其舅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弘
泰复洄初进士及第哲文学俱善其馀幼也长女婿 刘
仁师 高陵令次女婿李行脩尚书刑部员外郎(脩或作/循或作)
(郎/字)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又方作 (第 12a 页)
答吴建平
久不闻问此心悬切适得芸翰知士心已宁民情允协
学台既降颜推矣而道尊开荐复破格缀数行于下吃
紧痛快其用力至矣览之不胜喜慰十月间曾以振寰
别驾中谗贻书抚台因道及 公渠 答云吾生平御属吏
未尝不严而处之未尝不厚总之取其新不计其旧匿
其瑕务见其瑜今吴建平可概知也观此则其属 (第 98a 页)
久不闻问此心悬切适得芸翰知士心已宁民情允协
学台既降颜推矣而道尊开荐复破格缀数行于下吃
紧痛快其用力至矣览之不胜喜慰十月间曾以振寰
别驾中谗贻书抚台因道及 公渠 答云吾生平御属吏
未尝不严而处之未尝不厚总之取其新不计其旧匿
其瑕务见其瑜今吴建平可概知也观此则其属 (第 98a 页)
简林仲寔主簿
休官林主簿数数问幽居野饭狼牙菜山醪鹿角鱼刀
圭知有术光范喜无书想见徵庞统花迎别驾车
简陈野航主簿
画舫古琴书青袍双佩琚诗题梁纥庙恩注白 公渠 访
旧论心密伤时任法疏人传饮淞水不食四腮鱼
闻畿甸消息
白草生畿甸黄沙走塞庭直忧星入斗兼畏雨霖铃 (第 64a 页)
休官林主簿数数问幽居野饭狼牙菜山醪鹿角鱼刀
圭知有术光范喜无书想见徵庞统花迎别驾车
简陈野航主簿
画舫古琴书青袍双佩琚诗题梁纥庙恩注白 公渠 访
旧论心密伤时任法疏人传饮淞水不食四腮鱼
闻畿甸消息
白草生畿甸黄沙走塞庭直忧星入斗兼畏雨霖铃 (第 64a 页)
月半间得回总司来人回促急
笔弗端统恃情亮
又
德华宦业后进未见其比其学亦与时人不类虽在翰
苑诸 公渠 恐亦未多让盖其正而简一而详未易当也
复林居鲁书
清前累拜书期至金华一会今则举为虚词矣知负知 (第 43a 页)
笔弗端统恃情亮
又
德华宦业后进未见其比其学亦与时人不类虽在翰
苑诸 公渠 恐亦未多让盖其正而简一而详未易当也
复林居鲁书
清前累拜书期至金华一会今则举为虚词矣知负知 (第 43a 页)
。赠渤海郡太君。公娶其舅
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宏泰复洄。初进士及第。哲文学俱
善。其馀幼也。长女婿 刘仁师。 高陵令。次女婿李行修。尚书
刑部员外郎。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爱人尽已。不倦以止 (第 18a 页)
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宏泰复洄。初进士及第。哲文学俱
善。其馀幼也。长女婿 刘仁师。 高陵令。次女婿李行修。尚书
刑部员外郎。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哲人之常。爱人尽已。不倦以止 (第 18a 页)
答朱巡按士光(八首/)
承专遣郡掾赍手教及灾伤奏稿见示急读一过言言
为国字字为民而笔力又足以发难写之意古来柱下
史观民风者亦不是过九重必重起南顾之念矣十四
日顾郎中与新去已曾具柬并虫图达凤山 公渠 家正
坐灾重之乡经国之馀能不留意乎朝廷所倚赖者抚
按二公此而不信又乌乎信但不知抚公意如何耳所
示观海 (第 21b 页)
承专遣郡掾赍手教及灾伤奏稿见示急读一过言言
为国字字为民而笔力又足以发难写之意古来柱下
史观民风者亦不是过九重必重起南顾之念矣十四
日顾郎中与新去已曾具柬并虫图达凤山 公渠 家正
坐灾重之乡经国之馀能不留意乎朝廷所倚赖者抚
按二公此而不信又乌乎信但不知抚公意如何耳所
示观海 (第 21b 页)
然欤
千里平砂地联通江海湄漫传因激浪疑是蚌成基
御史泾
在府东
疏凿人何在流功几世馀农氓诵名氏不数郑 公渠
沪渎
府西八十三里即松陵江水源出太湖松江之
民资灌溉之利
泛泛松江水迢迢笠泽通万年知 (第 8b 页)
千里平砂地联通江海湄漫传因激浪疑是蚌成基
御史泾
在府东
疏凿人何在流功几世馀农氓诵名氏不数郑 公渠
沪渎
府西八十三里即松陵江水源出太湖松江之
民资灌溉之利
泛泛松江水迢迢笠泽通万年知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