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唐鉴序(石介/)
夫前车覆后车戒前事之失后事之鉴汤以桀为鉴故
不敢为桀之行而汤德克明隆祀六百周以纣为鉴故
不敢为纣之恶而周道至盛传世三十汉以秦为鉴故
不敢为秦之无道而汉业甚茂延洪四百年唐以隋为
鉴故不敢为隋之暴乱而唐室悠久永光十八叶国家
虽承五代之后实接唐之绪则国家亦当以唐为鉴臣
逖览往古靡不以女后预事而丧国家者臣观唐最甚
矣武氏变唐为周韦庶人安乐公主酖杀中宗太平公
主潜谋逆乱杨贵妃召天宝之祸臣历观前世鲜不以
阉宦用权而倾社稷者臣视唐尤伤矣代宗遭辅国之
侮蔑宪宗被陈庆之弑逆昭宗为季述之囚辱臣眇寻
历代无不以奸臣专政而乱天下者臣视唐至极矣禄
山之祸则林甫国忠为之也朱泚之乱则 卢杞 为之也 …… (第 3b 页)
专政女
后不可使预事宦官不可使任权明皇始用姚崇宋璟
则治终用林甫国忠则乱德宗始用崔祐甫陆贽则治
终用 卢杞 裴延龄则乱宪宗始用裴度则治终用皇甫
镈则乱自武后夺国迄于中睿暨天宝末年政由女后
而李氏几丧自肃宗践位 (第 4a 页)
夫前车覆后车戒前事之失后事之鉴汤以桀为鉴故
不敢为桀之行而汤德克明隆祀六百周以纣为鉴故
不敢为纣之恶而周道至盛传世三十汉以秦为鉴故
不敢为秦之无道而汉业甚茂延洪四百年唐以隋为
鉴故不敢为隋之暴乱而唐室悠久永光十八叶国家
虽承五代之后实接唐之绪则国家亦当以唐为鉴臣
逖览往古靡不以女后预事而丧国家者臣观唐最甚
矣武氏变唐为周韦庶人安乐公主酖杀中宗太平公
主潜谋逆乱杨贵妃召天宝之祸臣历观前世鲜不以
阉宦用权而倾社稷者臣视唐尤伤矣代宗遭辅国之
侮蔑宪宗被陈庆之弑逆昭宗为季述之囚辱臣眇寻
历代无不以奸臣专政而乱天下者臣视唐至极矣禄
山之祸则林甫国忠为之也朱泚之乱则 卢杞 为之也 …… (第 3b 页)
专政女
后不可使预事宦官不可使任权明皇始用姚崇宋璟
则治终用林甫国忠则乱德宗始用崔祐甫陆贽则治
终用 卢杞 裴延龄则乱宪宗始用裴度则治终用皇甫
镈则乱自武后夺国迄于中睿暨天宝末年政由女后
而李氏几丧自肃宗践位 (第 4a 页)
辨奸论(宋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
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
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
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郭汾阳见 卢杞 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
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猊言
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 (第 16b 页)
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
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 卢杞 之
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猊不足以动人言语 …… (第 16b 页)
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
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
人异趣是王衍 卢杞 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
衣巨卢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 (第 17a 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
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
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
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郭汾阳见 卢杞 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
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猊言
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 (第 16b 页)
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
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 卢杞 之
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猊不足以动人言语 …… (第 16b 页)
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
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
人异趣是王衍 卢杞 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
衣巨卢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 (第 17a 页)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曾巩/)
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
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
烈也初公以忤杨国忠斥为平原太守知安禄山必反
为之备禄山既举兵公与常山太守杲卿伐其后贼之
不能直窥潼关以公与杲卿挠其势也在肃宗时数正
言宰相不悦斥去之又为御史唐旻所搆连辄斥李辅
国迁太上皇居西宫公首率百官请问起居又辄斥代
宗时与元载争论是非载欲有所壅蔽公极论之又辄
斥杨炎 卢杞 既相德宗益恶公所为连斥之犹不满意
李希烈陷汝州杞即以公使希烈希烈初惭其言后卒
缢公以死是时公年七十有 (第 3b 页)
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
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
烈也初公以忤杨国忠斥为平原太守知安禄山必反
为之备禄山既举兵公与常山太守杲卿伐其后贼之
不能直窥潼关以公与杲卿挠其势也在肃宗时数正
言宰相不悦斥去之又为御史唐旻所搆连辄斥李辅
国迁太上皇居西宫公首率百官请问起居又辄斥代
宗时与元载争论是非载欲有所壅蔽公极论之又辄
斥杨炎 卢杞 既相德宗益恶公所为连斥之犹不满意
李希烈陷汝州杞即以公使希烈希烈初惭其言后卒
缢公以死是时公年七十有 (第 3b 页)
已天子历数在躬纂述大
命而不以天下关其心何也德宗惩蒙尘之苦报瓜果
以官喜醉人为瑞孳孳聚敛缙绅中裴延龄 卢杞 之属
怂恿之其播恶溢于汉崔烈辈今诸文臣无是人也军
兴无锱铢仰给也潢池弄兵旋即扑灭勍者东倭西夏
与播亦 (第 9a 页)
命而不以天下关其心何也德宗惩蒙尘之苦报瓜果
以官喜醉人为瑞孳孳聚敛缙绅中裴延龄 卢杞 之属
怂恿之其播恶溢于汉崔烈辈今诸文臣无是人也军
兴无锱铢仰给也潢池弄兵旋即扑灭勍者东倭西夏
与播亦 (第 9a 页)
华山感古赋 (金/)赵秉文
有浮而清有浊而宁五岳奠形二华削成是其禀金天
之秀气奄西土而作镇包潼关以为门奄奠乎东井鹑
首之分岳之尊惟天之柱岳之作为世霖雨岳之崇如
阿衡周公承天之功厥掌伊何两分其山圣道通塞孟
孙杨韩厥莲伊何苏瘵蠲疴上医医国雷扁秦和其肃
如霜其高如秋戚施伊优为天之羞若夫昔之所谓其
臣者都山岳之权窃雷雨之施壤开千里之奠秩隆三
公之贵危不持而颠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且夫安昌
胡广之保禄林甫 卢杞 之窃位其馀刀锯之馀盖亦未
足与议譬犹有干云遏日之险而不能已山东之乱擘
山导河之力而不能鄣渔阳之骑也向 (第 20b 页)
有浮而清有浊而宁五岳奠形二华削成是其禀金天
之秀气奄西土而作镇包潼关以为门奄奠乎东井鹑
首之分岳之尊惟天之柱岳之作为世霖雨岳之崇如
阿衡周公承天之功厥掌伊何两分其山圣道通塞孟
孙杨韩厥莲伊何苏瘵蠲疴上医医国雷扁秦和其肃
如霜其高如秋戚施伊优为天之羞若夫昔之所谓其
臣者都山岳之权窃雷雨之施壤开千里之奠秩隆三
公之贵危不持而颠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且夫安昌
胡广之保禄林甫 卢杞 之窃位其馀刀锯之馀盖亦未
足与议譬犹有干云遏日之险而不能已山东之乱擘
山导河之力而不能鄣渔阳之骑也向 (第 20b 页)
金天王庙题名
颜鲁公金天王庙题名极遒伟而三戈法不无可恨后
题行笔尤老劲有逸趣所云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
忠勤无有旋意未又作二语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
盖可悲矣当是又二十年使李希烈而重题者也公一
厄李辅国再厄元载三厄 卢杞 其初题名自蒲下迁饶
实用载故至使希烈而死矣公之祻固杞为之其获死
义亦杞成之也览毕三叹
题家庙碑赠 (第 4a 页)
颜鲁公金天王庙题名极遒伟而三戈法不无可恨后
题行笔尤老劲有逸趣所云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
忠勤无有旋意未又作二语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
盖可悲矣当是又二十年使李希烈而重题者也公一
厄李辅国再厄元载三厄 卢杞 其初题名自蒲下迁饶
实用载故至使希烈而死矣公之祻固杞为之其获死
义亦杞成之也览毕三叹
题家庙碑赠 (第 4a 页)
湖州题颜鲁公祠堂
挂帆一纵疾于鸟长兴夜发吴兴晓杖藜上访鲁公祠
一见目明心皦皦未说邦人怀使君且为前古惜忠臣
德宗更用 卢杞 相出当斯位诚艰辛生逆龙鳞死虎口
要与乃兄同不朽狂童希烈何足罪奸邪嫉忠假渠手
乃知成仁或杀身保身不必皆 (第 21a 页)
挂帆一纵疾于鸟长兴夜发吴兴晓杖藜上访鲁公祠
一见目明心皦皦未说邦人怀使君且为前古惜忠臣
德宗更用 卢杞 相出当斯位诚艰辛生逆龙鳞死虎口
要与乃兄同不朽狂童希烈何足罪奸邪嫉忠假渠手
乃知成仁或杀身保身不必皆 (第 21a 页)
陆贽论
治有不生于治之日乱有不生于乱之时有国家者宜
正其本而辨之于早也吾读史至唐德宗之时谓朱泚
之乱不生于姚令言而生于用 卢杞 复唐之功不在于
用李晟而在于信陆贽天下之治乱社稷之安危在于
人君用一人由是观之用人可不慎哉当奉天之难 (第 463a 页)
治有不生于治之日乱有不生于乱之时有国家者宜
正其本而辨之于早也吾读史至唐德宗之时谓朱泚
之乱不生于姚令言而生于用 卢杞 复唐之功不在于
用李晟而在于信陆贽天下之治乱社稷之安危在于
人君用一人由是观之用人可不慎哉当奉天之难 (第 463a 页)
对鲁公问(后山云思保岁寒之/节徇国家之难耳)
颜鲁公唐一代钜臣论者当明其心求其迹则非也公
始终王室死而后已盖素所蕴也不幸值唐中衰以孤
忠大节立于倾朝死觊一言有补于国至于老不退休
大率朋友之交遭罹患难尚有相死不轻去之义况君
臣乎及 卢杞 当国见其嫉贤乱政公复以正言折之既
憎公直复忤杞意至逊辞为谢终不少解巳而有宣慰
之命每读至此未尝不掩卷 (第 21b 页)
颜鲁公唐一代钜臣论者当明其心求其迹则非也公
始终王室死而后已盖素所蕴也不幸值唐中衰以孤
忠大节立于倾朝死觊一言有补于国至于老不退休
大率朋友之交遭罹患难尚有相死不轻去之义况君
臣乎及 卢杞 当国见其嫉贤乱政公复以正言折之既
憎公直复忤杞意至逊辞为谢终不少解巳而有宣慰
之命每读至此未尝不掩卷 (第 21b 页)
变诈为仲舒之蠹兮策不施
于汉武恭显谗慝为萧傅之蠹兮致炎运之中阻封论
小人为郑公之蠹兮太宗几以刑而为务 卢杞 奸邪为
真卿之蠹兮卒糜躯于赋虎逢吉阴险为裴度之蠹兮
播绯衣之讪语蠹兮去之而不可疑兮尚拔山之固兮
况任 (第 3b 页)
于汉武恭显谗慝为萧傅之蠹兮致炎运之中阻封论
小人为郑公之蠹兮太宗几以刑而为务 卢杞 奸邪为
真卿之蠹兮卒糜躯于赋虎逢吉阴险为裴度之蠹兮
播绯衣之讪语蠹兮去之而不可疑兮尚拔山之固兮
况任 (第 3b 页)
论贾似道十罪可斩书 方 回
臣闻霍光拥昭立宣而骖乘之逼卒贻身后之族诛李
德裕佐武宗平藩镇而宣宗既立终不免朱崖之谪死
何则权非人臣所得窃也今贾似道才不及光德裕而窃
权过之明皇未有蜀道之行举天下孰敢指杨国忠之
非德宗未有奉天之幸虽通国知 卢杞 之奸莫敢谁何
盖势之所在足以杀人而制其命也今贾似道之恶浮
于国忠杞而所召之祸尤有甚于天宝建中者焉此臣 (第 16a 页)
臣闻霍光拥昭立宣而骖乘之逼卒贻身后之族诛李
德裕佐武宗平藩镇而宣宗既立终不免朱崖之谪死
何则权非人臣所得窃也今贾似道才不及光德裕而窃
权过之明皇未有蜀道之行举天下孰敢指杨国忠之
非德宗未有奉天之幸虽通国知 卢杞 之奸莫敢谁何
盖势之所在足以杀人而制其命也今贾似道之恶浮
于国忠杞而所召之祸尤有甚于天宝建中者焉此臣 (第 16a 页)
甫之任其得全身者幸也若公之
见善勇义杀身成仁其于轻重取舍不既明且哲乎其
所保身者固存也不如是则是关播 卢杞 之徒合于山
甫之美而贤于颜公之节矣予游吴兴拜祠下肃然想
其馀烈退为文以颂之名曰怀忠上言公穷而无闷故 (第 4b 页)
见善勇义杀身成仁其于轻重取舍不既明且哲乎其
所保身者固存也不如是则是关播 卢杞 之徒合于山
甫之美而贤于颜公之节矣予游吴兴拜祠下肃然想
其馀烈退为文以颂之名曰怀忠上言公穷而无闷故 (第 4b 页)
论治乱之略疏(初德宗仓卒变故每自尅责贽/曰陛下引咎尧舜意也然致寇)
(者乃群臣罪贽意指 卢杞 等帝护杞因曰卿/不忍归过朕有是言哉然自古兴衰其亦有)
(天命乎今之厄运恐不/在人也贽退而上书 (第 11a 页)
(者乃群臣罪贽意指 卢杞 等帝护杞因曰卿/不忍归过朕有是言哉然自古兴衰其亦有)
(天命乎今之厄运恐不/在人也贽退而上书 (第 11a 页)
物人谓之李猫)李林甫(明皇相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
(固宠排逐贤相杜绝言路以/成其奸人谓其口蜜腹剑) 卢杞(德宗相有口才为相/未半载逐杨炎贬杜)
(佑陷颜真卿引裴延龄用赵赞括富/商间架陌钱召怨生乱皆杞为之) 裴延龄(延龄领度/支以掊尅)
(得幸陆贽极论其奸/德宗愈厚之罢贽相)之比是也奸佞之臣信用大则亡
国小 (第 22b 页)
(固宠排逐贤相杜绝言路以/成其奸人谓其口蜜腹剑) 卢杞(德宗相有口才为相/未半载逐杨炎贬杜)
(佑陷颜真卿引裴延龄用赵赞括富/商间架陌钱召怨生乱皆杞为之) 裴延龄(延龄领度/支以掊尅)
(得幸陆贽极论其奸/德宗愈厚之罢贽相)之比是也奸佞之臣信用大则亡
国小 (第 22b 页)
唐十臣像歌(魏徵李白郭子仪浑瑊颜真卿韩元/愈白居易牛僧孺崔慎由司空图)郝 经
郑公山立面粟黄袖中隐隐露諌章致君尧舜肩禹汤
太宗一镜今不亡谪仙翩然来帝乡淋漓龙巾倚御床
斗酒百篇锦绣肠光燄至今万丈长汾阳沈雄异姓王
中兴功业冠有唐人臣始终寿且昌深山大泽龙蛇藏
咸宁气貌惨不扬杀气凛凛横天狼回天再造忠且强
功名端不让汾阳太师鲁公日角方挺特不挠百鍊钢
端笏正朝貌堂堂 卢杞 蓝面不敢望昌黎高冠何昂昂
泰山北斗元气傍天衢摇曳云锦裳斥去老佛擅文章
乐天翛然世相忘江水荡漾江花香不 (第 21a 页)
郑公山立面粟黄袖中隐隐露諌章致君尧舜肩禹汤
太宗一镜今不亡谪仙翩然来帝乡淋漓龙巾倚御床
斗酒百篇锦绣肠光燄至今万丈长汾阳沈雄异姓王
中兴功业冠有唐人臣始终寿且昌深山大泽龙蛇藏
咸宁气貌惨不扬杀气凛凛横天狼回天再造忠且强
功名端不让汾阳太师鲁公日角方挺特不挠百鍊钢
端笏正朝貌堂堂 卢杞 蓝面不敢望昌黎高冠何昂昂
泰山北斗元气傍天衢摇曳云锦裳斥去老佛擅文章
乐天翛然世相忘江水荡漾江花香不 (第 21a 页)
国学公试策题八首 苏伯衡
问为人君者莫贵于勤莫大于断莫难于信其臣周文
之日昃汉宣之励精秦皇之程书隋文之传餐同为能
勤也而或治或乱不同焉晋武之平吴宪宗之取蔡苻
坚之南伐宋文之北讨同为能断也而或兴或亡不同
焉秦穆之于孟明汉昭之于霍光燕哙之于子之德宗
之于 卢杞 同为能信其臣也而或安或危不同焉学者
之论事推其未至之理难为说而抵其已往之迹易为
言请陈此十二君者其始 (第 1b 页)
问为人君者莫贵于勤莫大于断莫难于信其臣周文
之日昃汉宣之励精秦皇之程书隋文之传餐同为能
勤也而或治或乱不同焉晋武之平吴宪宗之取蔡苻
坚之南伐宋文之北讨同为能断也而或兴或亡不同
焉秦穆之于孟明汉昭之于霍光燕哙之于子之德宗
之于 卢杞 同为能信其臣也而或安或危不同焉学者
之论事推其未至之理难为说而抵其已往之迹易为
言请陈此十二君者其始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