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授郑叔则吏部员外郎制  常 衮

敕朝议郎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郑叔则志经含章仗
雅师俭罔有择行未尝近名省理辨疑时称简达才盛
居东之佐礼处司南之重高选髦士以分剧曹正其旧
员允是新命可尚书吏部员外郎散官如故
   授 李建
吏部员外郎制   白居易
敕六官之属选部郎首之历代以来诸曹郎之中择其
践历久考第高加以有器局律度者迁 (第 2a 页)
焉今之选任亦
由是矣兵部员外郎 李建
文行才理公勤课绩可以具 (第 2a 页)
   祭座主故兵部尚书顾公文 吕 温(集/无)
维贞元十年岁次甲申月日门生侍御史王播监察御
史刘禹锡陈讽柳宗元左拾遗吕温李逢吉右拾遗卢
元辅剑南西川观察支使李正叔万年县主簿谈元茂
集贤殿校书郎王启 秘书省校书郎李建
京兆府文学 …… (第 6a 页)
   祭李侍郎文       白居易
维长庆元年岁次辛丑五月景申朔十日乙巳翰林学
士守中书舍人(集作中散大夫守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元稹朝
议郎守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谨以清酌庶羞
之奠敬祭于故刑部侍郎赠工部尚书陇西 李公杓直
之灵于戏代重名义公能佩服德润行膻彬彬(集作/温温)
郁凡向善者如蚁慕肉时重爵位公负桢干天官是摄
司 …… (第 12a 页)

急务欢适且曰朱颜已去白日可惜花时(集作/寺)春朝松
园月夕大开口笑满酌酒吃言约则然心期未获呜呼 杓直
而忍我遗弃我何遽(集作/处)舍我何之岂反真归寂
冥然而无所为将精多魄(集作/魂)强的然而有所知恍如 …… (第 13b 页)
归祔备大葬之威仪礼有进而无退祖于庭而送于(京/本)
(作/之)畿旌竿举兮轜轮动遂不得少留乎京师呜呼 杓直
其鉴于兹爵盈不饮豆乾不食如之何勿思公儿号我
公马嘶我如之何勿悲呜呼 (第 14a 页)
杓直
已而已而哀哉尚飨
   祭中书韦相公文     前 人
维太和三年岁次己酉六月乙酉朔三十日戊寅中大 (第 14a 页)
  第十二妹等四人各封长公主制(白居易/)
敕古者帝子下嫁必使王公主焉近代或有未笄年而
赐汤沐者亦加公主之号以宠重之第十二妹等先皇
帝之子也比朕之子宜加等焉故当幼年各封善地咸

命为长公主未及釐降先开邑封所以慰太后慈念之
心表先帝肃雍之训亦欲使吾孝理之道敦睦之风自
骨肉间以及天下可依前件
  授 李建
吏部员外郎制(白居易/)
敕六官之属选部郎首之历代以来诸曹郎之中择其
践历久考第高加以有器局律度者迁 (第 6a 页)
焉今之选任亦
由是矣兵部员外郎 李建
文行才理公勤课绩可以具
美宜居厥官岁调方殷勉勤尔事 (第 6a 页)
后祖某巩县令考季庚襄州别驾赠太保一女妻谭氏
始公生七月能展书指之无二字横纵不误既长与弟
行简俱有名故 李刑部建
庾左丞敬休友最善居家以
户小饮薄酒朔望晦辄不肉食携邓同韦楚白服游人 (第 8a 页)
  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韩愈/)
君讳洪字浚川其先姓乌石兰九代祖猛始从拓跋氏
入夏居河南遂去乌与兰独姓石氏而官号大司空后
七世至行褒官至易州刺史于君为曾祖易州生婺州

金华令讳怀一卒葬洛阳北山金华生君之考讳平为
太子家令葬金华墓东而尚书水部郎刘复为之铭君
生七年丧其母九年而丧其父能力学行去黄州录事
参军则不仕而退处东都洛上十馀年行益修学益进
交游益附声号闻四海故相国郑公馀庆留守东都上
言洪可付史笔 李建
拜御史崔周桢为补阙皆举以让
宣歙池之使与浙东使交牒署君从事河阳节度乌大
夫重胤间以币先走庐下故为河阳 (第 8b 页)
   简而法
君讳洪字浚川其先姓乌石兰九代祖猛始从拓拔氏
入夏居河南遂去乌与兰独姓石氏而官号大司空后
七世至行褒官至昜州刺史于君为曾祖昜州生婺州
金华令讳怀一卒葬洛阳北山金华生君之考讳平为
太子家令葬金华墓东而尚书水部郎刘复为之铭君
生七年丧其母九年而丧其父能力学行去黄州录事
参军则不仕而退处东都洛上十馀年行益修学益进

交游益附声号闻四海故相国郑公馀庆留守东都上
言洪可付史笔 李建
拜御史崔周祯为补阙皆举以让
宣歙池之使与浙东使交牒署君从事河阳节度乌大
夫重胤间以币先走庐下故为河阳 (第 6b 页)
   (诗章益庄王勿斋集有恭次皇祖宪宗皇帝四/景连环诗韵四首则当时天藻曾颁诸藩服惜)
   (乎今不得/而见之矣)
 孝宗敬皇帝(一首/)
   帝讳祜堂宪宗 长子
建元弘治在位十八年崩 (第 14b 页)
非一若休徵之剖冰求鲤孟宗之泣竹生笋 李建
进药
而病即瘳盛彦恸哭而明复故今董氏之刲肌而愈亲
疾可谓情迫孝至殊途而同归者也诗曰孝子不匮永
锡尔类 (第 11b 页)
月能展书指之无二字横纵不误既长与弟行简俱有
名故 李刑部建
庾左丞敬休友最善居家以户小饮薄
酒朔望晦辄不肉食携 (第 4a 页)
  送崔群序           柳宗元
贞松产于岩岭高直耸秀条畅硕茂粹然立于千仞之表
和气之发也禀和气之至者必合以正性于是有贞心劲
质用固其本御攘冰霜以贯岁寒故君子仪之清河崔敦
诗有柔儒温文之道以和其气近仁复礼物议归厚其有
禀者欤有雅厚质方之诚以正其性悫论忠告交道甚直
其有合者欤是故日章之声振于京师常与陇西 李杓直

阳韩安平洎余为 (第 10a 页)
杓直
敦柔深明冲旷坦夷慕崔君之和 (第 10a 页)
  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韩愈/)
君讳洪字浚川其先姓乌石兰九代祖猛始从拓拔氏
入夏居河南遂去乌与兰独姓石氏而官号大司空后
七世至行褒官至易州刺史于君为曾祖易州生婺州
金华令讳怀一卒葬洛阳北山金华生君之考讳平为
太子家令葬金华墓东而尚书水部郎刘复为之铭君
生七年丧其母九年而丧其父能力学行去黄州录事

参军则不仕而退处东都洛上十馀年行益修学益进
交游益附声号闻四海故相国郑公馀庆留守东都上
言洪可付史笔 李建
拜御史崔周祯为补阙皆举以让
宣歙池之使与浙东使交牒署君从事河阳节度乌大
夫重胤间以币先走庐下故为河阳 (第 29a 页)
微之元和四年为御史鞠狱梓潼乐天昆仲送至城西
而别后旬日昆仲与 李侍郎建
闲游曲江及慈恩寺饮
酣作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
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后旬日得元书果 (第 3a 页)
   祭李侍郎文
维长庆元年岁在辛丑五月丙申朔十日乙巳中散大

夫守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元稹朝
议郎守尚书主客郎中白居易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
祭于故刑部侍郎赠工部尚书陇西 李公杓直
之灵于
戏代重名义公能佩服德润行膻温温郁郁凡向善 …… (第 10a 页)
光阴虚掷不相劝勉急务
欢适且曰朱颜已去白日可惜花寺春朝松园月夕大
开口笑满酌口吃言约则然心期未获呜呼 杓直
而忍
遗我弃我何处舍我何之岂反真归冥漠然而无所为
将精多魂强的然而有所知恍如闻兮倏如睹未甘心
于永辞 …… (第 11b 页)
不得少留乎京师呜呼 杓直
其鉴于兹爵盈不饮豆乾
不食如之何勿思公儿号我公马嘶我如之何勿悲呜
(第 12a 页)
杓直
已而已而哀哉尚飨
   祷仇王神文
维长庆二年岁次癸卯八月癸未朔十七日已亥朝议
大夫使持节杭州诸军事 (第 12a 页)
其然
   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元和六年兵部郎中 知制/诰李建
按此二□撰铭志)
    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
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
于吴楚间号 (第 9b 页)
号闻四海(一作/方)故相国
郑公馀庆留守东都(孙曰元和三年六月以/郑馀庆为东都留守)上言洪可
付史笔 李建
拜御史(孙曰建字杓直元和三年十月高/郢为御史大夫奏建为殿中侍御)
(史建举/洪自代)崔周祯为补阙皆举 (第 8a 页)
口十五帝怒杀中使启/未至京师贬虔州长史始诏五管福建黔中道)
(不得以口馈遗罢腊口等使孙曰九月戊午中官 李建/
章坐受启赂杖一百处死癸未贬启虔州长史启先赂)
(建章口十五人既怨其发官告事/乃具上言帝既杀建章并黜启 (第 15b 页)
梧严富昭柳龚象等州南汉
始尽有岭南之地(资治通鉴)

  张峦

  后周广顺二年唐主既克湖南遣其将 李建
期屯益阳
以图朗州以知全州张峦兼桂州招讨使以图桂州久 (第 12b 页)
   (十九年此序亦贞元/末年柳未谪时文也)
贞松产于岩岭高直耸秀条畅硕茂粹然立于千仞之
表和气之发也禀和气之至者必合以正性于是有贞
心劲质用固其本御攘冰霜以贯岁寒故君子仪之清
河崔敦诗有柔儒温文之道以和其气近仁复礼物议
归厚其有禀者欤有雅厚直方之诚以正其性悫论忠
告交道甚直其有合者欤是故日章之声振于京师常

与陇西 李杓直(名建杓/卑遥切)
南阳韩安平(名/泰)洎予交友 (第 3a 页)
杓直
敦柔深明冲旷坦夷慕崔君之和安平厉庄端毅高朗
振迈说崔君之正余以刚柔不常造次爽宜求正于韩
袭和于李就崔 (第 3a 页)
退处东都洛上十馀年行益修学益进交游益
附声号闻四海(或作/方)故相国郑公馀庆留守东都上言
洪可付史笔 李建
拜御史(建字杓直元和三年十月高/郢为御史大夫奏建为殿中)
(侍御史建/举洪自代)崔周祯为补阙(祯或作 (第 8a 页)
有赠杓直诗云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杓直 李建

醉中却寄元九诗云蒲池村里匆匆别沣水桥边兀兀
回时微之量移通州司马三月三十日与公别于沣上
见十四年 …… (第 70a 页)
相段文昌学士李绅以嘱托
不行元稹以私憾共唱其事内出孤竹管赋题重试不
能成文徽等皆坐贬公意大抵欲从宽也 李建
死公为
墓碑谓之善人碑又有同元稹祭 (第 74b 页)
杓直
文十月为中书
舍人有新昌新居书事云冒宠巳三迁归朝始二年三
迁谓司门主客中书也是岁公弟行简授拾遗从弟敏 …… (第 74b 页)
十一人有香山寺写真诗三月五日斋素毕开素
有赠妻弘农郡君诗有达哉乐天行秋刘禹锡卒有哭
梦得诗又有感旧为 李杓直
元微之崔晦叔及梦得作
皆执友也有送敏中为户部员外郎诗云前鸿后雁行
相续相去迢迢二十年注云长庆初为主客 (第 9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