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亲贤
汉惠帝为太子招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先生为
客太子侍高帝宴四人者从年皆八十须眉皓白衣冠
甚伟上怪问之四人各以名姓前对上乃惊曰吾求公
数岁公避逃我今何从吾儿游乎四人曰太子仁孝恭
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用者故臣等来耳上
曰烦公幸调护太子
元稹教本书云唐太宗为太子时引有道德者十八人
为学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 李玄道/ 蔡允恭薛元敬颜祖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
(收李中素陆德明孔/颍达盖闻达许敬宗)虽閒宴饮食十八人皆在上 (第 3a 页)
汉惠帝为太子招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先生为
客太子侍高帝宴四人者从年皆八十须眉皓白衣冠
甚伟上怪问之四人各以名姓前对上乃惊曰吾求公
数岁公避逃我今何从吾儿游乎四人曰太子仁孝恭
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用者故臣等来耳上
曰烦公幸调护太子
元稹教本书云唐太宗为太子时引有道德者十八人
为学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 李玄道/ 蔡允恭薛元敬颜祖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
(收李中素陆德明孔/颍达盖闻达许敬宗)虽閒宴饮食十八人皆在上 (第 3a 页)
唐十八学士像赞考
天策十八学士像阎立本写今藏兵科中旧在大内相
传永乐中收付兵科每詹翰诸臣供事廷试者必留饮
科中索一玩以为故事万历初周公瑕游燕中得摹本
知卷为沈存中家物而跋尾书迹颇不逮因补录之琅
琊两王公俱有跋大学士淮南李公介弟子毓刻之石
尝以一本遗家君余及见之存中跋谓图中名字官秩
与史多不合如姚柬字思廉史作姚思廉柬之苏壹陆
元朗薛庄史皆以字为名 李玄道 盖文达于志宁许敬 (第 17b 页)
天策十八学士像阎立本写今藏兵科中旧在大内相
传永乐中收付兵科每詹翰诸臣供事廷试者必留饮
科中索一玩以为故事万历初周公瑕游燕中得摹本
知卷为沈存中家物而跋尾书迹颇不逮因补录之琅
琊两王公俱有跋大学士淮南李公介弟子毓刻之石
尝以一本遗家君余及见之存中跋谓图中名字官秩
与史多不合如姚柬字思廉史作姚思廉柬之苏壹陆
元朗薛庄史皆以字为名 李玄道 盖文达于志宁许敬 (第 17b 页)
褚亮(本传云字希明钱塘人太宗既平寇乱留意儒学于宫城西起文学馆亮与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
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 李玄道 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最
十八人并以本官为学士薛收卒以刘孝孙补之使亮为图赞贞观 (第 5a 页)
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 李玄道 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最
十八人并以本官为学士薛收卒以刘孝孙补之使亮为图赞贞观 (第 5a 页)
(八/卷)崔君实(十/卷)
李百药(三十/卷)孔绍安(五十/卷)高季辅(二十/卷)温彦博(二十/卷) 李
玄道(十/卷) 谢偃(十/卷)沈叔安(二十/卷)陆楷(十/卷)曹宪(三十/卷)萧德言
(二十/卷)潘求仁(三/卷)殷 (第 2a 页)
李百药(三十/卷)孔绍安(五十/卷)高季辅(二十/卷)温彦博(二十/卷) 李
玄道(十/卷) 谢偃(十/卷)沈叔安(二十/卷)陆楷(十/卷)曹宪(三十/卷)萧德言
(二十/卷)潘求仁(三/卷)殷 (第 2a 页)
军寇乱稍平乃乡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
(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 李玄道 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
(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并以本官为学士选/宿閤下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𣙜 (第 23a 页)
(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 李玄道 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
(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并以本官为学士选/宿閤下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𣙜 (第 23a 页)
萧翼□兰亭后
右萧翼□兰亭画妙绝真立本笔当时君臣凡游玩适
意处阎必有作况此一段奇事哉然翼之事后人然疑
者非一观此当必有因但无如后来所云许多曲折耳
吾家唐画独有此卷
登瀛卷后
唐武德四年以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遂开馆置属以
延文学之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 李玄
道 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
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为文学馆学士分
为三番更日直宿 (第 16a 页)
右萧翼□兰亭画妙绝真立本笔当时君臣凡游玩适
意处阎必有作况此一段奇事哉然翼之事后人然疑
者非一观此当必有因但无如后来所云许多曲折耳
吾家唐画独有此卷
登瀛卷后
唐武德四年以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遂开馆置属以
延文学之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 李玄
道 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
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为文学馆学士分
为三番更日直宿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