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极浦望远远乎通津云兮片
玉之人
白云起封中赋(以皇汉施德介/丘告成为韵)高 孚
客有遭逢汉昌从 武帝 而登岱睹白云之效祥曰此盖
非常不飘不扬初起封中方郁郁以呈象稍浮山上乍
英英而有光原初出之义也告成我皇 (第 6b 页)
玉之人
白云起封中赋(以皇汉施德介/丘告成为韵)高 孚
客有遭逢汉昌从 武帝 而登岱睹白云之效祥曰此盖
非常不飘不扬初起封中方郁郁以呈象稍浮山上乍
英英而有光原初出之义也告成我皇 (第 6b 页)
渭水贯都赋(以帝王建都取/诸上象为韵) 卫次公
清渭天凿名都王制贯金城千里之域写银河九霄之
势同穴发源众川潜泄分黑水以渺漫绕黄山而迢递
水能济物用导于中州君德配天故法于上帝都之会
也皇皇渭之流也汤汤异东西之瀍涧非汲引之沮漳
夏后浚川分流非肇于伯禹秦德王水贯都必因于始
皇照双凤之丹阙架长虹之飞梁褰裳者不劳于揭厉
濯缨者何必于沧浪泛彼楼船掩横汾于 武帝 滨之钓
叟感入兆于文王且夫前王酌宪惟皇都之所建度地
有孚因贯渭之上腴曲抱乎周原秦野旁临乎八达九
衢既 (第 13a 页)
清渭天凿名都王制贯金城千里之域写银河九霄之
势同穴发源众川潜泄分黑水以渺漫绕黄山而迢递
水能济物用导于中州君德配天故法于上帝都之会
也皇皇渭之流也汤汤异东西之瀍涧非汲引之沮漳
夏后浚川分流非肇于伯禹秦德王水贯都必因于始
皇照双凤之丹阙架长虹之飞梁褰裳者不劳于揭厉
濯缨者何必于沧浪泛彼楼船掩横汾于 武帝 滨之钓
叟感入兆于文王且夫前王酌宪惟皇都之所建度地
有孚因贯渭之上腴曲抱乎周原秦野旁临乎八达九
衢既 (第 13a 页)
望思台赋 蒋 凝
路入湖邑台名望思几里而云瞻累土千春而草没馀
基仙掌一峰远指江充之事黄河九曲旁吞 武帝 之悲
昔者汉祚方隆皇纲失理因巫蛊之事作有谗邪之祸
起宫中既得其桐人臣下皆疑于太子龙楼获谤方储
副以难 (第 11a 页)
路入湖邑台名望思几里而云瞻累土千春而草没馀
基仙掌一峰远指江充之事黄河九曲旁吞 武帝 之悲
昔者汉祚方隆皇纲失理因巫蛊之事作有谗邪之祸
起宫中既得其桐人臣下皆疑于太子龙楼获谤方储
副以难 (第 11a 页)
元和南省请上尊号表 类表
臣闻皇阶(类表/作陛)肇典必本其丕烈明号允属将御其成
功所以开天地命历之符合人灵庆感之运臣等辄敢
上稽天鉴下采人谣以今月十九日沥恳陈辞冀孚睿
听九重尊秘万有颙颙诚未动天心如履薄(类表作未/动天心惧)
(如履/薄)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伏惟睿圣文 武皇帝 陛下
一德继统上符十天六龙时乘下压群岳张宝图以光
帝载悬玉镜以澈神灵休明会期则百神宜卫清净子
物而万 (第 14b 页)
臣闻皇阶(类表/作陛)肇典必本其丕烈明号允属将御其成
功所以开天地命历之符合人灵庆感之运臣等辄敢
上稽天鉴下采人谣以今月十九日沥恳陈辞冀孚睿
听九重尊秘万有颙颙诚未动天心如履薄(类表作未/动天心惧)
(如履/薄)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伏惟睿圣文 武皇帝 陛下
一德继统上符十天六龙时乘下压群岳张宝图以光
帝载悬玉镜以澈神灵休明会期则百神宜卫清净子
物而万 (第 14b 页)
贺德音表(宪宗/)
臣某等言伏见今月二十八日制书普(类表/作惠)安群生忧
济庶士每念下农艰苦赈红粟而流衍知贪贾滞财禁
青蚨之飞走千官耸听万国钦闻中贺臣闻损有馀补
不足太上(类表作/大帝)之教也敛以轻散其重哲王之制也
肇自古昔垂为宪章其或法因情迁事与时异则物力
甚屈人心用咨是故书载行之惟艰史称守而勿失伏
惟睿圣文 武皇帝 陛下绍兴丕图光启鸿业勤恤人隐
精知化源以为麦禾虽登农食犹歉布帛大贱女工必
伤因发生之时下慈惠之诏清问 (第 13a 页)
臣某等言伏见今月二十八日制书普(类表/作惠)安群生忧
济庶士每念下农艰苦赈红粟而流衍知贪贾滞财禁
青蚨之飞走千官耸听万国钦闻中贺臣闻损有馀补
不足太上(类表作/大帝)之教也敛以轻散其重哲王之制也
肇自古昔垂为宪章其或法因情迁事与时异则物力
甚屈人心用咨是故书载行之惟艰史称守而勿失伏
惟睿圣文 武皇帝 陛下绍兴丕图光启鸿业勤恤人隐
精知化源以为麦禾虽登农食犹歉布帛大贱女工必
伤因发生之时下慈惠之诏清问 (第 13a 页)
同前 张 权
臣某言臣闻惟德动天惟睿作圣既圣德格于上下故
玄贶动于乾文天高听卑应犹影响臣得上都进奏院
状报司天台奏八月某日老人星见于井东色黄明润
大者臣按文耀镜曰老人星见则主安又熊氏瑞应图
曰王者承天得理则老人星临其国中贺臣伏惟睿圣文 武
皇帝
陛下德迈勋华道侔覆载武以勘乱文以化成然
犹旰食宵衣忧勤庶政令动植得所宇县和平故上感
絪缊发瑞辰象色黄 (第 5a 页)
臣某言臣闻惟德动天惟睿作圣既圣德格于上下故
玄贶动于乾文天高听卑应犹影响臣得上都进奏院
状报司天台奏八月某日老人星见于井东色黄明润
大者臣按文耀镜曰老人星见则主安又熊氏瑞应图
曰王者承天得理则老人星临其国中贺臣伏惟睿圣文 武
皇帝
犹旰食宵衣忧勤庶政令动植得所宇县和平故上感
絪缊发瑞辰象色黄 (第 5a 页)
中书门下贺白野鸡表
臣某言内常侍吴承倩至宣示臣淮南节度使陈少游
所进白野鸡者臣闻圣法天以布气天表圣以呈祥皆
启迪皇猷发挥至理事均影响必在感通伏惟宝应元
圣文 武皇帝 陛下德合大和化高前古休徵异瑞以月
系年方启(疑/衍)率舞以来仪岂(疑/)重译(疑/)而作贡臣谨按
瑞 (第 15a 页)
臣某言内常侍吴承倩至宣示臣淮南节度使陈少游
所进白野鸡者臣闻圣法天以布气天表圣以呈祥皆
启迪皇猷发挥至理事均影响必在感通伏惟宝应元
圣文 武皇帝 陛下德合大和化高前古休徵异瑞以月
系年方启(疑/衍)率舞以来仪岂(疑/)重译(疑/)而作贡臣谨按
瑞 (第 15a 页)
恭副虚求弘宣美绩况三楚旧壤一都之
会永言作镇匪易其人伏愿遵尚德之彝躅杜推恩之
妄举以公灭私简才授职则 武皇 得士不惭于曩岁文
王能官复在于兹日无任惭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
闻臣所让人具如别状
为建安王让羽 (第 7b 页)
会永言作镇匪易其人伏愿遵尚德之彝躅杜推恩之
妄举以公灭私简才授职则 武皇 得士不惭于曩岁文
王能官复在于兹日无任惭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
闻臣所让人具如别状
为建安王让羽 (第 7b 页)
谢奖谕表(宪宗/) 冯 审
臣某言今月日本道监军使内侍省宫闱令刘某至伏
奉某月日敕书并赐臣手诏奉宣口敕特加奖谕将士
官吏百姓僧道等并蒙宣慰存问者王人旋镇宸藻自
天敷德泽于藩维被恩波于动植爰及介胄逮于缙绅
祗(一作/荣)宠若惊交抃无措臣某中谢伏惟睿圣文 武皇
帝 陛下恭承宝图奄宅区宇一物失所必轸于忧勤一
善可称无忘于奖勖义深共理务在择人升平之运实
遇今日臣以儒流 (第 13b 页)
臣某言今月日本道监军使内侍省宫闱令刘某至伏
奉某月日敕书并赐臣手诏奉宣口敕特加奖谕将士
官吏百姓僧道等并蒙宣慰存问者王人旋镇宸藻自
天敷德泽于藩维被恩波于动植爰及介胄逮于缙绅
祗(一作/荣)宠若惊交抃无措臣某中谢伏惟睿圣文 武皇
帝 陛下恭承宝图奄宅区宇一物失所必轸于忧勤一
善可称无忘于奖勖义深共理务在择人升平之运实
遇今日臣以儒流 (第 13b 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辨书 徐 陵
渊明顿首顿首昔自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
芒便有干戈之务至于夏钟夷羿周厄犬戎汉委珠囊
秦亡宝箧彰于史籍可得而闻未有国家歼危遂若当
今者也我大梁膺龙图而受命御凤邸以承天轩顼比
于诸王汤武方于儿戏三光有乂四海无波灵贶咸臻
表衷褆福非日非月苍生仰其照临如云如雨天下蒙
其恩荫而屯亨有数剥极为灾枭獍豺狼肆逞凶逆后
主诞资上圣光启中兴大剪仇雠方平宗社虽复潇湘
举斧庸蜀弯弓凡厥凶徒谁不歼扑岂图天未悔祸丧
乱荐臻𦍑虏无厌乘此多难虔刘我南国荡覆我西京
奉问惊号肝胆崩溃虽复金行板荡火政沦亡绿林青
犊之群黑山白马之卒八王故事曾未混淆九州春秋
谁云祸乱昔隆周从播皆凭晋郑之功强汉阽危终假
虚牟之力今者 武皇 之子无复一人藐是孤孙还同三
叛等子颓而为暴同刘芳而入关乞命诸戎势何支久 …… (第 2b 页)
王太尉僧辨荅贞阳侯书
僧辨顿首顿首白席威卿至奉今月五日诲披函伸纸
号耻交哀天未悔祸地维重绝九县沸腾四海悲愤嗣
主钦明浚哲齐圣广渊体自宸极受命文祖主梁祀者
非此而谁且年倍汉昭弗明上官之诈德踰姬诵弥昭
周旦之诚今海内衣冠中朝卿士或南阳旧𨽻官成天
监之初代邸故臣荣光承圣之始莫不人竭其力争求
效命输心嗣主以报先帝之恩今荆陜沦覆正是江北
数县即东南藩翰万里而遥主甲治兵舻舳相接长波
天限方汉城池修德绥民中兴可待孤子本以庸懦加
复穷喘且平生素蓄志不在位世蒙朝宠身实许国 武
皇
擢之千里先主申其三顾因此踰滥遂居端右属天
步艰难寄深忧积方欲询于髦杰采之舆皂同康时务
共赞皇猷一彼车 (第 15a 页)
渊明顿首顿首昔自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
芒便有干戈之务至于夏钟夷羿周厄犬戎汉委珠囊
秦亡宝箧彰于史籍可得而闻未有国家歼危遂若当
今者也我大梁膺龙图而受命御凤邸以承天轩顼比
于诸王汤武方于儿戏三光有乂四海无波灵贶咸臻
表衷褆福非日非月苍生仰其照临如云如雨天下蒙
其恩荫而屯亨有数剥极为灾枭獍豺狼肆逞凶逆后
主诞资上圣光启中兴大剪仇雠方平宗社虽复潇湘
举斧庸蜀弯弓凡厥凶徒谁不歼扑岂图天未悔祸丧
乱荐臻𦍑虏无厌乘此多难虔刘我南国荡覆我西京
奉问惊号肝胆崩溃虽复金行板荡火政沦亡绿林青
犊之群黑山白马之卒八王故事曾未混淆九州春秋
谁云祸乱昔隆周从播皆凭晋郑之功强汉阽危终假
虚牟之力今者 武皇 之子无复一人藐是孤孙还同三
叛等子颓而为暴同刘芳而入关乞命诸戎势何支久 …… (第 2b 页)
王太尉僧辨荅贞阳侯书
僧辨顿首顿首白席威卿至奉今月五日诲披函伸纸
号耻交哀天未悔祸地维重绝九县沸腾四海悲愤嗣
主钦明浚哲齐圣广渊体自宸极受命文祖主梁祀者
非此而谁且年倍汉昭弗明上官之诈德踰姬诵弥昭
周旦之诚今海内衣冠中朝卿士或南阳旧𨽻官成天
监之初代邸故臣荣光承圣之始莫不人竭其力争求
效命输心嗣主以报先帝之恩今荆陜沦覆正是江北
数县即东南藩翰万里而遥主甲治兵舻舳相接长波
天限方汉城池修德绥民中兴可待孤子本以庸懦加
复穷喘且平生素蓄志不在位世蒙朝宠身实许国 武
皇
步艰难寄深忧积方欲询于髦杰采之舆皂同康时务
共赞皇猷一彼车 (第 15a 页)
若韩康之养甥环堵之间怡怡如也屡聘上国
特为太祖所知江陵名士唯信而已绸缪礼遇造次推
恩明帝守文偏加引接 武皇 英主弥相委寄密勿王事
多历岁年自携老入关亟移灰琯蒸蒸色养勤同扇席
及丁母忧杖而后起病不胜哀青鸾降宿树 (第 5b 页)
特为太祖所知江陵名士唯信而已绸缪礼遇造次推
恩明帝守文偏加引接 武皇 英主弥相委寄密勿王事
多历岁年自携老入关亟移灰琯蒸蒸色养勤同扇席
及丁母忧杖而后起病不胜哀青鸾降宿树 (第 5b 页)
郑 亚(见李德/裕集)
纶綍(文集蜀集/并作绋)之兴载籍之始先王发号施令明罚敕
法盖本于此也唐虞之盛二典存焉夏殷之隆厥有训
诰自胤征甘誓乃有誓命之书皆三代之文一王之法
也虞夏之际代祀绵远其代王掌制之名氏莫得而知
至于成汤太甲则有仲虺伊尹为之训诰高宗得傅说
则有说命之篇周公召公相成王则有洛诰酒诰周官
顾命秦始皇帝并一区宇丞相李斯实掌其言汉兴当
秦焚书之后侍从之臣皆不习文史萧曹之辈又乏儒
墨之用每封功臣建子弟其辞多天子为之纵委于执
翰者亦非彰灼知名之士 武帝 使司马相如视草率皆
文章之流以相如非将相之(集本文粹/并无之字)器也厥后寖以 (第 1b 页)
纶綍(文集蜀集/并作绋)之兴载籍之始先王发号施令明罚敕
法盖本于此也唐虞之盛二典存焉夏殷之隆厥有训
诰自胤征甘誓乃有誓命之书皆三代之文一王之法
也虞夏之际代祀绵远其代王掌制之名氏莫得而知
至于成汤太甲则有仲虺伊尹为之训诰高宗得傅说
则有说命之篇周公召公相成王则有洛诰酒诰周官
顾命秦始皇帝并一区宇丞相李斯实掌其言汉兴当
秦焚书之后侍从之臣皆不习文史萧曹之辈又乏儒
墨之用每封功臣建子弟其辞多天子为之纵委于执
翰者亦非彰灼知名之士 武帝 使司马相如视草率皆
文章之流以相如非将相之(集本文粹/并无之字)器也厥后寖以 (第 1b 页)
物在内色皆成紫幼在乳保之怀忽睹为龙惧而失
抱帝惊动数旬方始痊复又尝寝于其室家人开户正
见一龙(阙/) 太祖 神异也世涂不测窍比丘尼智先保养
智先禅观灵雅有玄谶云此子方为普天慈父护持正
法神佛佑助不须忧也帝体猊 (第 13b 页)
抱帝惊动数旬方始痊复又尝寝于其室家人开户正
见一龙(阙/) 太祖 神异也世涂不测窍比丘尼智先保养
智先禅观灵雅有玄谶云此子方为普天慈父护持正
法神佛佑助不须忧也帝体猊 (第 13b 页)
即位二三年间方逞其欲拒諌是已天下失望夫以世
祖才明少以礼度自肃思 武皇 之节俭追太祖之宽恕
则汉之文景宗(疑作/曾)何足云景和申之以淫虐太宗易
之以昏纵师旅荐兴边鄙蹙迫人怀 …… (第 9b 页)
周书皇后传论 魏 徵
书纪有虞之德(一有/载字)釐降二女诗述文王之美(一有/称字)刑
于寡妇(一作/妻字)是知婚姻之道男女之别实有国有家者
之所慎也爰自三代迄于魏晋兴衰之数得失之迹备
乎传记故其详可得闻焉若乃纳聘以德防闲以礼大
义正于宫闱王化行于邦国则坤仪式固而鼎命惟新
(一作/永)矣至于邪僻既进法度莫脩冶容迷其主心私谒
蠹其公(一作/朝)政则风化陵替而宗社不守矣夫然者岂
非皇王之龟镜(一作/鉴)欤周氏率由姬制内职有序 太祖
创基脩祍席以俭约高祖(北史作 (第 17a 页)
武皇) 嗣历节情欲于矫枉
宫闱有鱼贯之美戚里无私溺之尤可谓得君人之体 …… (第 17a 页)
者非一人(一作/族)焉虽辛癸之荒淫
赵李之倾惑曾未足比其髣髴也民厌烦苛(北史作人/厌苛政)
弊事实多 太祖(北史作/文字) 之祀忽诸特由于此故叙其事
迹以为皇后传云 一作周书本文
周书八柱国传论 (第 17b 页)
祖才明少以礼度自肃思 武皇 之节俭追太祖之宽恕
则汉之文景宗(疑作/曾)何足云景和申之以淫虐太宗易
之以昏纵师旅荐兴边鄙蹙迫人怀 …… (第 9b 页)
周书皇后传论 魏 徵
书纪有虞之德(一有/载字)釐降二女诗述文王之美(一有/称字)刑
于寡妇(一作/妻字)是知婚姻之道男女之别实有国有家者
之所慎也爰自三代迄于魏晋兴衰之数得失之迹备
乎传记故其详可得闻焉若乃纳聘以德防闲以礼大
义正于宫闱王化行于邦国则坤仪式固而鼎命惟新
(一作/永)矣至于邪僻既进法度莫脩冶容迷其主心私谒
蠹其公(一作/朝)政则风化陵替而宗社不守矣夫然者岂
非皇王之龟镜(一作/鉴)欤周氏率由姬制内职有序 太祖
创基脩祍席以俭约高祖(北史作 (第 17a 页)
武皇) 嗣历节情欲于矫枉
宫闱有鱼贯之美戚里无私溺之尤可谓得君人之体 …… (第 17a 页)
者非一人(一作/族)焉虽辛癸之荒淫
赵李之倾惑曾未足比其髣髴也民厌烦苛(北史作人/厌苛政)
弊事实多 太祖(北史作/文字) 之祀忽诸特由于此故叙其事
迹以为皇后传云 一作周书本文
周书八柱国传论 (第 17b 页)
不招士论
史记以卫青为大将军门下宾客苏建常责其不招士
青言自魏其武安招致宾客天子常切齿夫选贤任能
乃天子之柄岂臣下之所为哉太史公亦美其慎重予
窃未然之夫诸侯贡士者在礼经一与再不贡有黜爵
削地之制则当位者其可嘿嘿乎且魏其武安之厚宾
客非有贤智士也皆任侠之徒以力折公侯为能以权
倾州县为重如是则天子安不切齿哉萧何荐韩信王
陵举张苍鲍叔举夷吾子皮任子产如有益于国济于
时岂天子之能罪哉其后 武帝 诏于青问选士青但欲
以富金贾人多者皆应命赖贤大夫赵禹知其事召问
其故皆聂聂然罔审是非与土偶无别遂悉命 (第 27a 页)
史记以卫青为大将军门下宾客苏建常责其不招士
青言自魏其武安招致宾客天子常切齿夫选贤任能
乃天子之柄岂臣下之所为哉太史公亦美其慎重予
窃未然之夫诸侯贡士者在礼经一与再不贡有黜爵
削地之制则当位者其可嘿嘿乎且魏其武安之厚宾
客非有贤智士也皆任侠之徒以力折公侯为能以权
倾州县为重如是则天子安不切齿哉萧何荐韩信王
陵举张苍鲍叔举夷吾子皮任子产如有益于国济于
时岂天子之能罪哉其后 武帝 诏于青问选士青但欲
以富金贾人多者皆应命赖贤大夫赵禹知其事召问
其故皆聂聂然罔审是非与土偶无别遂悉命 (第 27a 页)
之制皇家千龄启旦
四(会要作/六非)叶重光景皇帝浚德基(会要/作启)唐代数犹近号
虽称(一作/崇)于 太祖 亲尚列于昭穆且临六室之位未申
七代之尊是知太庙当六未合有七故先朝惟有宣光
景元神尧文武六代亲庙大帝登 (第 8a 页)
四(会要作/六非)叶重光景皇帝浚德基(会要/作启)唐代数犹近号
虽称(一作/崇)于 太祖 亲尚列于昭穆且临六室之位未申
七代之尊是知太庙当六未合有七故先朝惟有宣光
景元神尧文武六代亲庙大帝登 (第 8a 页)
景皇帝配昊天上帝议 独孤及(永泰/二年)
谨按礼经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而以祖配之凡受命
始封之君皆为 太祖 (第 18a 页)
太祖(唐志会要/有已字) 下六庙则以亲尽 (第 18a 页)
迭毁而 太祖 之庙虽百代不迁此五帝三王所以尊祖
敬宗也故受命于神宗禹也而夏后氏祖颛顼而郊鲧
缵禹黜夏汤也而殷人郊冥 …… (第 18b 页)
之列礼所称者盖以(集作/自)纪一时之宜非传于后代之
法也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盖言子为父屈也景皇
帝虽 太祖 也其于献懿则子孙也当禘祫之时献祖宜 …… (第 21b 页)
皇帝宜从昭穆之列祖以孙尊孙以祖
屈求之神道岂远人情又常祭甚众(集作/频)禘祫(集作/合祭)甚
寡则是 太祖 所屈之祭至少所伸之祭至多比于伸孙
之尊废祖之祭不亦顺乎事异殷周礼从而变非所失
礼也臣伏以制礼作乐者天 (第 22a 页)
谨按礼经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而以祖配之凡受命
始封之君皆为 太祖 (第 18a 页)
太祖(唐志会要/有已字) 下六庙则以亲尽 (第 18a 页)
迭毁而 太祖 之庙虽百代不迁此五帝三王所以尊祖
敬宗也故受命于神宗禹也而夏后氏祖颛顼而郊鲧
缵禹黜夏汤也而殷人郊冥 …… (第 18b 页)
之列礼所称者盖以(集作/自)纪一时之宜非传于后代之
法也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盖言子为父屈也景皇
帝虽 太祖 也其于献懿则子孙也当禘祫之时献祖宜 …… (第 21b 页)
皇帝宜从昭穆之列祖以孙尊孙以祖
屈求之神道岂远人情又常祭甚众(集作/频)禘祫(集作/合祭)甚
寡则是 太祖 所屈之祭至少所伸之祭至多比于伸孙
之尊废祖之祭不亦顺乎事异殷周礼从而变非所失
礼也臣伏以制礼作乐者天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