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授坊州刺史豆卢志静等官制
鸾台太中大夫坊州刺史上轻车都尉郢城郡开国公
豆卢志静等登朝受服咸积岁年莅职当官并有声称
与我共理实存咨岳代天无旷受任得人分命良材伫

观美绩可依前件主者施行
   授 源复
等诸州刺史制   孙 逖
门下太中大夫使持节徐州诸军事守徐州刺史上柱
(第 2a 页)
源复
等雅才清识践行立名政表于良康(一作/惟良)歌闻
于是赖或岁年滋久必在于更迁或风俗异宜各期于
适用俾膺 (第 2a 页)
以盥以漱以糜以茗或以助火
化或以袪热恼日用无穷不知其功使夫后学趋道之
徒至于此者则浣濯缨尘渐渍法味还 源复
往以声容
为类不其至哉贞元初州牧左常侍王君行春访道因
以泉名坞又前代隐贤多游践于兹自东晋而下谢敷
(第 3b 页)
  双瀑赋          (宋/)王十朋
王子游箫峰之下访鼻祖于仙籍驻杖屦于金溪观双
瀑之千尺于时骤雨初歇飘风迅击飞泉汹涌怒流湍
激喷烟雾于苍岚吼龙虎于大泽百川震而澎湃万类
纷其辟易疑若倾崖转壑变邱谷而为陵又类万马千
兵奏鼓鼙而赴敌久之狂潦微杀巨流顺适灵 源复

于故道双派交驰于绝脊势偶殊而卒合路虽分而稍
迫玉箸垂兮拂轻寒长绅拖兮蘸深碧疑若鲸鲵斗怒 (第 11b 页)
漫吟兮据高梧而假寐倏心旷而神逸殆不假于熊经
而乌跂吾不知世之忘人人之忘世也乃绝洪 源复

秦人桑麻荫翳俎豆庞敦歌流击壤礼谨汗尊餐朝霞
之既多掇秋露之实繁拉芳邻而共集倾高盖而定言
戛后夔之 (第 52a 页)
  回阳道人传
回阳道人者姓邹氏不知其所繇得自号曰回阳而时
时戴方外装而游里中也里中人亦称之为回阳道人

而故尝号矢斋以自励矣巳又念其亲蚤背更曰终慕
其名初曰字巳亦更曰子而其字子正则如故邹之先
自句曲徙而为崇明人道人父 源复
自崇明徙籍太仓
娶于陆道人甫七龄而源没即奉母陆以居就里师诵
诗书三载通大义能属文甫任负戴则仆仆治生且 (第 14a 页)
召乡勇计缚天鹏
鬼子峒为亡命逋逃薮君选数骑乘夜抵其寨绝水道
谕之顺逆祸福即日弭散虔贼王秀等已就降至翁

叛渡江大掠约贼党内应君用间诱使杀贼自效而
督猺官与战禽秀歼馀贼四十人曲江猺劫杀人君单
骑往鞫得其擅杀 (第 16b 页)
  永定寺兴造募缘疏
吴城永定寺者经始于顾太守之舍宅得名于韦刺
史之题诗至正重新永昌传九皋之法席永乐鼎建
备著衍少师之刻文法无污隆运有兴替胡天水改
作书院岂非阐提江桃 源复
此招提又遭坏劫乃者
惟密法师贯花飞锡插草唱缘画氎聚沙假形像而
说法冰床雪被罄衣钵以命工诛锄草茅粪除瓦 (第 8b 页)
   望京府赏红梅
汴梁宫中绛绡梅移向汴河堤上栽青条团掿(音/搦)杏花
颗琐细向阳才半开张公小队呼我饮风色偃髯寒气
凛玉衔径踏黄河冰貂帽飒檐掀紫锦金鞍细马歌舞
人雪压小桥不动尘入门下马簇花宴红莲旧府花正
新玉川金波碧香酒折花遍插分素手春透寒梢未全
绽风流正要胭脂瘦赏梅不用歌落梅缓歌却著银笙

催爱香细撷生霞蕊浮动云腴嚼一杯本是前村冷澹
花不称王侯将相家明朝会散更向明月底藉雪冻吟
疏影里
   黄山草圣歌
一从蔡党辟文 源复
有黄山黄华相后先黄山古雅尤
老成迫蔡埒党难重轻为避时名便把黄华放一头声
价亦自雄周京澹薄翛然无宦情玉 (第 5b 页)
   息轩画马图
息轩高妙人写马入神骏世岂无画师下笔落驽钝始
知人品凡百业不易进前后三青骢连钱玉花润卓然
见天骨千里烦一瞬行行二奚官丰姿脱尘坌清晓出
天厩人马两閒顺息轩名士夫早岁驰令闻清时了功
名游戏发奇蕴嗣孙今复贤群处见清峻风流慕前修

英气能自振爱画岂徒为洗眼看飞奋
   观书既久目力稍弱作诗以自砺
读书悦我心既久即伤目惜目废观书灵 源复
蒙固损
益互相攻取舍无定路闭帙俨若思勇断旋自误司命
人孰无视物隔尘雾妫虞成圣业岂以重瞳故不为五
色盲 (第 11a 页)
   长源诗序
子弟不必工诗而抑不必不工诗五弟汜云少嗜吟而
年裁越五十成进士而讫不克注南曹或曰诗人多穷
或曰非也汜云之子长 源复
蕲工诗予语之曰夫遇克
通且正而诗不必工诗工矣抑不必深造暨诗克工且
深造而遇抑不必通且正者不具论若夫梁 (第 41b 页)
   题桃源图
昔年曾读桃源记会得陶潜言外意柴桑避世如避秦
恨不山深绝其事借人为喻说桃源渔郎之游皆寓言
不然溪上山如故何乃舟回径迷路若令此景真在山
此翁必入穷跻攀编书不用书甲子姓名无复留人间
只今唐虞太平世花柳村村足佳致不须重展画图看

四海桃 源复
何异
   张子毅生日招饮以诗寿之
深山大泽生龙蛇文采风流出故家柔桑负郭田三顷
灯火乃翁书五车南风初 (第 26a 页)
夫谓复见天地之心则可谓复即天地之心则不可何
也由烟可以识火而烟不可以当火因流可以溯源而
流不可以当 源复
见天心情见性体此孔孟之宗而尧
舜精一执中之说也且学者果能由此真见性体虽谓
即烟即火即流即源亦可也故曰 (第 11a 页)
羲皇之曩也采瑶草而
漫吟兮据槁梧而假寐倏心旷而神逸殆不假于熊经
而乌跂吾不知世之忘人人之忘世也乃绝洪 源复

秦人桑麻荫翳俎豆庞敦歌流击壤礼谨污尊餐朝霞
之既多掇秋露之实繁拉芳邻而共集倾高盖而定言
戛后夔之 (第 4a 页)
  南康路儒学重修记
唐虞三代以来治天下之道具于易诗书礼乐春秋论
语孟子而亡于秦杂乱于诸子百家之说湮塞于诸儒
传注之学诱坏于选举禄利之途为政者尚吏治而论

道者近异端俗流世坏历千有馀年而不能复宋庆历
初诏天下郡县皆立学周元公起舂陵下州得人灵性
善之根于太极得仲尼颜子之乐于反身始以楚产而
开北学是兴河南程氏新安朱氏而后六经孔孟之书
复明于天下礼乐政刑之 源复
出于儒者皇元肇兴益
尊显朱氏以风厉天下惟兹南康元公尝治郡又尝家
庐山后百馀年朱文公继之首建元公祠象于 (第 10b 页)
  书静安刘氏族谱后

沙溪静安刘君与余盖数十年之交自至正之季淮蔡
倡乱余尝以沙溪为桃源托以避者数年无恙无何游
兵四出沙溪不支余又走兴国为桃源乃桃 源复
不在
兴国于是以聘入韶州焉与静安疏阔盖久矣暨余旅
韶归复与静安相见相劳苦外且审静安岿然如鲁灵
光之独 (第 7b 页)
风再扇我北海
君南海明月一方
   焦山复西源住金山京城诸山疏(有序/)
性源禅师既赴冷泉乃举焦山西 源复公
禅师补其席
盖西源居浮玉甚久凡所设施皆可称述且于京口之
人有大缘契求善继者莫西源若也故于此举佥曰攸 (第 17a 页)
职。克勤
于位。皆著其能。掾彼神州。既彰人誉。宰于近县。俾叶时须。
可京兆府蓝田县令。

** 授 源复
等诸州刺史制 (第 19a 页)
持节徐州诸军事守徐州刺史上柱国 源复
等。雅才清识。践行立名。政表于良康。歌闻于是赖。或 (第 19a 页)
颜。爰率部民。同徂万里。绪为众恶。公得
众美。因戮凶人。遂奉君子。立功著名。自此而始。漳浦既宁。
源复
平。遂以政事。授于难兄。孝实至性。谦惟直诚。静可 (第 18b 页)
不复叛政暇修郡志志外
有搜访名胜为诗咏之凡若干首内翰陆先生深见之
曰此非古观风遗意乎公之调严也盖以姚 源复
叛追
咎抚故抑其功然德在郡民其行也举王梅溪徙夔故
事断虹桥遮留之严属地有银矿发则相攻公谓争利
杀人非 (第 29a 页)
  识英物
儿勿啼儿啼惊一切儿啼何奇知儿是英物儿勿
来儿来光一室儿来何殊知儿有奇骨星茫茫堕

儿赖中七山岩岩横儿顶中一君不见温太真擅
奇术燃犀照馀幽魅出何不携来照英物
(桓温生未期温峤见之日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日真英物也/温面有七星)
  日书空
夷甫矜空谈神州已陆沉深 源复
中起苍生更谁
倚嗟嗟一百年处士相后先书空计已左周旋犹
作我东山捉鼻四十春苍生所望真斯人
(殷浩被废在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