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请置官买书疏一首
封建(合作复辟/已注在前)
请复子正位疏(一作请封建皇/家诸孙侄疏) 苏安恒(大定/元年) 臣闻历数在躬握璿玑者哲后天命攸属临宝极者圣
人或揖让而升或干戈以定二途一也古今共之伏惟
皇帝陛下德 (第 2a 页)
封建(合作复辟/已注在前)
请复子正位疏(一作请封建皇/家诸孙侄疏) 苏安恒(大定/元年) 臣闻历数在躬握璿玑者哲后天命攸属临宝极者圣
人或揖让而升或干戈以定二途一也古今共之伏惟
皇帝陛下德 (第 2a 页)
请追癸已日诏疏(罗隐)
第二十八卷 表奏书疏戊(揔一十三首)
疏
复位一
请则天复位于皇子疏 (苏安恒) 去滥赏六
请减去滥食封邑疏(韦嗣立)论职官多滥疏
请选举择贤才疏(薛登)条奏贡举 (第 30b 页)
第二十八卷 表奏书疏戊(揔一十三首)
疏
复位一
请则天复位于皇子疏 (苏安恒) 去滥赏六
请减去滥食封邑疏(韦嗣立)论职官多滥疏
请选举择贤才疏(薛登)条奏贡举 (第 30b 页)
唐(傅奕/百药) (徐贤妃岑房乔/马周 文本) (魏徵良张玄素古李/褚遂 张蕴)
卷三十一
唐(狄仁杰之刘知几/ 张柬 宋璟) (陈子昂苏 苏安恒 九崔融/张说 颋 张 龄)
卷三十二
唐(张均杨刘秩贾孔璋元柳芳刘颜真卿衮郭子/仪 (第 7b 页)
卷三十一
唐(狄仁杰之刘知几/ 张柬 宋璟) (陈子昂苏 苏安恒 九崔融/张说 颋 张 龄)
卷三十二
唐(张均杨刘秩贾孔璋元柳芳刘颜真卿衮郭子/仪 (第 7b 页)
崔国辅长信宫一首王昌龄二首原在长门怨中长门
乃陈后长信乃班媫妤今移入长信宫门 费昶发白
马诗原在乐府白马类按白马乃津名故加发字与前
白马不同今移附于末 李尚书让兼左仆射张说让
中书侍郎严大夫(武)谢黄门侍郎三表皆在宰相门按
唐仆射虽为尚书省长官号为宰相而李尚书乃在外
检校官(制书云除臣检校某官)说以睿宗即位为中书侍郎景云
二年方同平章事则中书侍郎未便为宰相门下侍郎
(黄门东台鸾台同)掌贰侍中之职带平章事者为宰相如褚遂
良崔日用皆为黄门侍郎或参综朝政或参知机务乃
宰相之任今严武为黄门侍郎初未尝为宰相也 苏
安恒 请复子正位疏又请则天复位疏并是请武后复
政太子第一篇内因及封诸孙事遂立为封建门误矣
当改为复辟(第一 (第 6b 页)
乃陈后长信乃班媫妤今移入长信宫门 费昶发白
马诗原在乐府白马类按白马乃津名故加发字与前
白马不同今移附于末 李尚书让兼左仆射张说让
中书侍郎严大夫(武)谢黄门侍郎三表皆在宰相门按
唐仆射虽为尚书省长官号为宰相而李尚书乃在外
检校官(制书云除臣检校某官)说以睿宗即位为中书侍郎景云
二年方同平章事则中书侍郎未便为宰相门下侍郎
(黄门东台鸾台同)掌贰侍中之职带平章事者为宰相如褚遂
良崔日用皆为黄门侍郎或参综朝政或参知机务乃
宰相之任今严武为黄门侍郎初未尝为宰相也 苏
安恒 请复子正位疏又请则天复位疏并是请武后复
政太子第一篇内因及封诸孙事遂立为封建门误矣
当改为复辟(第一 (第 6b 页)
此没处置处。令人毛骨竦然。
韦月将言非其位。直则直矣。无乃伤勇乎。
喜名节好高奇而不纯于天理者。不为 苏安恒 几希。君子所当戒也。
和思皇后赵氏招魂祔葬中宗。范氏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苟无体魄。则庙祀之而 (第 40H 页)
韦月将言非其位。直则直矣。无乃伤勇乎。
喜名节好高奇而不纯于天理者。不为 苏安恒 几希。君子所当戒也。
和思皇后赵氏招魂祔葬中宗。范氏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苟无体魄。则庙祀之而 (第 40H 页)
母黜中宗。杀君之子。废唐之宗庙。此其罪固不在王诸吕下。顾仁杰噤无一言。终其身。安享尊荣。其视安金藏, 苏安恒。
反有愧焉。他日复庐陵王之功。固高矣。亦未甚巍然。异于诛产禄而迎代王也。而南轩与仁杰甚崇。而诛平勃甚严 (第 532L 页)
天下公论。则抑惧 殿下之亦未深思也。自古安社稷之臣。非必尽为平,勃也。田千秋一言寤主。是则高寝郎也。 苏安恒
再疏返唐。是则冀州民也。臣虽不才。昔备郎僚之末。异于冀州民也。又为宗庙令。无异乎高寝郎也。巨盗盘据。 (第 178H 页)
非天下公论。则抑惧 殿下之亦未深思也。自古安社稷之臣。非必尽为平勃也。田千秋一言寤主。是则高寝郎也。 苏安恒
在疏返唐。是则冀州民也。臣虽不才。昔备郎僚之末。异于冀州民也。又为 宗庙令无异乎高寝郎也。巨奸盘据煽 …… (第 289L 页)
屏营之至。谨奉疏昧死以 闻。(呜呼。臣言见用。则 朝鲜享国。可与箕邦,新罗同其历年。而臣亦可为冀州之 安恒 矣。臣言不采。则蕞尔之邦。内讧外攻者。层现沓至。欲为龟玆。恐不可得。而范滂之母。臣不可再见矣。臣之一 (第 289L 页)
屏营之至。谨奉疏昧死以 闻。(呜呼。臣言见用。则 朝鲜享国。可与箕邦,新罗同其历年。而臣亦可为冀州之 安恒 矣。臣言不采。则蕞尔之邦。内讧外攻者。层现沓至。欲为龟玆。恐不可得。而范滂之母。臣不可再见矣。臣之一 (第 289L 页)
之以天。可谓知命矣。若不早图。是不免于窃位也。莽大怒。收系诏狱。会赦得出。后为汉名臣。武后时 苏安恒
上疏言。天下者。神尧文武之天下也。今太子追回年德俱盛。陛下贪其宝位而忘母子深恩。将何颜见唐家之宗庙哉 …… (第 585H 页)
而诛之。臣恐天下必有窃议。固请按之。上不许。命杖流岭南。竟杀之。此三子者。皆言人所不敢言。而武氏之于 苏安恒。 不唯不之罪。至召见慰谕。王莽之于郅恽。虽怒而收系。竟得赦出。而中宗则竟杀韦月将。是其昏庸无道。甚于王 (第 585H 页)
莽也。武氏虽淫纵。天资英达。故能容受直言。而 安恒 之言。亦有以感发母子天性也。
[祢正平负才刚傲卒以取死]
祢正平负才刚傲。卒以取死。以其事观之。殆若 (第 585H 页)
而诛之。臣恐天下必有窃议。固请按之。上不许。命杖流岭南。竟杀之。此三子者。皆言人所不敢言。而武氏之于 苏安恒。 不唯不之罪。至召见慰谕。王莽之于郅恽。虽怒而收系。竟得赦出。而中宗则竟杀韦月将。是其昏庸无道。甚于王 (第 585H 页)
莽也。武氏虽淫纵。天资英达。故能容受直言。而 安恒 之言。亦有以感发母子天性也。
[祢正平负才刚傲卒以取死]
祢正平负才刚傲。卒以取死。以其事观之。殆若 (第 585H 页)
六年显庆二年)贬王义方。(事见显庆元年)杀上官仪。(事见麟德元年)中宗之杀韦月将。(事见神龙二年)杀 苏安恒。(事见景龙元年)
玄宗之扑杀周子谅。(事见开元二十五年)德宗之生瘗崔善贞。(事见贞元十五年)懿宗之杀韦殷裕。(事见咸通 (第 48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