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论与吴(左传哀公元年/)
吴之入楚也使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
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逢滑当公而
进曰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今吴未有福楚
未有祸楚未可弃吴未可从而晋盟主也若以晋辞 吴
若 何公曰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对曰国之有是多矣何
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
是其福也其亡也 (第 10b 页)
吴之入楚也使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
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逢滑当公而
进曰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今吴未有福楚
未有祸楚未可弃吴未可从而晋盟主也若以晋辞 吴
若 何公曰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对曰国之有是多矣何
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
是其福也其亡也 (第 10b 页)
送陆大夫子韶守南昌序
陆大夫子韶为豫章守楚人魏生具论守事若大夫所
以称守状良悉大夫意未既也则间过世贞曰唯是江
左之役藉大教于吾子以母堕鹴鸠氏以不榖之不胜
席兹重未有处也诸君子既用宠惠不榖而以属吾子
其复之即世贞文恶能踰胜魏生哉虽然不可以辱辞
大夫大夫知豫章重耶守报阙再旬日宰公睥睨庶属
亡可当熟问乃曰竟何以易陆生盖亦重豫章守矣大
要谓郡握吴楚枢而抚察旬宣之寄也王国棋布邮使
接淅夕而驰抱牍种告守未易娄举耳毋有语大夫所
以重者高皇帝初起兵下建业披草莱置军军焉先是
称伪号者南距吴四百里西距豫章为汉千五百里高
皇帝出轻兵支 吴若 婴儿之在怀而极力与汉争豫章 (第 10b 页)
陆大夫子韶为豫章守楚人魏生具论守事若大夫所
以称守状良悉大夫意未既也则间过世贞曰唯是江
左之役藉大教于吾子以母堕鹴鸠氏以不榖之不胜
席兹重未有处也诸君子既用宠惠不榖而以属吾子
其复之即世贞文恶能踰胜魏生哉虽然不可以辱辞
大夫大夫知豫章重耶守报阙再旬日宰公睥睨庶属
亡可当熟问乃曰竟何以易陆生盖亦重豫章守矣大
要谓郡握吴楚枢而抚察旬宣之寄也王国棋布邮使
接淅夕而驰抱牍种告守未易娄举耳毋有语大夫所
以重者高皇帝初起兵下建业披草莱置军军焉先是
称伪号者南距吴四百里西距豫章为汉千五百里高
皇帝出轻兵支 吴若 婴儿之在怀而极力与汉争豫章 (第 10b 页)
风士录序
风士录者何侍御李公按吾吴四郡輶轩所经以公车
之业试士而录其尤以风者也称风者何缘诗起也若
列国之有风云吾吴风之在诗者故轻靡以华胜今而
华实衷矣在公车业者故纯雅有方幅今或用才而过
以险语盩调相角矣日者大宗伯有忧之为上言诸省
与南宫大造士必取通明经术不诡于道者不然即才
而奇弗录于是龌龊选愞之士亦时时杂进而轻俊少
年之用屈诸轻俊少年咸相惊谓大宗伯之微指欲右
中州而左吾 吴若 越不知其所推引而为后进模楷者
故太傅王文恪公尚书瞿文懿公二公吴人也御史中
丞唐公唐公晋陵人晋陵亦吴也 (第 16b 页)
风士录者何侍御李公按吾吴四郡輶轩所经以公车
之业试士而录其尤以风者也称风者何缘诗起也若
列国之有风云吾吴风之在诗者故轻靡以华胜今而
华实衷矣在公车业者故纯雅有方幅今或用才而过
以险语盩调相角矣日者大宗伯有忧之为上言诸省
与南宫大造士必取通明经术不诡于道者不然即才
而奇弗录于是龌龊选愞之士亦时时杂进而轻俊少
年之用屈诸轻俊少年咸相惊谓大宗伯之微指欲右
中州而左吾 吴若 越不知其所推引而为后进模楷者
故太傅王文恪公尚书瞿文懿公二公吴人也御史中
丞唐公唐公晋陵人晋陵亦吴也 (第 16b 页)
赋讼者耳岂
非亲民之惠爱深于公卿大夫之名迹故耶吴士民业
已及公而生祠之久而益思新之公亦安能不有意吾 吴若 仲卿也夫以世贞之辞岂能隃前二公即以不轻
为然可足嗣耶于是公之旧属兵使者王君异其言而
请勒诸石公名仪望 (第 8b 页)
非亲民之惠爱深于公卿大夫之名迹故耶吴士民业
已及公而生祠之久而益思新之公亦安能不有意吾 吴若 仲卿也夫以世贞之辞岂能隃前二公即以不轻
为然可足嗣耶于是公之旧属兵使者王君异其言而
请勒诸石公名仪望 (第 8b 页)
秦州杂诗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养
片云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
童未遣闻
晴天养片云 吴季海 本作养他本皆作卷晴
天无云而养片云于谷中则崖谷之深峻可
知矣山泽多藏育山川出云皆叶养字之义 (第 15a 页)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养
片云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
童未遣闻
晴天养片云 吴季海 本作养他本皆作卷晴
天无云而养片云于谷中则崖谷之深峻可
知矣山泽多藏育山川出云皆叶养字之义 (第 15a 页)
春秋本末序
洪武十一年夏五月皇太子御文华殿命侍臣讲读春
秋左氐传既而曰诸国之事杂见于二百四十二年之
中其本末未易见曷若取春秋分记而类入之分记眉
人程公说所述有年表世谱名谱世本附录等类颇失
之繁但依世本次第成书先周尊天王也次鲁内望国
也次齐晋主盟中夏故列之鲁后而齐复后于晋以晋
于周鲁为亲其霸视齐为长也自齐而下次宋卫蔡陈
地丑德齐而宋以公爵列于三国之首卫蔡陈之爵皆
侯也郑曹燕秦皆伯也陈蔡独后异姓也若楚若 吴若
越以僣号见抑于春秋并居其后而小国戎狄附焉于
是文学臣傅藻等受命纂辑编年一主乎鲁虽曰无事
一年各具四时 (第 21a 页)
洪武十一年夏五月皇太子御文华殿命侍臣讲读春
秋左氐传既而曰诸国之事杂见于二百四十二年之
中其本末未易见曷若取春秋分记而类入之分记眉
人程公说所述有年表世谱名谱世本附录等类颇失
之繁但依世本次第成书先周尊天王也次鲁内望国
也次齐晋主盟中夏故列之鲁后而齐复后于晋以晋
于周鲁为亲其霸视齐为长也自齐而下次宋卫蔡陈
地丑德齐而宋以公爵列于三国之首卫蔡陈之爵皆
侯也郑曹燕秦皆伯也陈蔡独后异姓也若楚若 吴若
越以僣号见抑于春秋并居其后而小国戎狄附焉于
是文学臣傅藻等受命纂辑编年一主乎鲁虽曰无事
一年各具四时 (第 21a 页)
题鹤山魏公所撰二李墓志后
宋东都二百年间崇仁未有显者南渡后四吴始以有
学有文显然居士布衣不仕国录免解法身吏部特恩
补官唯司封繇进士选佥书罗公尚书何公侍郎李公
进士成名者也侍郎之考次琮父王考仲实父所学与
三吴伯仲为乡里后进师宜显不显临邛魏公为之志
墓叹其不逢呜呼当时取士拘进士一涂而崇仁一邑
若 吴若 李数人皆于是科不利进士果足以得人乎哉 (第 17a 页)
宋东都二百年间崇仁未有显者南渡后四吴始以有
学有文显然居士布衣不仕国录免解法身吏部特恩
补官唯司封繇进士选佥书罗公尚书何公侍郎李公
进士成名者也侍郎之考次琮父王考仲实父所学与
三吴伯仲为乡里后进师宜显不显临邛魏公为之志
墓叹其不逢呜呼当时取士拘进士一涂而崇仁一邑
若 吴若 李数人皆于是科不利进士果足以得人乎哉 (第 17a 页)
(李令问开元中为秘书监好美服珍馔以奢闻有/炙驴罂鹅之属惨毒取味今诗中有异味重之句)
(岂即令问乎草朱注后一首见 吴若 本逸诗 堂本入正集)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去/声)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平/声) (第 27a 页)
(岂即令问乎草朱注后一首见 吴若 本逸诗 堂本入正集)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去/声)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平/声) (第 27a 页)
(至蜀州之青/城新津是也)
当代论(平/声)才子如公复(扶又/切)几人骅骝开道路鹰隼出
风尘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天涯喜相见披豁对(一/作)
(道/)吾真 (吴若 本作君恐误致上四称高之才调下四述/高之交情 骅骝 远鹰隼高骞喻才人得位)
(可以大行其志晚秋行色 (第 45b 页)
当代论(平/声)才子如公复(扶又/切)几人骅骝开道路鹰隼出
风尘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天涯喜相见披豁对(一/作)
(道/)吾真 (吴若 本作君恐误致上四称高之才调下四述/高之交情 骅骝 远鹰隼高骞喻才人得位)
(可以大行其志晚秋行色 (第 45b 页)
(赵汸曰此五诗首尾开阖始终相承皆有意义所谓/忧中有乐而乐中有忧者也 王嗣奭曰五首如一)
(篇文字前四首一气连环不/断至末章总发心事作结)
长吟(朱注此系逸诗收在卞圜本者亦见 吴若 黄/鹤本 按杜斿云此诗已拨形骸累真为烂)
(熳深乃初辞幕府之作楼钥谓束縳酬知已形骸/之累己极到 (第 31b 页)
(篇文字前四首一气连环不/断至末章总发心事作结)
长吟(朱注此系逸诗收在卞圜本者亦见 吴若 黄/鹤本 按杜斿云此诗已拨形骸累真为烂)
(熳深乃初辞幕府之作楼钥谓束縳酬知已形骸/之累己极到 (第 31b 页)
(大怒命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呜呼房魏不复(扶又/切)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
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上/声)少似朱云人至今
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此诗/有感)
(时事而作上四叹中官之恣横下慨当时无救正者首/忆太宗末忆明皇乃伤今而思古也 唐书武德四年)
(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作文学馆收聘贤才/司勋郎中杜如晦考功郎中房玄龄等并以本官为学)
(七凡分三番递宿阁下悉给珍膳命阎立本图像褚遂/良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在选中者天下所)
(向慕谓之登瀛洲建朱注史房玄龄本名乔故秦府学/士魏徵佐隐太子 成不在十八人之列 吴若 注以并)
(举房魏为疑梦弼云此叹房魏之直谏不可得因泛思/秦王时之十八学士也秦王学士本不蒙房魏言之然) (第 24a 页)
呜呼房魏不复(扶又/切)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
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上/声)少似朱云人至今
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此诗/有感)
(时事而作上四叹中官之恣横下慨当时无救正者首/忆太宗末忆明皇乃伤今而思古也 唐书武德四年)
(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作文学馆收聘贤才/司勋郎中杜如晦考功郎中房玄龄等并以本官为学)
(七凡分三番递宿阁下悉给珍膳命阎立本图像褚遂/良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在选中者天下所)
(向慕谓之登瀛洲建朱注史房玄龄本名乔故秦府学/士魏徵佐隐太子 成不在十八人之列 吴若 注以并)
(举房魏为疑梦弼云此叹房魏之直谏不可得因泛思/秦王时之十八学士也秦王学士本不蒙房魏言之然) (第 24a 页)
九日五首(鹤注此当是大历二年夔州作旧史是/年九月吐蕃寇邠州灵州京师戒严故)
(云佳辰对群盗未 吴若 本云缺一首赵次公以登/高一首足之固 尝缺顾注五章皆一时之作随)
(兴所至体/各不同)
重(平 (第 28b 页)
(云佳辰对群盗未 吴若 本云缺一首赵次公以登/高一首足之固 尝缺顾注五章皆一时之作随)
(兴所至体/各不同)
重(平 (第 28b 页)
(有时世先后颠倒失次者旧尝考之知其决非苏公/书也况杜诗佳处有在用事造语之外者惟虚心讽)
(咏乃能见之国华更以余言/求之虽以读三百篇可也)
杜工部集后记 吴 若(通判/建康) 右杜集建康府学所刻版也教授刘常今亘初得府帅
端明李公本以为善又得抚属姚令威宽所传故吏部
鲍钦止本较 (第 65b 页)
(咏乃能见之国华更以余言/求之虽以读三百篇可也)
杜工部集后记 吴 若(通判/建康) 右杜集建康府学所刻版也教授刘常今亘初得府帅
端明李公本以为善又得抚属姚令威宽所传故吏部
鲍钦止本较 (第 65b 页)
六郡之数
若闽中则仍无诸摇分治之窃意黔中亦当类是孟坚
所以不取也其它纪传述汉初事所举郡名若鄣若郯
若 吴若 东阳之类皆楚汉之际增置非复始皇之旧且
不久即废故汉志略而不书唯鄣郡至武帝始改名丹
阳故志称故鄣郡明乎 (第 14b 页)
若闽中则仍无诸摇分治之窃意黔中亦当类是孟坚
所以不取也其它纪传述汉初事所举郡名若鄣若郯
若 吴若 东阳之类皆楚汉之际增置非复始皇之旧且
不久即废故汉志略而不书唯鄣郡至武帝始改名丹
阳故志称故鄣郡明乎 (第 14b 页)
韦偃(朱景玄名画评韦偃京兆人寓蜀善画山水人/物间以戏笔点缀鞍马千变万态曲尽其妙韩)
(干之匹也 吴若 杜诗注偃作鶠东观馀论韦鶠/十马后有李吉南题字少陵有韦偃画马诗)长楸
(曹子建诗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第 12b 页)
(干之匹也 吴若 杜诗注偃作鶠东观馀论韦鶠/十马后有李吉南题字少陵有韦偃画马诗)长楸
(曹子建诗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