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便宜百官多言请割地求成便㮚固持不
可谓三镇为国塞垣三镇破国谁与守且敌情无厌即
割内地尽江淮岂有不来理 唐恪
耿南仲力争不释公
厉声曰河北民无罪弃地民独安之且以河北取天下
势若建瓴河北既亡其谁为中原者帝曰何㮚言 (第 25a 页)
  赵承之(鼎臣)     黄吉老(师中)


  杜公美(充)      李先之(朴)

   唐钦叟(恪)
      韩圣美(韶)

  马君美(深)      石原伯(安道)

  韩公实(子华)     (第 12a 页)
小人若冰炭然势不两立治乱安危系其进退在
人主有以察之而已因出劄子极论君子小人之理且
言靖康间渊圣听用 唐恪
而恪奸邪舞智以御其君能
得渊圣之心移易是非变乱白黑卒谮罢徐处仁吴敏 (第 7a 页)
师道也建议暂诣襄阳以
图幸秦雍者张叔夜也密言于帝天子在外可以号召
四方宜幸西洛连据秦雍亲将兵图兴复者 唐恪
也恪
固不足道师道老将知兵岂无见而云然使帝早从其
言而不为何某所惑急召李纲委以留守之任命康王 (第 12b 页)
  跋曹忠达公守汴奇策
宋靖康中金再入寇既渡河御史中丞曹公辅奏谓去
岁敌寨城外西北地势卑下不知决水灌之最失策今
宜分城中兵数万出据东南劄连珠寨以接外援候敌
营西北引水以灌必获利钦宗以为然 宰相唐恪
曰水
可决兵留为根本不可出公曰兵留城中用兵之死法
尔恪坚持不出兵反先决水灌西北而东南乃无兵竟
被敌据 (第 31b 页)
毕仁叟与平仲谋之已蚤,所以决胜,非藉王超、石保吉之师。靖康之难,种师道与伯纪谋之太生,所以决挫,非独 唐恪
、耿南仲之弱。今事迫坏,群贤无一还顾者。老先生身在辇毂,手持日月,左圜右方,幸与当世贤豪亟襄此务,弃 (第 225 页)
以此少汉文。而其后国家虽多变故。承主统绪者。皆文帝子孙也。至于四百年之后。昭烈正位汉中。司马光比之于 唐恪
之难明。而朱夫子扫去其谬。大书特书。以明其为正统。虽称侧室子。而固无害于正统之传也。况于 先大王之为 (第 498H 页)
以此小汉文。而其后国家虽多变故。承主统绪者。皆文帝子孙也。至于四百年之后。昭烈正位汉中。司马光比之于 唐恪
之难明。而朱夫子扫去其谬。大书特书。以明其为正统。虽称侧室子。而固无害于正统之传也。况于 先大王之为 (第 26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