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放于酒放于赏物且又文有仗境
生情诗或托物起兴如崔延伯每临阵则召田僧超为
壮士歌宋子京修史使丽竖㸐椽独 吴元中
起草令远
山磨隃縻是或一道也走岂能执鞭古人亦聊以耗壮
心遣馀年若所谓老颠欲裂风景不自洗磨者良亦有
(第 7b 页)
  与刘脍书(杨慎/)
策发以还颇厌进取幸兹荒戍瑟居得以息黥补刖自
惟千钧之弩一发不鹄则可永韬矣故无宁效昔人放
于酒放于赏物且文有仗境生情诗或托物起兴如崔
延伯每临阵则召田僧超为壮士歌宋子京修史使丽
竖㸐椽烛 吴元中
起草令远山磨隃麋是或一道也走 (第 7a 页)
有规杨用脩者答书云文有仗境生
情诗或托物起兴如崔延伯每临阵则召田僧超为壮
士歌宋子京脩史使丽竖□椽烛 吴元中
起草令远山 (第 20b 页)
  冯熙载      王 汉
  卷三十八
   毛 友      卢 襄
   宇文虚中      吴 敏
   
李邦彦      刘才邵
   贾安宅      王 珩
   倪 涛      章 夏
   余安 (第 40b 页)
 王宾
尧时神禹会山巅洪水滔滔势接天今日三州租赋地
秋风禾稻自年年
   射鹗山           吴敏
东山空阔原野平吴王养鸡筑高城秋天饥鹗未饱食
侧翅下攫殊无情守城武士心孔恶旦夕窥兹捕鸡鹗
雕弓一展羽箭 (第 6b 页)
为怍有以书规之者答云文有仗境生情诗或
托物起兴如雀延伯临阵则召田僧超为壮士歌宋子
京修史使丽竖㸐椽烛 吴元中
起草令远山磨隃麋
是或一道也走岂能执鞭古人聊以耗壮心遣馀年
耳知我者不可以不闻此言不知我者不可以不闻 (第 13a 页)
人为之终始王时雍徐秉哲莫俦吴幵范琼之
流为金人效忠为邦昌佐命殚竭心肾不遗馀
力岂非妖人贼子欤若孙傅 吴敏
诸人则可谓
腐儒也虏退之后敏等秉政有十不管之谣云
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防秋却管春秋不管
炮石却管安石 (第 19a 页)
  过临江府
故人别后思何堪独倚河亭酒半酣自笑不如双燕子

春风先我到江南
  吴 敏(二首/)
   敏字思德号柚庄吴县人
  洸河
洸河水落秋风早菱叶萧疏菱角老河边渔船如缺瓜
白头夫妇团圞好往 (第 33a 页)
论君子小人之理且
言靖康间渊圣听用唐恪而恪奸邪舞智以御其君能
得渊圣之心移易是非变乱白黑卒谮罢徐处仁 吴敏

而夺之相其后遂致祸故方陛下精励图治枕戈尝胆
振起中兴之功诚不愿蹈覆车之辙也夫疑则当勿任
任则当勿疑持 (第 7a 页)
 举京城四壁守御使十日金人退师十四日除知枢
 密院事封开国伯有乞议不可割三镇劄子三月道
 君回銮御批 吴敏
李纲等令一人来公请行十七日
 离国门十八日次陈留县秋口遇道君太上皇后船
 公拜谒有奏知接见道君太上皇 …… (第 12a 页)
 年秋有宝剑联句至四年次韵叶梦授送家园梅花
 绝句等六百馀篇是也又有乘桴浮于海十二赋记
 序各五题跋十自崇阳与许崧老及 吴元中
诸公书 (第 20a 页)
  资政殿学士任城李邴汉老

  资政殿学士曲阜颜岐夷仲
  资政殿学士真州 吴敏元中(绍兴元年/)
  观文殿大学士邓城范宗尹觉民  资政殿学士滁州 (第 14a 页)
放于酒放于赏物且又文有仗境
生情诗或托物起兴如崔延伯每临阵则召田僧超为
壮士歌宋子京修史使丽竖㸐椽烛 吴元中
起草令远
山摩隃糜是或一道也走岂能执鞭古人亦聊以耗壮
心遣馀年若所谓老颠欲裂风景不自洗磨者良亦有
(第 6b 页)
  托物起兴
昔崔延伯每临阵则令田僧超为壮士歌然后单马入
阵所向无前至僧超死则不复能战宋子京修唐书㸐
二椽烛妾媵夹侍望之如神仙 吴元中
居翰苑每草制 (第 20a 页)
   次韵钱穆父(钦宗在东宫时所藏东坡帖甚富/多有宸翰佥题即位后出二十轴)

    (赐 吴少宰元中
(第 9b 页)
元中
为曾文清妹婿以十轴/归之今藏于元孙户部郎乐道槃宿为馀姚)
    (尝刻石县斋墨迹云病客来从饭颗山集 (第 9b 页)
   东都事略跋序
予为此书于王同老之诉也不敢专主文富洛蜀之相
攻击也不敢专主伊川道君之禅位及姚平仲之劫寨
也不敢专主 吴敏
与李忠定又谓神宗时陈世儒夫妇 (第 21b 页)
  吕本中河南人公著曾孙以文学为枢密院编修官建
炎中尝避兵寓贺州后召为起居舍人


   吴敏
字元中真州人大观二年辟雍试首选蔡京喜其
文欲妻以女敏辞之擢司浙东学事建炎初移柳州用
范宗尹荐起知潭州 (第 24a 页)
讹舛并可
正明季劝进表早下江南策之讹谬
   书宋赠焦光明应公敕后
右宋赠焦光明应公敕硬黄纸写前有庆 元中观文殿
学士
陈骙书御书之宝四大字后别行云祥符六年二
月四日下加宝焉宝左微阙敕亦间阙三数字要为朗
画可阅诵凡焦先焦 (第 6b 页)
  寿山石铭(有序/)
尚宝司卿蹇君伯荣太师忠定公长子也君初度日其
子时泽时润尝获奇石以献背文隐起曰寿诚寿徵也

君因命曰寿山余为铭曰
山之寿文隐籀翠峰巑岏耸奇秀堪舆阐秘介耆耇俾
弥尔性永同久山之寿后天朽
  坦斋箴为 吴敏
宗政著
道若大路人莫不由矢直砥平曾何阻修行之以仁蹈
之以义践之以信运之以智八荒洞达无往不然斯善
履坦 (第 17a 页)
涛斜何异虽胜负兵家之常
今以泽故而没其事岂史法乎朱胜非著秀水閒居录
诋李纲为蔡京子攸之党渊圣受禅纲与 吴敏
以诡计
取执政台谏亦劾纲道君内禅攸先引纲为援使冒定
策之功其言宜非可信者然纲所自撰靖康传信录云 (第 20b 页)
吴敏
罢相言者谓内禅事敏承蔡攸密指及除门下侍
郎亦攸矫制为之责授散官安置余窃叹曰事已不可
为矣因入表劄奏状 (第 20b 页)
   虞沄除左司
   陈昂除吏部郎官
   魏良臣除刑部郎官
   陈规除直龙图阁知庐州安抚淮西
    吴敏
封赠二代
    故祖父故祖母王氏段氏
    故父
    故母夏侯氏
    祖母韩氏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