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文氏停云馆帖十跋
第一卷晋唐小楷自右军黄庭至子敬洛神虽极摹拓
之工然不离文氏故步虞永兴破邪论序规仿曹娥神
明不足耳余尝见此论大抵沙门攻傅太史奕语也率
更心经陀罗尼咒虽用笔甚劲而结法小圆似不类碑
石存者阴符经真草两帖俱有小法颜鲁公麻姑坛不
如旧本拙而存古意欧阳永叔谓鲁公无此笔非也此
正是东方朔家庙碑缩小法耳度人护命经譬如铜雀
遗瓦令人宝爱古人不可及岂唯翰墨而已耶
第二卷唐人双钩王方庆所进真迹后有 岳珂 张雨沈
周王鏊文徵明跋右军二帖无上神品大令光禄并馀
迹纵横妙境虽再经摹勒回睫一阅诸迹丧气间与家
弟临 (第 18a 页)
第一卷晋唐小楷自右军黄庭至子敬洛神虽极摹拓
之工然不离文氏故步虞永兴破邪论序规仿曹娥神
明不足耳余尝见此论大抵沙门攻傅太史奕语也率
更心经陀罗尼咒虽用笔甚劲而结法小圆似不类碑
石存者阴符经真草两帖俱有小法颜鲁公麻姑坛不
如旧本拙而存古意欧阳永叔谓鲁公无此笔非也此
正是东方朔家庙碑缩小法耳度人护命经譬如铜雀
遗瓦令人宝爱古人不可及岂唯翰墨而已耶
第二卷唐人双钩王方庆所进真迹后有 岳珂 张雨沈
周王鏊文徵明跋右军二帖无上神品大令光禄并馀
迹纵横妙境虽再经摹勒回睫一阅诸迹丧气间与家
弟临 (第 18a 页)
此本有录无书者尚有刘弇邓肃黄轩魏了
翁方逢辰宋伯仁冯时行 岳珂 严羽裘万顷
谢枋得吕定郑思肖王柏葛长庚朱淑真十
六家盖剞劂未竣故竟无完帙也近时曹庭 (第 2a 页)
翁方逢辰宋伯仁冯时行 岳珂 严羽裘万顷
谢枋得吕定郑思肖王柏葛长庚朱淑真十
六家盖剞劂未竣故竟无完帙也近时曹庭 (第 2a 页)
读左传随笔
公入而赋(句)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
(句)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杜注曰赋赋诗也以
赋字为句则大隧四句其所赋之诗也钟伯敬
不详句读误认为左传叙事之辞加抺而评之
曰俗笔今人学问粗浅敢于訾讥古人特书之
以戒后学
二
僖二十四年传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建安本公
子士泄(读) 岳珂 本公子士(读)按二十年注公子
士郑文公子泄堵寇郑大夫此注云堵俞弥郑
大夫者泄姓见前不须更举也今人皆以 (第 2a 页)
公入而赋(句)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
(句)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杜注曰赋赋诗也以
赋字为句则大隧四句其所赋之诗也钟伯敬
不详句读误认为左传叙事之辞加抺而评之
曰俗笔今人学问粗浅敢于訾讥古人特书之
以戒后学
二
僖二十四年传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建安本公
子士泄(读) 岳珂 本公子士(读)按二十年注公子
士郑文公子泄堵寇郑大夫此注云堵俞弥郑
大夫者泄姓见前不须更举也今人皆以 (第 2a 页)
别(三首/)
自我辞京阙公今亦避贤一舟旋泛宅万事且归田西
日云仍蔽东溟海未填无由慰朝野把酒强陶然
烧尾偕通籍扬眉共校文由来真臭味相逐比龙云拙
免书钩党衰犹话典坟相留三日醉离袂忍轻分
景德前朝寺经过路旧谙到门三贝塔负郭一龙潭别
思花重驿离筵酒半酣平泉新草木须满道山南
金铭寺访秋潭上人
不远金铭寺支公旧法堂鸱夷范蠡宅桯史 岳珂 坊过
雨花盈砌抽梢竹覆墙由来方外社主客意都忘
湖上
峰头宝所塔湖上水仙王芳草年年绿风荷岸岸香靸 (第 9a 页)
自我辞京阙公今亦避贤一舟旋泛宅万事且归田西
日云仍蔽东溟海未填无由慰朝野把酒强陶然
烧尾偕通籍扬眉共校文由来真臭味相逐比龙云拙
免书钩党衰犹话典坟相留三日醉离袂忍轻分
景德前朝寺经过路旧谙到门三贝塔负郭一龙潭别
思花重驿离筵酒半酣平泉新草木须满道山南
金铭寺访秋潭上人
不远金铭寺支公旧法堂鸱夷范蠡宅桯史 岳珂 坊过
雨花盈砌抽梢竹覆墙由来方外社主客意都忘
湖上
峰头宝所塔湖上水仙王芳草年年绿风荷岸岸香靸 (第 9a 页)
治中家多书江浙图志惟此焉阙真宗时诏诸道
修图经仅得海盐一志而已理宗时郡守张元成始延
闻人伯纪为志后守 岳珂 命关表卿重修未成而去元
某宗时经历单庆命学官徐硕复修之入国朝为府领
嘉兴海盐崇德三县宣宗朝始析嘉兴为 (第 4a 页)
修图经仅得海盐一志而已理宗时郡守张元成始延
闻人伯纪为志后守 岳珂 命关表卿重修未成而去元
某宗时经历单庆命学官徐硕复修之入国朝为府领
嘉兴海盐崇德三县宣宗朝始析嘉兴为 (第 4a 页)
题唐太宗哀册文后
天台詹君国器嗜古如嗜利近于汴梁市中购得褚登
善所撰唐太宗哀册文一卷旧尝藏相台 岳珂倦翁 家
后有北燕乔篑成所题定为唐人书詹君既自识其左
复请濂一言之濂闻唐故事哀册国之大典也非职载
笔至司钧 (第 14b 页)
天台詹君国器嗜古如嗜利近于汴梁市中购得褚登
善所撰唐太宗哀册文一卷旧尝藏相台 岳珂倦翁 家
后有北燕乔篑成所题定为唐人书詹君既自识其左
复请濂一言之濂闻唐故事哀册国之大典也非职载
笔至司钧 (第 14b 页)
至元嘉禾志跋
嘉禾志三十有二卷至元中经历单庆延郡博士徐硕
纂辑成书序之者郡人郭晦唐天麟也嘉禾之有志肇
自宋淳熙间郡守张元成延闻人伯纪修之既而 岳珂
来守郡复延乡先辈关栻表卿续修因珂改调中辍仅 (第 11b 页)
嘉禾志三十有二卷至元中经历单庆延郡博士徐硕
纂辑成书序之者郡人郭晦唐天麟也嘉禾之有志肇
自宋淳熙间郡守张元成延闻人伯纪修之既而 岳珂
来守郡复延乡先辈关栻表卿续修因珂改调中辍仅 (第 11b 页)
仍命方庆正书标二
十八人官世设九宾观于武成殿而以墨迹卷还方庆
盖秘府储藏故罕题识第有宋高宗用小玺其后 岳珂
张雨王鏊文徵明跋者四人而已是卷向藏乡先生项
子长家子长讳笃寿中嘉靖壬戌进士入词林性好藏 (第 2a 页)
十八人官世设九宾观于武成殿而以墨迹卷还方庆
盖秘府储藏故罕题识第有宋高宗用小玺其后 岳珂
张雨王鏊文徵明跋者四人而已是卷向藏乡先生项
子长家子长讳笃寿中嘉靖壬戌进士入词林性好藏 (第 2a 页)
临摹
王绍宗善书与人书云鄙人书翰无工者特由水墨之
积习恒精心极意虚神静心以取之又虞世南亦不临
写但心准目想而已然此可与上智道若下学必须临
摹唐太宗云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可以嗤萧
子云临摹之益大矣
又
余观 岳珂 英光堂帖有米元章临智永真草千文与今
本大不同乃知古人临帖不论形似也珂跋其后云摹
临两法本不同摹帖如梓 (第 6a 页)
王绍宗善书与人书云鄙人书翰无工者特由水墨之
积习恒精心极意虚神静心以取之又虞世南亦不临
写但心准目想而已然此可与上智道若下学必须临
摹唐太宗云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可以嗤萧
子云临摹之益大矣
又
余观 岳珂 英光堂帖有米元章临智永真草千文与今
本大不同乃知古人临帖不论形似也珂跋其后云摹
临两法本不同摹帖如梓 (第 6a 页)
跋周易本义咸淳本
曩有客读朱文公本义毕谓予曰杂卦传咸速也恒久
也注但云咸速恒久而不加一字得母有脱句乎蒙无
以应也今见咸淳乙丑九江吴革刊本乃是感速常久
始叹本义之简而明盖感故速常故久俗本讹两字而
注文遂成附赘矣又杂卦遘遇也不作姤与唐石经 岳
倦翁 本正同可證文公本义犹未误或据流俗本以訾
考亭岂其然乎
跋薛季宣书古文训
薛季宣书古文自序以为即 (第 2b 页)
曩有客读朱文公本义毕谓予曰杂卦传咸速也恒久
也注但云咸速恒久而不加一字得母有脱句乎蒙无
以应也今见咸淳乙丑九江吴革刊本乃是感速常久
始叹本义之简而明盖感故速常故久俗本讹两字而
注文遂成附赘矣又杂卦遘遇也不作姤与唐石经 岳
倦翁 本正同可證文公本义犹未误或据流俗本以訾
考亭岂其然乎
跋薛季宣书古文训
薛季宣书古文自序以为即 (第 2b 页)
以足此书以假友人得脱灰烬刘
氏传乃先越公居宥府时 岳肃之
侍郎所遗家讳咸以
绛罗覆其上二书当永为子孙宝俾勿坠
书郑潜昭曾祖东谷先生谥议后
胡忠简论王正道 (第 11a 页)
氏传乃先
绛罗覆其上二书当永为子孙宝俾勿坠
书郑潜昭曾祖东谷先生谥议后
胡忠简论王正道 (第 11a 页)
跋宋史杨文靖公传后
跋宋史胡舜陟列传
跋宋史史浩传后
跋宋史赵雄列传
跋宋史杨大异列传
跋 岳珂 传
跋宋史陈谦列传
跋宋史郑丙列传
跋宋史袁韶列传
读明高皇帝纪
跋明史杨守阯传 (第 20a 页)
跋宋史胡舜陟列传
跋宋史史浩传后
跋宋史赵雄列传
跋宋史杨大异列传
跋 岳珂 传
跋宋史陈谦列传
跋宋史郑丙列传
跋宋史袁韶列传
读明高皇帝纪
跋明史杨守阯传 (第 20a 页)
跋宋史杨大异列传
杨大异登嘉定十三年进士其为四川参议官死节更
生在理宗嘉熙三年已而入知鼓院迁理寺出持广东
庾节除秘阁奉祠盖尚未六十也家居又二十四年卒
而宋史言其少时乃尝受春秋于五峰胡氏之门愚考
五峰之卒在绍兴之末今姑以大异死节之时追计之
閒以孝宗二十六年光宗五年宁宗三十年理宗十三
年已七十馀矣大异从五峰时即甚少亦当及冠果尔
则其成进士已六十馀本传年八十二之言又恐不足
信也五峰弟子寥寥寡传然自南轩而外如彪居正吴
晦夫俱在淳熙前后之閒大异相去悬远于岳麓弟子
吴赵辈尚称后进则讹误可知诸胡以籍溪为最长致
堂茆堂皆与五峰年相若无及孝宗之世者惟广仲稍
后死其与南轩昌明文定之学最为碧泉遗老或者大
异曾受经焉而本传因之成讹耳
跋 岳珂 传
鄂王诸 (第 17a 页)
倦翁 最有声于时其礼记之学则为卫正叔
以后第一其桯史诸种则多足以备宋史之遗其玉楮 (第 17a 页)
集则为嘉定一名家若其上吴畏斋启惓惓以开禧兵
隙为寒心力言招伪官遣妄谍无补于事允称志识不
群者矣然予考张端义奏疏劾史相国弥远城狐社鼠
布满中外朱端常莫泽李知孝梁成大之在台谏袁韶
之在京畿郑损之在西蜀冯榯之在殿岩吴英之在许
浦 岳珂 杨绍云郑定蔡廙之在四总借天子之法令吮
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内实囊橐何居乎 (第 17b 页)
倦翁 而亦预
此列也宋史于鄂王附传甚略而徐鹿卿传珂守当涂
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
初命 …… (第 17b 页)
皆寝又袁甫传珂以知兵财召甫奏珂总
饷二十年焚林竭泽珂竟从外补然则珂直掊克忮深
之小人得无有愧于乃祖乎 倦翁 生平颇景仰朱子具
见桯史所录其所为不当至此抑或色取而行违者耶 (第 18a 页)
杨大异登嘉定十三年进士其为四川参议官死节更
生在理宗嘉熙三年已而入知鼓院迁理寺出持广东
庾节除秘阁奉祠盖尚未六十也家居又二十四年卒
而宋史言其少时乃尝受春秋于五峰胡氏之门愚考
五峰之卒在绍兴之末今姑以大异死节之时追计之
閒以孝宗二十六年光宗五年宁宗三十年理宗十三
年已七十馀矣大异从五峰时即甚少亦当及冠果尔
则其成进士已六十馀本传年八十二之言又恐不足
信也五峰弟子寥寥寡传然自南轩而外如彪居正吴
晦夫俱在淳熙前后之閒大异相去悬远于岳麓弟子
吴赵辈尚称后进则讹误可知诸胡以籍溪为最长致
堂茆堂皆与五峰年相若无及孝宗之世者惟广仲稍
后死其与南轩昌明文定之学最为碧泉遗老或者大
异曾受经焉而本传因之成讹耳
跋 岳珂 传
鄂王诸 (第 17a 页)
倦翁 最有声于时其礼记之学则为卫正叔
以后第一其桯史诸种则多足以备宋史之遗其玉楮 (第 17a 页)
集则为嘉定一名家若其上吴畏斋启惓惓以开禧兵
隙为寒心力言招伪官遣妄谍无补于事允称志识不
群者矣然予考张端义奏疏劾史相国弥远城狐社鼠
布满中外朱端常莫泽李知孝梁成大之在台谏袁韶
之在京畿郑损之在西蜀冯榯之在殿岩吴英之在许
浦 岳珂 杨绍云郑定蔡廙之在四总借天子之法令吮
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内实囊橐何居乎 (第 17b 页)
倦翁 而亦预
此列也宋史于鄂王附传甚略而徐鹿卿传珂守当涂
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
初命 …… (第 17b 页)
皆寝又袁甫传珂以知兵财召甫奏珂总
饷二十年焚林竭泽珂竟从外补然则珂直掊克忮深
之小人得无有愧于乃祖乎 倦翁 生平颇景仰朱子具
见桯史所录其所为不当至此抑或色取而行违者耶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