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冯 坦     刘应凤

   龚孟夔     李谨思
   董师谦     俞德邻
   宋庆之      吴锡畴
   
汪若楫     尤冰寮
   宋自逊     阮秀实
   邓克中     欧阳庆甫
   牟 巘  (第 89b 页)
 沈毅斋历官武夷书院山长别号勿斋所著有性理
 字训讲义百篇及太极图说近思录注(见本/传)
吴麟坡(山/)字镇国休宁江潭人仕终宣州通判工诗词 吴兰皋(锡畴/)
字元伦基仲之子年四岁而孤刻志于学
 慕徐稚茅容之为人伯氏破其产或教之讼谢曰贫
 窭命也二祖以孝友名家 (第 27a 页)
 字训讲义百篇及太极图说近思录注(见本/传)
吴麟坡(山/)字镇国休宁江潭人仕终宣州通判工诗词
吴兰皋 (锡畴/
)字 (第 27a 页)
元伦
基仲之子年四岁而孤刻志于学
 慕徐稚茅容之为人伯氏破其产或教之讼谢曰贫
 窭命也二祖以孝友名家吾兄弟 (第 27a 页)
    程山长(若庸/)传     洪焱祖

程山长若庸字达原宋端明殿学士珌之从侄咸淳四
年陈文龙榜进士从学双峰饶先生鲁又师事毅斋沈
先生贵宝得闻朱子之学淳祐丁未为湖州安定书院
山长庚戍冯此山去疾创临汝书院于抚州聘若庸为
山长置田宅居之咸淳戊辰为福建武夷书院山长若
庸累主师席及门之士最盛在新安号勿斋学者称勿
斋先生如范奕金洙 吴锡畴
皆其高弟在抚州号徽庵
以寓不忘桑梓之意学者称徽庵先生如吴澄程钜夫 (第 19a 页)
著述宜其不能哉是故不徒养口体者知
贵其身者也不为今人之所养者能拔其类者也是所
谓能以古人自任者也平阳 吴元范
氏敏而好学贫而
有守以养素名其斋余病世之士养之无其素也久矣
(第 3a 页)
元范
之知所养又恐其未知养之之方也故为说以
遗之
   慎脩斋说
平阳有雅德之士曰宋以廉氏年几六十不懈于学 (第 3a 页)
不尽心
焉此岂非有道者哉师以庵未有记具石求记而 吴君
元范
又为之请乃书曰庵创于宋淳熙间名正因堂檀 (第 31a 页)
而不可泥古
仲珩尚慎旃哉斯言也敢请质诸太史先生苟以为可
则因以为记
   景古斋记
平阳有好古之士曰 吴元范
氏凡一言一行皆师古之
人而性嗜篆𨽻真行诸书非古不为也于是名其居曰
景古而徵记于余余辱交 (第 20a 页)
元范
欲其景慕夫远者大者 (第 20a 页)

吴锡畴(字元伦儆诸/孙有兰皋集)
汤仲友(初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吴郡/人晚自号西楼有壮游诗集)
顾逢(字君际吴郡人宋末举进士不第后辟为 (第 61b 页)
吴锡畴(字 元伦
儆诸/孙有 (第 61b 页)
兰皋
集)
汤仲友(初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吴郡/人晚自号西楼有壮游诗集)
顾逢(字君际吴郡人宋末举进士不第后 (第 61b 页)
    集部四
 兰皋集        别集类三(宋/)
  提要
    (臣/)等谨案兰皋集二卷 宋吴锡畴
(第 1a 页)
锡畴

     (第 1a 页)
元伦
休宁人广南西路安抚使儆之从孙处
    士垕之子也 (第 1a 页)
锡畴
四岁而孤刻志于学慕徐
    稚茅容之为人师事程若庸所传授甚正咸
    淳间南康守叶阊聘为白龙洞书 (第 1a 页)
院堂长不

    赴所居每艺兰自况因以 兰皋
为号集中存
    诗无多盖皆晚年所自删定者儆所作竹洲
    集气体高 (第 1b 页)
锡畴
承其家学故吟咏亦多有
    可观宋末名流交相引重如题林逋墓之清
    风千载梅花共说著梅花定说君 (第 1b 页)
皆臣与前任浙江海道副使、今升两广总督谭纶所练浙兵,并无一客兵预之。其初战章安也,则有首功卢奇等、阵亡 吴元伦
等;再战葛埠,则有首功娄楠等、阵亡 (第 119 页)
无子弟之过。先生没。而与伯季诸公。裒稡先生诗文。以传于世。最为斯文诸老所称许。不惟其文词为然。及其胤 兰皋子。
尤号为屠龙手。艺亢而无所售。坎壈没世。然犹训诲后进。以登名于朝者六七人。考其志与状。世孝友有至行。居 …… (第 248L 页)
珍。登其材。需巨室之用。而卒之蓬蔂而沈沦。三复咏松诗。令人流涕。其残篇遗牍。顾不为后世之所贵重哉。间 兰皋
之孙瑞润。奉其大人之命。以二世诗文示余。且修辑志状及悼亡诸什附诸后。为追远录二卷。将以求正于一时之文 (第 248L 页)
欲序 兰皋子
遗稿。笔几下而止者数。盖以势位通籍而上。皆胜 (第 30L 页)
兰皋子。
以党援结社而上。皆胜 (第 30L 页)
兰皋子
矣。故言之称其实。则见者必以为夸而不信。并讥序者。若避焉。则是强意藏善。而使瑰宝受屈。所不忍也。且诗 (第 30L 页)
。有色非目之所可睹。有声非耳之所可听。有味非舌之所可尝。则索解遇赏。岂不难哉。虽然。 兰皋子。
是古之清士。而其诗实作家。忆余幼年。尝受书于 (第 30L 页)
兰皋子。
见其日整衣冠。对案读书。间写 星湖集数纸。有所感辄寓于诗。诗成一再吟咏。或收或不收。当时不省为何语。 …… (第 30L 页)
阴死。得袁氏表章。飞声远迩。不然。造物者无屈伸之权而人心遂怠矣。且语曰。使一世知之。不如使百世知之。 兰皋子
之所自期。余之为 (第 30L 页)
兰皋子
期者。盖在此矣。
雨庭稿序
诗之为言。自四而五而六而七。然今世所行者。率五若七。四则风雅后铭颂外罕见 (第 30L 页)
曰涂。其尤著也。是以论唐代阀阅文章。指不先崔而偻。尽盛矣哉。不佞读益阳南氏联芳集。其亦海外之崔门也。 兰皋先生
讳庆薰。高标邃学。望重乡邦。升司马。隐不仕。积德累仁。委祉后承。七世阐黄甲八。登庠十四。寝郎一。凡此 (第 84L 页)
。而悠然溘然于今朝。意者其二祖之遗乎。人固有一死耳。死而如君。亦荣矣。顾吾为君痛恨而不能已者。君承我 兰皋先生
世嫡之重。奕世宦学。已有所自来。而德性之温醇。风仪之峻整。宗党之所依庇也。乡邦之所倚重也。蚤游太学。 (第 48L 页)
处。以待秉笔者书之。公以万历乙未岁。生于九峰山下元邱里。幼聪悟夙成。为人最简重。弱冠。已负儒林望。父 兰皋先生
讳庆薰。早为乡邦所重。负笈从者。皆一时善流。公盖由庭范而成性焉。人谓世有其人。废朝丁巳司马试。中李荣 (第 130L 页)
世有讳义禄。以壬辰军功拜判官。判官生讳庆薰进士。壬辰陪亲入火王城。陈制敌应变之策。乱靖读书求志。是为 兰皋先生。
兰皋生讳佶号安分堂。光海时中进士。放榜日闻凶疏出。乘夜径归。自是閒溪讳尚周,府使晚翠轩讳 (第 594H 页)
。以壬辰军功拜判官。判官生讳庆薰进士。壬辰陪亲入火王城。陈制敌应变之策。乱靖读书求志。是为兰皋先生。 兰皋
生讳佶号安分堂。光海时中进士。放榜日闻凶疏出。乘夜径归。自是閒溪讳尚周,府使晚翠轩讳 …… (第 594H 页)
无嗣取世父默轩讳达渊子讳命珣第二子为子。即公也。妣载宁李氏通德郎润稷女。屹峰赟望玄孙。本生妣碧珍李氏 锡畴
女。星山君轼后。俱有女士行。公以 纯庙癸巳正月二日。生于梅湖里第。才学语。慧窦已开。见考公日三省省斋 (第 602H 页)
家礼以后三礼皆忘也。童行无道。不经先生之再勘。有或与晚论参差。又或字句使用。有所难通。而学者病焉。此 兰皋先生
南公解义之所以作也。其为书也。纲之以家礼之文。采集仪礼,周礼,礼记等经传注疏及开元礼,书仪,大全及我 (第 524H 页)
姓名溷人墙壁。不其难乎。谨按公讳尚召字幼辅。 兰皋先生
之孙。生崇祯甲戌。笃志力学。年二十七登上庠。居馆数岁。忽不乐卷归。养偏慈克孝。奉祭祀克诚。简言笑少喜 (第 612L 页)
止对序增护。道和衰朽孤喘。久寄于世。种种为天祸人殃所撞著。内消外铄。殆不可支吾。直是苦恼而已柰何。先 兰皋先生
遗亭重建之举。不亶佥君子追慕之诚迥出寻常。而斯文慰幸。宁有远迩之间哉。但亭楣文字。所托非其人。则当百 (第 174L 页)
呜呼。南氏出自英阳。新罗英毅公讳敏。其初祖也。 本朝有监察御史讳须。其入乡之祖也。中世有讳庆一以从弟 兰皋先生
庆薰之次子侹为嗣。其五世祖也。曾祖曰翼明寿佥枢。祖曰国昌。考曰鹏万。妣咸阳朴氏。直讲时泰女。生考曰岱 (第 554H 页)
自靖。其见之明守之确决之勇。深得古君子处变之道。是岂偶尔办得于慷慨立谈之间哉。其必有所本矣。盖公幼被 兰皋先生
义方之训。及长僦居退陶先生之乡。日从贤士大夫游。其讲劘私淑之功。固有以异于人者。是以当其 (第 61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