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于嘉靖之世夫以君仁
则臣直君明则臣材能一伸之而不能竟者何哉
蔡林屋先生羽字九逵居吴县之洞庭西山因自号 林
屋山人先生 生而警颖能读古文奇书既长工属文又
能为歌诗高自标榜以为韩柳不足言吾所撰著先秦
两汉少陵不足言吾于篇章 (第 15b 页)
则臣直君明则臣材能一伸之而不能竟者何哉
蔡林屋先生羽字九逵居吴县之洞庭西山因自号 林
屋山人先生 生而警颖能读古文奇书既长工属文又
能为歌诗高自标榜以为韩柳不足言吾所撰著先秦
两汉少陵不足言吾于篇章 (第 15b 页)
邹诉耳其同褚正书本而注者亦仅
李荃而胥元一继之其同欧阳本而注者则有黄居真
曹道冲沈亚夫任道明蔡氏唐淳 俞琰 刘处玄袁淑凡
十馀家又颇證后增百字之谬此吴兴所以的然据欧
阳本也其标阴符作阴苻却误苻草也苻洪之改符而 (第 9a 页)
李荃而胥元一继之其同欧阳本而注者则有黄居真
曹道冲沈亚夫任道明蔡氏唐淳 俞琰 刘处玄袁淑凡
十馀家又颇證后增百字之谬此吴兴所以的然据欧
阳本也其标阴符作阴苻却误苻草也苻洪之改符而 (第 9a 页)
自灵岩至西洞庭四首 袁帙
灵岩高处是琴台舞榭歌梁已草莱西施洞指云中出
范蠡舟从海上来
龙争虎斗事千秋越垒吴宫麋鹿游更分震泽为彭蠡
亦有三江赛十洲
天开地缺浸方舆漭漭波涛混太虚缥缈峰头看浴日
毛公坛下閟丹邱
七十二峰天削成青莲万朵画分明若为飞舄都游遍
不减蓬莱顶上行
游西洞庭山记
夫览山川辨物宜稽民俗舒性情游之概也西洞庭去
吴城百里予自胥口抵山馆于 林屋山人山人 负经济
之学数奇而山居因山创楼名曰玄秀销夏环其前缥
缈倚其后山之胜萃于兹矣是日也遂登缥缈之颠山
有九 (第 32b 页)
灵岩高处是琴台舞榭歌梁已草莱西施洞指云中出
范蠡舟从海上来
龙争虎斗事千秋越垒吴宫麋鹿游更分震泽为彭蠡
亦有三江赛十洲
天开地缺浸方舆漭漭波涛混太虚缥缈峰头看浴日
毛公坛下閟丹邱
七十二峰天削成青莲万朵画分明若为飞舄都游遍
不减蓬莱顶上行
游西洞庭山记
夫览山川辨物宜稽民俗舒性情游之概也西洞庭去
吴城百里予自胥口抵山馆于 林屋山人山人 负经济
之学数奇而山居因山创楼名曰玄秀销夏环其前缥
缈倚其后山之胜萃于兹矣是日也遂登缥缈之颠山
有九 (第 32b 页)
王氏世德赞
客游吴入昌门游尘市嚣与高楼阁道相上下
其中无逸民高士之居也望而知之出阊门可
三四里去䌽云桥百步有宅一区黄土筑墙蓬
蒿缀屋夹窗疏𣠄明净可数有人补衣苴履读
书咏歌声出金石者王人鉴德操也余过访德
操读吴参议文仲所述世德叙德操四世一身
皆持斋断肉泊然如老僧卜隐于斯者百有馀
年矣余閒居访求吴中旧事胜国时有 俞琰先
生 隐居南园著书读易而琰之子仲温仲温之
子桢桢之孙嗣之皆隐居尚志桢为都昌令未 (第 2b 页)
客游吴入昌门游尘市嚣与高楼阁道相上下
其中无逸民高士之居也望而知之出阊门可
三四里去䌽云桥百步有宅一区黄土筑墙蓬
蒿缀屋夹窗疏𣠄明净可数有人补衣苴履读
书咏歌声出金石者王人鉴德操也余过访德
操读吴参议文仲所述世德叙德操四世一身
皆持斋断肉泊然如老僧卜隐于斯者百有馀
年矣余閒居访求吴中旧事胜国时有 俞琰先
生 隐居南园著书读易而琰之子仲温仲温之
子桢桢之孙嗣之皆隐居尚志桢为都昌令未 (第 2b 页)
祀地无配位议 徐乾学
(臣/)乾学(臣/)菼既上北郊配位议复奉
皇上面谕朕考古制祀地不同南郊可不设配位否其
采经史旧闻以对朕当详思之钦此(臣/)谨考易豫卦先
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臣/)案孔颖达云以
祖考配上帝若周夏正郊天祀灵威仰以祖后稷配也
配祀明堂五方之帝以考文王也 俞琰 云配以祖考如
商汤祭昊天而配以喾祭五帝而配以契也此言以祖 (第 10a 页)
(臣/)乾学(臣/)菼既上北郊配位议复奉
皇上面谕朕考古制祀地不同南郊可不设配位否其
采经史旧闻以对朕当详思之钦此(臣/)谨考易豫卦先
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臣/)案孔颖达云以
祖考配上帝若周夏正郊天祀灵威仰以祖后稷配也
配祀明堂五方之帝以考文王也 俞琰 云配以祖考如
商汤祭昊天而配以喾祭五帝而配以契也此言以祖 (第 10a 页)
易璇玑序
宋之南渡君臣多讲易义高宗召荆门朱震论易殿中
称旨除祠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赐以告词敷及否泰
之义右相张浚入朝亦书否泰二卦赐焉于时浚及宰
相李纲李光沈该皆著易传而林倏李授之刘翔郭伸
王义朝都洁彭与王大宝吴适宋大明均以易义经进
或令秘书看详或令有司给札或与堂除或补上州文
学独环溪吴氏上易璇玑三卷其言易自彖求之卦次
求之象次求之爻作论二十七篇文辞简奥间以韵语
行之类古繇占卓尔成一家言以书犯庙讳赏独不及
嗟夫朝之一命再命奚足为儒者重轻而得之不得有
命焉此严夫子董相所以有哀时命文士不遇赋也吴
氏讳沆字德远崇仁布衣其没也乡人祀诸郡县学 周易集说序
周易集说一十三卷各冠以序吴人 俞琰玉吾 叟所著
也叟于宝祐间以词赋称宋亡隐居不仕自号石涧道 (第 4a 页)
宋之南渡君臣多讲易义高宗召荆门朱震论易殿中
称旨除祠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赐以告词敷及否泰
之义右相张浚入朝亦书否泰二卦赐焉于时浚及宰
相李纲李光沈该皆著易传而林倏李授之刘翔郭伸
王义朝都洁彭与王大宝吴适宋大明均以易义经进
或令秘书看详或令有司给札或与堂除或补上州文
学独环溪吴氏上易璇玑三卷其言易自彖求之卦次
求之象次求之爻作论二十七篇文辞简奥间以韵语
行之类古繇占卓尔成一家言以书犯庙讳赏独不及
嗟夫朝之一命再命奚足为儒者重轻而得之不得有
命焉此严夫子董相所以有哀时命文士不遇赋也吴
氏讳沆字德远崇仁布衣其没也乡人祀诸郡县学
周易集说一十三卷各冠以序吴人 俞琰玉吾 叟所著
也叟于宝祐间以词赋称宋亡隐居不仕自号石涧道 (第 4a 页)
钟离权
仙家称钟离先生者唐人钟离权也与吕岩同时韩润
泉选唐诗绝句卷末有钟离一首可證也近世俗人称
汉钟离盖因杜子美元日诗有近闻韦氏妹远在汉钟
离流传之误遂傅会以钟离权为汉将钟离昧矣可发
一笑说神仙者大率多欺世诳愚如世传沁园春及解
红二词为吕洞宾作按沁园春词宋驸马王晋卿初制
此腔解红儿则五代和凝歌童凝为制解红一曲初止
五句见陈氏乐书后乃衍为解红儿慢焉有吕洞宾在
唐预知其腔而填为此曲乎元 俞琰 又注沁园春琰虽
博学亦惑于长生之说而随俗耳琰子仲温序其父阴
符经云先君七十而逝由此言之琰之笃好养生寿 (第 5a 页)
仙家称钟离先生者唐人钟离权也与吕岩同时韩润
泉选唐诗绝句卷末有钟离一首可證也近世俗人称
汉钟离盖因杜子美元日诗有近闻韦氏妹远在汉钟
离流传之误遂傅会以钟离权为汉将钟离昧矣可发
一笑说神仙者大率多欺世诳愚如世传沁园春及解
红二词为吕洞宾作按沁园春词宋驸马王晋卿初制
此腔解红儿则五代和凝歌童凝为制解红一曲初止
五句见陈氏乐书后乃衍为解红儿慢焉有吕洞宾在
唐预知其腔而填为此曲乎元 俞琰 又注沁园春琰虽
博学亦惑于长生之说而随俗耳琰子仲温序其父阴
符经云先君七十而逝由此言之琰之笃好养生寿 (第 5a 页)
于此求之足矣若夫古今学易者精微之旨无过
于王辅嗣韩庸伯之流宋人一往抺杀则过也纂集
之家远则李鼎祚近则 俞琰 熊过近代之谈易者自
李卓吾管东翁之外时未免为时人讲章兔园册子
若欲一一取之恐尼父之韦编有不胜而铁挝之 (第 17a 页)
于王辅嗣韩庸伯之流宋人一往抺杀则过也纂集
之家远则李鼎祚近则 俞琰 熊过近代之谈易者自
李卓吾管东翁之外时未免为时人讲章兔园册子
若欲一一取之恐尼父之韦编有不胜而铁挝之 (第 17a 页)
溍是用序其大略如此使览者知
是书非独为一州之荣观也
周易集说序
周易集说四十卷纂图二卷古占法一卷 林屋山人俞氏 述其
为说大抵祖程邵而宗朱古今诸儒之言之善有所弗遗也而
其巳意亦以附见焉其是非取舍不合于圣人者寡矣盖 (第 11a 页)
是书非独为一州之荣观也
周易集说序
周易集说四十卷纂图二卷古占法一卷 林屋山人俞氏 述其
为说大抵祖程邵而宗朱古今诸儒之言之善有所弗遗也而
其巳意亦以附见焉其是非取舍不合于圣人者寡矣盖 (第 11a 页)
徒空言已哉某窃谓此今日
贤师帅立教作人之意也敢敬述焉是为序
考定周易参同契序(前语举/要附)
元 俞琰 氏谓参同契有四言五言散文之不同上篇有
乾坤坎离屯蒙七八九六等语中篇复有之恐其为两
人之语因欲以四言五 (第 26a 页)
贤师帅立教作人之意也敢敬述焉是为序
考定周易参同契序(前语举/要附)
元 俞琰 氏谓参同契有四言五言散文之不同上篇有
乾坤坎离屯蒙七八九六等语中篇复有之恐其为两
人之语因欲以四言五 (第 26a 页)
学门人尝草平燕策病未及上闻壬午之变呕血死无
子祭酒刘文恭其嗣子也俞贞木本名祯后以字行别
字有立石涧 先生玉吾 之子元季不仕国初知乐昌都
昌知县清苦笃学敦行古道建文中坐事卒袁华字子
英昆山人能诗尤长于乐府洪武中郡 (第 8b 页)
子祭酒刘文恭其嗣子也俞贞木本名祯后以字行别
字有立石涧 先生玉吾 之子元季不仕国初知乐昌都
昌知县清苦笃学敦行古道建文中坐事卒袁华字子
英昆山人能诗尤长于乐府洪武中郡 (第 8b 页)
是非必有能辨之者
玄牝说
丹家屡说玄牝张随作图谓左玄右牝是指两肾而言 俞琰 作赋谓上玄下牝是指心肾而言张平叔著金丹
四百字又谓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非心非肾非口
鼻非脾胃非榖道非 (第 6a 页)
膀胱非丹田非泥丸乃神气之根
虚无之谷在身而求不可求于他是又不肯明白说破
令人猜度不得按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是玄牝
指谷神而言谷神何物乃脐肾之间呼吸之气也盖山
四围而中虚曰谷人身四围而中虚亦若谷然前虽对
脐而不著于脐后虽对肾而不著于肾其中虚处一气
存焉其呼而上也自此而起其吸而下也至此而止持
其呼吸而炼之则丹由此而造此所以谓之玄牝也玄
以丹言牝以母言言此乃丹之母也张随 俞琰 不知谷
神为玄牝乃妄以左右肾及以心与肾当之又以玄牝
二字分为两物误矣老子又曰玄牝之门乃天地根门 (第 6b 页)
玄牝说
丹家屡说玄牝张随作图谓左玄右牝是指两肾而言 俞琰 作赋谓上玄下牝是指心肾而言张平叔著金丹
四百字又谓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非心非肾非口
鼻非脾胃非榖道非 (第 6a 页)
膀胱非丹田非泥丸乃神气之根
虚无之谷在身而求不可求于他是又不肯明白说破
令人猜度不得按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是玄牝
指谷神而言谷神何物乃脐肾之间呼吸之气也盖山
四围而中虚曰谷人身四围而中虚亦若谷然前虽对
脐而不著于脐后虽对肾而不著于肾其中虚处一气
存焉其呼而上也自此而起其吸而下也至此而止持
其呼吸而炼之则丹由此而造此所以谓之玄牝也玄
以丹言牝以母言言此乃丹之母也张随 俞琰 不知谷
神为玄牝乃妄以左右肾及以心与肾当之又以玄牝
二字分为两物误矣老子又曰玄牝之门乃天地根门 (第 6b 页)
别纸
乡贤有沈既济者观其选举议及请冠中宗之年书武
氏之事乃经世之识也尝坐杨炎荐左迁终身后陆宣
公为之申荐更愿考订其人 俞琰 神仙家似不可与其
所作弦歌毛诗谱愿就其家访求之此书渴欲一见也
其二
别后风伯所阻遂不果行有虚尊 (第 37b 页)
乡贤有沈既济者观其选举议及请冠中宗之年书武
氏之事乃经世之识也尝坐杨炎荐左迁终身后陆宣
公为之申荐更愿考订其人 俞琰 神仙家似不可与其
所作弦歌毛诗谱愿就其家访求之此书渴欲一见也
其二
别后风伯所阻遂不果行有虚尊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