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胡松/)
余行部往来安仁过故相桂文襄公里问其遗言往事
参以他日睹记盖泫然悲焉嗟乎世人贵耳贱目智既
不足以知人而情又蔽于先入亦何惑乎贤哲之蒙猜
诋也公平生大节在读书好古笃志躬行孝友介特甘
贫尚志以圣贤行业为巳任迹其执礼守正不謟不回
三为令尹至遭谗积忤数被折辱而曾弗有所悔易此
岂章句竖儒伈伈然以冠缨组绶为性命者哉唯其志
不苟合故释褐至十五年仕才廑廑南京刑部主事尔
至于遭被知遇致身思报日夜敷纳罄竭忠虑其大者
如专圣学明圣敬与其希天之学之疏若皇极训解修
明学政公之学忱识其远且大矣盖公少与其兄古山
先生师事康斋吴聘君门人 张先生方 在布衣即有匡
济天下之志故其在家在邦论议蹈迪事依于古而深
天人之蕴此其渊源所自来远矣余尝诵读公集其言 (第 13b 页)
余行部往来安仁过故相桂文襄公里问其遗言往事
参以他日睹记盖泫然悲焉嗟乎世人贵耳贱目智既
不足以知人而情又蔽于先入亦何惑乎贤哲之蒙猜
诋也公平生大节在读书好古笃志躬行孝友介特甘
贫尚志以圣贤行业为巳任迹其执礼守正不謟不回
三为令尹至遭谗积忤数被折辱而曾弗有所悔易此
岂章句竖儒伈伈然以冠缨组绶为性命者哉唯其志
不苟合故释褐至十五年仕才廑廑南京刑部主事尔
至于遭被知遇致身思报日夜敷纳罄竭忠虑其大者
如专圣学明圣敬与其希天之学之疏若皇极训解修
明学政公之学忱识其远且大矣盖公少与其兄古山
先生师事康斋吴聘君门人 张先生方 在布衣即有匡
济天下之志故其在家在邦论议蹈迪事依于古而深
天人之蕴此其渊源所自来远矣余尝诵读公集其言 (第 13b 页)
遄厉戈甲往贰征南挟潮而飞飙
旗电帆摐金伐鼓壁其城下寇穷而逋胆落万马蹑景
追风执讯凯还鲸奔鲵伏海霁云鲜 张方 告平闽海方急
千艘南驰歼彼勍敌三山既隳延平遂通麾旄所指列
郡来同公归自南兰秀连梗锄而辟之海道炳炳帝曰 (第 14a 页)
旗电帆摐金伐鼓壁其城下寇穷而逋胆落万马蹑景
追风执讯凯还鲸奔鲵伏海霁云鲜 张方 告平闽海方急
千艘南驰歼彼勍敌三山既隳延平遂通麾旄所指列
郡来同公归自南兰秀连梗锄而辟之海道炳炳帝曰 (第 14a 页)
张李诗
张子容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李嘉祐诗朝霞晴
作雨湿气晚生寒二诗语极相似然盛唐中唐分焉试
辨之
张方 诗
二水溪头车马行灵龟背后玉龙横涨泷往日矜河伯
砥柱千年要石兄□水右旋江会合天台曲直卦分明 (第 8a 页)
张子容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李嘉祐诗朝霞晴
作雨湿气晚生寒二诗语极相似然盛唐中唐分焉试
辨之
张方 诗
二水溪头车马行灵龟背后玉龙横涨泷往日矜河伯
砥柱千年要石兄□水右旋江会合天台曲直卦分明 (第 8a 页)
题临川西原许氏族谱
许氏之谱因荆公之文而数百年间天下诵而知之许
氏之世德固盛矣士大夫家岂无许氏若者哉郡邑之
望子孙之传无所远闻者不皆有荆公之文故也然而
四方之人因荆公之文而知许氏之先不如临川之人
见许氏之子孙而有以信乎荆公之言也士由文而显
文以人而行君子可不务乎 跋黄思顺医说后
传言善养民者必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不中不远矣
若思顺保赤子于疾疢而数中焉不以诚求之而能若
是乎孙先生郡之师表既亟称之危太朴勤敏忠厚好
学之士也又往从学焉则思顺世学岂他人所可及哉
跋 张方先生 传后
史臣书事惟战功文学治迹则易书隐君子之为德则
难言也一世犹难言之况于累世乎太史公书伯夷传
载许由 (第 26b 页)
许氏之谱因荆公之文而数百年间天下诵而知之许
氏之世德固盛矣士大夫家岂无许氏若者哉郡邑之
望子孙之传无所远闻者不皆有荆公之文故也然而
四方之人因荆公之文而知许氏之先不如临川之人
见许氏之子孙而有以信乎荆公之言也士由文而显
文以人而行君子可不务乎
传言善养民者必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不中不远矣
若思顺保赤子于疾疢而数中焉不以诚求之而能若
是乎孙先生郡之师表既亟称之危太朴勤敏忠厚好
学之士也又往从学焉则思顺世学岂他人所可及哉
跋 张方先生 传后
史臣书事惟战功文学治迹则易书隐君子之为德则
难言也一世犹难言之况于累世乎太史公书伯夷传
载许由 (第 26b 页)
同前(前见惠帝纪此见/刘舆传总一诏也)
颍川太守刘舆迫胁范阳王虓距逆诏命多树私党擅
劫郡县合聚兵众舆兄弟昔因赵王婚亲擅弄权势凶
狡无道久应诛夷以遇赦令得全首领小人不忌为恶
日滋辄用苟晞为兖州断截王命镇南大将军宏平南
将军彭城王绎征东大将军准各勒所领径会许昌与
乔并力今遣右将军张方为大都督督建威将军吕朗
阳平太守刁默率步骑十万同会许昌以除舆兄弟敢
有举兵距违王命诛及五族能杀舆兄弟送首者封三
千户县侯赐绢五千匹
青筒诏 (张方 之乱逼上出谒宗/庙上以青筒诏敕中书) (第 10b 页)
颍川太守刘舆迫胁范阳王虓距逆诏命多树私党擅
劫郡县合聚兵众舆兄弟昔因赵王婚亲擅弄权势凶
狡无道久应诛夷以遇赦令得全首领小人不忌为恶
日滋辄用苟晞为兖州断截王命镇南大将军宏平南
将军彭城王绎征东大将军准各勒所领径会许昌与
乔并力今遣右将军张方为大都督督建威将军吕朗
阳平太守刁默率步骑十万同会许昌以除舆兄弟敢
有举兵距违王命诛及五族能杀舆兄弟送首者封三
千户县侯赐绢五千匹
青筒诏 (张方 之乱逼上出谒宗/庙上以青筒诏敕中书) (第 10b 页)
乔木亭记
乔木亭在清河张君燕居之东张君望清河籍西秦其
先世忠烈王尝以功开国于循而邸于杭子孙五世而
所居邸之坊至今称清河焉余儿童游杭见清河之 张
方 盛往来轩从驺盖填拥岁时会合鸣钟鼍笙丝磬筑
相宴乐飞楼叠榭东西跨搆累累然无閒壤岂惟清河 (第 26a 页)
乔木亭在清河张君燕居之东张君望清河籍西秦其
先世
所居邸之坊至今称清河焉余儿童游杭见清河之 张
方 盛往来轩从驺盖填拥岁时会合鸣钟鼍笙丝磬筑
相宴乐飞楼叠榭东西跨搆累累然无閒壤岂惟清河 (第 26a 页)
两辱手翰如接面谈发到书俱己领悉当转送两相国
覆阅王本列传聚数十辈之精华费数十年之心力后
来何能追躅万一若存轻诋之见非愚则妄但就其中
如韩林儿四人为一传张士诚四人为一传似耑以卷
帙多寡而分非别有义例也去冬高安师面谕即谓韩
郭不应同传退而思之太祖实曾用龙凤年号似不必
为讳且用龙凤年号称宋后亦何损于太祖得天下之
正今议其不当用可也以为不足存而删之则事之非
义者当槩删耶似非所以传信也昨因重费商量谬拟
群雄混合之说亦因王本韩郭既与徐陈同传亦无不
可与 张方 诸人同传虽曰调停实仍旧贯今若以韩林 (第 3b 页)
覆阅王本列传聚数十辈之精华费数十年之心力后
来何能追躅万一若存轻诋之见非愚则妄但就其中
如韩林儿四人为一传张士诚四人为一传似耑以卷
帙多寡而分非别有义例也去冬高安师面谕即谓韩
郭不应同传退而思之太祖实曾用龙凤年号似不必
为讳且用龙凤年号称宋后亦何损于太祖得天下之
正今议其不当用可也以为不足存而删之则事之非
义者当槩删耶似非所以传信也昨因重费商量谬拟
群雄混合之说亦因王本韩郭既与徐陈同传亦无不
可与 张方 诸人同传虽曰调停实仍旧贯今若以韩林 (第 3b 页)
墓表
宣德丙辰贵州按察副使逊斋林公殁去之今正德辛
巳八十有六载矣公外孙子某始追表其墓曰贞臣之
墓夫振肃纲维扶掖名教狷狭自是则政是弗经解弛
无羁则人罔时畏夫以廉顽立懦之风非砥节砺行之
士鲜有副者公违凡运古秉 义立方 不涴自洁廉白称
焉不淬自刚彊明著焉崇尚礼则稽校坟典家薰其德
而乡范其学起永乐乙未进士为按察佥事署之陜 (第 8a 页)
宣德丙辰贵州按察副使逊斋林公殁去之今正德辛
巳八十有六载矣公外孙子某始追表其墓曰贞臣之
墓夫振肃纲维扶掖名教狷狭自是则政是弗经解弛
无羁则人罔时畏夫以廉顽立懦之风非砥节砺行之
士鲜有副者公违凡运古秉 义立方 不涴自洁廉白称
焉不淬自刚彊明著焉崇尚礼则稽校坟典家薰其德
而乡范其学起永乐乙未进士为按察佥事署之陜 (第 8a 页)
答圭峰先生
良胜才薄食浮望轻责重而任情以速怨与谤惟天降
割及于先人而罪躬尚能事饘粥岂云能礼第夙负所
教不足称官常而师程即迩益惧益愧图稍稍刑家表
闾以塞厚责以蔽往愆又以浮言胥动不自审度轻于
一出追悔无己巳然不肖初念为知己者死以自明有
之岂敢自爱乃尔哉律以宪度则浅浅夫也昨辱吊言
借重可辞感且愧不能再读矣远怀如缕旬日后待罪
门下悉所私布先具谢启幸垂鉴亮
与田勤甫书
比岁论别行者无葆其力居者无忘其初犹在耳也继
自元承得条教自仲默得近稿力若机 张方 愧怀安败
名无藉手以相见者随坐才不任食天降盈罚遗忧先 (第 26a 页)
良胜才薄食浮望轻责重而任情以速怨与谤惟天降
割及于先人而罪躬尚能事饘粥岂云能礼第夙负所
教不足称官常而师程即迩益惧益愧图稍稍刑家表
闾以塞厚责以蔽往愆又以浮言胥动不自审度轻于
一出追悔无己巳然不肖初念为知己者死以自明有
之岂敢自爱乃尔哉律以宪度则浅浅夫也昨辱吊言
借重可辞感且愧不能再读矣远怀如缕旬日后待罪
门下悉所私布先具谢启幸垂鉴亮
与田勤甫书
比岁论别行者无葆其力居者无忘其初犹在耳也继
自元承得条教自仲默得近稿力若机 张方 愧怀安败
名无藉手以相见者随坐才不任食天降盈罚遗忧先 (第 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