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總集類
郑康成以音释字后世不敢违
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古人不骑马今言骑恐是周末
时按春秋时左师展以昭公乘马而归此骑之渐
此言骑知礼记出周末汉世胡邦衡亦有此论向
是真希元在部中尝云某在潭州见王南强 易彦
章 言古者马不单骑牛不用耕至赵过用牛耕乃
诘之云古称乘马者四马以牵车不闻单骑马此
或有之未知骑马自何始惟 (第 38a 页)
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古人不骑马今言骑恐是周末
时按春秋时左师展以昭公乘马而归此骑之渐
此言骑知礼记出周末汉世胡邦衡亦有此论向
是真希元在部中尝云某在潭州见王南强 易彦
章 言古者马不单骑牛不用耕至赵过用牛耕乃
诘之云古称乘马者四马以牵车不闻单骑马此
或有之未知骑马自何始惟 (第 38a 页)
春秋地名考序
九丘之书逸矣伯禹伯益之所名夷坚之所志周公之
所录其著在六经者莫若禹贡诗春秋言禹贡者则有
若挚虞之畿服经孟先之图程大昌之论 易祓 之广纪
言诗者则有若范处义王应麟之地理考言春秋者则
有若京相璠之土地名杨湜郑樵之谱张洽之表外如
严彭 (第 18b 页)
九丘之书逸矣伯禹伯益之所名夷坚之所志周公之
所录其著在六经者莫若禹贡诗春秋言禹贡者则有
若挚虞之畿服经孟先之图程大昌之论 易祓 之广纪
言诗者则有若范处义王应麟之地理考言春秋者则
有若京相璠之土地名杨湜郑樵之谱张洽之表外如
严彭 (第 18b 页)
(此词前段第二句作三字一读下六字一句又前后/结各三字两句六字一句吴词别首江亭年暮词烟)
(空白鹭词皆然吴礼之 易祓 二词亦与此同)
又一体(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二句/五仄韵后段十三句五仄韵)赵长卿
商飙轻透(韵/) (第 18b 页)
(空白鹭词皆然吴礼之 易祓 二词亦与此同)
又一体(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二句/五仄韵后段十三句五仄韵)赵长卿
商飙轻透(韵/) (第 18b 页)
跋沈守约易小传
宋沈丞相该著易小传六卷其书祇释六爻详论变卦
多本春秋左传占法卦为一论又有系辞补注十馀则
附之卷末其中最误者以占课家八宫世应之说为卦
变而逐卦注于其下如姤曰乾宫一世复曰坤宫一世
之类此其误不始沈氏唐陆德明释文中已有之而荀
慈明解随卦曰随者震之归魂则汉儒巳先滥觞不知
占课之说始自京房而揲蓍变卦则源远流长实自三
古认子作母断不可也
周易总义跋 山斋易氏 周礼总义世多有之其周易则未见也予钞
得之天一阁范氏其书颇参八宫言之类沈守约易小
传而较醇焉
周易 (第 7b 页)
宋沈丞相该著易小传六卷其书祇释六爻详论变卦
多本春秋左传占法卦为一论又有系辞补注十馀则
附之卷末其中最误者以占课家八宫世应之说为卦
变而逐卦注于其下如姤曰乾宫一世复曰坤宫一世
之类此其误不始沈氏唐陆德明释文中已有之而荀
慈明解随卦曰随者震之归魂则汉儒巳先滥觞不知
占课之说始自京房而揲蓍变卦则源远流长实自三
古认子作母断不可也
周易总义跋 山斋易氏 周礼总义世多有之其周易则未见也予钞
得之天一阁范氏其书颇参八宫言之类沈守约易小
传而较醇焉
周易 (第 7b 页)
龙隐岩石刻 雨华堂三大字东平刘无欲书住山僧
慧澄刻 世节堂三大字嘉定八年二月吉莆田方信
孺新桂林西漕台厅事为世节堂长沙 易祓 书扁磨厓
于龙隐岩 溪园居士四篆字吴亿书
隐山石刻 招隐山三大篆书范石湖书 隐山二大
篆书 北 (第 19a 页)
慧澄刻 世节堂三大字嘉定八年二月吉莆田方信
孺新桂林西漕台厅事为世节堂长沙 易祓 书扁磨厓
于龙隐岩 溪园居士四篆字吴亿书
隐山石刻 招隐山三大篆书范石湖书 隐山二大
篆书 北 (第 19a 页)
两国相敌持重者安轻动者危应兵常胜首
事常沮力诋侂胄开衅之非词意极为切直
其劾 易祓 朱质林行诸状亦能抵触奸佞侃
侃不阿他所论列并中窾要在当时可称正
人特其执政未久宋史又 (第 3a 页)
事常沮力诋侂胄开衅之非词意极为切直
其劾 易祓 朱质林行诸状亦能抵触奸佞侃
侃不阿他所论列并中窾要在当时可称正
人特其执政未久宋史又 (第 3a 页)
(暌车志锡山许宗美以寿皇登极恩赴省诣太乙宫/祷焉祷已周行廊庑间才举足见二神位云河魁从)
(魁宗美甚喜洎南宫揭榜何自然为省元而宗美以/诗赋魁前场盖符二魁之姓名云 林下词选 易祓)
(彦章 长沙人宁宗朝状元以优校为前廊久不归其/妻作长相思词寄之云朝有时暮有时潮水犹知日)
(两回人生长别离 (第 33a 页)
(魁宗美甚喜洎南宫揭榜何自然为省元而宗美以/诗赋魁前场盖符二魁之姓名云 林下词选 易祓)
(彦章 长沙人宁宗朝状元以优校为前廊久不归其/妻作长相思词寄之云朝有时暮有时潮水犹知日)
(两回人生长别离 (第 33a 页)
谢勉仲(十首)赵文鼎(十四首)
赵德庄(五首)黄子厚(三首)
赵昌甫(二首)韩仲止(一首)
易彦祥(二首) 蔡行之(一首)
陈同甫(七首)李居厚(六首)
李知几(四首)游子明(三首)
危逢吉(三首 (第 4b 页)
赵德庄(五首)黄子厚(三首)
赵昌甫(二首)韩仲止(一首)
易彦祥(二首) 蔡行之(一首)
陈同甫(七首)李居厚(六首)
李知几(四首)游子明(三首)
危逢吉(三首 (第 4b 页)
食而设也。郑玄改一豆酒为一斗酒。然一献一酢三酬。主饮四升。宾饮七升。不止为一斗。此岂为中人食而设哉。 易祓
曰。古之为豆有三。有以金为之者。有以木为之者。有以瓦为之者。以金为豆。其实四升。齐晏子所言是也。以木 (第 15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