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周易义序

  甘棠正义序
  田氏学易蹊径题词
   曹放斋
诗说序
  荆公周礼新义题词
  史卫王周礼讲义序(蒋增)
  礼记辑注序
  春秋辑传序
  高氏 (第 13b 页)
 顾临川与先生皆力薄不能多畜写官至次年先生

 遽罢官归遂未卒业然先生所钞高氏春秋义宗荆
 公周礼新义 曹放斋
诗说刘公是文钞唐说斋文钞
 史真隐尚书周礼论语解二袁先生文钞(袁正献/正肃)
 乐宁波府志皆世所绝 (第 7b 页)
(史嵩之/墓在西)
(天峰开寿寺/即赐院也)访旧文兮断碣吊高僧兮遗书(三峰寺在/资国寺南)
(十里有 曹公放斋
碑高/僧谓梦堂尝居开寿寺)彼人代兮巳远怅宿莽兮成墟
独新牙兮正茁几弥望兮山居于是撷之掇之吹之嘘
之蒸 …… (第 17a 页)
  追琢其章赋(有序)
是诗之旨古序以为能官人也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今入庙则奉璋瓒以相礼者有人行军则帅六师以从
王者有人作人之效于此盛矣欧阳公曰言文武之材
各任其事也夫是虽一时人材之盛要非文王之能官
人不至此故孙毓以为专美官人非称周地之多材盖
官人之术在作人而作人之功则于末章追琢金玉见
之朱子泛以为歌咏文王之德之盛而为人所归恐非
诗中之意而末章尤为未协然考康成以来虽皆宗古
序以为官人而于末章则亦如朱子所云王肃曰以兴
文王圣德其文如雕琢其质如金玉是与全诗绝无呼
应今本之古序参以 曹放斋
严华谷诸家仍主作人而 (第 8b 页)
中不容掩其瑜者也更增贤
哲来为寓公日抄一编儒苑箕弓(东发黄先生宋未/亡时寓居湖上)
讲有孙讲经不穷 (曹侍讲放斋
曾孙/泰宇授徒蒋园)天台三老博奥精
(胡身之舒阆风刘正仲俱避地/湖上而身之则重注通鉴之地)高文老笔 (第 16a 页)
兮保兹贞素五百年来兮
商榷瓣香非敢刻责兮大义皇皇所关在风教兮不徒
文章
第五曲曰三石即丹山赤水洞天也 曹放斋
居焉 (第 4a 页)
放斋
师李庄简公即为其婿庄简师元城以接涑水之薪传
大儒弓冶所在而为道家所攫又未几而为永固寺三
教流转日失其 (第 4a 页)
正宗矣旧有祠以祀 放斋
因及其子之
殉节楚州者而附以泰宇今皆无矣是乃九曲中第一
事乌可以不复也
危石兮参三阴洞兮兼两赤文兮古 …… (第 4a 页)
好事兮深入惊殷殷兮水窟神龙扬鬐兮叱唐突是为
洞天之中宫兮故瑰奇之愈萃爱一尘之不到兮使我
留连而心醉伊 放斋
之投老兮自蛟海而来迁闻说经
之铿铿兮较出于读易老人之几先楚州之啼鹃来归
兮重之以泰宇之野哭今皆消归乌 (第 4b 页)
说尚未及成兴斋则每
卦列焉竟欲以之定互体之说窃以为未安若其馀甚
有佳者嘉定以后经师如此不易得也
   曹放斋
诗说序 (第 4b 页)
放斋曹先生粹中
吾乡定海人也字纯老李庄简公光
之婿宣和六年沈晦榜进士释褐黄州教授庄简由吏
部尚书参预机务秦氏势正殷闻 …… (第 4b 页)
  史卫王周礼讲义序
予尝言吾乡经学先师陈文介公于诸经俱有论说此

外易则王处士茂刚春秋则高侍郎闶高处士元之诗
曹通守粹中
舒通守璘杨教授铢尚书则袁学士燮
周礼则史丞相浩郑教授锷皆鼻祖也卫王之书孝宗
为建王时在讲筵分讲其书自 (第 7b 页)
各以其乡先正之有
功于经学者配之即以吾乡而言唐以前未有师宋宣
和以后陈文介公经学始著而于是王茂刚以易 曹粹
以诗高抑崇高元之以春秋郑刚中以周礼迨至慈
湖广平两先生而四明之经学始盛深宁东发两先生
而四明之经学始 (第 9a 页)
  答郑筠谷宫赞论朱氏经义考帖子
前述长洲何氏之言谓王文宪诗可言并非笺诗之书
而经义考误采入之愚考是书本文宪之诗话故方虚
谷曰予所采诗话十家始于苕溪终于鲁斋然则非经
解明矣然此乃宋艺文志之讹而竹垞未及是正者竹
垞是书凡先儒残篇赝本皆援而列之以求备至如张
霸尚书百两篇乃汉时古今文聚讼一大案石梁王氏
礼记批本见于陈氏集说引用书目而皆失载焉并陈

用之之乐书俱遗之又如易稽览图中有中孚记乃纬
也而列之经杨慈湖诗传具在乃以为未成之本 曹放
之孙泰宇著易解乃混列为 (第 26b 页)
放斋
所作其馀一书而
复出者不可枚举所谓考索既繁反不能无疏漏者也
而其失之大者尚不在此其一则谬托于经而实不 (第 26b 页)
。明道程子。以首句即为孔子所题者。王得臣也。以为毛诗初行。尚未有序。其后门人互相传授。各记其师说者。 曹粹中
也。以为村野妄人所作者。郑樵,王质。而朱子从之。朱子同时。如吕祖谦,陈傅良,叶适。皆以同志之交。各持 …… (第 400H 页)
句。与毛传异词。其说皆足为小序首句。原在毛前之明證。丘光庭兼明书。举郑风出其东门篇。谓毛传与序不符。 曹粹中放斋
诗说。亦学召南羔羊,曹风鸤鸠,卫风君子偕老三篇。谓传意序意不相应。序若出于毛。安得自相违戾。其说尤足 (第 400L 页)
 四库全书总目。晋郭璞注,宋邢炳疏。案大戴礼孔子三朝记。称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则尔雅之来远矣。然不云尔雅为谁作。据张揖进广雅表。称周公著尔雅一篇。今俗所传三篇。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考。皆解家所说。疑莫能明也。于传注之人。亦无确指。其馀诸家所说。小异大同。今参互而考之。郭璞尔雅注序。称豹鼠既辨。其业亦显。邢炳疏以为汉

武帝时。终军事七录。载犍为文学。尔雅注三卷。陆德明经典释文以为汉武帝时人。则其书在武帝以前。 曹粹中放斋
诗说曰。尔雅毛公以前。其文犹略。至郑康成时则加详。如学有缉熙于光明。毛公云光广也。康成则以为学于有光 (第 252H 页)
夫人。有是言也。孔疏所云。陈古之贤妃之警。即齐夫人也。毛,郑皆谓贤妃。欲其夫之早起。误以蝇声为鸡声。 曹粹中
之说以为哀公。以鸡声为蝇声。盖夫人劝其夫之起曰。鸡既鸣。朝既盈。夫曰。匪鸡而蝇也。夫人又劝其夫之起曰 (第 332L 页)
故此章取兴。喻己仕于闇君。犹行而出北门。心为之忧殷殷然。而张横渠云。出自北门。是偶出北门。因有此言。 曹粹中
曰。北门。忠臣行役 (第 356L 页)
金路,钩,樊缨,九就。所以封同姓。而申伯以异姓而赐之。天子不下堂。而乃亲饯于郿。则非天子待诸侯之礼。 曹粹中
曰。先王之庙在岐。申伯之受封。册命于先王之庙。故王在岐而饮饯于郿。然召虎之命于周。以念召康公之功。命 …… (第 413L 页)
诗。以證礼谓秋报者。季秋之于明堂也。吕祖谦谓以祈为郊。则季秋大飨明堂。安知不并歌礼年之诗。以为报欤。 曹粹中
谓秋冬大飨。及祭四方八蜡天地百神。无所不报。同歌是诗。此皆未详其必然也。而烝畀祖妣之训则拘矣。独郑康 (第 419H 页)
正论也。然大小雅末。诸皆有风体。盖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则列侯之国。法不能齐而俗不能壹。故变风遂作。 曹粹中
言。春秋之作。始于隐公。隐公之元年。即平王之四十九年也。天下无王。而寄元于鲁。故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 (第 470H 页)
公者。成伯玙也。至北宋时。王安石以为诗人所自制。明道程子以为国史之旧文。王得中以为首句。即孔子所题。 曹粹中
以为毛公门徒相传授。各记师说。至郑樵,王质以为妄人所作。朱子从之为集传。盖小序多可疑也。然从古说诗者 (第 479L 页)
  天保
御制条问曰。天保定尔之定。注无所释。何也。定是宁静。即坚固之意。以其下有固字。其义无待于释欤。
臣对曰。定字之注无所释。诚未可晓。若曰坚固之意。则下固字恐意叠。大学定静之定。乃知有定向之谓。则是一字之意也。此定字似与大学通。 曹粹中
曰。保则不危。定则不倾。此亦一定不易之意。而大旨所云 (第 18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