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张氲
司马退之
裴翛然
轩辕弥明
陈寡言
李升
范尧佐
徐灵府
吴子来(共一卷/) (第 170b 页)
司马退之
裴翛然
轩辕弥明
陈寡言
李升
范尧佐
徐灵府
吴子来(共一卷/) (第 170b 页)
理少卿应天府尹入为通政使转工部右侍郎
历尚书太子太傅有菉竹堂遗槁
(诗话肃皇帝信蓟州人 李升 嵩县人刁腾之言/分遣中贵崔闵主事沈应乾千户仝爵李鋐至)
(其地相视银矿是时辽东卫军姜贤亦奏开盖 (第 33a 页)
历尚书太子太傅有菉竹堂遗槁
(诗话肃皇帝信蓟州人 李升 嵩县人刁腾之言/分遣中贵崔闵主事沈应乾千户仝爵李鋐至)
(其地相视银矿是时辽东卫军姜贤亦奏开盖 (第 33a 页)
南唐书序 赵世延
天历改元余待罪中执法监察御史王主敬谓余曰公
向在南台盖尝命郡士戚光纂辑金陵志始访得南唐
书其于文献遗阙大有所考證裨助良多且为之音释
焉因属博士程熟等就加校订锓板与诸史并行之越
明年余得告还金陵书适就光来请序按南唐本纪 李
升 系出宪宗四世间关困阨才有江淮之地仅馀三十
年卒不复振而宋灭之虽为国褊小观其文物当时诸
国莫与之并其贤 (第 18b 页)
天历改元余待罪中执法监察御史王主敬谓余曰公
向在南台盖尝命郡士戚光纂辑金陵志始
书其于文献遗阙大有所考證裨助良多且为之音释
焉因属博士程熟等就加校订锓板与诸史并行之越
明年余得告还金陵书适就光来请序按南唐本纪 李
升 系出宪宗四世间关困阨才有江淮之地仅馀三十
年卒不复振而宋灭之虽为国褊小观其文物当时诸
国莫与之并其贤 (第 18b 页)
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杜昱/贾登/张子渐/赵居正)
(张秀明/常无名/邢巨)
(开元/二年)文儒异等科(崔侃/褚廷诲)
文史兼优科 (李升 期/达奚珣/康子元)
(开元/六年)博学通议科(郑少微/萧成) (第 29a 页)
(张秀明/常无名/邢巨)
(开元/二年)文儒异等科(崔侃/褚廷诲)
文史兼优科 (李升 期/达奚珣/康子元)
(开元/六年)博学通议科(郑少微/萧成) (第 29a 页)
臣闻猺獞之性喜纵而恶法惊悸之后易动而难安今
渠辈仅已剪除馀孽尚遗千数顷虽革面终包野心骤
然摄以流官律以王法恐致判涣再起欢哗窃见上隆
州土知州岑铎先因祖母奏其盗嫂谋兄奉旨推鞫在
禁五载竟无證佐臣愚以为鸟兽之族岂识彝伦暧昧
之言讦自中冓即使傅会成狱亦且称屈况闻其人骁
勇冠军正可宣力荒徼陛下若宥其宿眚俾以故职改
𨽻浔州为诸猺之长抚安流宄垦辟菑畬彼且畏法怀
恩力图报称夫大盗之始必由一二魁奸越志萌乱迨
乎滋蔓不剪遂至横行故制盗于初发一谋士而有馀
治盗于既张疲万人而不足是以摘盗之隐而禁盗之
萌莫如巡检但各处巡检类以流官不辩土音不谙地
里沿牒迁转终难责成臣今部下土人 李升 等皆久参
行伍亦效勤劳至于土俗人情尤善陈说若量授一职
必能保障此方况峡江百里中有三滩上曰勒马下曰
献 (第 16a 页)
俘中曰碧滩盗贼充斥皆宜设官控制而贵县龙山
武宣县东乡控制之司尤不可少臣愚以为宜以 李升
等各授副巡检协助流官因俗防守至于藤县五屯实 …… (第 16a 页)
一看得柳州府武宣县东乡系断藤峡后门每年柳庆
等处贼徒入峡纠合出境打劫俱从本处经过原不曾
设有巡检司衙门守把浔州府贵县地名龙山又名北
山系断藤峡右臂本山三里猺贼与峡贼声势相倚近
才出官向化亦不曾设有巡司衙门管束及断藤峡上
水江口地名周冲巡检司除有流官巡检见在其衙基
址却在峡内与江口隔远下水江口献俘滩原有靖宁
乡巡检司因被贼劫将衙门那在崇姜里甘村亦与江
口隔远断藤峡山南原有大宣乡大黄江口二巡检司
与靖宁乡巡检司先年俱有土官副巡检今缺员年久
不曾补除断藤峡内中路原有碧滩驿及思隆乡巡检
司俱有驿丞并流官巡检见在缘彼处积年为贼所据
道路不通不能建立衙门俱系缺典臣等访得土人 李
升 陆善政廖政胡扶清任真二陆明贵故官巡检舍人
零扶寨俱众所信服堪任副巡检近又俱领兵运粮杀 …… (第 20b 页)
贼有功合于武宣东乡开设东乡巡检司除授流官巡
检掌管以土人 李升 为副巡检贵县迁山开设北山巡
检司除授流官巡检掌管以土人陆善政为副巡检俱
协同管事合用弓兵就于本乡照例 (第 21a 页)
渠辈仅已剪除馀孽尚遗千数顷虽革面终包野心骤
然摄以流官律以王法恐致判涣再起欢哗窃见上隆
州土知州岑铎先因祖母奏其盗嫂谋兄奉旨推鞫在
禁五载竟无證佐臣愚以为鸟兽之族岂识彝伦暧昧
之言讦自中冓即使傅会成狱亦且称屈况闻其人骁
勇冠军正可宣力荒徼陛下若宥其宿眚俾以故职改
𨽻浔州为诸猺之长抚安流宄垦辟菑畬彼且畏法怀
恩力图报称夫大盗之始必由一二魁奸越志萌乱迨
乎滋蔓不剪遂至横行故制盗于初发一谋士而有馀
治盗于既张疲万人而不足是以摘盗之隐而禁盗之
萌莫如巡检但各处巡检类以流官不辩土音不谙地
里沿牒迁转终难责成臣今部下土人 李升 等皆久参
行伍亦效勤劳至于土俗人情尤善陈说若量授一职
必能保障此方况峡江百里中有三滩上曰勒马下曰
献 (第 16a 页)
俘中曰碧滩盗贼充斥皆宜设官控制而贵县龙山
武宣县东乡控制之司尤不可少臣愚以为宜以 李升
等各授副巡检协助流官因俗防守至于藤县五屯实 …… (第 16a 页)
一看得柳州府武宣县东乡系断藤峡后门每年柳庆
等处贼徒入峡纠合出境打劫俱从本处经过原不曾
设有巡检司衙门守把浔州府贵县地名龙山又名北
山系断藤峡右臂本山三里猺贼与峡贼声势相倚近
才出官向化亦不曾设有巡司衙门管束及断藤峡上
水江口地名周冲巡检司除有流官巡检见在其衙基
址却在峡内与江口隔远下水江口献俘滩原有靖宁
乡巡检司因被贼劫将衙门那在崇姜里甘村亦与江
口隔远断藤峡山南原有大宣乡大黄江口二巡检司
与靖宁乡巡检司先年俱有土官副巡检今缺员年久
不曾补除断藤峡内中路原有碧滩驿及思隆乡巡检
司俱有驿丞并流官巡检见在缘彼处积年为贼所据
道路不通不能建立衙门俱系缺典臣等访得土人 李
升 陆善政廖政胡扶清任真二陆明贵故官巡检舍人
零扶寨俱众所信服堪任副巡检近又俱领兵运粮杀 …… (第 20b 页)
贼有功合于武宣东乡开设东乡巡检司除授流官巡
检掌管以土人 李升 为副巡检贵县迁山开设北山巡
检司除授流官巡检掌管以土人陆善政为副巡检俱
协同管事合用弓兵就于本乡照例 (第 21a 页)
延亘两崖诸蛮蚁渡若徒杠然故以名峡至是斩
之改断藤峡捷闻上大喜赏赉有差于是奏设武宣县
东乡巡检司以土人 李升 为巡检贵县北山巡检司以
土人陆善正为副巡检改周冲巡检司于勒马滩以土
人廖政为副巡检靖宁乡巡检司于献俘 (第 3b 页)
之改断藤峡捷闻上大喜赏赉有差于是奏设武宣县
东乡巡检司以土人 李升 为巡检贵县北山巡检司以
土人陆善正为副巡检改周冲巡检司于勒马滩以土
人廖政为副巡检靖宁乡巡检司于献俘 (第 3b 页)
姜之得姓固远其有禄位功德于后世而蔓延于天下
者尤不少其居饶州之安仁洪岩者按其家谱唐末有
虔嗣者守处州而家金陵会 李升 据大江以南自号南
唐虔嗣耻之弃其印绶而徙居于饶其后有念祖复徙
安仁之洪岩五世孙兴兴生彦与彦与生伯正伯 (第 15b 页)
者尤不少其居饶州之安仁洪岩者按其家谱唐末有
虔嗣者守处州而家金陵会 李升 据大江以南自号南
唐虔嗣耻之弃其印绶而徙居于饶其后有念祖复徙
安仁之洪岩五世孙兴兴生彦与彦与生伯正伯 (第 15b 页)
惜阵亡提督豆斌诗
后𤞑纛行叠前作韵
𤞑剑行
惜阵亡总兵高天喜诗
玉牛叠旧作汉玉牛韵
题 李升 山水
大学士来保八十寿辰诗以赐之
射八韵
河南巡抚胡宝瑔奏报得雨 (第 16b 页)
后𤞑纛行叠前作韵
𤞑剑行
惜阵亡总兵高天喜诗
玉牛叠旧作汉玉牛韵
题 李升 山水
大学士来保八十寿辰诗以赐之
射八韵
河南巡抚胡宝瑔奏报得雨 (第 16b 页)
题宋蔡元定玉堂砚
李升 山水长卷
咏和阗玉商山四皓屏
首夏青龙桥西叠去岁韵
题栖云楼
天池
欢喜园忆章嘉 (第 25a 页)
李升 山水长卷
咏和阗玉商山四皓屏
首夏青龙桥西叠去岁韵
题栖云楼
天池
欢喜园忆章嘉 (第 25a 页)
、右副总班都司黄义、侍卫监营林仕、领旗营陈寅、旗鼓中军林赞、果毅中镇下都司郑辛、王友顺、何荣、黄桂、 李升
、吴麟、管炮都司陈腐、壁宿镇下正总理候缺都司林英、杨劝、宣令守备林玉、监营守备陈和、副总班守备林麟、 (第 33 页)
题临瀛崔生(元复)论易诗后
青州乡俗告谕文
淮惕谕俗文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附录
闻见录
家庭闻见录 李升 镇]
艮翁集跋
跋
艮翁先生文集跋[李之珩
青州乡俗告谕文
淮惕谕俗文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附录
闻见录
家庭闻见录 李升 镇]
艮翁集跋
跋
艮翁先生文集跋[李之珩
家庭闻见录 李升 镇]
府君以 肃宗己亥九月二十一日辰时。降于汉阳兴仁门外商山下紫芝洞第。方娠。皇考判书公梦。与皇妣贞 (第 500H 页)
三代以后。惟汉多历年祚。华夷讴歌。久而不衰。刘聪,刘岩,刘知远之徒。皆袭汉号。其次唐也。故李存勖, 李升。
亦建国号曰唐。其后则无闻焉。此可以观历代兴替之迹也。
唐杀郭崇韬。楚杀高郁。而国随而亡。崇韬死而孟董 (第 178L 页)
唐杀郭崇韬。楚杀高郁。而国随而亡。崇韬死而孟董 (第 178L 页)
无解者。未知何意。
忠清水使李载弘状启云。马梁镇葛串下洋。异样船二只漂到。马梁佥使赵大福,庇仁县监 李升 烈先往其小船。言语文字。两相不通。我之笔谈。以楷以谚。伊既不通。伊之笔谈。非篆非籀。我亦不通。伊又将 (第 487L 页)
忠清水使李载弘状启云。马梁镇葛串下洋。异样船二只漂到。马梁佥使赵大福,庇仁县监 李升 烈先往其小船。言语文字。两相不通。我之笔谈。以楷以谚。伊既不通。伊之笔谈。非篆非籀。我亦不通。伊又将 (第 487L 页)
请还收。 上不从而遽窜逐之。其后 上颇示悔悟。旋即赐环。及府君行政。乃注拟尹公于官职。于是党人哗然。 李升
运,林道浩相继诋讦。必欲倾陷。 上两罢之。既数月。叙拜艺文提学。冬。复入吏曹。上疏引前事力辞。 上召 (第 40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