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評類
別集類
抛毬曲
侍燕黄昏晓未休玉阶夜色月如流朝来自觉承恩最
笑倩傍人认绣毬
隋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婵娟飏绣毬金钥玉箫俱寂寂
一天明月照高楼(此首见侯鲭录/)
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裀揉尽绣鸳鸯如今重到抛毬处
不是金炉旧日香
(沈括梦溪笔谈福州士人 李慎言 字希古尝梦/至一处水殿中观宫女戏毬山阳蔡绳为之传) (第 4a 页)
侍燕黄昏晓未休玉阶夜色月如流朝来自觉承恩最
笑倩傍人认绣毬
隋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婵娟飏绣毬金钥玉箫俱寂寂
一天明月照高楼(此首见侯鲭录/)
堪恨隋家几帝王舞裀揉尽绣鸳鸯如今重到抛毬处
不是金炉旧日香
(沈括梦溪笔谈福州士人 李慎言 字希古尝梦/至一处水殿中观宫女戏毬山阳蔡绳为之传) (第 4a 页)
自个凝睇暮云暗摇山翠天色无情四远低垂淡如
水离恨托征鸿寄旋娇波暗落相思泪妆如洗向高
楼日日春风里悔凭阑芳草人千里(古今诗话/)
海州士人 李慎言 尝言梦至一处水殿宫观女戏毬山
阳蔡绳作传叙其事甚详有抛毬词十馀首言皆清
丽今但记其两篇云侍燕黄昏 (第 7b 页)
水离恨托征鸿寄旋娇波暗落相思泪妆如洗向高
楼日日春风里悔凭阑芳草人千里(古今诗话/)
海州士人 李慎言 尝言梦至一处水殿宫观女戏毬山
阳蔡绳作传叙其事甚详有抛毬词十馀首言皆清
丽今但记其两篇云侍燕黄昏 (第 7b 页)
五卷七言七十五)
(卷每卷百首共百卷上寿皇重华宫赐札褒美洪意存/务博随得随录不暇诠次宋人诗如李九龄 李慎言 郭)
(震滕白玉岩韩浦王初之属多浑入其尤不深考者梁/何逊称其字仲言亦列于内为昔人所讥然唐人绝句)
( (第 5a 页)
(卷每卷百首共百卷上寿皇重华宫赐札褒美洪意存/务博随得随录不暇诠次宋人诗如李九龄 李慎言 郭)
(震滕白玉岩韩浦王初之属多浑入其尤不深考者梁/何逊称其字仲言亦列于内为昔人所讥然唐人绝句)
( (第 5a 页)
奎章照磨林彦广侍仪舍人画赞
辨色而朝百辟辑瑞以会万方紫宸之班济济跄跄望
之犹鸣凤之在朝阳此其凛而清颀而长言而文神而
昌直承明庐登宝绘堂者邪
遗安堂赞为 李唐卿 御史书
维士晦显繇时乱治即以求安其旨有二其在于易随
时之义义犹权衡曷可错置其在于书曰安汝止道犹
规矩 (第 11a 页)
辨色而朝百辟辑瑞以会万方紫宸之班济济跄跄望
之犹鸣凤之在朝阳此其凛而清颀而长言而文神而
昌直承明庐登宝绘堂者邪
遗安堂赞为 李唐卿 御史书
维士晦显繇时乱治即以求安其旨有二其在于易随
时之义义犹权衡曷可错置其在于书曰安汝止道犹
规矩 (第 11a 页)
史而侪诸古良二千石其详见于计吏簿中不书惧复
也
送 李慎言 赴顺义训导序
洪武壬戌秋蓟门 (第 4a 页)
李慎言 氏将有顺义之行典邑校也
今左春坊大学士安常董先生时为宛平文学掾为序
以华其行而燕之才大夫士形之歌诗以 …… (第 4a 页)
其能垂教于不朽乎 慎言 邃学而文其于圣贤之经之
传子史百家之书考索之专淬砺之至不泥于传注不
胶于事实不淆于白黑据其涂而涉其津 (第 5a 页)
予以是知 慎
言 可以语道也诚以是为学为教则凡请业请益者不
由是闯其堂奥乎学礼学诗者不由是以饰其言行乎
而治己治人者不 (第 5a 页)
由是以为规矩准绳而终至于大器
乎吾友宗一氏与 慎言 最稔与予先世皆河南人国朝
皆占籍北平兹以顺义文学掾摄校于雄与予共事则 …… (第 5a 页)
十
舍乃不以其津陆之远寓书宗一以徵予文予故不让
而为言以窃董先生之绪馀以为数十年之雅谈重宗
一之请嘉 慎言 之嗜古文辞而不自画也
赠医士娄传道序
蓟邱刘明善氏累叶儒官家自兵起两河幽并俶扰挈
家避乱江淮间 (第 5b 页)
也
送 李慎言 赴顺义训导序
洪武壬戌秋蓟门 (第 4a 页)
李慎言 氏将有顺义之行典邑校也
今左春坊大学士安常董先生时为宛平文学掾为序
以华其行而燕之才大夫士形之歌诗以 …… (第 4a 页)
其能垂教于不朽乎 慎言 邃学而文其于圣贤之经之
传子史百家之书考索之专淬砺之至不泥于传注不
胶于事实不淆于白黑据其涂而涉其津 (第 5a 页)
予以是知 慎
言 可以语道也诚以是为学为教则凡请业请益者不
由是闯其堂奥乎学礼学诗者不由是以饰其言行乎
而治己治人者不 (第 5a 页)
由是以为规矩准绳而终至于大器
乎吾友宗一氏与 慎言 最稔与予先世皆河南人国朝
皆占籍北平兹以顺义文学掾摄校于雄与予共事则 …… (第 5a 页)
十
舍乃不以其津陆之远寓书宗一以徵予文予故不让
而为言以窃董先生之绪馀以为数十年之雅谈重宗
一之请嘉 慎言 之嗜古文辞而不自画也
赠医士娄传道序
蓟邱刘明善氏累叶儒官家自兵起两河幽并俶扰挈
家避乱江淮间 (第 5b 页)
也仆令舍甥就致鸡黍之奠率撰一文叙交谊之槩
望为一览便中冀示教为幸相见未期惟希自爱九
月初四日王璞简奉继本广文契侍史
说
李慎言 字说
蓟邱生李敏 (第 16a 页)
慎言 尝从予学谒予制其字说予告之曰
言须慎也慎则弗盭于行而为荣为吉不慎则多至谬
迷而为辱为凶故言不可以不慎 …… (第 16a 页)
虑其有口过赋白圭之
什以自警其后南宫绦日诵其言至于数数而不置孔
子以为贤而称道之予用是稽诸方册而得其 慎言 之
义其高非哆言其近非妄辞盖易狂之砭砺作圣之矩
矱生质粹而气清种学而树德诚于是而缔审之而固 …… (第 17a 页)
万石之钟而破群响也
虽然敏尝读书山林见夫栖真匿景之俦委身空寂一
念不起而坐待其冥会于不言之表斯亦可以 慎言 目
之耶予大嘘曰彼盖忘言非儒家者流所谓 (第 17b 页)
慎言 (第 17b 页)
慎
言 者必如洙泗之教而后可且予曷尝教贤忘言哉
愚溪说 (第 17b 页)
望为一览便中冀示教为幸相见未期惟希自爱九
月初四日王璞简奉继本广文契侍史
说
李慎言 字说
蓟邱生李敏 (第 16a 页)
慎言 尝从予学谒予制其字说予告之曰
言须慎也慎则弗盭于行而为荣为吉不慎则多至谬
迷而为辱为凶故言不可以不慎 …… (第 16a 页)
虑其有口过赋白圭之
什以自警其后南宫绦日诵其言至于数数而不置孔
子以为贤而称道之予用是稽诸方册而得其 慎言 之
义其高非哆言其近非妄辞盖易狂之砭砺作圣之矩
矱生质粹而气清种学而树德诚于是而缔审之而固 …… (第 17a 页)
万石之钟而破群响也
虽然敏尝读书山林见夫栖真匿景之俦委身空寂一
念不起而坐待其冥会于不言之表斯亦可以 慎言 目
之耶予大嘘曰彼盖忘言非儒家者流所谓 (第 17b 页)
慎言 (第 17b 页)
慎
言 者必如洙泗之教而后可且予曷尝教贤忘言哉
愚溪说 (第 17b 页)
有法度焉。处士娶羽溪李氏。通德郎凤采之女。举二男二女。长深。次澹。女归李发源,宋▣▣。再娶昌原黄氏。 进士相之
女。无育。深二子孝懋,悌懋。铭曰。
昔周夫子。谓圣可学。愚者不信。懦夫则画。公惟自奋。独拔流俗。刻意 …… (第 579H 页)
沉,泳。浚哲一子泂。曾孙不尽记。盛矣哉。余登铁岭跞鼻白。涉龙兴之江。放乎云田之野。览王迹之肇基。履将 相之 遗墟。山川雄秀。蟠挐亭毒。宜有魁才异等。磊落踵蹑。而何数百年寥寥也。昔汉之兴。萧,曹,周,樊。并出于 (第 582H 页)
昔周夫子。谓圣可学。愚者不信。懦夫则画。公惟自奋。独拔流俗。刻意 …… (第 579H 页)
沉,泳。浚哲一子泂。曾孙不尽记。盛矣哉。余登铁岭跞鼻白。涉龙兴之江。放乎云田之野。览王迹之肇基。履将 相之 遗墟。山川雄秀。蟠挐亭毒。宜有魁才异等。磊落踵蹑。而何数百年寥寥也。昔汉之兴。萧,曹,周,樊。并出于 (第 582H 页)
我国精兵。唯北关是也。平日不尽拊恤之道。则岂曰阴雨之备乎。女真满万。天下无敌。今之北关。皆女真之所尝据也。我乃有之而反漫弃之。徒任营镇之剥割。 李相之
区划甚精。不知今尚行之而无毁坏乎。
华城军制
卫阵
轩辕始创阵制。而武侯用以八门。李靖变以六花。 (第 231H 页)
华城军制
卫阵
轩辕始创阵制。而武侯用以八门。李靖变以六花。 (第 231H 页)
金相上对章。盛气蓬勃。诬辱斯文。比初疏有加。又斥疏中书谥号先正字为滥越。且言不载宝鉴。 圣意有在。必称先正。决无是教。直断以诬 肃庙诬 先朝欺 殿下三案。谓当严处。反赐温批云云。为说悖骇。搆捏罔测。 批曰。疏中引尹光绍疏语。为自引之端。向日处分。迹虽似异。意实无他。卿乃疑予于不当疑之地。予实惭赧云云。前此 上意虑复爵之后。彼中或疑尊尚宋相有异于前。筵中屡下尊尚无前后之殊等教。今金疏无此等语。而亦以此为答。其疏中本旨。初不提起。 圣意可以仰认矣。○盖是时 宋相之
孙德相以逆死。诸宋多窜流。老党举怀不安。故 上每存圣虑。要为镇定之道。致祭宋相。以不累先世之意为辞。 (第 478H 页)
。入艺文馆。历典永川,醴泉。至东莱府使。顶玉家居数十馀年而终。年六十七。
李久字庭坚。牧隐之后。鹅溪 李相之 孙。判书庆全之子。生而能文。为文滔滔不竭。鹅相常以为可继牧隐之迹。年十八进士壮元。二十乙巳增广初试会 (第 262H 页)
李久字庭坚。牧隐之后。鹅溪 李相之 孙。判书庆全之子。生而能文。为文滔滔不竭。鹅相常以为可继牧隐之迹。年十八进士壮元。二十乙巳增广初试会 (第 262H 页)
之态。况妇人之身而断然行之。岂是易事。贤哉贤哉。烈哉烈哉。虽然。坤道无独成之理。则 李相之
所以周于其间。使之成就者可想矣。其亦可师。
○高丽时有李承召。号三滩先生。阳城人。孝悌出天。文章鸣世 (第 559H 页)
○高丽时有李承召。号三滩先生。阳城人。孝悌出天。文章鸣世 (第 559H 页)
畿伯月沙李公。枉过草堂。赠守僧信修诗曰。尔居石洲之学舍。石洲新有能诗声。勤将首笺求我句。无乃山僧亦好名。余亦戏次其韵。
戏简东邻
李判官(慎言) 遣子求诗。走笔以寄。
铜雀妓
病中。闻夜雨。有怀草堂。因叙平生。(二十四首。)
尹 …… 观打围。呈府伯。
闻月沙令公回自 帝京。聊寄问。
寄题宋林川(楠寿)兄幽居
秋夜
李判官(慎言) 遣子求诗。走笔以寄。
春题
次五峰韵。题李清风(基卨)幽居。
去年十月。环草堂种松
戏简东邻
李判官(慎言) 遣子求诗。走笔以寄。
铜雀妓
病中。闻夜雨。有怀草堂。因叙平生。(二十四首。)
尹 …… 观打围。呈府伯。
闻月沙令公回自 帝京。聊寄问。
寄题宋林川(楠寿)兄幽居
秋夜
李判官(慎言) 遣子求诗。走笔以寄。
春题
次五峰韵。题李清风(基卨)幽居。
去年十月。环草堂种松
终。年七十一。是年三月。祔于公墓。有二男三女。男长曰师圣。登文科。卒官司饔院正。次曰景圣。婿曰权俶, 李慎言,
郑锡禧。皆士人。孙男曰廉,序,度,广,庠。是师圣五子。景圣之男女。皆幼。公之嗣孙。因公弟都事𢠳。求 (第 382H 页)
呜呼。 圣考之世。圣德日兴。弊政日袪。凛凛有大作之气象。其于此疏。可谓略施行矣。甚矣。 圣考之有志而公之得君也。明良相遇。千载一时。而至治未终。遽成千古之恨。岂天不爱斯人耶。方今
圣上嗣兴。而公家二学士出入补拾。夙夜匪懈。将以此而继述其志事。功成治定之后。 圣上举宋帝之语。以语二臣者曰。予是 孝宗之子。尔是 李相之 子云尔。而吾侪簪履旧物。喜闻而垂泣焉。岂不可也。顷日太史氏纂集 先朝盛烈。以垂万世。于此文字。其已备 (第 406H 页)
圣上嗣兴。而公家二学士出入补拾。夙夜匪懈。将以此而继述其志事。功成治定之后。 圣上举宋帝之语。以语二臣者曰。予是 孝宗之子。尔是 李相之 子云尔。而吾侪簪履旧物。喜闻而垂泣焉。岂不可也。顷日太史氏纂集 先朝盛烈。以垂万世。于此文字。其已备 (第 406H 页)
。疏罢。李相庆亿新为铨长。来问诸生中可用者。先生不拘色目。择五六人列书以示。李相尽用之。先生之见重。 李相之
秉公。一时传以为美谈。)
庚戌(先生三十岁)
辛亥(先生三十一岁)五月甲寅。丁议政公忧(议政公久在台 (第 160H 页)
庚戌(先生三十岁)
辛亥(先生三十一岁)五月甲寅。丁议政公忧(议政公久在台 (第 160H 页)
二年。入相。号听天。
徐领相文重尝为庆州府尹。李左相畬为安城郡守。皆辞不赴。盖徐相之祖达城尉讳景霌。 李相之 曾祖察访讳安性。与邑名音相似故也。按东坡代张文定公所撰滕甫墓志。以为以考讳高。辞高阳。乃除郓州云。以 (第 322L 页)
徐领相文重尝为庆州府尹。李左相畬为安城郡守。皆辞不赴。盖徐相之祖达城尉讳景霌。 李相之 曾祖察访讳安性。与邑名音相似故也。按东坡代张文定公所撰滕甫墓志。以为以考讳高。辞高阳。乃除郓州云。以 (第 322L 页)
觌事寿而康之语以讽之。后因事申微意。朴世堂素不悦尤庵。为李相撰墓碑。毁尤庵至比少正卯。太学生辨其诬。 李相之
孙厦成曾孙真望等。乃上疏伸其祖。毁诬尤庵极肆悖。士论骇愤。将欲卞之。以公居师席。力求疏本。公辞而后许 (第 607L 页)
之。草疏几万言。明陈尤庵讽 李相之 意。世堂之侮贤。厦成之诬蔑。辞甚痛快。泮儒反以疏语之过于严峻不用。而又有不逊语。公乃上疏自劾其不能训 …… (第 607L 页)
之前后请离。为其子也。离人夫妇尚不可。况绝母子之伦义耶。请更 询大臣儒臣。仍付礼官狱官杂议。朝廷不用 李相之 议。穆差又出来。求见白头山图。 上以荒绝之地。曾无所画不许。又求东国地图。公白 上曰。彼果以其君命求 (第 614L 页)
之。草疏几万言。明陈尤庵讽 李相之 意。世堂之侮贤。厦成之诬蔑。辞甚痛快。泮儒反以疏语之过于严峻不用。而又有不逊语。公乃上疏自劾其不能训 …… (第 607L 页)
之前后请离。为其子也。离人夫妇尚不可。况绝母子之伦义耶。请更 询大臣儒臣。仍付礼官狱官杂议。朝廷不用 李相之 议。穆差又出来。求见白头山图。 上以荒绝之地。曾无所画不许。又求东国地图。公白 上曰。彼果以其君命求 (第 61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