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評類
別集類
恭题御赐文集后
洪武八年岁次乙卯春三月壬辰皇帝御乾清宫召臣
至问前御史中丞刘基何日成行臣以翌日对继问病
势不革否还可自力至家否臣复具以闻时基有霜露
之疾上悯其为开国旧勋特降手敕令起居注郭传宣
示之俾还山以便侍养然圣衷犹念之弗置于是延臣
扣其详语毕上步出宫门臣从后至丹墀上忽顾内史
张渊曰汝往取新刋文集一部赐学士宋濂臣谨叩头
谢渊引臣至典礼纪察司与司副 李彬 言纪臣氏名于
籍始颁受焉盖文集系御制凡三帙入梓虽讫尚秘藏 (第 6b 页)
洪武八年岁次乙卯春三月壬辰皇帝御乾清宫召臣
至问前御史中丞刘基何日成行臣以翌日对继问病
势不革否还可自力至家否臣复具以闻时基有霜露
之疾上悯其为开国旧勋特降手敕令起居注郭传宣
示之俾还山以便侍养然圣衷犹念之弗置于是延臣
扣其详语毕上步出宫门臣从后至丹墀上忽顾内史
张渊曰汝往取新刋文集一部赐学士宋濂臣谨叩头
谢渊引臣至典礼纪察司与司副 李彬 言纪臣氏名于
籍始颁受焉盖文集系御制凡三帙入梓虽讫尚秘藏 (第 6b 页)
恭题
御赐文集后
洪武八年岁次乙卯春三月壬辰
皇帝御乾清宫召臣至问前御史中丞刘基何曰成行臣以
翌日对继问病势不革否还可自力至家否臣复具以闻时
基有霜露之疾 上悯其为开国旧勋特降手敕令起居
注郭传宣示之俾还山以便侍养然 圣衷犹念之弗置
于是延臣扣其详语毕 上步出宫门臣从后至丹墀
上忽顾内史张渊曰汝往取新刋文集一部赐学士宋濂臣
谨叩头谢渊引臣至典礼纪察司与司副 李彬 言纪臣氏名
于籍始颁受焉盖文集系御制凡三帙入梓虽讫尚秘藏禁
中当时受赐者唯太师李韩公善长中书右丞相胡 (第 11a 页)
御赐文集后
洪武八年岁次乙卯春三月壬辰
皇帝御乾清宫召臣至问前御史中丞刘基何曰成行臣以
翌日对继问病势不革否还可自力至家否臣复具以闻时
基有霜露之疾 上悯其为开国旧勋特降手敕令起居
注郭传宣示之俾还山以便侍养然 圣衷犹念之弗置
于是延臣扣其详语毕 上步出宫门臣从后至丹墀
上忽顾内史张渊曰汝往取新刋文集一部赐学士宋濂臣
谨叩头谢渊引臣至典礼纪察司与司副 李彬 言纪臣氏名
于籍始颁受焉盖文集系御制凡三帙入梓虽讫尚秘藏禁
中当时受赐者唯太师李韩公善长中书右丞相胡 (第 11a 页)
逢今年。尤岂持疑。嫡长派免坐。复其官。彦城君金重万,锦陵君朴弼健,仁平君李普赫,韩原君李万囿,咸恩君 李森,
完春君李遂良,全阳君李益馝,花川君金浃,花原君权喜学,忠原君朴东亨等嫡长家。赐食物。其子孙当召见。故 (第 443H 页)
答咸安士林书
答黄翼哉(道翼)书(癸丑)
答黄翼哉书(癸亥)
霁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答 李景文(象靖) 书(己未)
答 李景文 书(壬戌)
答 李景文 书(癸亥)
答 李景文 书(甲子)
答 李景文 书
答 李景文, 休文(光靖)书。
答李景文书(乙丑)
答金圣兼(德五)书(丙辰)
答河晋叔(大明)
答黄翼哉(道翼)书(癸丑)
答黄翼哉书(癸亥)
霁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答 李景文(象靖) 书(己未)
答 李景文 书(壬戌)
答 李景文 书(癸亥)
答 李景文 书(甲子)
答 李景文 书
答 李景文, 休文(光靖)书。
答李景文书(乙丑)
答金圣兼(德五)书(丙辰)
答河晋叔(大明)
答 李景文(象靖) 书(己未)
冬初。闻左右作邮湖西。虽在流落中。犹为之柏悦。腊里。令伯季氏垂问。而美名不在其中。则又恨 (第 366H 页)
久无嗣。公尝主豫建之议。及是从诸大臣入对。禀 慈旨。册今 上为世弟。于是凶党益疾之。公之祸实本于此。 李森
曾自请于公为湖西节度。而森方为群奸囮。故公因以出之。是年冬。贼臣金一镜等七人。与宦者朴尚俭通计。谋上 (第 90H 页)
读外王考拙斋先生遗集。有感。
凉宵
过屏山迁路
絜矩
示书室群童(六绝○乙卯)
次韵赠 李景文(象靖○二首○丙辰) 独坐(戊午)
寄金振伯(圣铎)
答河圣则(瑞龙)以长篇见赠(己未)
书室 时习斋(三绝)
时中(壬戌)
偶题
挽金竹峰(侃)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上葛庵 李先生(庚辰) 与权荷塘(斗寅)
与权苍雪斋(斗经○戊戌)
答府伯权公(以镇○己亥)
别 …… 题画屏(八绝○丙申)
挽金适庵(台重○辛卯)
登楼
望前山
和柳任甫(圣尹)咏竹
和 东谷 诸友(戊戌)
端午日。与柳国宾(后观)有出游之约。雨不果。独栖空斋。意绪甚无聊。偶吟相寄。
凉宵
过屏山迁路
絜矩
示书室群童(六绝○乙卯)
次韵赠 李景文(象靖○二首○丙辰) 独坐(戊午)
寄金振伯(圣铎)
答河圣则(瑞龙)以长篇见赠(己未)
书室 时习斋(三绝)
时中(壬戌)
偶题
挽金竹峰(侃)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上葛庵 李先生(庚辰) 与权荷塘(斗寅)
与权苍雪斋(斗经○戊戌)
答府伯权公(以镇○己亥)
别 …… 题画屏(八绝○丙申)
挽金适庵(台重○辛卯)
登楼
望前山
和柳任甫(圣尹)咏竹
和 东谷 诸友(戊戌)
端午日。与柳国宾(后观)有出游之约。雨不果。独栖空斋。意绪甚无聊。偶吟相寄。
始为通姓名云。此亦一违端也。与臣相逢。果在于自镜家回路。则臣之面已于镜家逢着时见之。臣名且于一镜所谓 李森
时闻之。则元徽之问也。何可以不知对之乎。又以为徽曰此乃忠清兵使云云。臣曰。果谓之忠兵乎。廷玉随臣之口 …… (第 120L 页)
。出于钦恤之盛意。臣等岂无钦仰 圣德哉。但其交通妖俭之情节。犹未尽查。而轻先的处。岂有是理。 上曰。 李森 必欲讯问耶。森事。便同捕风捉影。镇远复进达曰。 殿下以 (第 124H 页)
李森 为名武。而森曾经臣之管下。臣亦知其为人矣。其为人也。果似有才。而辛丑以后。缔结妖宦。情节绽露。未尽查 …… (第 124H 页)
。未免苟且。而承旨郑宅河之末稍奏达之语。亦不成说矣。况昨日玉堂处置之言。尤涉骇然。其日 下教。非促停 李森 等启矣。而正法遇臣。既烧其文。则非亦惜其启之停也哉。概言台阁上论不公之意。而处置措语中。当置落科处。 (第 131L 页)
。出于钦恤之盛意。臣等岂无钦仰 圣德哉。但其交通妖俭之情节。犹未尽查。而轻先的处。岂有是理。 上曰。 李森 必欲讯问耶。森事。便同捕风捉影。镇远复进达曰。 殿下以 (第 124H 页)
李森 为名武。而森曾经臣之管下。臣亦知其为人矣。其为人也。果似有才。而辛丑以后。缔结妖宦。情节绽露。未尽查 …… (第 124H 页)
。未免苟且。而承旨郑宅河之末稍奏达之语。亦不成说矣。况昨日玉堂处置之言。尤涉骇然。其日 下教。非促停 李森 等启矣。而正法遇臣。既烧其文。则非亦惜其启之停也哉。概言台阁上论不公之意。而处置措语中。当置落科处。 (第 131L 页)
尚镇某父尝辱访。余时始相识。见其动容出辞。驯雅有则。不问可知其为贤父子也。然盖亦其资性自美也。自言从 李景文
游。从 (第 448L 页)
景文 游者。其非俗士。又可知也。问丧难叙寒暄外。皆娓娓向学求道之语。间举论语疑义数条。盖欲观余愚陋之见。不 (第 448L 页)
景文 游者。其非俗士。又可知也。问丧难叙寒暄外。皆娓娓向学求道之语。间举论语疑义数条。盖欲观余愚陋之见。不 (第 448L 页)
。遂奋袂而起。坐罢。
○永乐己丑。议政府及三功臣等 启曰。乱臣闵无咎无疾,李茂,尹穆,柳沂,赵希闵, 李彬, 姜思德等。请正典刑。肆诸市朝。 传曰。无咎,无疾。海岛付处。除皆依启。翌年。无咎,无疾。因宗亲府 启 (第 87L 页)
○永乐己丑。议政府及三功臣等 启曰。乱臣闵无咎无疾,李茂,尹穆,柳沂,赵希闵, 李彬, 姜思德等。请正典刑。肆诸市朝。 传曰。无咎,无疾。海岛付处。除皆依启。翌年。无咎,无疾。因宗亲府 启 (第 8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