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曾无可以继之者矣如是而求其克敌致胜其将
何恃而能乎夫以南宋之偏安犹且宗泽岳飞韩世忠
刘锜之徒以为之将 李纲 之徒以为之相尚不能止金
人之冲突今以一统之大求其任事如数子者曾未见
有一人万一边寇长驱而入不知陛下之 (第 2b 页)
何恃而能乎夫以南宋之偏安犹且宗泽岳飞韩世忠
刘锜之徒以为之将 李纲 之徒以为之相尚不能止金
人之冲突今以一统之大求其任事如数子者曾未见
有一人万一边寇长驱而入不知陛下之 (第 2b 页)
答高雪篷书(陈所有/)
雪篷来教咏史诸什诚确论也乃谓张浚不可与安石
同传此特因袭之见耳岂知春秋大义覆国者罪无赦
乎夫安石病在不省事而执拗张浚病在练事而媢嫉
执拗者施之平居则蠹政国必削媢嫉者处之艰步则
妨才国必危其殆我子孙黎民埒也雪篷其知医乎医
者之术二摄生起死而已矣摄生者主卫元起死者主
辟邪宋熙宁间二祖三宗德泽汪濊如人父母无恙安
石不以五榖摄生之物膳也乃进金石燥剂以痿痹四
肢而销铄其元气逮建炎绍兴秦桧怀酖汪黄握堇海
宇寒心 李纲 赵鼎宗泽虞允文曲端岳鹏举诸人即起 …… (第 26b 页)
躬尽瘁者方寸何如胜质之史不攻自破也按戴仲培
氏鼠璞载魏公乃黄潜善客胡珵则 李纲 客也魏公附
潜善孙觌奏胡珵笔削陈东书欲使布衣操进退大臣
之权几至召乱遂以讽谕狂生规摇国是将珵编斥使 (第 28a 页)
雪篷来教咏史诸什诚确论也乃谓张浚不可与安石
同传此特因袭之见耳岂知春秋大义覆国者罪无赦
乎夫安石病在不省事而执拗张浚病在练事而媢嫉
执拗者施之平居则蠹政国必削媢嫉者处之艰步则
妨才国必危其殆我子孙黎民埒也雪篷其知医乎医
者之术二摄生起死而已矣摄生者主卫元起死者主
辟邪宋熙宁间二祖三宗德泽汪濊如人父母无恙安
石不以五榖摄生之物膳也乃进金石燥剂以痿痹四
肢而销铄其元气逮建炎绍兴秦桧怀酖汪黄握堇海
宇寒心 李纲 赵鼎宗泽虞允文曲端岳鹏举诸人即起 …… (第 26b 页)
躬尽瘁者方寸何如胜质之史不攻自破也按戴仲培
氏鼠璞载魏公乃黄潜善客胡珵则 李纲 客也魏公附
潜善孙觌奏胡珵笔削陈东书欲使布衣操进退大臣
之权几至召乱遂以讽谕狂生规摇国是将珵编斥使 (第 28a 页)
哉自是始欲纂集异闻为中兴遗传
然犹恨闻见单寡欲从先生故老详求其事故先为之
纂例而以渐足之其一曰大臣若 李纲 宗泽吕颐浩赵
鼎张浚其二曰大将若种师道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
其三曰死节若李若水刘韐孙傅霍安国杨邦乂其四 (第 18b 页)
然犹恨闻见单寡欲从先生故老详求其事故先为之
纂例而以渐足之其一曰大臣若 李纲 宗泽吕颐浩赵
鼎张浚其二曰大将若种师道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
其三曰死节若李若水刘韐孙傅霍安国杨邦乂其四 (第 18b 页)
死节之臣为不多见使彦章之忠义不白于天下
后世无以为人臣劝因著于篇
书宋诸贤墨迹后(李东阳/)
右 宋李忠定公 书一张忠献公书一赵忠简公劄子一 (第 6b 页)
外小帖一吕太保安老李恭政泰发书各一姑苏沈启
南氏所藏者吴太史原博携至京师予得而观之呜呼
天下未有不用君子而治不用小人而乱者宋之衰非
无君子而患于不能用然其君子亦有过焉秦桧首恶
天下所繇乱贤如忠献实与荐之泰发虽与持议祸至
死初不能无恭政之屈此其所憾者吕非纯才仇视诸
贤无足深论 忠定 再罢乃繇忠献忠简虽与忠献合而
屡惑谗间至悉变其所为则所谓君子亦不能同心戮 (第 7a 页)
力自贻矛盾之患何怪乎国势之不昌小人之祸未殄
也晦庵谓明大义识事理惟 忠定 兼之盖虽张赵不能
不各有短长吕李而下其器可知也然使其志论获行
小大毕用皆当有益于世今观其尺书寸札皆国 (第 7b 页)
后世无以为人臣劝因著于篇
书宋诸贤墨迹后(李东阳/)
右 宋李忠定公 书一张忠献公书一赵忠简公劄子一 (第 6b 页)
外小帖一吕太保安老李恭政泰发书各一姑苏沈启
南氏所藏者吴太史原博携至京师予得而观之呜呼
天下未有不用君子而治不用小人而乱者宋之衰非
无君子而患于不能用然其君子亦有过焉秦桧首恶
天下所繇乱贤如忠献实与荐之泰发虽与持议祸至
死初不能无恭政之屈此其所憾者吕非纯才仇视诸
贤无足深论 忠定 再罢乃繇忠献忠简虽与忠献合而
屡惑谗间至悉变其所为则所谓君子亦不能同心戮 (第 7a 页)
力自贻矛盾之患何怪乎国势之不昌小人之祸未殄
也晦庵谓明大义识事理惟 忠定 兼之盖虽张赵不能
不各有短长吕李而下其器可知也然使其志论获行
小大毕用皆当有益于世今观其尺书寸札皆国 (第 7b 页)
公皆一一裁之以理知无不言言无不用卒能坐困
也先匡济王室若昔晋武帝时郭钦上徙戍之疏而卒
不见听宋钦宗时 李纲 沮和议之非而为群小所排遂
使刘渊窃号中原金人入据汴京臣主俱辱贻天下后
世笑又未尝不为公幸也且如动摇储 (第 20a 页)
也先匡济王室若昔晋武帝时郭钦上徙戍之疏而卒
不见听宋钦宗时 李纲 沮和议之非而为群小所排遂
使刘渊窃号中原金人入据汴京臣主俱辱贻天下后
世笑又未尝不为公幸也且如动摇储 (第 20a 页)
事名罗从彦杨时李侗曾巩游酢真德秀胡氏蔡氏父
子以文学名陈瓘尹洙林之奇以气节名刘韐 李纲 以
忠义名而朱元晦者世目为大儒而所名道学也承芳
大以为非承芳非之之极正犹众人是之之极也尝与
敬夫论之 (第 20b 页)
子以文学名陈瓘尹洙林之奇以气节名刘韐 李纲 以
忠义名而朱元晦者世目为大儒而所名道学也承芳
大以为非承芳非之之极正犹众人是之之极也尝与
敬夫论之 (第 20b 页)
大涤书院记(黄道周/)
壬申秋余以逐客南旋实携杖屦启辟斯山何兄羲兆左经
右锄纲纪其事不数年茨暨聿立苞麓既平环流既清四方
高躅之彦时亦往来兴咏其间余方攀柏艺松栖迟漳海未
之能从也戊寅初冬余再以逐客南旋缅念斯山暌违七载
遂复诛筇其间徘徊日夕嗟乎天水之时画江中断 李伯纪
颠沛其先朱元晦寥消于后考其立朝远者不能需期近
者不能弥月仆以迀愚幸逢盛世怒蛙之气散其木鸡前
无 (第 13b 页)
伯纪 慷慨剑箾之诚后无元晦蕴藉经书之致而欲与抗 …… (第 13b 页)
时路领日于兹感玄涤之未能班李朱而不
逮然观其事会酌其稽获百世之下从此可知矣比考二公
心身之际备悉渊微 伯纪 以诚明开君元晦以格致引士虽不
标其宫庭要无殊此旨趣至于旂常俎豆系于两室熨以河 …… (第 14a 页)
生先春汪尔
陶挺钱仲雍琳萧山曹木上振龙淞江陈卧子子龙时
卧子以桐杖不遂登高诸数往还者余病未之能从也 伯纪 元晦二公祠即在书院之左腹书院制度及诸兴 …… (第 16a 页)
斋
黄道周识
大涤书院后记(黄道周/)
大涤山者当馀杭之西宋人所营洞霄宫者也古瓦残
碑依稀在焉而 李伯纪 朱元晦以俎豆特存壬申之岁
予以放屦常历是山坐卧李朱几案之下今复七年矣
再为逐客重历是山呜呼以仆迂愚遭 (第 16b 页)
逄盛际无格主
之能匡时之益而鹿鹿往还剥烟啄霜犹幸与 伯纪 元 (第 16b 页)
壬申秋余以逐客南旋实携杖屦启辟斯山何兄羲兆左经
右锄纲纪其事不数年茨暨聿立苞麓既平环流既清四方
高躅之彦时亦往来兴咏其间余方攀柏艺松栖迟漳海未
之能从也戊寅初冬余再以逐客南旋缅念斯山暌违七载
遂复诛筇其间徘徊日夕嗟乎天水之时画江中断 李伯纪
颠沛其先朱元晦寥消于后考其立朝远者不能需期近
者不能弥月仆以迀愚幸逢盛世怒蛙之气散其木鸡前
无 (第 13b 页)
伯纪 慷慨剑箾之诚后无元晦蕴藉经书之致而欲与抗 …… (第 13b 页)
时路领日于兹感玄涤之未能班李朱而不
逮然观其事会酌其稽获百世之下从此可知矣比考二公
心身之际备悉渊微 伯纪 以诚明开君元晦以格致引士虽不
标其宫庭要无殊此旨趣至于旂常俎豆系于两室熨以河 …… (第 14a 页)
生先春汪尔
陶挺钱仲雍琳萧山曹木上振龙淞江陈卧子子龙时
卧子以桐杖不遂登高诸数往还者余病未之能从也 伯纪 元晦二公祠即在书院之左腹书院制度及诸兴 …… (第 16a 页)
斋
黄道周识
大涤书院后记(黄道周/)
大涤山者当馀杭之西宋人所营洞霄宫者也古瓦残
碑依稀在焉而 李伯纪 朱元晦以俎豆特存壬申之岁
予以放屦常历是山坐卧李朱几案之下今复七年矣
再为逐客重历是山呜呼以仆迂愚遭 (第 16b 页)
逄盛际无格主
之能匡时之益而鹿鹿往还剥烟啄霜犹幸与 伯纪 元 (第 16b 页)
庙山赋(宋孔武仲/)
玄武山赋(唐王勃/)
赤壁赋(宋苏轼/)
后赤壁赋(宋苏轼/)
武夷山赋 (宋李纲/ )
大弋山赋(元黄元实/)
卷二十一 地理 …… (第 25a 页)
庐山云液泉赋(唐吴筠/)
望瀑泉赋(唐李华/)
双瀑赋(宋王十朋/)
天庆观乳泉赋(宋苏轼/)
后乳泉赋 (宋李纲/ )
石门泉赋(明郭棐/) …… (第 34a 页)
耀德不观兵赋(唐张随/) (唐王棨/)
倒载干戈赋(唐王棨/)
铸剑戟为农器赋(唐裴度/) (宋范仲淹/)
有文事必有武备赋 (宋李纲/ ) …… (第 48a 页)
(唐张圣之/)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宋苏轼/)
从諌如流赋(宋范仲淹/)
折节旌直臣赋 (宋李纲/ )
如石投水赋(唐刘辟/) (唐卢肇/) (唐白敏中/)
大赦赋(汉崔寔/)
卷四十五 (第 48b 页)
玄武山赋(唐王勃/)
赤壁赋(宋苏轼/)
后赤壁赋(宋苏轼/)
武夷山赋 (宋李纲/ )
大弋山赋(元黄元实/)
卷二十一 地理 …… (第 25a 页)
庐山云液泉赋(唐吴筠/)
望瀑泉赋(唐李华/)
双瀑赋(宋王十朋/)
天庆观乳泉赋(宋苏轼/)
后乳泉赋 (宋李纲/ )
石门泉赋(明郭棐/) …… (第 34a 页)
耀德不观兵赋(唐张随/) (唐王棨/)
倒载干戈赋(唐王棨/)
铸剑戟为农器赋(唐裴度/) (宋范仲淹/)
有文事必有武备赋 (宋李纲/ ) …… (第 48a 页)
(唐张圣之/)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宋苏轼/)
从諌如流赋(宋范仲淹/)
折节旌直臣赋 (宋李纲/ )
如石投水赋(唐刘辟/) (唐卢肇/) (唐白敏中/)
大赦赋(汉崔寔/)
卷四十五 (第 48b 页)
瓢赋(唐崔曙/) (唐韦肇/)
曲水杯赋(唐陆环/)
盆池赋(唐浩虚舟/)
闻药杵赋(宋刘子翚/)
药杵臼后赋 (宋李纲/ )
奉制撰蟠桃核赋(明宋濂/)
卷八十九 舟车 …… (第 22b 页)
(汉扬雄/) (魏曹植/) (魏王粲/)
酃酒赋(晋张载/)
浊醪有妙理赋(宋苏轼/) (宋李纲/ )
中山松醪赋(宋苏轼/)
酒子赋(宋苏轼/)
洞庭春色赋(宋苏轼/) (第 37b 页)
椰子酒赋 (宋李纲/ )
蒲桃酒赋(元元好问/)
轧赖机酒赋(元朱德润/)
醉赋(唐皇甫湜/)
中酒赋(唐 …… (第 38a 页)
卷一百九 览古
登楼赋(魏王粲/) (晋枣据/) (晋孙楚/)
登百尺楼赋(晋郭璞/)
迷楼赋 (宋李纲/ )
太白楼赋(宋张𩓣/) (明王守仁/)
光岳楼赋(明阙名/)
豫章揽秀楼赋(明汤显祖 …… (第 49b 页)
玉壶冰赋(唐阙名/) (明袁宗道/) (明黄汝良/)
(明李沂/)
倚天剑赋(宋田锡/)
稷下赋(宋司马光/)
乘桴浮于海赋 (宋李纲/ )
交难赋(宋杨万里/)
苦樱赋(宋何耕/)
贫女赋(元吴莱/) …… (第 56a 页)
国子丞厅连理树赋(唐王履真/)
连理树赋(唐陈讽/)
李树连理赋(唐潘炎/)
大榕赋(宋薛士隆/)
榕木赋 (宋李纲/ )
古楠赋(宋宗泽/) …… (第 58b 页)
园桃赋(晋傅玄/)
蟠桃赋(唐独孤授/)
李赋(晋傅玄/)
荔支赋(汉王逸/) (唐张九龄/) (宋李纲 二首/)
(宋范成大/) (明黎遂球/)
荔子赋(明胡宗华/)
紫宸殿前樱桃树赋(唐 (第 69b 页)
曲水杯赋(唐陆环/)
盆池赋(唐浩虚舟/)
闻药杵赋(宋刘子翚/)
药杵臼后赋 (宋李纲/ )
奉制撰蟠桃核赋(明宋濂/)
卷八十九 舟车 …… (第 22b 页)
(汉扬雄/) (魏曹植/) (魏王粲/)
酃酒赋(晋张载/)
浊醪有妙理赋(宋苏轼/) (宋李纲/ )
中山松醪赋(宋苏轼/)
酒子赋(宋苏轼/)
洞庭春色赋(宋苏轼/) (第 37b 页)
椰子酒赋 (宋李纲/ )
蒲桃酒赋(元元好问/)
轧赖机酒赋(元朱德润/)
醉赋(唐皇甫湜/)
中酒赋(唐 …… (第 38a 页)
卷一百九 览古
登楼赋(魏王粲/) (晋枣据/) (晋孙楚/)
登百尺楼赋(晋郭璞/)
迷楼赋 (宋李纲/ )
太白楼赋(宋张𩓣/) (明王守仁/)
光岳楼赋(明阙名/)
豫章揽秀楼赋(明汤显祖 …… (第 49b 页)
玉壶冰赋(唐阙名/) (明袁宗道/) (明黄汝良/)
(明李沂/)
倚天剑赋(宋田锡/)
稷下赋(宋司马光/)
乘桴浮于海赋 (宋李纲/ )
交难赋(宋杨万里/)
苦樱赋(宋何耕/)
贫女赋(元吴莱/) …… (第 56a 页)
国子丞厅连理树赋(唐王履真/)
连理树赋(唐陈讽/)
李树连理赋(唐潘炎/)
大榕赋(宋薛士隆/)
榕木赋 (宋李纲/ )
古楠赋(宋宗泽/) …… (第 58b 页)
园桃赋(晋傅玄/)
蟠桃赋(唐独孤授/)
李赋(晋傅玄/)
荔支赋(汉王逸/) (唐张九龄/) (宋李纲 二首/)
(宋范成大/) (明黎遂球/)
荔子赋(明胡宗华/)
紫宸殿前樱桃树赋(唐 (第 69b 页)
处百卉离披是
时坐客闻之侔色揣称咸言此日之摛藻更苦曩篇之
秋兴
秋色赋(有序/) (宋/)李 纲
潘岳赋秋兴刘禹锡欧阳永叔赋秋声玉局赋秋阳余
来闽中七八月之交霖雨乍晴始见秋色因援毫以赋
之以秋色名篇 (第 8b 页)
时坐客闻之侔色揣称咸言此日之摛藻更苦曩篇之
秋兴
秋色赋(有序/) (宋/)李 纲
潘岳赋秋兴刘禹锡欧阳永叔赋秋声玉局赋秋阳余
来闽中七八月之交霖雨乍晴始见秋色因援毫以赋
之以秋色名篇 (第 8b 页)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
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余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武夷山赋(有序/) (宋/)李 纲
武夷山水之胜为七闽最图志载之详矣余闽人也游
宦四方每以未至其下为恨宣和改元承乏螭头寓直 (第 26a 页)
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余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武夷山赋(有序/) (宋/)李 纲
武夷山水之胜为七闽最图志载之详矣余闽人也游
宦四方每以未至其下为恨宣和改元承乏螭头寓直 (第 26a 页)
光被群方柔怀多士陈谤木而
听政建善旌而求理所以彰从諌之心率疏通而如水
折槛旌直臣赋 (宋/)李 纲
士有敢谏君当体仁爰修饰于折槛以表旌于直臣收
电回霜已宽斧钺之戮葺隳因阙更瞻轩陛之新惟汉
朱云希风汲黯 (第 26b 页)
听政建善旌而求理所以彰从諌之心率疏通而如水
折槛旌直臣赋 (宋/)李 纲
士有敢谏君当体仁爰修饰于折槛以表旌于直臣收
电回霜已宽斧钺之戮葺隳因阙更瞻轩陛之新惟汉
朱云希风汲黯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