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欲求一字不可得得吾季直之文便如茂恭在目昔余
尝读茂恭之文面叹曰九原不可作欧苏姑置勿论如
世所谓 六君子 者公将何愧茂恭油然而笑益以为能
知我者幽明异道每念此意为之索然今将求厌足于
季直耳
题吴传朋书及 (第 10a 页)
尝读茂恭之文面叹曰九原不可作欧苏姑置勿论如
世所谓 六君子 者公将何愧茂恭油然而笑益以为能
知我者幽明异道每念此意为之索然今将求厌足于
季直耳
题吴传朋书及 (第 10a 页)
有感哉
亡友 六君子 传(解缙/)
洪武戊寅予友黄君玉铉金华兄弟皆遭故死非其罪
予深悲之又念平生故人自少至长相见莫逆者六人 (第 4a 页)
皆客死京师刘君朴字子素周君霖字子用廖君存字
敬存廖君持字敬巳子素除学官未赴子用应进士举
不中敬存尝为宪掾吏敬已除温州同知玉铉镇江知
事金华自中书舍人出为汝宁教授其文章学行皆不
愧古人与予每议论至于死后云云亦各其心孰知其
先逝而予独存且其所遭遇颠顿坎坷不得一伸其志
又何其同也岂不大可悲也夫后死之托悠悠苍天盖
尝过大梁径北邙入潼关至大华终南山之下因记忆
金华所为文不觉为之出涕也恐久而六人者至湮没
是予之责也乃著其大节作亡友 六君子 传
刘朴字子素吉水泸江人也少有志节耿介绝俗然所
交友死生患难托之皆能尽其义轻财重然诺议论英 (第 4b 页)
亡友 六君子 传(解缙/)
洪武戊寅予友黄君玉铉金华兄弟皆遭故死非其罪
予深悲之又念平生故人自少至长相见莫逆者六人 (第 4a 页)
皆客死京师刘君朴字子素周君霖字子用廖君存字
敬存廖君持字敬巳子素除学官未赴子用应进士举
不中敬存尝为宪掾吏敬已除温州同知玉铉镇江知
事金华自中书舍人出为汝宁教授其文章学行皆不
愧古人与予每议论至于死后云云亦各其心孰知其
先逝而予独存且其所遭遇颠顿坎坷不得一伸其志
又何其同也岂不大可悲也夫后死之托悠悠苍天盖
尝过大梁径北邙入潼关至大华终南山之下因记忆
金华所为文不觉为之出涕也恐久而六人者至湮没
是予之责也乃著其大节作亡友 六君子 传
刘朴字子素吉水泸江人也少有志节耿介绝俗然所
交友死生患难托之皆能尽其义轻财重然诺议论英 (第 4b 页)
次皆
在下其先后次序亦不可不明咸淳之定从祀徒依朱
子六赞以周二程邵张司马为序而不知朱子之赞特
以形容 六君子 道德之盛初未尝定其先后之次胡可
遂据以为准乎是故司马光张载今当升居于程颢程
颐之上若夫荀况杨雄何休王 (第 10a 页)
在下其先后次序亦不可不明咸淳之定从祀徒依朱
子六赞以周二程邵张司马为序而不知朱子之赞特
以形容 六君子 道德之盛初未尝定其先后之次胡可
遂据以为准乎是故司马光张载今当升居于程颢程
颐之上若夫荀况杨雄何休王 (第 10a 页)
古今岂有无小人之国哉呜呼作易者其知道乎其
不知易者甚哉
胡子知言疑义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
王仲尼 六君子 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
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 (第 68b 页)
六君子 尽心者
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端并 …… (第 68b 页)
言则与本文设问不
相应来谕以尽心为集大成者之始条理则非不可以
为圣人事但胡子下者也两字却似断定尔若言 六君
子 由尽其心而能立天下之大本如此 熹谓论心必
兼性情然后语意完备若疑与所设问不相应而者也 …… (第 70a 页)
本而
情亦天下之达道也二者不能相无而心也者知天地
宰万物而主性情者也 六君子 惟尽其心故能立天下
之大本行天下之达道人至于今赖焉(云云/)不知更有
病否若所谓由尽其心者则词恐太狭 (第 70b 页)
不知易者甚哉
胡子知言疑义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
王仲尼 六君子 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
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 (第 68b 页)
六君子 尽心者
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端并 …… (第 68b 页)
言则与本文设问不
相应来谕以尽心为集大成者之始条理则非不可以
为圣人事但胡子下者也两字却似断定尔若言 六君
子 由尽其心而能立天下之大本如此 熹谓论心必
兼性情然后语意完备若疑与所设问不相应而者也 …… (第 70a 页)
本而
情亦天下之达道也二者不能相无而心也者知天地
宰万物而主性情者也 六君子 惟尽其心故能立天下
之大本行天下之达道人至于今赖焉(云云/)不知更有
病否若所谓由尽其心者则词恐太狭 (第 70b 页)
几
万事根源肇自微当知微者著之几安危理乱来除顷
祸福机缄倚伏时智者未形先豫料常情已著鲜能知
毫芒善利尤当辨舜蹠其徒易背驰
道
一太极中涵性分 六君子 者得心传无形超出流形表
不物从来有物先龙负龟屋开妙蕴鸢飞鱼跃会真诠
经纶一息无斯道圆盖方舆特块然
(第 7a 页)
万事根源肇自微当知微者著之几安危理乱来除顷
祸福机缄倚伏时智者未形先豫料常情已著鲜能知
毫芒善利尤当辨舜蹠其徒易背驰
道
一太极中涵性分 六君子 者得心传无形超出流形表
不物从来有物先龙负龟屋开妙蕴鸢飞鱼跃会真诠
经纶一息无斯道圆盖方舆特块然
(第 7a 页)
王长洲祠堂记 黄由
孟子之言大丈夫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盖古之所谓大丈夫者必有高天下之识容天下
之量盖天下之气不得志则独善其身得志则未尝不
欲行其道乘田委吏不敢辞卑而尽吾职之当然及乎
立人朝则谋主断国以身徇义死生祸福不足以动其
心此岂寻常琐琐者所能为也后世徒见古人功名鼎
盛以为是出于偶然不知胸中涵养早由素定非一朝
一夕而纪旂常汗简青特其粗也内翰王公元之自为
布衣巳慨然有经纶天下之志洎遭明时事圣君正色
立朝凛乎不可犯文忠苏公至追配以汉唐 六君子 平
生大节载在信史夫人而能言之若夫服勤小官孜孜
民事言谊卓然有大过人者国史逸其传或不得而纪 (第 28a 页)
孟子之言大丈夫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盖古之所谓大丈夫者必有高天下之识容天下
之量盖天下之气不得志则独善其身得志则未尝不
欲行其道乘田委吏不敢辞卑而尽吾职之当然及乎
立人朝则谋主断国以身徇义死生祸福不足以动其
心此岂寻常琐琐者所能为也后世徒见古人功名鼎
盛以为是出于偶然不知胸中涵养早由素定非一朝
一夕而纪旂常汗简青特其粗也内翰王公元之自为
布衣巳慨然有经纶天下之志洎遭明时事圣君正色
立朝凛乎不可犯文忠苏公至追配以汉唐 六君子 平
生大节载在信史夫人而能言之若夫服勤小官孜孜
民事言谊卓然有大过人者国史逸其传或不得而纪 (第 28a 页)
铁砚关心莫续盘洲之地脉绣衣具眼好开泮水之天
荒虽离奇了无先事之容而啐啄或有同时之理不孤
此志端系其逢昔者东坡之门卓然北斗之望惟斯文
之宗主尽在是故当世之豪杰皆归之陈后山之在徐
尝赋稻田待公秧之句黄山谷之游魏亦哦小草有远
志之诗皆由郡文学之臣自负墨客卿之列品题一出
声价倍增遂令四学士之名等华岳而俱重以至 六君
子 之选与星日以并垂此风无传吾道谁属必宗工钜
儒之继作则文人才士之争趋轩轾系于一言荣辱著
于万世赐之许可 (第 23b 页)
荒虽离奇了无先事之容而啐啄或有同时之理不孤
此志端系其逢昔者东坡之门卓然北斗之望惟斯文
之宗主尽在是故当世之豪杰皆归之陈后山之在徐
尝赋稻田待公秧之句黄山谷之游魏亦哦小草有远
志之诗皆由郡文学之臣自负墨客卿之列品题一出
声价倍增遂令四学士之名等华岳而俱重以至 六君
子 之选与星日以并垂此风无传吾道谁属必宗工钜
儒之继作则文人才士之争趋轩轾系于一言荣辱著
于万世赐之许可 (第 23b 页)
送翰林五经博士朱君南归序
封建之法坏而上古圣贤之胄鲜不降为舆台矣惟孔
子之孙历代受封至上公以守阙里之祀孔子明王道
以师万世其功大故其受报也独远我朝景帝嗣位文
化寖洽乃复求颜孟周程朱子之孙一人俾为翰林五
经博士世其官以奉祀著为令盖 六君子 传孔子之道
皆与有功于万世者也博士上公秩有崇卑而承恩纶
被命服率其族之人以时从事乎笾豆陟降之间则皆 (第 34b 页)
封建之法坏而上古圣贤之胄鲜不降为舆台矣惟孔
子之孙历代受封至上公以守阙里之祀孔子明王道
以师万世其功大故其受报也独远我朝景帝嗣位文
化寖洽乃复求颜孟周程朱子之孙一人俾为翰林五
经博士世其官以奉祀著为令盖 六君子 传孔子之道
皆与有功于万世者也博士上公秩有崇卑而承恩纶
被命服率其族之人以时从事乎笾豆陟降之间则皆 (第 34b 页)
书郑师山送葛之熙序及与汪真卿书
按此二条议论平正可验学术之醇宜其能振高风于
一时全大节于叔世也
书赵东山对江右 六君子 策
按此篇曲尽二先生道德之详独谓朱子去短集长之
说在陆子没世之后则恐未然盖朱子劾唐仲友在淳
熙九年陆 (第 19a 页)
按此二条议论平正可验学术之醇宜其能振高风于
一时全大节于叔世也
书赵东山对江右 六君子 策
按此篇曲尽二先生道德之详独谓朱子去短集长之
说在陆子没世之后则恐未然盖朱子劾唐仲友在淳
熙九年陆 (第 19a 页)
方 回
议曰士大夫始终一节之谓贤朝廷纯于用贤之谓治
世之贤者本不多见而上之人之用人也不以不肖为
贤则以贤为不肖贤不肖混上下千百年间曾未始一
遇乎所进皆贤所退皆不肖之时是以贤者每不合而
古今天下常苦于治少而乱多惟本朝元祐为能纯于
用贤惟元祐始终一节莫如眉山苏文忠公苏公素与
安石异亦不苟与温公同使温公少如安石有一毫厌
弃苏公之意则是亦熙丰而已何元祐之有后之柄臣
动辄自诡元祐有一贤者与巳不合则疏之忌之且排
斥之贤者之不合何伤焉而世道之不可为可重叹也
故权刑部侍郎永嘉周公端朝当庆元初为太学生侂
胄造大诬用李沐击罢赵忠定公相位将杀之公与同舍 杨宏中 张道林仲麟徐范蒋傅上天子书乞窜沐坐编 (第 39a 页)
议曰士大夫始终一节之谓贤朝廷纯于用贤之谓治
世之贤者本不多见而上之人之用人也不以不肖为
贤则以贤为不肖贤不肖混上下千百年间曾未始一
遇乎所进皆贤所退皆不肖之时是以贤者每不合而
古今天下常苦于治少而乱多惟本朝元祐为能纯于
用贤惟元祐始终一节莫如眉山苏文忠公苏公素与
安石异亦不苟与温公同使温公少如安石有一毫厌
弃苏公之意则是亦熙丰而已何元祐之有后之柄臣
动辄自诡元祐有一贤者与巳不合则疏之忌之且排
斥之贤者之不合何伤焉而世道之不可为可重叹也
故权刑部侍郎永嘉周公端朝当庆元初为太学生侂
胄造大诬用李沐击罢赵忠定公相位将杀之公与同舍 杨宏中 张道林仲麟徐范蒋傅上天子书乞窜沐坐编 (第 39a 页)
对江右 六君子
策 赵 汸
问孟子取友善士一乡一国至于天下犹以为未足而
尚论古之人焉其言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 (第 20b 页)
执事发策承学乃独以徐孺子陶元亮欧公曾子固刘
原父及象山先生 六君子 为问始之以孟轲氏尚友古
人之实以开其端终之以朱子象山之异同而尤拳拳
于斯道之所以不明不行焉大哉问乎执 …… (第 22b 页)
之忧焉则孟
子之所谓尚友者其亦有在言词之外者乎(学士虞公/批云应在)
(后/)此所谓必论其世者也今以 六君子 观之孺子元亮
以风节称欧阳曾刘以文章著若陆先生则学乎圣贤
之道者也(应在/后)然因其言而考其世则皆有 …… (第 23a 页)
之
者乎(过当过当亦嘉与/同志者讲明之耳)不然何其言之忠厚恻怛至于
斯也且江右乡先生多矣而执事所举自 六君子 之外
无及焉岂非以风节关乎世教文章本乎学行而贤圣 (第 30b 页)
问孟子取友善士一乡一国至于天下犹以为未足而
尚论古之人焉其言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 (第 20b 页)
执事发策承学乃独以徐孺子陶元亮欧公曾子固刘
原父及象山先生 六君子 为问始之以孟轲氏尚友古
人之实以开其端终之以朱子象山之异同而尤拳拳
于斯道之所以不明不行焉大哉问乎执 …… (第 22b 页)
之忧焉则孟
子之所谓尚友者其亦有在言词之外者乎(学士虞公/批云应在)
(后/)此所谓必论其世者也今以 六君子 观之孺子元亮
以风节称欧阳曾刘以文章著若陆先生则学乎圣贤
之道者也(应在/后)然因其言而考其世则皆有 …… (第 23a 页)
之
者乎(过当过当亦嘉与/同志者讲明之耳)不然何其言之忠厚恻怛至于
斯也且江右乡先生多矣而执事所举自 六君子 之外
无及焉岂非以风节关乎世教文章本乎学行而贤圣 (第 30b 页)
无主汝愚不避殒身灭族之祸戴翊陛下卒受黯
黯而去天下后世其谓何乃并罢祥简太府丞吕
祖俭太学生 杨宏中 等皆上表代白悉就编置遂
贬汝愚于永州至衡州暴卒天下闻而冤之初汝
愚尝梦孝宗授以汤鼎背负白龙升 (第 45b 页)
黯而去天下后世其谓何乃并罢祥简太府丞吕
祖俭太学生 杨宏中 等皆上表代白悉就编置遂
贬汝愚于永州至衡州暴卒天下闻而冤之初汝
愚尝梦孝宗授以汤鼎背负白龙升 (第 45b 页)
年表各一卷本朝事始两卷建隆遗
事辨赵普别传科场沿革集贤学士并赐带典故各一
卷范韩文富王欧阳司马三苏及 六君子 年谱各三卷
明年七月乙酉即葬巽岩之阳妻硕人杨氏同邑赠朝
散大夫素之孙黄庭坚为记大雅堂者后公八年卒祔 (第 27a 页)
事辨赵普别传科场沿革集贤学士并赐带典故各一
卷范韩文富王欧阳司马三苏及 六君子 年谱各三卷
明年七月乙酉即葬巽岩之阳妻硕人杨氏同邑赠朝
散大夫素之孙黄庭坚为记大雅堂者后公八年卒祔 (第 27a 页)
书纪行稿后
予录纪行稿朋辈多索观往往不暇应或言宜付之梓
嗟乎是固曩时漫得苟具而可加灾于木耶将见笑于
大方是惧然以索者之无以辞也卒刻之匪敢示夫人
人聊以私知厚云耳
古像赞小引
予顷命工绘古像成似斋吴子曰盍各赞诸予谢不能
圣犹天地也说天地者难为高厚文公赞 六君子 至矣
可复赘一语哉名臣勋德之盛欲约之于数言岂易也
吴子曰虽然必为之乃试从事越二旬毕或问曰愿闻
子之所 (第 8b 页)
以赞操懿武氏曷取也予应曰说天地难矣即
其系星辰括河海可得其似故说圣者用本色语即弗
尽亦髣髴焉若别出新奇即弗圣人似矣予不以袭陈
言讳也 六君子 既不可即用文公之作亦惟即其语之
他见者缀缉之名臣勋德不易尽也予闻赞犹写真贵
以似若可互用则何取于真也 (第 9a 页)
予录纪行稿朋辈多索观往往不暇应或言宜付之梓
嗟乎是固曩时漫得苟具而可加灾于木耶将见笑于
大方是惧然以索者之无以辞也卒刻之匪敢示夫人
人聊以私知厚云耳
古像赞小引
予顷命工绘古像成似斋吴子曰盍各赞诸予谢不能
圣犹天地也说天地者难为高厚文公赞 六君子 至矣
可复赘一语哉名臣勋德之盛欲约之于数言岂易也
吴子曰虽然必为之乃试从事越二旬毕或问曰愿闻
子之所 (第 8b 页)
以赞操懿武氏曷取也予应曰说天地难矣即
其系星辰括河海可得其似故说圣者用本色语即弗
尽亦髣髴焉若别出新奇即弗圣人似矣予不以袭陈
言讳也 六君子 既不可即用文公之作亦惟即其语之
他见者缀缉之名臣勋德不易尽也予闻赞犹写真贵
以似若可互用则何取于真也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