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题徐良夫九曲棹歌图
徐君江海人雅有山林想远游赋幽寻徘徊脱征鞅长
揖虹桥仙飘飘欲偕往牵舟溯岸回著屐缘厓上万壑
风泉渟层岩土化长采鸾载玉笙隐隐遗清响幻迹杳
难穷真源豁而敞永怀 紫阳翁 欣然契心赏
冯 回(一首/)
回字景渊福宁州人
武夷大王峰
亭亭大王峰壁立何峣屼昔闻武夷 (第 11b 页)
徐君江海人雅有山林想远游赋幽寻徘徊脱征鞅长
揖虹桥仙飘飘欲偕往牵舟溯岸回著屐缘厓上万壑
风泉渟层岩土化长采鸾载玉笙隐隐遗清响幻迹杳
难穷真源豁而敞永怀 紫阳翁 欣然契心赏
冯 回(一首/)
回字景渊福宁州人
武夷大王峰
亭亭大王峰壁立何峣屼昔闻武夷 (第 11b 页)
送刘绍和还南京
交游遍寰宇契合无几人骎骎入老境落落星在晨鼎
鼎百年间会晤能几旬况复限区域世务萦其身久别
喜相见见疏情转亲俄顷又复去宁不合酸辛缅怀古
贤哲未必生同辰道同心自契千里如比邻溶溶天上
月湛湛空中云举目即见之光景常如新
朱文公九世孙梴初授五经博士归建安
宣尼去世远六籍日以湮道统久坠地人文孰昭陈至
哉 紫阳翁 妙契古圣神远溯洙泗流近追濂洛尘一洗
千古陋再见三代淳坐令宇宙内百世同一春圣皇御
宸极表章右斯文眷兹神 …… (第 19a 页)
送吴旦赴南康文学(二首/)
匡庐古名邦山水多幽胜香炉生紫烟彭蠡涵明镜民
淳风俗古地僻嚣尘静昔贤过化处草木皆可敬横经
讲道馀无事一游泳
其二
游泳何所适白鹿有遗基近闻乡先达起废重搆之突
兀有新宇剥落多古碑千载 紫阳翁 垂训留明规古称
敩学半曰此以为师勖哉毋自画贤圣皆人为(白鹿书/院文公)
(先生守南康时聚徒读书其中近 (第 24a 页)
交游遍寰宇契合无几人骎骎入老境落落星在晨鼎
鼎百年间会晤能几旬况复限区域世务萦其身久别
喜相见见疏情转亲俄顷又复去宁不合酸辛缅怀古
贤哲未必生同辰道同心自契千里如比邻溶溶天上
月湛湛空中云举目即见之光景常如新
朱文公九世孙梴初授五经博士归建安
宣尼去世远六籍日以湮道统久坠地人文孰昭陈至
哉 紫阳翁 妙契古圣神远溯洙泗流近追濂洛尘一洗
千古陋再见三代淳坐令宇宙内百世同一春圣皇御
宸极表章右斯文眷兹神 …… (第 19a 页)
送吴旦赴南康文学(二首/)
匡庐古名邦山水多幽胜香炉生紫烟彭蠡涵明镜民
淳风俗古地僻嚣尘静昔贤过化处草木皆可敬横经
讲道馀无事一游泳
其二
游泳何所适白鹿有遗基近闻乡先达起废重搆之突
兀有新宇剥落多古碑千载 紫阳翁 垂训留明规古称
敩学半曰此以为师勖哉毋自画贤圣皆人为(白鹿书/院文公)
(先生守南康时聚徒读书其中近 (第 24a 页)
王袆
王袆字子充官起居注忤旨出判漳尝作漳南十咏诗
曰漳水南边郡闽乡到此穷地偏冬少雪海近夜多风
百粤山川属三吴景物同昔贤遗化在千载 紫阳翁 此
地多烟瘴时清喜渐除阻山犹贼盗并海尽盐鱼田稻
春秋种园姜伏腊需不才叨郡倅廪禄颇赢馀奢俭仍
民俗纤华 (第 13b 页)
王袆字子充官起居注忤旨出判漳尝作漳南十咏诗
曰漳水南边郡闽乡到此穷地偏冬少雪海近夜多风
百粤山川属三吴景物同昔贤遗化在千载 紫阳翁 此
地多烟瘴时清喜渐除阻山犹贼盗并海尽盐鱼田稻
春秋种园姜伏腊需不才叨郡倅廪禄颇赢馀奢俭仍
民俗纤华 (第 13b 页)
芝峰别言序
事由故而习敏而办静重而收以济者也寒畯识事门
荫之练习不啻加矣理棼剧于迟回之手秖见其劳镇
浮靖躁亦非褊心狭量之所优举也姚江孙公德成自
其先烛湖先生倡明道学超河汾绍伊洛 紫阳翁 许之
如此君高曾而下为御史为太常博士为郡同知为教 (第 5b 页)
事由故而习敏而办静重而收以济者也寒畯识事门
荫之练习不啻加矣理棼剧于迟回之手秖见其劳镇
浮靖躁亦非褊心狭量之所优举也姚江孙公德成自
其先烛湖先生倡明道学超河汾绍伊洛 紫阳翁 许之
如此君高曾而下为御史为太常博士为郡同知为教 (第 5b 页)
燕居图
伊川门外雪盈尺茂叔窗前草不除共识唐虞垂拱意
春风元在仲尼居
理西斋成
朔风裂地雪漫空办向西斋作蛰虫有客敲门凭寄语
高谈方对 紫阳翁
幽人图(二首)
无媒径路草潇潇山鬼脩篁梦转遥手撚幽香意何远
为谁终日面岧峣
涧响无心和考槃云容 (第 3b 页)
伊川门外雪盈尺茂叔窗前草不除共识唐虞垂拱意
春风元在仲尼居
理西斋成
朔风裂地雪漫空办向西斋作蛰虫有客敲门凭寄语
高谈方对 紫阳翁
幽人图(二首)
无媒径路草潇潇山鬼脩篁梦转遥手撚幽香意何远
为谁终日面岧峣
涧响无心和考槃云容 (第 3b 页)
(里而上行待诏于金马门乃/为水调之歌以致云程之祝)
东鲁圣人后流𣲖浙江东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
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讲鼓震铅
阜户屦蔼儒风 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人材超伟如
此道出 紫阳翁 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
成功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
送天门山长马玉相
江上两峰立门户自 (第 32a 页)
东鲁圣人后流𣲖浙江东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
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讲鼓震铅
阜户屦蔼儒风 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人材超伟如
此道出 紫阳翁 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
成功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
送天门山长马玉相
江上两峰立门户自 (第 32a 页)
郭完朱煜列传论
论曰郭完谨言慎行学术纯正当元之季世隐约不仕
而与诸友结社以益进所学其殆所谓辟世之士乎朱
煜闭户读书以修身善行为事而能推其所学以淑诸
人则非果于忘世者也
茅知至张弼林彖 林大有 列传论
论曰圣门以隐者为洁身而乱大伦盖以不仕则无义
是为废君臣之伦非圣贤之中道也若又并夫妇父子 (第 54a 页)
之伦而废之则不惟非道之中而其为道之害可胜言
哉仙游茅知至张弼林彖 林大有 皆制行高洁雅有隐
操然彖以有弟可奉宗祀遂不谋婚娶以终其身殆与
兴化陈易无以异也但其学犹不失吾儒之正视 (第 54b 页)
易之
纯于学佛为有间耳弼之行义不为司马光诸公所知
而独为章惇所荐其著易解不与邵康节程伊川上下
其论议而独为黄裳辈所表章吴司业源著名公事述
尝以是议之盖不为无所见也若知至 大有 虽亦隐者 …… (第 54b 页)
董公偃列传论
论曰公偃以博洽之学纯正之行虽不屑屑于仕进而
陈觉民以八行举之亦不固辞其亦仙游茅知至 林大
有 之伦乎
翁点列传论(内载徐楠/诬劾点事)
按朱子答潘叔昌书徐楠建州人尝言秦始皇贤于汤
武管仲贤于 (第 55b 页)
论曰郭完谨言慎行学术纯正当元之季世隐约不仕
而与诸友结社以益进所学其殆所谓辟世之士乎朱
煜闭户读书以修身善行为事而能推其所学以淑诸
人则非果于忘世者也
茅知至张弼林彖 林大有 列传论
论曰圣门以隐者为洁身而乱大伦盖以不仕则无义
是为废君臣之伦非圣贤之中道也若又并夫妇父子 (第 54a 页)
之伦而废之则不惟非道之中而其为道之害可胜言
哉仙游茅知至张弼林彖 林大有 皆制行高洁雅有隐
操然彖以有弟可奉宗祀遂不谋婚娶以终其身殆与
兴化陈易无以异也但其学犹不失吾儒之正视 (第 54b 页)
易之
纯于学佛为有间耳弼之行义不为司马光诸公所知
而独为章惇所荐其著易解不与邵康节程伊川上下
其论议而独为黄裳辈所表章吴司业源著名公事述
尝以是议之盖不为无所见也若知至 大有 虽亦隐者 …… (第 54b 页)
董公偃列传论
论曰公偃以博洽之学纯正之行虽不屑屑于仕进而
陈觉民以八行举之亦不固辞其亦仙游茅知至 林大
有 之伦乎
翁点列传论(内载徐楠/诬劾点事)
按朱子答潘叔昌书徐楠建州人尝言秦始皇贤于汤
武管仲贤于 (第 55b 页)
塞上归
昨闻边庭将斩首西北还笳鼓隘城郭愁云暗关山白
马载辎重侧挂雕弧弯妻子迎入户告诉衣食悭夫亦
久战伐面黑肌肉孱有儿莫从军至死受苦艰
朱士良紫阳读书诗卷二十韵
昔游紫阳山载拜 紫阳翁 六籍赖得注百家悉研穷四
方共推仰千载知尊崇孙枝继芳躅结屋山之中读诵
夜不辍吾伊声沨沨常怀恻隐心学术轩 (第 37b 页)
昨闻边庭将斩首西北还笳鼓隘城郭愁云暗关山白
马载辎重侧挂雕弧弯妻子迎入户告诉衣食悭夫亦
久战伐面黑肌肉孱有儿莫从军至死受苦艰
朱士良紫阳读书诗卷二十韵
昔游紫阳山载拜 紫阳翁 六籍赖得注百家悉研穷四
方共推仰千载知尊崇孙枝继芳躅结屋山之中读诵
夜不辍吾伊声沨沨常怀恻隐心学术轩 (第 37b 页)
又
六籍经秦灰训诂殊有功高谈议汉儒何知尔二虫后
生守一经纷白犹难穷偶然取朱紫骄气发满容三传
束高阁忸怩 紫阳翁 骏骨已食豆熏衣列房栊坐令刻
木徒见诟常弯弓岂无清苦士秉志如霜松
又
金性可从革烈燄看沈流石顽不 (第 1b 页)
六籍经秦灰训诂殊有功高谈议汉儒何知尔二虫后
生守一经纷白犹难穷偶然取朱紫骄气发满容三传
束高阁忸怩 紫阳翁 骏骨已食豆熏衣列房栊坐令刻
木徒见诟常弯弓岂无清苦士秉志如霜松
又
金性可从革烈燄看沈流石顽不 (第 1b 页)
云
送杨教授序
易良州同知焦溉臣从予游者旧矣每为予道其妻兄
杨君和卿之贤孝友慈良笃实详慎且曰此 紫阳翁 族
孙也谱牒具在尝从钓台韩徵君学乃能以其馀力究
知阴阳五行之说过而问者咸服精妙今将教澧州路
欲得子一 (第 23a 页)
送杨教授序
易良州同知焦溉臣从予游者旧矣每为予道其妻兄
杨君和卿之贤孝友慈良笃实详慎且曰此 紫阳翁 族
孙也谱牒具在尝从钓台韩徵君学乃能以其馀力究
知阴阳五行之说过而问者咸服精妙今将教澧州路
欲得子一 (第 23a 页)
焦润之觉斋
民生天地间厥初靡不一二五相荡摩厚薄乃阴骘巧
智觊非分良心遂沦失忧劳迷所安性命推甲乙焦卿
何许来袖有五禽术一剖祸福源恍若起沉疾堂堂左
山公龙虎掞巨笔扁榜岂漫然深衷待君述
读考亭遗文
孔孟不可作谁哉继其踪寥寥千载馀梗莽嗟途穷善
端根人心寒暑互始终于惟皇上帝笃生 紫阳翁 君父
止仁慈臣子尽孝忠民彝焕星日谅不下禹功班班列
言论万古开盲聋兹焉傥可议呜呼其孰从
皇甫固道 (第 1b 页)
民生天地间厥初靡不一二五相荡摩厚薄乃阴骘巧
智觊非分良心遂沦失忧劳迷所安性命推甲乙焦卿
何许来袖有五禽术一剖祸福源恍若起沉疾堂堂左
山公龙虎掞巨笔扁榜岂漫然深衷待君述
读考亭遗文
孔孟不可作谁哉继其踪寥寥千载馀梗莽嗟途穷善
端根人心寒暑互始终于惟皇上帝笃生 紫阳翁 君父
止仁慈臣子尽孝忠民彝焕星日谅不下禹功班班列
言论万古开盲聋兹焉傥可议呜呼其孰从
皇甫固道 (第 1b 页)
已卯长至前二日同景阳侯游鹅湖次吕海月
韵二首
鹅峰高入云上下异晴雨嘉树郁千章六月不知暑堂
堂 紫阳翁 讲道此容与斯文统有宗异论廓寰宇遂增
兹山高巍巍亘终古裹粮访遗迹岂为寻佳坞
兹来游招提霜叶响风雨藏新碑 (第 11a 页)
韵二首
鹅峰高入云上下异晴雨嘉树郁千章六月不知暑堂
堂 紫阳翁 讲道此容与斯文统有宗异论廓寰宇遂增
兹山高巍巍亘终古裹粮访遗迹岂为寻佳坞
兹来游招提霜叶响风雨藏新碑 (第 11a 页)
死
隐君子 林君亨之 墓铭
莆士大夫郡仙游莆岩邑罗峰林氏仙游右姓有以文
艺官其族者有以耋老望其里者有以诗书世其家者
余心慕 (第 21a 页)
之忻忻然一日过(平/声)诗人春山许(许读/为墅)堂上画
像甚古望之鹤骨松貌川渟(水/止)谷虚萧然如云水人使
余已在尘□之外曰此方山予季常与春山曰吾先君 紫阳翁 也像之右楷法端劲峭快(赞之/字)即之贫贱自若
王 (第 21a 页)
公不趋以此自处是名村夫(此四句赞之词下文故/曰翁自赞也细读乃见)
翁自赞也曰此东郊仲涂与呜呼可以想见其为人矣
(此一句结/上二意)问先讳曰 大有 名 (第 21b 页)
亨之 字以字行 (第 21b 页)
紫阳翁 其
别号也问世出曰唐侍御史藻远祖也太中公茂宗五
世祖也累赠朝散(去/声)大夫巨曾王父也朝奉郎添差通 …… (第 21b 页)
字/为一句)先君女兄弟
抑斋忠肃陈公领招捕使时求士可客者(以上清逸处/士铭中姑尚)
(抑斋考之抑斋即 亨之 女兄/弟之夫也忠肃公陈靴也)先君甫弱冠练事若素宦
器为伟人以官闻于朝摇手止止勿破戒殆异乎豪士 …… (第 22a 页)
知给事胡公
知之子知我者愿畀斯文光此壤树余亦有怆于子怀
不知哀之来处遂以所闻于春山者书曰有宋隐君子 林君亨之 墓迪功郎不书成君志也春山即君之仲子
雷龙世其学者 (第 24a 页)
隐君子 林君亨之 墓铭
莆士大夫郡仙游莆岩邑罗峰林氏仙游右姓有以文
艺官其族者有以耋老望其里者有以诗书世其家者
余心慕 (第 21a 页)
之忻忻然一日过(平/声)诗人春山许(许读/为墅)堂上画
像甚古望之鹤骨松貌川渟(水/止)谷虚萧然如云水人使
余已在尘□之外曰此方山予季常与春山曰吾先君 紫阳翁 也像之右楷法端劲峭快(赞之/字)
王 (第 21a 页)
公不趋以此自处是名村夫(此四句赞之词下文故/曰翁自赞也细读乃见)
翁自赞也曰此东郊仲涂与呜呼可以想见其为人矣
(此一句结/上二意)问先讳曰 大有 名 (第 21b 页)
亨之 字以字行 (第 21b 页)
紫阳翁 其
别号也问世出曰唐侍御史藻远祖也太中公茂宗五
世祖也累赠朝散(去/声)大夫巨曾王父也朝奉郎添差通 …… (第 21b 页)
字/为一句)先君女兄弟
抑斋忠肃陈公领招捕使时求士可客者(以上清逸处/士铭中姑尚)
(抑斋考之抑斋即 亨之 女兄/弟之夫也忠肃公陈靴也)先君甫弱冠练事若素宦
器为伟人以官闻于朝摇手止止勿破戒殆异乎豪士 …… (第 22a 页)
知给事胡公
知之子知我者愿畀斯文光此壤树余亦有怆于子怀
不知哀之来处遂以所闻于春山者书曰有宋隐君子 林君亨之 墓迪功郎不书成君志也春山
雷龙世其学者 (第 24a 页)
与王澹生铨部
时欲浮剡溪之棹时复不果恐君家子猷先生笑人耳
閒居无事间寓目门下代庖录窃以为非有三代直道
而行心胸未堪办此所以发我愦愦者多矣欣幸欣幸
春和景明东 林大有 佳色未识文从能扁舟一过否不
敢请耳固所愿也率言申候不尽
答岳石帆缮部(武穆之后也向隐/岳为乐今 (第 16a 页)
时欲浮剡溪之棹时复不果恐君家子猷先生笑人耳
閒居无事间寓目门下代庖录窃以为非有三代直道
而行心胸未堪办此所以发我愦愦者多矣欣幸欣幸
春和景明东 林大有 佳色未识文从能扁舟一过否不
敢请耳固所愿也率言申候不尽
答岳石帆缮部(武穆之后也向隐/岳为乐今 (第 16a 页)
。未入 明王梦。应怜少友期。马迎方缱绻。鸡供讵差池。日永炉香袅。相将谒伏羲。
杂赋(三绝)
千秋人极 紫阳翁。 遗事遗文点捡中。堪惜向来蠡测者。空捐梨枣几多工。
乐仙琴谱想泠泠。叵奈松风转郑声。莫怪龙庵新徵羽。乾 (第 92H 页)
杂赋(三绝)
千秋人极 紫阳翁。 遗事遗文点捡中。堪惜向来蠡测者。空捐梨枣几多工。
乐仙琴谱想泠泠。叵奈松风转郑声。莫怪龙庵新徵羽。乾 (第 9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