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叔肸
士处衰世若行泥涂孰能超然不受其污叔肸之贤高
洁盖世非义之禄笑而不视兄也有国匪君斯君独深
耻之安乎贱贫我捆我履可以衣食我身虽劳吾义已
得彼为富贵千乘万钟其外虽导(疑作/通)其心则穷人之
所趋不我能止我之所志不以易彼卑卑小夫利达是
图朝雠夕臣犬豕不如伯夷之清子臧之节周公之孙
鲁邦之杰
刘康公
道在天下莫不与闻能知其真干载一人春秋之间何
国无士名言至论卓卓可纪有伟刘子独得其宗矢辞
岂少妙合大中 (第 9a 页)
士处衰世若行泥涂孰能超然不受其污叔肸之贤高
洁盖世非义之禄笑而不视兄也有国匪君斯君独深
耻之安乎贱贫我捆我履可以衣食我身虽劳吾义已
得彼为富贵千乘万钟其外虽导(疑作/通)其心则穷人之
所趋不我能止我之所志不以易彼卑卑小夫利达是
图朝雠夕臣犬豕不如伯夷之清子臧之节周公之孙
鲁邦之杰
刘康公
道在天下莫不与闻能知其真干载一人春秋之间何
国无士名言至论卓卓可纪有伟刘子独得其宗矢辞
岂少妙合大中 (第 9a 页)
之大夫皆往吊诸大夫皆宾也宾
不可以加诸君父故叔向之辞礼也要之诸大夫之见
可以已者也可已而已之故曰礼也 康公 于群公之见
其可已乎今顾命之礼康王既以嘉服见群臣而受乘
黄玉帛之币者所以明其为嗣君而以冕服受先王之 (第 12b 页)
不可以加诸君父故叔向之辞礼也要之诸大夫之见
可以已者也可已而已之故曰礼也 康公 于群公之见
其可已乎今顾命之礼康王既以嘉服见群臣而受乘
黄玉帛之币者所以明其为嗣君而以冕服受先王之 (第 12b 页)
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
刘子论成肃公受脤(成公十三年/)
公及诸侯朝王(简/王)遂从 刘康公 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
子受脤于社不敬(脤宜社之肉也盛以脤器故曰脤/宜出兵祭社之名○脤市轸反)刘
子 (第 35a 页)
刘子论成肃公受脤(成公十三年/)
公及诸侯朝王(简/王)遂从 刘康公 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
子受脤于社不敬(脤宜社之肉也盛以脤器故曰脤/宜出兵祭社之名○脤市轸反)刘
子 (第 35a 页)
齐侯侵我西鄙谓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郛讨其来
朝也(杜氏曰此年夏朝)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已则无礼(执王
使而伐无罪)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
道也已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相畏
不畏于天(诗小雅)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
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周颂言畏天威于是保福禄)不畏于天将何能
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为十八年齐弑商人传)
刘康公 论成子不敬(左氏传下同成十三年)
公及诸侯朝王遂从 (第 32b 页)
刘康公 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杜氏曰刘 (第 32b 页)
康公王季子 刘成二公不书兵不加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脤宜社之肉也盛以脤器
故曰脤宜出兵祭社之名)刘子曰吾闻之民受 …… (第 32b 页)
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德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
何以长世宣十五年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 刘康公 曰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原叔赵
同也成四年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子曰晋侯必不免诗曰敬之敬之天 …… (第 33a 页)
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良霄魂魄所冯者贵重)而
彊死能为鬼不亦宜乎(传言子产之博敏朱文公曰 刘康公 论人受中以生与子产论
伯有为厉事其义理甚精) (第 35a 页)
朝也(杜氏曰此年夏朝)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已则无礼(执王
使而伐无罪)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
道也已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相畏
不畏于天(诗小雅)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
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周颂言畏天威于是保福禄)不畏于天将何能
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为十八年齐弑商人传)
刘康公 论成子不敬(左氏传下同成十三年)
公及诸侯朝王遂从 (第 32b 页)
刘康公 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杜氏曰刘 (第 32b 页)
康公王季子 刘成二公不书兵不加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脤宜社之肉也盛以脤器
故曰脤宜出兵祭社之名)刘子曰吾闻之民受 …… (第 32b 页)
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德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
何以长世宣十五年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 刘康公 曰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原叔赵
同也成四年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子曰晋侯必不免诗曰敬之敬之天 …… (第 33a 页)
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良霄魂魄所冯者贵重)而
彊死能为鬼不亦宜乎(传言子产之博敏朱文公曰 刘康公 论人受中以生与子产论
伯有为厉事其义理甚精) (第 35a 页)
(殷当/作夏)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
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竹书纪年帝启十一年放 王季子 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
师征西河武观来归注云武观即五观也离骚云启九
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 (第 11a 页)
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竹书纪年帝启十一年放 王季子 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
师征西河武观来归注云武观即五观也离骚云启九
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 (第 11a 页)
(音任/ 壬)
风姓之后国为任城盖古之秦县也(文苑英华作盖/秦之古县也)在
禹贡则南徐之分当周成(文苑英华/作成周)乃东鲁之邦自伯
禽到于顺(当作/顷)公三十二(当作/三)代遭楚荡灭因(文苑英/华作国)
属楚焉炎汉之后更为郡县隋开皇三年废高平郡移
任城于旧居邑乃(文苑英/华作虽)屡迁井则不改(元和郡县志/兖州鲁郡禹)
(贡兖州之域兼得徐州之地春秋时为鲁国按史记封/周公旦于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使其)
(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其后有考公炀公幽公魏公厉公/献公真公武公懿公孝公惠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
(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悼公元公穆公/共公 康公 景公平公文公顷公顷公二十四年楚考烈) (第 1b 页)
风姓之后国为任城盖古之秦县也(文苑英华作盖/秦之古县也)在
禹贡则南徐之分当周成(文苑英华/作成周)乃东鲁之邦自伯
禽到于顺(当作/顷)公三十二(当作/三)代遭楚荡灭因(文苑英/华作国)
属楚焉炎汉之后更为郡县隋开皇三年废高平郡移
任城于旧居邑乃(文苑英/华作虽)屡迁井则不改(元和郡县志/兖州鲁郡禹)
(贡兖州之域兼得徐州之地春秋时为鲁国按史记封/周公旦于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使其)
(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其后有考公炀公幽公魏公厉公/献公真公武公懿公孝公惠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
(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悼公元公穆公/共公 康公 景公平公文公顷公顷公二十四年楚考烈) (第 1b 页)
而侨如为乱叔氏之势始替自是以后孟氏之权亚于
季而驾于叔盖其始本以重德及其后遂成世卿甲乙
一定之序故 刘康公 曰叔孙之位不若季孟而侨如亦
自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试观四分公室舍中
军则季氏将左师孟氏将右师而叔 (第 11a 页)
季而驾于叔盖其始本以重德及其后遂成世卿甲乙
一定之序故 刘康公 曰叔孙之位不若季孟而侨如亦
自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试观四分公室舍中
军则季氏将左师孟氏将右师而叔 (第 11a 页)
作岂不诚山
斗乎今犹未也其论为学则曰诸君关学之馀也横渠
蓝田之教以礼为先孔子尝言博我以文约之以礼而 刘康公 亦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
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然则君子为学舍礼何由近
来讲学之师专以聚徒 (第 6b 页)
斗乎今犹未也其论为学则曰诸君关学之馀也横渠
蓝田之教以礼为先孔子尝言博我以文约之以礼而 刘康公 亦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
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然则君子为学舍礼何由近
来讲学之师专以聚徒 (第 6b 页)
室则楚之势愈盛向
使蔡郑之徒能思所以自强吾固知其不在此也异日
侵济西而为鲁患阻燕贡而逐曹君极而至于败 刘康
公
之师则戎之抗莫遏向使中国无间可乘吾又知其
未至此也诗曰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忧国者盍亦以
礼义为尚不然何 (第 26a 页)
使蔡郑之徒能思所以自强吾固知其不在此也异日
侵济西而为鲁患阻燕贡而逐曹君极而至于败 刘康
公
未至此也诗曰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忧国者盍亦以
礼义为尚不然何 (第 26a 页)
以五今其胄见虢之亡不过五年斯其为书也不待
片言而迂诞彰矣
聘鲁
定王八年使 刘康公 聘于鲁发币于大夫季文子孟献
子皆俭叔孙宣子东门子皆侈归王问鲁大夫孰贤对
曰季孟其长处鲁乎叔孙东门其亡 (第 7a 页)
片言而迂诞彰矣
聘鲁
定王八年使 刘康公 聘于鲁发币于大夫季文子孟献
子皆俭叔孙宣子东门子皆侈归王问鲁大夫孰贤对
曰季孟其长处鲁乎叔孙东门其亡 (第 7a 页)
丰溪吕氏族谱序
吕氏出姜姓自火运裔孙为诸侯有地在汉弘农郡从
孙伯夷佐唐掌礼使遍掌四岳为诸侯伯唐虞有四伯
后又益为八伯是也故伯夷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
赐氏曰吕封吕侯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吕封
地唐蔡州新蔡是也而吕氏族肇此矣中更夏商世克
胙国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佐王著吕刑载于尚书
宣王时改吕为甫大雅崧高之诗维申及甫是也疏释
尚书者又曰太岳即霍岳之阳下有吕国址晋瑕吕饴
甥吕相唐易吕州为霍州是也而齐国封肇太师实太
岳后十九世孙康公迁海滨康公七世孙礼秦昭襄王
十九年繇齐适秦为柱国少宰北平侯二子伯昌仲景
仲景子青以楚令尹从汉高祖封阳信侯谥胡公唐隋
州刺史仁宗其裔也 康公 裔多散居韩魏齐鲁后又徙
唐东平寿张故吕氏望东平魏有徐州刺史万年亭侯
虔字子路孙行钧后魏东平太守行钧后 (第 68a 页)
吕氏出姜姓自火运裔孙为诸侯有地在汉弘农郡从
孙伯夷佐唐掌礼使遍掌四岳为诸侯伯唐虞有四伯
后又益为八伯是也故伯夷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
赐氏曰吕封吕侯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吕封
地唐蔡州新蔡是也而吕氏族肇此矣中更夏商世克
胙国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佐王著吕刑载于尚书
宣王时改吕为甫大雅崧高之诗维申及甫是也疏释
尚书者又曰太岳即霍岳之阳下有吕国址晋瑕吕饴
甥吕相唐易吕州为霍州是也而齐国封肇太师实太
岳后十九世孙康公迁海滨康公七世孙礼秦昭襄王
十九年繇齐适秦为柱国少宰北平侯二子伯昌仲景
仲景子青以楚令尹从汉高祖封阳信侯谥胡公唐隋
州刺史仁宗其裔也 康公 裔多散居韩魏齐鲁后又徙
唐东平寿张故吕氏望东平魏有徐州刺史万年亭侯
虔字子路孙行钧后魏东平太守行钧后 (第 6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