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愿百龄以为矢若夫太液波明昭阳月满
香莲罥舟凉风送管黛色欲绝歌声乍缓既和媚而魂
痴亦宛丽而心断兔园既开 梁王
意欢碧瓦宵白朱门
夜寒集词客之鸿藻驱冻云于毫端孟德芟除四方蒿
莱雄图既就猛士归来引漳河以为池铸铜雀以 (第 3a 页)
  禹穴记(郑善夫/)

禹穴在会稽山阴昔黄帝藏书处也禹治水至稽山得
黄帝水经于穴中按而行之而后水土平故曰禹穴世
莫详其处或曰即今阳明洞是已又云禹既平水土会
诸侯稽功于涂山寻崩遂葬于会稽之阴故山曰会稽
穴曰禹穴至今窆石尚存或然也后二千馀年而司马
迁氏来探书禹穴归而作史记文章焕然为百代冠说
者谓是山川之助也又后千馀年而晋安郑善夫氏及
山阴朱君 节王
君琥氏来复探禹穴寻黄帝藏书处乃 (第 6a 页)
愿百龄以为矢若夫太液波明昭阳月满
香莲罥舟凉风送管黛色欲绝歌声乍暖既和媚而魂
痴亦宛丽而心断兔园既开 梁王
意欢碧瓦宵白朱门
夜寒集词客之鸿藻驱冻云于毫端孟德芟除四方蒿
莱雄图既就猛士归来引漳河以为池铸铜雀以 (第 3b 页)
   周先生墓碣铭       吴沈
先生讳南老字正道姓周氏其先汝南人晋太康中有为
扬州刺史讳浚者族大且繁散之四方自汝南安城来
居处之遂昌其一也唐末避难迁建之浦城在宋宦游
道之营道之营讳固遂为先生远祖至九世祖讳辅成
登大中祥符进士第八世祖讳敦颐官至虞部郎中谥
元公七世祖讳寿元符进士司封郎中至孙兴裔和州
观察使侍卫马军都虞候驻劄平江等处死 节王
事敕 (第 10b 页)
    雪堂集类诸名公雅制序
    乐籍曹氏诗序 磁州采芹亭后叙
    雪庭𥙿公和尚语录序
    孝 节王
氏诗卷叙 雪庭𥙿和尚诗集叙
    嘉善录叙 西嵓赵君文集叙
    遗安郭先生文集引 翁三山史咏 (第 56a 页)
心印所在求向
上一著恐不待夜雪横腰而悟面壁西来之意盖有之
矣吾未之识也是岁仲冬开局前三日书
   孝 节王
氏诗卷序
传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盖天地之常经人
伦之大纲也然风霜别草木之性衰俗表幽贞之节求
之 …… (第 12a 页)
归养秦氏以极孝恭教其子至通习儒吏致卓有所立
于是风动乡闾义激行路耆旧士夫交章举保蒙旌表
门闾曰孝 节王
氏之里呜呼光显哉及秦亡顾刘氏三
代浮殡浅土子孙游宦 (第 13a 页)
  西郊(鹤注题曰西郊从西郊赴草堂也此/当是上元元年冬作 易自我西郊)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一作/岸)野梅
香傍(去/声)架齐书帙看(平/声)题检(一作/减)药囊无人觉(旧作竞/一作与)
(荆公定/作觉)来往疏懒意何长(上四西郊途次之景下四草/堂幽寂之况 此诗大段两)

(截分界然逐层叙述却是逐句顺下八句一气以齐谓/整书使齐题谓药上标题 杜臆此喜地僻得 遂其)
(疏懒也胜梁益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舆地纪 汉宣帝闻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遣谏议大)
(夫王褒持节醮祭而致之其文曰持 节使者王
褒敬移/南崖金精神马缥缈碧鸡处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
(乡归来归来汉德无疆今北门石马巷中有金马祠碧 (第 58a 页)
君天子所立不可谋也今新帝人之所置彊者
为右愿君为高祖陛下所志无为扶苏将闾叫呼天也
(后汉/书)
   梁王畅(明帝子母阴贵人有宠初/封汝南王章帝时徙封)
   辞谢和帝书(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削成武单父二县畅惭惧上)
    (疏帝/报) (第 33b 页)
彊者
为右愿君为高祖陛下所志无为扶苏将闾叫呼天也
(后汉/书)
  梁王畅(明帝子母阴贵人有宠初/封 汝南王
章帝时徙封)
   辞谢和帝书(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削成武单父二县畅惭惧上)
    ( …… (第 33b 页)
无颜以久生下入黄泉无以
见先帝此诚臣至心臣欲多还所受恐天恩不听许节
量所留于臣畅饶足
   和帝诏报 梁王畅
朕惟王至亲之属淳淑之美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至令
有司纷纷有言今王深思悔过端自克责朕恻然伤之
志匪由于咎在 (第 35a 页)
    (令人刺杀畅于城门屯卫之中而主名不立/敞说由由乃许焉二府闻敞行皆遣主者随)
    (之于是推举/具得事实) 刘畅
宗室肺腑茅土藩臣来吊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
卫致此残酷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
敞备数股肱职典贼 (第 4a 页)
当拥麾仗 节王
椽当作黑头公已而果然而君之年近
之吾请以为将来祝陶桓公在广州无事朝运百甓暮
亦如之曰恐优逸过而无以致 (第 24a 页)
   故造士曾君子华墓志铭
呜呼此吾亡友子华之墓也予尚忍铭之耶始予弱冠
补县学弟子员时子华已先入学与黄君愈明吴君大 节王
君士章李君斯和为友日讲诗书六艺以相劘切
子华性颖敏尤刻苦于学读书或达曙不寐先儒传疏
皆暗诵无遗者其为 (第 16a 页)
  恭惟某官金闺通籍玉柱惠文主骢马之盟激扬握其
魁柄建皂雕之帜纲纪推重元僚白笔凌霜耸螭头之
正色明珠照月探骊颔之逆鳞冀北方震乎霜威藩西
又传乎风采当苍精之启 节王
綍如纶抱丹悃以辞阍
皇华有咏侍殿风生台阁登车路避行人方城汉水之 (第 22a 页)

   祭金马碧鸡文(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于是使褒往)
    (祀/焉)
节使者王
褒谨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
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乡归来归来汉德无疆广于 (第 34a 页)
 闻窦环忠善即从贷宥梁贵人死状既白窦太后宜

 有贬削和帝推引恩义不忍复议乃追尊母为恭怀
 皇太后改葬西陵自是宗室罪绝者悉复属籍 梁王
 畅
有罪止从宽典独于清河王庆赐予优渥恩义滋
 湥而诸弟分封并始终无间此其爱恶不偏亲疏有
 等本于身心而达 (第 3a 页)
节王
是以惠顾前人之好而施及其子孙申以昏姻
厚其汤沐嗟乎先王亲亲仁厚之道余盖未之见也上
下数百年其有结平生 (第 15b 页)
   扶南国王班号诏
扶南王憍陈如阇邪跋摩介居海表世纂南服厥诚远
著重译献琛宜蒙酬纳班以荣号可安南将军扶南王
   高骊国王加号诏
高骊王乐浪郡公云乃诚款著贡驿相寻宜隆秩命式
弘朝典可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 节常侍都督

并如故
   百济国王加号诏
行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馀隆守藩海
外远脩贡职乃诚款到朕有嘉焉 (第 63a 页)
人臣
莫比独太原王氏于亲为睦揆厥所自盖王氏之先公同官为寮在军中
用气谊相推重比 王贵而公先以封疆著忠 节 王
是以惠顾前人之
好而施及其子孙申以昏姻厚其汤沐嗟乎先王亲亲仁厚之道余盖未
之见也上下数百年其有结平生 (第 6b 页)
  禹穴记

禹穴在会稽山阴昔黄帝藏书处也禹治水至稽山得
黄帝水经于穴中按而行之而后水土平故曰禹穴世
莫详其处或曰即今阳明洞是已又云禹既平水土会
诸侯稽功于涂山寻崩遂葬于会稽之阴故山曰会稽
穴曰禹穴至今窆石尚存或然也后二千馀年而司马
迁氏来探书禹穴归而作史记文章焕然为百代冠说
者谓是山川之助也又后千馀年而晋安郑善夫氏及
山阴朱君 节王
君琥氏来复探禹穴寻黄帝藏书处乃 (第 2b 页)
   (表/)
臣某言臣闻风叶露华荣落之姿何定夏朝冬日短长
之数难移臣幸属昌期谬登贵位(集作仕左传有大功/而无贵位其人能靖)
(者与/有几)行年五十五历官二十三念犬马之常期死亦非

夭奈君亲之厚施生以无酬是以时及含珠(庄子儒以/诗礼发冢)
(小儒曰诗固有之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命馀属纩(见代濮/阳公表)心存向阙手尚
封章抚躬而气息奄然 (后汉梁节王畅/
传诚无气以息)恋主而方寸乱矣
(蜀志徐庶母为操所获庶/辞备指其心曰方寸乱矣)臣某(中谢/)臣少而羁 (第 35a 页)
  寿凫山王节妇序
节之六四曰安节亨盖节以乘刚处险慎守不变为义
节而能安有致亨之道焉季秋之月寒气始至草遇之
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惟松柏凛然特立于风霜摇落

之馀历千载而不变天岂独厚于松柏哉盖其理有不
得不然者安节之亨于此见矣凫山王君某尝为予言
其族有节妇曰林氏横渠彦智处士之女也年二十归
王氏为崇贡甫之妻越十有一年而寡子棱甫五岁女
亦幼节妇哭踊自誓曰吾不幸不得与吾夫偕老吾力
犹能使子有立而女有从吾如有他志则不可为人于
天地间矣于是竭力治茔域葬其姑以及其夫既免丧
悉屏膏沐服俭素而益以礼自防跬步不敢愆度越

氏多遗赀而子女幼孤强贪觊觎岌岌乎殆不可一
朝居而节妇毅然处之始终不少变棱既冠即进之于
学冀以光大其门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