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与叔向论娶(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
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
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
甚恶是 郑穆
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 (第 18b 页)
院洪君之于琴非特能其音又能其意
者也余将就学焉故道予之所慕于古者庶乎其有以
自发也同舍之士丁宝臣元珍 郑穆闳中
孙觉莘老林 (第 21a 页)
谆谆者世鲜才士以二
监兄弟之才将必有文章大显于时后人立言正当与
前人立功有相需者此在吾邑且嘉赖之岂止 郑穆

族之有公孙羊舌十一族之有叔誉氏与
   东阳杜雍玉诗序
当世有文人而无学人而今则并文人亦无之自避 (第 22b 页)
公之文简实而粹精朗拔而章明书志二篇感槩自
叙英华特达君子之道有初有终至若嘉园绮弛张出
处于秦汉之间著 四先生
碑美萧文终邴承相之伦或
退或让作五君咏病有司诗赋取士非化成之道著贡 (第 3a 页)
程张之后而
又循袭有理而后有气之说则是本原处差了可子细
取近思录程氏遗书外书张子正蒙及朱子语类观之 四先生
说得洞然明白即与愚说无异其他不能多及
一往岁蒙惠王巽卿易春秋二书易虽与鄙说多不同
 然皆祖本程传程传 (第 3a 页)
  五经博士沈宏答
弟子宏稽首和南辱告伏览敕答臣下审神灭论夫惟
机难晓用晦易昏自非凝神斯鉴探赜斯朗岂能拯重
雰于有惑岂能运独见于无明窃惟大圣御宇上德表
物垂法云以湛润开慧日而增晖远比溟海近譬井干
粤今遂古孰能识乎此焉至如经喻雀飞瓶在火灭字

存礼云非类弗歆祭乃降祉且梦兰以授 郑穆
结草以
抗杜回凡此群列不可悉纪又五道递往六度同归皆
神之显验不灭之幽旨但郤克躧足岂从邯郸比踪卢
敖捷 (第 36a 页)
张高歌慷慨语初丽而终放托馀韵于宫商然此其
戋戋者耳捃拾苍雅刮磨诰盘微粲贝编飞英露漙何
讥乎肉食之鄙犹 郑穆
而鲁桓也大夫不闻之乎钟石
丝竹各随其听隆污有时其所遭者命摩荡堪舆吸呼
羲娥矢为帝词叶为赓歌五岳赞襄百 (第 13b 页)
  记

     建宁府重修府学记
     龙山书院记
     建阳县学四君子祠记
     南雄州学 四先生
祠堂记
     杨文庄公书堂记
     居思堂记
     建阳县复赈粜仓记
     潭州重修 (第 62a 页)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杜氏曰夏姫女也)其母欲娶其党
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言父多妾媵而庶子鲜少嫌母氏性

不旷)
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子灵巫臣妻夏姫也三夫陈御叔楚襄老及巫臣也
时巫臣已死)
一君(陈灵公)一子(夏徵舒)而亡一国(陈也)两卿矣(孔宁仪行
父)
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是 郑穆
少妃姚子
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郑灵公夷)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
(是夏姫也钟聚也子貉死在宣四年)(第 12b 页)
   四月廿有六日重游泮宫赋赠新先辈因追怀
   西庄光禄
壬戌仍逢采藻年恒河照鬓忽皤然莘莘俎豆今犹昔
济济渊骞后胜前三不朽閒当立脚 四先生
往孰𢀩肩 (第 8b 页)
 临平(九域志仁和/县有临平镇)陈烈(宋史隐逸传陈烈字季慈侯/官人元祐初部使者申荐之)
 (以宣德郎致仕又陈襄传襄与陈烈周希孟 郑穆
为/友相与倡道于海滨谓之 (第 7a 页)
四先生
古灵集陈襄举人)
 (自代状前授安州司户参军充国子直讲陈烈振诚/明之学躬孝弟之行穷泰不累于心出处必由 (第 7a 页)
   和王司封会同年
   次韵酬子玉同年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
   过山即事
   酬裴如晦
   酬 郑闳中
   寄余温卿
   寄郎侍郎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第二十二
  律诗(七言八句)
   奉 …… (第 37b 页)
   皇侄孙世永改陇州防御使皇侄从古登州
     防御使皇侄曾孙令磋右千牛卫大将
     军制三道
    郑穆
钱衮周豫杨南仲姚原道晏崇让刘温
     并太常博士制七道
  柴馀庆国子博士制 (第 84b 页)
张高歌慨慷语初丽而终放托馀韵于宫商然此其
戋戋者耳捃拾苍雅刮磨诰盘微粲贝编飞英露漙何
讥乎肉食之鄙犹 郑穆
而鲁桓也大夫不闻之乎钟石
丝竹各随其听隆污有时其所遭者命摩荡堪舆吸 (第 9a 页)
之侃侃难进易退含香对命百僚
所畏更有定城一官慈惠古之循吏真不愧也(吏部郎/丰谊及)
(弟定城/令谟) 四先生
之讲堂俱在湖上而竹洲一曲为端宪
之幽居昼观妻子夜省梦寐书带之草遍阶除也皎皎
季子高卧邱樊道义之乐长冲 (第 12b 页)
  奉临川先生帖子二
蒙示陆子学谱其中搜罗潜逸较姚江黄徵君学案数
倍过之后世追原道脉者可以无憾陆子之教大行于
浙河以东顾一时称祭酒者必首四明 四先生
慈湖之 (第 2b 页)
升韩忠献不负于科名王孝先无求于温饱楷模一代
小侯钦 郑穆
之仪罗致四瀛寒士抱沈儋之感咏龙头
鹤发之句岂用相规睹鸾翔豹变之文仍多拔起将见
诸王之后更有诸王应知五 (第 4a 页)
 作以为主司点策数判无事须此不知四书经义止
 试一场而表策独试两场其得土苴弃之乎夫排偶
 之文莫工于崔蔡次则为徐庾又次则为 郑穆
为眉
 山悉有法度可师多士能于平日作八股时加意及
 此则临时自閒与夫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者相悬万
 万也 (第 20b 页)
 民为兵寇平则以充饟先生至县负者尚一千四百

 又弓兵逋负咸请免之闽中寺田充饟亩皆二钱法
 石等惟下则田二钱中加四分上加四分者 四先生
 
请如各寺而上下二则自相融配泉州四场盐不晒
 纳其盘宜毁惠安场一引止折七分私晒如故两院
 奉部檄议增折 (第 21b 页)
田畯野老谈
笑或乘笋舆棹小艇夷犹江畔睹者不知故上卿也己
卯秋感疾既革无惰容晨兴栉发瞑目而薨年七十有 四先生
忠孝大节文武才猷谹言谠议著天下耳目而 (第 22a 页)
赵君锡(无愧/) 郑穆(闳中/) (元祐五年正月备经筵/)
郑雍(公肃/) (元祐五年正月备经筵/)
李栝(元祐五年知洋州回始识/)
石亘
毛渐(知高邮军复三 (第 11a 页)
赵君锡(无愧/)
郑穆 (闳中/) (
元祐五年正月备经筵/)
郑雍(公肃/) (元祐五年正月备经筵/)
李栝(元祐五年知洋州回始识/)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