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林 希 冯 山
赵 衮 邓润甫
田 开 赵挺之
范百禄 杨寿祺
李时亮
卷二十二
王 观 李 渤
郏 亶 王 回 (第 21b 页)
赵 衮 邓润甫
田 开 赵挺之
范百禄 杨寿祺
李时亮
卷二十二
王 观 李 渤
郏 亶 王 回 (第 21b 页)
题朱朴隐居天和堂
华亭山水佳秀色宛如画前贤有遗迹卜筑俟来者高
人养天和放浪寄林野安知岁月徂但喜名利舍传家
得之子流辈推博雅春风振客衣逸棹东南下赋诗台
阁彦落笔珠玑泻持觞拜亲䣛喜色动乡社都城十二
衢尘土翳车马一梦逐君行兹怀已潇洒(松江府志/)
范百禄
百禄字子功华阳人镇侄举进士终中书侍郎 (第 44b 页)
华亭山水佳秀色宛如画前贤有遗迹卜筑俟来者高
人养天和放浪寄林野安知岁月徂但喜名利舍传家
得之子流辈推博雅春风振客衣逸棹东南下赋诗台
阁彦落笔珠玑泻持觞拜亲䣛喜色动乡社都城十二
衢尘土翳车马一梦逐君行兹怀已潇洒(松江府志/)
范百禄
百禄字子功华阳人镇侄举进士终中书侍郎 (第 44b 页)
赐王广渊张诜不允诏 元 绛
赐新除落致仕依前光禄大夫范镇赴阙
诏 苏 轼
赐尚书刑部侍郎 范百禄 乞外任不允诏
苏 轼
沿路赐奉安 神宗皇帝御容礼仪使吕 …… (第 92b 页)
上富相公书 苏 洵
与两浙安抚陈舍人荐士书 陈 襄
与王介甫书 刘 攽
与门下韩侍郎书 范 百禄
卷第百十八 (第 169a 页)
赐新除落致仕依前光禄大夫范镇赴阙
诏 苏 轼
赐尚书刑部侍郎 范百禄 乞外任不允诏
苏 轼
沿路赐奉安 神宗皇帝御容礼仪使吕 …… (第 92b 页)
上富相公书 苏 洵
与两浙安抚陈舍人荐士书 陈 襄
与王介甫书 刘 攽
与门下韩侍郎书 范 百禄
卷第百十八 (第 169a 页)
宋故左朝请大夫章公墓志铭 孙觌
建安章氏自郇公以文学道德仕仁宗为宰执声号显
融族大以蕃异人辈出事五朝踵相蹑为将相宠禄光
大为世间人宋初徙平江者尤称于天下大丞相申公
家州南枢密秦公家州北两第屹然轮奂相望为一州
之甲吴人号南北章以别之秦公生七子多知名公第
三子讳綡字子上为北章氏通亮英敏有大志读书不
治章句属文辞典丽有古风秦公任子次及公公推与
其弟而束书诣太学受业食淡攻苦穷日夜不息然后
挟所有从诸生校于有司元祐二年试国子监中第一
遂拔其科学者尊其文传诵以为法调河南府洛阳县
主簿范忠宣公尹洛一见待以国士宾礼奖荐僚吏莫
敢望于是故相韩公汝玉中书 侍郎范公子功 李公邦
直皆以文行荐于朝就除京兆府府学教授秦公帅泾
原奏充主管机宜文字用举者改宣德郎太上皇即位
推恩 (第 4b 页)
建安章氏自郇公以文学道德仕仁宗为宰执声号显
融族大以蕃异人辈出事五朝踵相蹑为将相宠禄光
大为世间人宋初徙平江者尤称于天下大丞相申公
家州南枢密秦公家州北两第屹然轮奂相望为一州
之甲吴人号南北章以别之秦公生七子多知名公第
三子讳綡字子上为北章氏通亮英敏有大志读书不
治章句属文辞典丽有古风秦公任子次及公公推与
其弟而束书诣太学受业食淡攻苦穷日夜不息然后
挟所有从诸生校于有司元祐二年试国子监中第一
遂拔其科学者尊其文传诵以为法调河南府洛阳县
主簿范忠宣公尹洛一见待以国士宾礼奖荐僚吏莫
敢望于是故相韩公汝玉中书 侍郎范公子功 李公邦
直皆以文行荐于朝就除京兆府府学教授秦公帅泾
原奏充主管机宜文字用举者改宣德郎太上皇即位
推恩 (第 4b 页)
登科故事
分甲第自兴国八年王世则榜始御殿唱名自雍熙三
年梁颢榜始赐宴自太平二年吕蒙正榜始(梁颢宴于/琼林苑吕)
(蒙正宴于开宝/寺遂为定制)给金吾卫士送归第自蔡齐榜始刻登
科录自霍端友榜始
制策入等
宋之制策虚第一等以待伊吕之流其入等者惟苏氏
轼辙兄弟吴育 范百禄 李垕终宋世仅五人而蜀居其
四盖二苏范李皆蜀人也 (第 17b 页)
分甲第自兴国八年王世则榜始御殿唱名自雍熙三
年梁颢榜始赐宴自太平二年吕蒙正榜始(梁颢宴于/琼林苑吕)
(蒙正宴于开宝/寺遂为定制)给金吾卫士送归第自蔡齐榜始刻登
科录自霍端友榜始
制策入等
宋之制策虚第一等以待伊吕之流其入等者惟苏氏
轼辙兄弟吴育 范百禄 李垕终宋世仅五人而蜀居其
四盖二苏范李皆蜀人也 (第 17b 页)
鹤在阴
鹤爱阴而恶阳雁爱阳而恶阴易曰鸣鹤在阴传曰鸿
雁随阳故汲冢书目鹤曰阴羽(见王/会篇)禹贡名雁曰阳鸟
鹌鹑狱 范百禄 曰牵牛以蹊田而夺之牛此王安石鹌鹑狱也
(谓相牵/引以入)
鹭丝谜 (第 18b 页)
鹤爱阴而恶阳雁爱阳而恶阴易曰鸣鹤在阴传曰鸿
雁随阳故汲冢书目鹤曰阴羽(见王/会篇)禹贡名雁曰阳鸟
鹌鹑狱 范百禄 曰牵牛以蹊田而夺之牛此王安石鹌鹑狱也
(谓相牵/引以入)
鹭丝谜 (第 18b 页)
(而受墨唐安任君从简之砚面为镜而背三/足 形天下若山林不若而不得访诸禹也)泸州平夷
记(熙宁中 范百禄 撰今/在江安县之偶佳亭)刘真人传(杜光/庭撰)合江县安乐山
腾清三观记(皇祐乙丑/李淑撰)江阳志(教 …… (第 11b 页)
长宁军记录文
五代伪蜀敕牒(武成三年牒清井镇羁縻十州五团土/都虞候罗元审武成三年牒清井镇羁)
(縻清井土刺史罗元楚永平/元年牒土兵马使罗元审)国朝所给诰劄(嘉祐三年/给长宁夷)
(人头首斗盖充土刺史诰国朝所给诰劄甚多今始录/其阙或补以官则诰上帝曰每年添盐若干觔䌽若干)
(疋更不依禄/令支给请受)祥符平夷本末 庆历皇祐平夷略 熙
宁经制诸夷本末 元丰平乞弟本末 范中书百禄
誓夷文(熙宁七年平五国蛮作文/以誓之碑在今报恩寺)范荣公进誓平夷文
表 赵招讨平晏夷贺犍表 长宁志( (第 21a 页)
记(熙宁中 范百禄 撰今/在江安县之偶佳亭)刘真人传(杜光/庭撰)合江县安乐山
腾清三观记(皇祐乙丑/李淑撰)江阳志(教 …… (第 11b 页)
长宁军记录文
五代伪蜀敕牒(武成三年牒清井镇羁縻十州五团土/都虞候罗元审武成三年牒清井镇羁)
(縻清井土刺史罗元楚永平/元年牒土兵马使罗元审)国朝所给诰劄(嘉祐三年/给长宁夷)
(人头首斗盖充土刺史诰国朝所给诰劄甚多今始录/其阙或补以官则诰上帝曰每年添盐若干觔䌽若干)
(疋更不依禄/令支给请受)祥符平夷本末 庆历皇祐平夷略 熙
宁经制诸夷本末 元丰平乞弟本末 范中书百禄
誓夷文(熙宁七年平五国蛮作文/以誓之碑在今报恩寺)范荣公进誓平夷文
表 赵招讨平晏夷贺犍表 长宁志( (第 21a 页)
慎按以上五首施氏原本不载新刻本载续
补卷末据外集扬州还朝后作今改编
近以月石砚屏献 子功 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
父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复以月石风林屏赠
之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 …… (第 4b 页)
月石屏(本集杂记一则云月石屏扪之月微凸乃伪也/真者必平然多不圆圆而平至难得可宝也)
子功中书(宋史 范百禄 字 (第 5b 页)
子功 镇兄锴之子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东都事略 (第 5b 页)
范百禄 中制)
(科元祐中知开封府召入翰林拜中书侍郎所/著诗传文集内外制奏议八十卷后与党籍)纯父
侍讲( (第 5b 页)
东都事略范祖禹传祖禹初字梦得又字纯父/哲宗即位由秘书省正字迁著作郎兼侍讲苏)
(轼称为讲官第一宋史祖禹初擢右正言拜翰林学/士以叔 百禄 在中书改侍讲学士 (第 5b 页)
百禄 去乃复为之)
(○慎按东都事略云祖禹少孤育于叔祖景仁复斋/漫录讹以祖禹为 (第 5b 页)
百禄 之子不知纯父乃 (第 5b 页)
子功 之侄)
(也故称/为小范)三子(欧阳永叔有鸦石屏歌苏子美有/月石砚歌梅圣俞有和诗不具录) …… (第 5b 页)
河流东酾(宋史河渠志元祐初河流虽北而孙村低/下诸郡皆被灾于是回河东流之议起安)
(焘深以东流为是苏辙谓吕公著不如因旧而修其/未备会 范百禄 行视东西二河亦言东流高仰北流)
(顺下决不可回时吴安持与李伟力主回河请置修/河司五年九月辙又言修河 (第 8a 页)
补卷末据外集扬州还朝后作今改编
近以月石砚屏献 子功 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
父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复以月石风林屏赠
之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 …… (第 4b 页)
月石屏(本集杂记一则云月石屏扪之月微凸乃伪也/真者必平然多不圆圆而平至难得可宝也)
子功中书(宋史 范百禄 字 (第 5b 页)
子功 镇兄锴之子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东都事略 (第 5b 页)
范百禄 中制)
(科元祐中知开封府召入翰林拜中书侍郎所/著诗传文集内外制奏议八十卷后与党籍)纯父
侍讲( (第 5b 页)
东都事略范祖禹传祖禹初字梦得又字纯父/哲宗即位由秘书省正字迁著作郎兼侍讲苏)
(轼称为讲官第一宋史祖禹初擢右正言拜翰林学/士以叔 百禄 在中书改侍讲学士 (第 5b 页)
百禄 去乃复为之)
(○慎按东都事略云祖禹少孤育于叔祖景仁复斋/漫录讹以祖禹为 (第 5b 页)
百禄 之子不知纯父乃 (第 5b 页)
子功 之侄)
(也故称/为小范)三子(欧阳永叔有鸦石屏歌苏子美有/月石砚歌梅圣俞有和诗不具录) …… (第 5b 页)
河流东酾(宋史河渠志元祐初河流虽北而孙村低/下诸郡皆被灾于是回河东流之议起安)
(焘深以东流为是苏辙谓吕公著不如因旧而修其/未备会 范百禄 行视东西二河亦言东流高仰北流)
(顺下决不可回时吴安持与李伟力主回河请置修/河司五年九月辙又言修河 (第 8a 页)
黄河北流(宋史河渠志元祐初河流虽北而孙村低/下河北诸郡皆被灾于是回河东流之议)
(起安寿深以东流为是文彦博吕大防皆主其说苏/辙谓吕公著不如因旧而修其未备会 范百禄 行视)
(东西二河亦云东流高仰北流顺下决不可回时吴/安持与李伟力主回河请置修河司从之七年十月) (第 1b 页)
(起安寿深以东流为是文彦博吕大防皆主其说苏/辙谓吕公著不如因旧而修其未备会 范百禄 行视)
(东西二河亦云东流高仰北流顺下决不可回时吴/安持与李伟力主回河请置修河司从之七年十月) (第 1b 页)
司马光(故)文彦博(故)吕公著(故)吕大防刘摰(故)范纯仁
(故)韩忠彦曾布梁焘王岩叟(故)苏辙王存郑雍(故)傅尧
俞(故)赵詹(故)韩维(故)孙固(故) 范百禄(故) 胡宗愈(故)李清
臣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故)黄履(故)张啇英蒋之奇
曾任待制以上官(四十九人 (第 13b 页)
(故)韩忠彦曾布梁焘王岩叟(故)苏辙王存郑雍(故)傅尧
俞(故)赵詹(故)韩维(故)孙固(故) 范百禄(故) 胡宗愈(故)李清
臣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故)黄履(故)张啇英蒋之奇
曾任待制以上官(四十九人 (第 13b 页)
不能奉行新法黜监衡州盐仓哲宗初起知
襄州入为秘书少监钱协草制极称其词艺
其后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孙觉胡宗愈苏
轼 范百禄 交荐之言攽博记能文章政事侔
古循吏身兼数器守道不回乃召拜中书舍
人苏轼草制称其能读典 (第 1b 页)
襄州入为秘书少监钱协草制极称其词艺
其后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孙觉胡宗愈苏
轼 范百禄 交荐之言攽博记能文章政事侔
古循吏身兼数器守道不回乃召拜中书舍
人苏轼草制称其能读典 (第 1b 页)
请裁冗官冗兵疏
洞中当时情事故明快如此其欲宽民力以为备尤为
国家本计
再陈官冗兵多疏
详复推原文势愈紧而用意愈切殆弥灾之本术经国
之药言也
范百禄
对制科策
正论典礼之失故词不嫌于激切
(第 12a 页)
洞中当时情事故明快如此其欲宽民力以为备尤为
国家本计
再陈官冗兵多疏
详复推原文势愈紧而用意愈切殆弥灾之本术经国
之药言也
范百禄
对制科策
正论典礼之失故词不嫌于激切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