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对
夫欲达聪明致理化则在乎奉成式不必乎创新规也
臣闻尧之所以神而化者聪明文思也舜之所以圣而
理者明四目达四聪也盖古之理化皆由聪明出也自
唐虞以降斯道寝衰秦汉以还斯道大丧上不以聪接
下下不以明奉上聪明之道既阻于上下则讹伪之俗
不得不流于内外也国家承百 王已 弊之风振千古未
行之法于是始立匦使始加諌员始命待制官始设登
闻鼓故遗补之諌入则朝廷之得失所由知也匦使 (第 10a 页)
夫欲达聪明致理化则在乎奉成式不必乎创新规也
臣闻尧之所以神而化者聪明文思也舜之所以圣而
理者明四目达四聪也盖古之理化皆由聪明出也自
唐虞以降斯道寝衰秦汉以还斯道大丧上不以聪接
下下不以明奉上聪明之道既阻于上下则讹伪之俗
不得不流于内外也国家承百 王已 弊之风振千古未
行之法于是始立匦使始加諌员始命待制官始设登
闻鼓故遗补之諌入则朝廷之得失所由知也匦使 (第 10a 页)
臣范序 天后
盖闻惟天著象品物同于照临惟地含章群生等于亭
育顾以庸昧忝位坤元思齐厚载之仁式罄普覃之惠
乃内乃外思养之志靡殊惟子惟臣慈诱之情无隔愿
申丹恳上翊紫机爰洎众僚聿匡玄化伏以天皇明逾
睿哲志切旁求簪裾总川岳之灵珩佩聚星辰之秀群
英莅职众彦分司足以广扇淳风长隆宝祚但母之于
子慈爱特存虽复已积忠良犹且更垂劝励昔文伯既
达仍加喻轴之言孟轲已贤更益断机之诲良以情隆
抚字心欲助成比者太子及 王已 选脩身之训群公列
辟未敷忠告之规近以暇辰游心文府聊因炜管用写
虚襟故缀序所闻以为臣范一部想周朝之十乱 (第 12b 页)
盖闻惟天著象品物同于照临惟地含章群生等于亭
育顾以庸昧忝位坤元思齐厚载之仁式罄普覃之惠
乃内乃外思养之志靡殊惟子惟臣慈诱之情无隔愿
申丹恳上翊紫机爰洎众僚聿匡玄化伏以天皇明逾
睿哲志切旁求簪裾总川岳之灵珩佩聚星辰之秀群
英莅职众彦分司足以广扇淳风长隆宝祚但母之于
子慈爱特存虽复已积忠良犹且更垂劝励昔文伯既
达仍加喻轴之言孟轲已贤更益断机之诲良以情隆
抚字心欲助成比者太子及 王已 选脩身之训群公列
辟未敷忠告之规近以暇辰游心文府聊因炜管用写
虚襟故缀序所闻以为臣范一部想周朝之十乱 (第 12b 页)
之阙翟飨诸侯则
服之鞠衣以采桑则服之展衣以礼见王及见宾客则
服之褖衣燕居则服之王后无助祭于天地但自先 王
已 下又三礼义宗明王夫人之服云后不助祭天地五
岳故无助祭天地四望之服按此则王后无祭天之服
明矣又三礼义宗 (第 10b 页)
服之鞠衣以采桑则服之展衣以礼见王及见宾客则
服之褖衣燕居则服之王后无助祭于天地但自先 王
已 下又三礼义宗明王夫人之服云后不助祭天地五
岳故无助祭天地四望之服按此则王后无祭天之服
明矣又三礼义宗 (第 10b 页)
庆幸讨戮宦贼疏(林俊/)
臣在得汉军中闻贼臣刘瑾谋逆事觉陛下特正典刑
以大泄天地祖宗臣民之愤为我明万万年至计臣惊
喜庆幸祖宗在天之灵陛下嗣大历服之光其有是盛
举矣初贼瑾无故荐朋党之说戕贼大臣挫杀言官凌
蔑同类推剥罗织天下之人臣谓此奸臣弄权之故智
然犹古无是甚也比闻遣荣王之国修行宫致陛下外
寝臣抚心出涕谓此贼必反无疑故事太子未举举未
立立未长亲王一位不之国宋仁宗高宗未有子听司
马光娄寅亮诸臣之言求宗室之贤养之宫中所以杜
乱源为国家深计夫庶民忠奴犹虑主人之孤立况陛
下为华夷民物之主贼瑾容置之孤立耶荣 王已 之国
贼瑾当循司马光娄寅亮故事辅陛下如仁宗如高宗
择宗室一二位十馀岁之贤养之别宫在国家谓之杜 (第 13a 页)
臣在得汉军中闻贼臣刘瑾谋逆事觉陛下特正典刑
以大泄天地祖宗臣民之愤为我明万万年至计臣惊
喜庆幸祖宗在天之灵陛下嗣大历服之光其有是盛
举矣初贼瑾无故荐朋党之说戕贼大臣挫杀言官凌
蔑同类推剥罗织天下之人臣谓此奸臣弄权之故智
然犹古无是甚也比闻遣荣王之国修行宫致陛下外
寝臣抚心出涕谓此贼必反无疑故事太子未举举未
立立未长亲王一位不之国宋仁宗高宗未有子听司
马光娄寅亮诸臣之言求宗室之贤养之宫中所以杜
乱源为国家深计夫庶民忠奴犹虑主人之孤立况陛
下为华夷民物之主贼瑾容置之孤立耶荣 王已 之国
贼瑾当循司马光娄寅亮故事辅陛下如仁宗如高宗
择宗室一二位十馀岁之贤养之别宫在国家谓之杜 (第 13a 页)
顺天时二至之郊
周公之制也舍是而从后王之失礼可谓法欤彼议者
徒知苟简之便而不睹尊奉之严也伏惟陛下鉴先 王
已 行之明效举旷世不讲之大仪约诸司之仪卫损大
农无名之费使臣得以讲求故事参究礼经取太常仪
注之文以正其讹 (第 15b 页)
周公之制也舍是而从后王之失礼可谓法欤彼议者
徒知苟简之便而不睹尊奉之严也伏惟陛下鉴先 王
已 行之明效举旷世不讲之大仪约诸司之仪卫损大
农无名之费使臣得以讲求故事参究礼经取太常仪
注之文以正其讹 (第 15b 页)
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和洽百王同
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圣 王已 没
钟鼓筦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之
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
欲则先 …… (第 8a 页)
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
仲舒对曰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
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按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
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事在彊勉而已矣彊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彊勉
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立有效者
也诗曰夙夜匪懈书云懋哉懋哉皆勉彊之谓也道者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 王已 没
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 (第 9b 页)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和洽百王同
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圣 王已 没
钟鼓筦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之
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
欲则先 …… (第 8a 页)
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
仲舒对曰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
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按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
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事在彊勉而已矣彊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彊勉
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立有效者
也诗曰夙夜匪懈书云懋哉懋哉皆勉彊之谓也道者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 王已 没
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 (第 9b 页)
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
将军印令反梁地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
馀怨项羽之弗 王已 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齐
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于
代复立为赵王赵王因立陈馀为代 (第 13a 页)
将军印令反梁地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
馀怨项羽之弗 王已 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齐
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于
代复立为赵王赵王因立陈馀为代 (第 13a 页)
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
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
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 王已 平殷乱天
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
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
矣 …… (第 2a 页)
田单列传(司马迁/)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
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
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
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
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
之淖齿既杀湣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
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
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
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
闻之乃纵反閒于燕宣言曰齐 王已 死城之不拔者二
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 (第 11a 页)
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
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 王已 平殷乱天
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
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
矣 …… (第 2a 页)
田单列传(司马迁/)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
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
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
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
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
之淖齿既杀湣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
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
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
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
闻之乃纵反閒于燕宣言曰齐 王已 死城之不拔者二
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 (第 11a 页)
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吴兵围
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随人欲杀
王王子綦匿 王已 自为王以当之随人卜与王于吴不
吉乃谢吴不与王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
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 (第 5b 页)
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随人欲杀
王王子綦匿 王已 自为王以当之随人卜与王于吴不
吉乃谢吴不与王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
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 (第 5b 页)
王冕传(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时冕 父已 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竞遮道诎笑冕亦笑著作郎李孝 (第 4b 页)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时冕 父已 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竞遮道诎笑冕亦笑著作郎李孝 (第 4b 页)
垂听而问焉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
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
盛于勺圣 王已 没钟鼓筦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
缺陵夷至乎桀纣之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
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 …… (第 6a 页)
夫其尽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
对曰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性情皆非愚臣之
所能及也臣谨按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
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
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
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
乱也自非大无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安全之事在
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
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立有效者也诗
曰夙夜匪懈书曰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道者所繇
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 王已 殁而子
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
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 (第 7b 页)
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
盛于勺圣 王已 没钟鼓筦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
缺陵夷至乎桀纣之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
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 …… (第 6a 页)
夫其尽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
对曰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性情皆非愚臣之
所能及也臣谨按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
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
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
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
乱也自非大无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安全之事在
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
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立有效者也诗
曰夙夜匪懈书曰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道者所繇
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 王已 殁而子
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
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 (第 7b 页)
不贰晏然居北在此虽有百万之众终无图彼之心王
脱信邪弃义举旗南指纵无匹马只轮犹欲奋空弮而
争死朕本寡德 王已 立之百姓无知或谓实可若为他
所图则彰朕之恶假令还为王杀幽辱齑粉了无遗恨
何者王既以德见推以义见举一朝 (第 10a 页)
脱信邪弃义举旗南指纵无匹马只轮犹欲奋空弮而
争死朕本寡德 王已 立之百姓无知或谓实可若为他
所图则彰朕之恶假令还为王杀幽辱齑粉了无遗恨
何者王既以德见推以义见举一朝 (第 10a 页)
为护驾指挥使以为天子卫引兵东归天子饯于延喜
楼赐杨柳枝五曲初梁兵已西青州王师范遣其将刘
鄩袭据梁兖州 王已 还梁四月如郓州遣朱友宁攻青
州师范败之于石楼友宁死九月杨师厚败青人于临
朐取其棣州师范以青州降而鄩亦 (第 11a 页)
楼赐杨柳枝五曲初梁兵已西青州王师范遣其将刘
鄩袭据梁兖州 王已 还梁四月如郓州遣朱友宁攻青
州师范败之于石楼友宁死九月杨师厚败青人于临
朐取其棣州师范以青州降而鄩亦 (第 11a 页)
下文云项王在睢阳闻海
春侯军败则引兵还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
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此一段又应前
项 王已 定东海来西与汉临广武而军相守数
月之事而又终言之也先后皆此一事也纲而
目之目而纲之错综反覆非复史家尝 (第 6b 页)
春侯军败则引兵还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
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此一段又应前
项 王已 定东海来西与汉临广武而军相守数
月之事而又终言之也先后皆此一事也纲而
目之目而纲之错综反覆非复史家尝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