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其所为无篡夺之形/)
赵竦(平吕梁百步洪之险/善治财赋) (元祐七年举公私俱便/)
乐举
李潜(元祐六年举台阁清要/)
张瓛
游冠卿
雍钧
苏嘉(元祐七年举升擢清要/)
石嗣庆
李格(潜之子敦极称之/)
孙谔(元祐七年举台阁/)
陈沂(元祐七年举升擢/)
杨宗惠(敦夫/)
刘处厚(敦夫/) (唐夫极称之/)
赵令畤(颍签已子瞻字之曰德麟作字说并书来盛称/之云 荐馆阁)
宇文邦彦
傅耆
杨阜 王涣之
张东(元祐八年举著述/)
商倚
刘羲仲 (第 6b 页)
赵竦(平吕梁百步洪之险/善治财赋) (元祐七年举公私俱便/)
乐举
李潜(元祐六年举台阁清要/)
张瓛
游冠卿
雍钧
苏嘉(元祐七年举升擢清要/)
石嗣庆
李格(潜之子敦极称之/)
孙谔(元祐七年举台阁/)
陈沂(元祐七年举升擢/)
杨宗惠(敦夫/)
刘处厚(敦夫/) (唐夫极称之/)
赵令畤(颍签已子瞻字之曰德麟作字说并书来盛称/之云 荐馆阁)
宇文邦彦
傅耆
杨阜 王涣之
张东(元祐八年举著述/)
商倚
刘羲仲 (第 6b 页)
胡苕溪云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曲有折杨柳
落梅花之名故杜少陵亦有吹笛诗云故园杨柳今
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王涣之 亦云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皆言折杨柳曲也
听黄鹤楼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第 14a 页)
落梅花之名故杜少陵亦有吹笛诗云故园杨柳今
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王涣之 亦云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皆言折杨柳曲也
听黄鹤楼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第 14a 页)
宋故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富君墓志铭
承议郎信安江君墓志铭
儒林郎睦州建德县丞程君墓志铭
宋故德兴县君宋氏墓志铭(为 王侍郎/彦舟 作)
朝议大夫郭公宜人周氏基志铭
宋奉议郎孺人曾氏墓志铭
嘉兴周君墓志铭(代江仲/嘉 (第 48b 页)
承议郎信安江君墓志铭
儒林郎睦州建德县丞程君墓志铭
宋故德兴县君宋氏墓志铭(为 王侍郎/彦舟 作)
朝议大夫郭公宜人周氏基志铭
宋奉议郎孺人曾氏墓志铭
嘉兴周君墓志铭(代江仲/嘉 (第 48b 页)
落梅花折杨柳
乐府杂录载笛羌乐也古曲有落梅花折杨柳非谓吹
之则梅落也故陈贺微长笛诗云柳折城边树梅舒岭
外林张正见柳诗亦云不分梅花落还同横笛吹李峤
笛诗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意谓笛有梅柳二曲也
然后世皆以吹笛则梅落如戎昱闻笛诗云平明独惆
怅飞尽一庭梅崔橹梅诗初开已入彫梁画半落先愁
玉笛吹青琐集诗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栏看
皆不悟其失耳惟杜子美 王涣之 李太白不然杜云故
园杨柳皆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王云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 (第 55b 页)
乐府杂录载笛羌乐也古曲有落梅花折杨柳非谓吹
之则梅落也故陈贺微长笛诗云柳折城边树梅舒岭
外林张正见柳诗亦云不分梅花落还同横笛吹李峤
笛诗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意谓笛有梅柳二曲也
然后世皆以吹笛则梅落如戎昱闻笛诗云平明独惆
怅飞尽一庭梅崔橹梅诗初开已入彫梁画半落先愁
玉笛吹青琐集诗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栏看
皆不悟其失耳惟杜子美 王涣之 李太白不然杜云故
园杨柳皆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王云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 (第 55b 页)
隐,深慰悬心。微冷,产后何似,宜佳消息。吾并更不佳,忧之,遣不次,凝之等书。(《淳化阁帖》三) 王涣之
涣之, 羲之第三子。
书
涣之 等白,不审二更常患复何如?驰情,伦直等平安。计更伦奴已应在道,企迟,适东五日,动静最差。速姑如复小胜,冀遂和耳,犹不宁。馀上下故常患反侧。此悉佳, 涣之 等白。(《淳化阁帖》三)
王徽之
徽之字子猷,羲之第四子,为桓温大司马参军,又为桓冲车骑
涣之, 羲之第三子。
书
涣之 等白,不审二更常患复何如?驰情,伦直等平安。计更伦奴已应在道,企迟,适东五日,动静最差。速姑如复小胜,冀遂和耳,犹不宁。馀上下故常患反侧。此悉佳, 涣之 等白。(《淳化阁帖》三)
王徽之
徽之字子猷,羲之第四子,为桓温大司马参军,又为桓冲车骑
御制
葩𧁑映林。(王彬之。)和气载柔。(王羲之。)泛泛轻觞。(华茂。)凝泉散流。(谢安。)馥焉若兰。(袁峤之。)今我斯游。(王肃之。)
三春陶和气。(魏滂。)万殊莫不均。(王羲之。)光风扇鲜荣。(谢万。)回波萦游鳞。(谢译。)真契齐古今。 (王涣之。 )宣尼遨沂津。(桓伟。)
赓诗
紫籞祥云会衿绅。少长联裾曲水滨。星回癸丑今千岁。地转山阴又暮春 (第 156H 页)
葩𧁑映林。(王彬之。)和气载柔。(王羲之。)泛泛轻觞。(华茂。)凝泉散流。(谢安。)馥焉若兰。(袁峤之。)今我斯游。(王肃之。)
三春陶和气。(魏滂。)万殊莫不均。(王羲之。)光风扇鲜荣。(谢万。)回波萦游鳞。(谢译。)真契齐古今。 (王涣之。 )宣尼遨沂津。(桓伟。)
赓诗
紫籞祥云会衿绅。少长联裾曲水滨。星回癸丑今千岁。地转山阴又暮春 (第 156H 页)
之。(旷子。)王玄之。(羲之长子。)王凝之。(羲之次子。)王徽之。(羲之子。)王操之。(羲之六子。) 王涣之。(羲之子。)
王献之。(羲之七子。)王淳之。(羲之兄子。)王濛。王脩。(蒙子。)王述。王坦之。(述子。)王绥。(坦 (第 486H 页)
是岁春。将脩内阁赏钓之会。会于玉流川之曲水。识年若月若人之符兰亭脩禊也。集禊诗六句。缔成二篇。遂令会者。随所长赋之。
葩藻映林。(王彬之。)和气载柔。(王羲之。)汎汎轻觞。(华茂。)凝泉散流。(谢安。)馥焉若兰。(袁峤之。)今我斯游。(王肃之。)
三春陶和气。(魏傍。)万殊莫不均。(王羲之。)光风扇鲜荣。(谢万。)回波萦游鳞。(谢绎。)真契齐古今。 (王涣之。 )宣尼遨沂津。(桓伟。)
李提督侑祭日。吟示在直阁臣承史。
玉辂东巡七月时。美人馀思隰苓诗。城南是日 (第 89L 页)
足。(前辈作风俗万世之基。末韵。)亶聪明而有作。无作聪明。由仁义以安行。非行仁义。(舜由仁义行。) 王涣之
曰。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仕官常以不遇处之。无事矣。此言近于达者也。
庙堂二字。见汉徐 (第 547H 页)
庙堂二字。见汉徐 (第 547H 页)
行参军徐丰之,陈郡袁峤之等十一人赋四言五言各一篇。郡功曹魏滂,散骑常侍郗昙,荥阳桓伟, 王涣之,
行参军曹茂之,颖川庾蕴,镇军司马虞说,王玄之,郡五官谢绎,徐州西平曹华,王蕴之,中军参军孙嗣等十二人 (第 58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