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別集類
  会同馆(燕山客馆也授馆之明日守吏微言有议/留使人者)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提携汉节同生死
休问羝羊解乳不(辽人馆本朝使已谓之会同馆/)

  挽 王提刑彦光
喻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云归双节后雪白短檠前百
世春秋传一墟阳羡田浮生如此了何必更淩烟
日者悲离索公乎又 (第 11b 页)
杳冥门人辨韩集子舍得韦经此
去念筑室空来闻过庭路遥人不见千古泣松铭
   (中吴纪闻 王葆
(第 11b 页)
彦光
昆山人擢宣和甲辰第/绍兴中除监察御史出知汉州移浙东提刑归)
   (乡卒其学长于春秋著集传十五卷备论 (第 11b 页)
两卷/侄彦嘉登第 彦光
监裁甚精今参政周公初登)
   (第爱其博洽纳之为婿寻即荣遇参政范公挽/诗云) (第 11b 页)
   跋程氏周易古占法
沙随程氏与朱文公同时其没也文公称其著书满家
足以传世今所传者唯周易古占法二卷其下卷题云
古周易章句外编即史所云易传外编也宋史本传云
尝授经学于 昆山王葆
嘉禾闻人茂德严陵喻樗今读
此书称玉泉先生者喻樗也又称闻人茂德先生茂德
盖其字而史失书名又此三人皆迥所 (第 2a 页)
   跋玉峰志

予先世自常熟双凤里徙家嘉定西乡逮予八传矣嘉
定本昆山地宋南渡始析为县徵吾乡掌故者溯而上
之当求诸昆山而宋元志乘访寻终不可得意常恨之
今春闻袁又恺购得凌万顷边实玉峰志及实续志亟
假归读之志成于淳祐壬子续志成于咸淳壬申皆在
析县以后不叙嘉定事然遍览近代藏书家目录均未
之及乃知天壤閒奇秘之物固自不乏特未遇波斯不
免埋没于瓦砾耳宋世士大夫宦成之后往往不归故
乡而举子亦多就寄居求解此志所载人物如王绹刘
过吴仁杰陈宗召敖陶孙张汇赵监乐备辈皆寓公也 王葆
传称昆山自孙载登第甲子一周而葆继登第邑
人美之今检进士题名则孙后王前尚有龚程龚况唐
辉黄伟卫阗张德本 …… (第 12b 页)
   跋道藏阙经目录
昔惠松厓徵君尝为予言道藏多儒书古本予心识之
晚岁归田于金陵借阅朝天宫本于吴门借阅元妙观

本粗能记其名目未得钞而入诸笥也袁生又恺与予
同好而聚书益勤顷岁购得不全藏本六百馀卷又于
元妙观借钞约二百卷皆吾儒所当读之书而科仪符
箓不预焉可谓搴其精华而遗其糟粕者矣宋藏经目
录失传此册乃元人所记合之今所传者可以得宋藏
之梗槩
   跋王氏世谱
予妻王氏宋左朝请大夫 文毅公葆
之十九世孙相传 (第 17b 页)
文毅
之高祖元实魏国文正公旦之从子始占籍昆山
子姓䋣衍阅今六百馀年尚多读书能文之士盖三槐 (第 17b 页)
  送王博甫北上序
吾昆山虽吴之偏邑而人才在前世知名者不少如范
至能卫清叔其遗迹至今往往可寻然欲求其子孙有
不可得者士大夫之家能使诗书之泽久而不绝者盖
寡矣宋左朝请大夫 王彦光先生
有名绍兴之世迄今
而其后裔犹存当国初朝廷重贡士之选州郡学每岁 (第 25a 页)
于乎悲夫二子长文焱早亡次文灿一女适江宁 王文
枢尝从缙绅先生游学自谓识道理荣辱得丧无嘅
于中一旦更患难而犹不能释然而吾妻克有恒德随
寓而安为妇三十 (第 28a 页)
 (刘原父权衡以辨误为功陈君举后传以不书立义/吴临川纂言汪新安纂疏李庐陵会通皆能阐绎微)
 (指又刘质夫许襄陵孙明复高息斋 王彦光
吕永嘉/家则堂诸解大全去取未必悉当今择其粹者录之)
 (叶石林赵木讷戴岷隐黄东发诸家之说多先儒未/发 (第 25a 页)
  昆山州先贤墓祭田记
乡先生没而祭于其社其礼之废也久矣后世以义起
礼往往即其遗墓所在而祠之令甲所著而儒先之所
行也是亦亡于礼者之礼乎昆山如宋御史 王先生葆
侍御史李先生衡以道德节行敦崇名教龙洲刘先生 …… (第 2b 页)
孝之志庶几相与永久而不坠也因为著其夲末如此
俾后之人得以考焉 王先生
(第 4a 页)
彦光
墓在南郭新漕里李
先生字彦平号乐庵先生墓在州治南六里圆明村刘
先生字改之墓在马鞍山东斋管隐君名圭字仲 (第 4a 页)
教北方当元初混一之际今孝章往关中亦乱平治定
之时所以期望先生者如此其重盖吴中以道学鸣者
若王信伯 王彦光
李彦平王去非魏华甫史蒙卿皆以
儒师守帅阐扬程朱之学故先生力欲追踪先哲以变
衰世鄙陋之习其姿禀之高操履 (第 28a 页)
   书李乐庵语录后
乐庵先生语录五卷门人龚昱立道集其师李衡彦平之言
也昱殿中侍御史识之曾孙安贫乐道乡人称为龚山长云
愚按昆山旧志载衡所著有易说论语说易义海撮要乐

庵文集和寒山拾得诗总若干卷行于世噫未三百年今皆
不可见矣独幸此书抄本尚存使吾昆后生小子略可考见
先生之正学直道非俗儒备臣比也先生江都人初布衣流
落吾昆 王葆彦光
见而异焉以女弟归之后致仕舍江都而
就昆山岂以妇家之故欤今县之通阓桥东有尼僧庵云是
前元邵万户舍宅为庵 (第 1b 页)
平正修广右有小巷深不百步题曰
李侍御巷又岂万户宅先即先生所居欤又按至正廿三年知
昆山州事高昌契侯傒斯因州人袁华殷奎言先生与 王御

史葆
刘龙洲过皆宋豪杰士皆有言行其墓近皆废坏
宜用修复侯乃一一追访旧迹而封表之当时若会稽
杨维祯诸公皆有诗 …… (第 1b 页)

常稔田三十五亩岁入租廿有五石籍而𨽻之学宫以
供时祭之费三公墓之所在见于殷奎所撰墓田记甚
详记曰 王先生
(第 2a 页)
彦光
墓在南郭新漕里李先生字彦
平号乐庵墓在州治南六里圆明村刘先生字改之墓
在马鞍山东斋其记如此今先生之墓 (第 2a 页)
   复胡郡守孝思

承示所定名宦乡贤允惬公论千百年缺典一旦举行
甚盛甚盛校不敏岂能有所赞襄爰举一二缺遗告于
下执事伏俟鉴裁名宦若汉都尉任延太守第五伦张
霸梁郡丞江革唐刺史萧定宋知州阎象通判徐奭佥
判司马光知州孙觉李光乡贤则高士若龙丘苌忠义
若张乘孝子若龚明之笃行若陈之奇名臣若 王葆

寓若黄士毅毅尝受业于考亭之门其他可称述者尚
众愿命三学诸生悉心蒐访科条其人参以史传而明 (第 37a 页)
人约:建康、临 安皆建都地。俱见文集。按先生《复斋记》又谓〔隆兴元年,某自都还里,始与仲高 遇。〕又 《王彦光
见访并送茶》诗云: 迩英帷幄旧儒臣,肯顾荒山野水滨。遥想解酲须底物,隆兴第一壑源春。 则是年似又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