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王庭圭

  卷一百九十六
    王质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0b 页)
王质

  卷一百九十八
   (第 30b 页)
王质

  卷一百九十九
   (第 30b 页)
王质
(第 30b 页)
  卷二百
    王质

  卷二百一
   程俱一
  卷二百二
   程俱二
  卷二百三
   程俱三 (第 31a 页)
   又
余乡从王参戎处得钞本洪志其首撰甲至癸百卷皆
亡仅支甲至支癸十帙耳迨其中已辛壬等帙又三甲

中书盖支志亡其三而三志亡其七矣四志百卷竟亡
繇物色武林本或从初志摘出或即初志而妄析门类
未可知余既幸是书存世犹怅怅欲睹其全真无厌之
欲也第野处文誉噪一时容斋随笔等笔力铮铮而夷
坚猥薾弥甚疾行亡善迹信矣 王质景文
夷坚别志世
不传而余得夷坚续志四卷盖本朝人录也
   又
谈者率以广记五百卷所辑上自三皇下迄五季宜灵 (第 10b 页)
   周易义海撮要序 周易辑闻序
   易璇玑序 周易集说序
   合订大易集义粹言序
   徐氏四易序 东莱吕氏书说序
    雪山王氏(质)
诗总闻序
   聂氏三礼图序 丘氏周礼定本序
   读礼通考序 陆氏春秋三书序
   春秋权衡序 春 (第 63a 页)
   东莱吕氏书说序
东莱吕先生伯恭受学于三山林少颖少颖又东莱吕

居仁之弟子也少颖所著尚书集解朱子谓洛诰以后
非其所解其孙石鼓书院山长耕称坊本自麻沙初刻
继而婺女及蜀中皆有之讹以传讹访之故家先得宇
文氏拾遗一卷后得建安余氏所镂新板又得叶学录
所藏写本再三参校自诩成完书矣而伯恭书说先之
秦誓费誓自流以溯其源上至洛诰而止殆以补林说
之所未及尔门人宗学教授从政郎时澜不知师之微
意乃取而增修之非伯恭之本怀矣赵希弁读书附志

称是书六卷康熙壬戌予抄自无锡秦氏凡十卷与马
氏经籍考同宋史志艺文云三十五卷盖并门人增修
之书合著于录也序以藏之笥
    雪山王氏(质/)
诗总闻序 (第 8b 页)
雪山王氏
诗总闻二十卷每章说其大义复有闻音闻
训闻章闻句闻字闻物闻用闻迹闻事闻人凡十门每
篇为总闻又有闻风闻雅 (第 8b 页)
闻颂冠于四始之首自汉以
来说诗者率依小序莫之敢违废序言诗实自王氏始

既而朱子集传出尽删诗序盖本孟子以意逆志之旨
而畅所欲言后之儒者咸宗之独王氏之书晦而未显
其自诩谓研精覃思几三十年而吴兴陈日强称其自
成一家能寤寐诗人之意于千载上要之虽近穿凿而
可以解人颐者亦多也王氏名质字 景文
汶阳人绍兴
庚辰进士召试馆职不就历枢密院编修官出通判荆
南府不行奉祠山居有集四十卷
   聂氏三礼图 (第 9a 页)
彝尊敬书
   题亡儿书陶靖节文
康熙己卯三月从吴门借钞 雪山王氏
绍陶录归示亡
儿伏枕读一过作而曰少陵野老讥陶公未必能达道
非笃论也病少间为□嵉书此册自后不复能作书盖 (第 19b 页)
  用我吾为东周
明道先生曰吾其为东周乎盖孔子必行王道东周衰

乱所不肯为也亦非革命之谓也伊川先生曰东周之
乱无君臣上下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言
不为东周也二程之言如此因论曰周辙不西王纲解
纽孔子作春秋托始于平王盖伤东周之衰也诗亡而
后春秋作孔子删诗于王风首录黍离其诗曰悠悠苍
天此何人哉伤兴复之无人也录变风于郐下曰谁将
西归怀之好音其心未尝一日而忘西周故又曰彼美
人兮西方之人兮其在雅之诗也曰大东小东杼轴其

雪山王氏
曰平王迁于王城此大东也敬王避子朝
之难又去王城而入成周此小东也东而又东泽为束
薪而道为茂草西方益远矣 (第 18b 页)
  娃嬴孟姚
史记赵武灵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云美人荧荧兮
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曰王数言所梦想
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战国策

注以嬴为姓非也索隐曰孟姚吴广女舜之后按上文
云余思虞舜之勋故命其胄女孟姚以配而七代之孙
是也舜封于虞亦曰吴城虞吴音相近故舜后亦姓吴
非独泰伯虞仲之裔
  绵蛮睍睆
诗绵蛮黄鸟韩诗薛君章句云绵蛮文貌又睍睆黄鸟 王雪山
云睍睆黄鸟之色二字从目目视之知其为色
也今注皆以为鸟声似不及古注之为得 (第 25a 页)
  留别钱翼之
矫首清标二十霜白头倾盖郑公乡忘形肯厌追游数借润频
飞翰墨香世态浮云看不定别情流水去方长杏花时莭霏霏
雨谁共春风举一觞
  送 王景文
应荐北上
自是春风席上珍云霄有路独逡巡未妨豹隐山林久及见
龙飞雨露新黄甲骎骎传盛事青衫猎猎愧陈人瀛洲 (第 12a 页)
士刘致中至则赵去秦代
之矣刘报罢归尹少稷柬之云徒然五侍从不办一书
生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然 王景文

云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亦笑
云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作平声押了 (第 12b 页)
   甲辰夏五月积雨十馀日不止遣闷二首
甲子霖霖雨巡檐闷不禁幻泡成实相水乐激哀音瘴
海闻天漏尧年见陆沉鶱飞想云表痴坐若为心(南史 王景)
(文
传人居贵要/但闷心若为耳) (第 12b 页)
 就题发明格
  尧仁如天          王 质
   出处(史记本纪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立说(天下被圣人之仁而不知有圣人之仁 (第 93a 页)
   游耆阇山寺因怀君采

马影风吹度石梁松云冉冉昼生凉俗尘不占清虚境
僧榻初投曲密房几道飞泉添涨水半林残雨漏斜阳
北山重忆栖霞侣新种芝苗若许长    王景文
山长挽词(以下第举子/恩再任象山)
凤出丹山马渥洼明经青紫志非夸同升或已持英节
将老才容坐绛纱鱼上龙 (第 5b 页)
    合而集中家记内各条又有别标曰见遗书
    者疑先有遗书三卷初本别行后又裒辑诸
    编共成此集仍总以遗书名之犹之 王质雪
    山
集有三卷之本有四十卷之本欤乾隆四
    十三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 (第 2b 页)

玩不可夫惜其集不传遂录于此前六半记向在番阳
得之一友以为监簿郑榖叔所作误也
洪野处作夷坚壬志序记 王质景文
之作曰志怪之书
甚夥至鄱阳夷坚之志出则尽超之矣予平生所嗜略
类洪公始读左传史记汉书稍得其记事之法而无 …… (第 21a 页)
亦置之而余所亲睹者王渊亭见龙彭泽舟中
见蛤蜊菩萨像永兴道中见道人嚼草成蜡甚著则致
诸人者胡可以弗信也 景文
之书谓之夷坚别志笔力
如此信不减洪公宜乎公得之而喜也洪公记此时 (第 21b 页)

已没臭味之相契亦如欧公之得廖生矣 (第 21b 页)
 贽见之书大奇之留数日力勉其赴举归则题秋
试家状者在门阅其籍则诸家经赋咸在惟无周

 礼先生即以此注籍蒲节后始精考周礼求程文
 观之及期三日之试写其所学无凝滞考官 王景
 文质
批曰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拆号日先生
 偶过梭山方鼓琴捷吏至曲终而后问之再鼓一
 曲乃归先生第四名外舅 (第 8a 页)
士刘致中至则赵去秦代
之矣刘报罢归尹少稷柬之云徒然五侍从不办一书
生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然 王景文

云真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亦笑
云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作平声押了陆放翁少时
调官临安 (第 12b 页)
人云我为公计不如饮酒乐刘乂诗云尽欲调太羹今
古无好手所以山中人兀兀但饮酒皆名言也 王质景文
与王枢使公明诗云试看公出手毋谓我无
人与虞丞相云寄身江汉归无所开眼乾坤见有公甚
隽快但下联云修造凤楼 (第 21b 页)
  答某县令
伏蒙宠锡龙川巨编所以品题之者剂量曲当非素有
所主于中者能尔乎弟尝谓本朝理学大明而战国纵
横之学如三条四列隐见起伏铮铮于本朝者尚四人
苏老泉其巨擘乎其次为李太白其次为 王雪山
其后 (第 31a 页)
  郑浃际诗传序
莆田林子发氏携宋郑浃际先生诗传训诂谓德润
曰先生昔在闽中䌷绎之暇集为此书其间摘诗传
之幽隐辨事物之名义真所谓发诸儒之所未发者
于是以校正是本俾德润读之愚按慈溪黄氏谓文
公朱氏因 雪山王公质
浃际郑公樵去美刺以言诗又
尝于郑传取其切于诗之要者以备集传矣独惜当 (第 1a 页)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兮兹非泊然世虑晲傲物表
者乎其耽爱荣名溺嗜声利唯恐或失之视隐者则有
愧矣邹阳氏曰尝闻 王质
樵于深山至烂柯不归盖神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