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胡 升     程元祜
   张表臣     郑望之
   何 称     蒙与义
   李弥正     徐 作
    程敦厚     
曾 惇
   向 滈     陈仲平 (第 51a 页)
    李安邦(常宁)

  冯子才(存)      张君延(子京)

  梁方叔(俊)       程子山(敦厚)
  吴彦诚(君明)     张齐仲(补之)

  马巨济(涓)      毕之进(渐)

  朱 (第 11b 页)
 李安邦(常宁)

  冯子才(存)      张君延(子京)

  梁方叔(俊)      程子山 (敦厚)
  吴彦诚(君明)     张齐仲(补之)

  马巨济(涓)      毕之进(渐)

  朱 …… (第 11b 页)
  郑少梅       宋和甫


  孙叔谐       朱廷圭

  韩旡咎       李去病

  谢 子山       
李成季(昭玘)

  黄商伯(灏)      何一之(万)

  许子齐(苍舒)     黄夷甫(夷 (第 18b 页)
  伏以日舍星虚律回太簇汉举三朝之庆鲁开五始之
祥恭惟某官智识敏强器能宽裕出值文明之会显升
侍从之班兹暂委于价藩宜亟膺于召节履兹元序倍
拥纯禧某阻致庆于寿觞第驰诚于宾庑其为颂咏罔

喻勤惓

  贺太守待制正启       程子山

  伏审尧历闿端夏正谨始适三阳之并进宜百福之丛
来伏惟某官忠结主知德谐人望总百城之师律深藉
沉谋职列 (第 2a 页)
在激昂于懦志珥笔靡一辞
之措虽怀窃位之讥登车勤四牡之驰始罄在公之节

  除阁职谢宰相启       程子山

  幽谷孤音陶太和而俱作严宸茂渥忽非据以疏荣祗
服恩灵弥深震惧兹盖伏遇某官以仁义兴韶濩载赓
岩廊以礼 (第 21a 页)
  恭惟某官智略迈伦雄才冠世暂总戎于屯戍克精练
于师徒一路人民尽蒙绥镇既威名之茂著宜眷倚之
弥隆伫闻进位元戎策勋帝室以副舆人之望


  上总领小简         程子山

  气候渐热仰惟使节在途虽有神明然妙护茵鼎以对
显宠则又人士蕲向之诚所切拳拳焉敢以告于侍史


  (第 16a 页)
  洪覆至神实不期于报谢群生多故诚有赖于祈禳辄
输悃愊之私仰渎高明之听伏念某遭逢盛际蒙被馀

恩赋形宇宙之中殆将四纪窃禄江淮之上几及二年
虽身曲尽于勤劳岂事举无于过误虑愆尤之浸广恐
谴责之阴加粤自元朝当修于醮事及兹岁暮辄按于
科文祗建坛场肃陈香火伏愿上真保佑列圣扶持官
路亨通无谤伤之横至私门安燕绝灾衅之潜生福逮
亲闱庆延子舍

  为众禳灾设黄坛青词     程子山

  惟皇上帝子惠困穷今此下民寇攘奸宄盖人为之不 (第 10a 页)
徒是为婺之东阳人宋末稍有出而仕者曾祖日新承莭
郎祖友谅迪功郎父观光屏岩先生也娶金华潘氏又自东阳
徙家 金华先生
少游太学德祐纳士从三官北上用执政荐授 (第 22a 页)
都官渊公之所为若此固宜克称
其家也感杓司平生之言故因叙而及之

  程山尊诗序

  游于歙得一士焉 程子山
尊其人也程子不善治家人
产席其先之旧业读书喜客家稍落客或有急不能脱 (第 19b 页)
  客岁宋使君邮到令兄叔子先生一书词义勤恳以仆
为有合于古人之道虽执手定交称平生欢者无以逾
此且见属为先生寿序书到时已十月矣方患怔忡罢
笔墨既以得备采择为喜又惧无以副委重逡巡至岁
晚始属草骋款段于伯乐之前耀鱼目于隋侯之室固
宜却步而沮色矣会乏确使不即报每忆叔子岁前之
约未尝不怦怦于心庸讵知叔子之不待报哉初传凶

问北来以为妄也既而 程子山
尊数接广陵书皆云然
则果尔矣为惊悼累日子瞻尝言文人未老而衰病无
恶而得罪叔子劳心耗神以文字致衰病既已 (第 13a 页)
   故处士殷君墓碑 改危素桂先生碑
  墓志铭
   故忠勇西夏侯迈公墓志铭
   故翰林侍讲学士 金华先生
墓志铭
   有元文静先生倪公墓志铭
   亡兄双溪书院山长墓志铭
   故义士吕公墓志铭 孛元卿墓 (第 40a 页)
  西山序

东阳有蒋君子者家在东昼水西岘山之间家之西又
地理泉石华竹曰沱曰谷曰屏曰洞曰亭坛台圃其
凡十有四所总而命之曰西山别墅君时时舆太夫人
者燕游其中或与东闾西里仕而归者饮酒赋诗以乐
其乐也其揽物为诗凡若干首自 金华先生
而次和其
诗者又凡若干首好事者遂图其墅裒其诗而求一言
于会稽杨子杨子曰嘻尝品人地于西山吾有其论西
山 …… (第 6a 页)
不必强同于
拄颊者之云嘻持吾论以品人地于西山若蒋君子者
西山何负于君子君子何负于西山乎予未识君子繇 金华先生
识之未游其墅繇先生之诗若游之于是乎

  送如一翁归曲江草堂序
曲江钱如一翁自冠年工五字诗及七言大 (第 7a 页)
万纪呜呼獬
豸折角兮麒麟踣趾豕突西岳兮鲸翻东海已乎善卿
尔果胡为而生又果胡为而死
  故翰林侍讲学士 金华先生
墓志铭
先生讳缙字晋卿姓黄氏其先自宋太史庭坚之后父 (第 10b 页)
   平远堂三首        向子諲
   草堂二首         沈与求
                 程子山(三首/)
                何 称(五首/)
                僧道本(二首/) (第 14a 页)
梁溪漫志云 程子山
舍人跋东坡满庭芳词云予闻之
苏仲虎云一日有传此词以为先生作东坡笑曰吾文
章肯以藻绘一香篆槃乎然观其间 (第 8b 页)
如画堂别是风光及
十指露之语诚非先生所云 子山
之说固人所共晓予
尝怪李端叔谓东坡在中山歌者欲试东坡仓卒之才
于其侧歌戚氏坡笑而颔之邂逅方论穆天子事 (第 8b 页)
   瞻云轩诗序
吴郡金伯祥氏家故士族而好施予其以善士称于乡
没而葬吴江久咏乡之韩墅伯祥之先君子也其改葬
吴县横山之吴巷村内翰 金华先生
黄公实志其墓焉
伯祥居松江笠泽间力田教子益务以善世其家家去 …… (第 2b 页)
亦和气之所积也和气之积在天为庆云为甘雨在
人为忠臣为孝子唐有狄公犹天之有元气也金氏世
积善曾大父尝举 进士金华先生
曰引之弗替必有兴
者然则览是轩而赋诗者岂直山川草木一丘一壑之 (第 3b 页)

侍讲金华先生
黄公于钱塘会上人自金陵来解行李
出所作余获睹讽咏之飘飘然有淩虚御风之意余固
己心许而貌随之矣未几余自 …… (第 2a 页)
其志也顷之寻还吴兴徵言以为别自文清以来数十
年间诸老沦谢殆尽而 金华先生
亦不可复作矣其门
人宾客散之四方兵后相见亦有如我两 (第 2b 页)
有所不让也且基常游歙矣歙之为邦
在万山中水清而驶故家遗俗乔木相望文献有足徵
者而其人于当世儒宗尤深慕 金华先生
之文足以发
明朱夫子之道故以予之愚亦因幸先生而不见鄙夷 (第 11a 页)
 (仪上初曕慈容喜深感极泪湿龙绡卫军欢声动天/地太后进宫满城士庶夹道耸观皆以手加额太后)
 (入居于慈宁殿文武百官上表称贺亦有献赋颂雅/歌称美圣德者令 中书舍人程敦厚
第其高下 (第 47b 页)
敦厚)
 (
以建昌军进士章藻为第一知正州张昌为第二/进士陆涣为第三昌特转一官进士免文解一次)
虹光朗射天垂象鼎峙 (第 47b 页)
 (燕阅古以/下凡数品)
东朝銮驭朔方归南面方知乐事稀可惜岳将军不见

深宫只著道家衣
 (二老堂杂志绍兴十二年太母还宫上曰朕自东朝/之归方知南面之乐中书舍人 程敦厚
行太后侄女)
 (韦氏十娘封郡夫人制全用上语眼七脩类藁韦太/后北归至临平因问何不见大小 将军耶人曰 …… (第 6b 页)
 (蒸令拆强名蚤/梅终琐碎无香)

砚童侍立太师窗夙搆佳文未易降贡院无烦戴羞帽
紫绫册里士无双
 (朝野遗纪 程敦厚子山
为中舍时秦桧善之一日呼/入内阁坐候终日独案上有紫绫褾一册书圣人以)
 (日星为纪赋末有类贡进士学生秦 (第 7a 页)
埙呈文采艳丽 子山
兀坐静观几成诵及晚竟不出乃退 (第 7a 页)
子山
叵测)
 (也及数日差知贡举乃大悟以此命题乃孙果首选/ 老学庵笔记秦太师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眼作) (第 7a 页)
   翌朝。杞山书至。金友亦有书。戏用俗问寒暄书辞。为诗以谢。
   饭后午睡正酣。微闻窗外有数三村老对话。戏题一律呈杞山。(并序)
   程子山
歌。赠李君益相。(山在府治西乐壤面)
   李君益相尝候余于郡斋。今又委访西仓旅舍。二宿告归。书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