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题司马温公手帖后(明宋濂/)
右司马温公与范忠宣书一通藏楚郡龙云从家云从
间请题其后濂闻哲宗初立崇庆太后同听政起公知
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忠宣亦从庆州召还为右谏
议大夫俄迁给事中此书正此时所遗其殆元丰乙丑
之冬或元祐丙寅之春乎夫公自熙宁辛亥居洛再任
留司御史台四任提举崇福官至是始司政柄故书中
有閒居十五年之言公年盖已六十有七新法方盛行
小人附和者众公度不可止遂绝口不言事故又有更
求一任散官守候七十即如礼致事之言当是时章惇
蔡确黄履 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公新自外至孑
然独立故又有如一黄叶在秋风中几何而不危坠之 (第 1b 页)
右司马温公与范忠宣书一通藏楚郡龙云从家云从
间请题其后濂闻哲宗初立崇庆太后同听政起公知
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忠宣亦从庆州召还为右谏
议大夫俄迁给事中此书正此时所遗其殆元丰乙丑
之冬或元祐丙寅之春乎夫公自熙宁辛亥居洛再任
留司御史台四任提举崇福官至是始司政柄故书中
有閒居十五年之言公年盖已六十有七新法方盛行
小人附和者众公度不可止遂绝口不言事故又有更
求一任散官守候七十即如礼致事之言当是时章惇
蔡确黄履 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公新自外至孑
然独立故又有如一黄叶在秋风中几何而不危坠之 (第 1b 页)
青州绍圣初落职降知黄州分司南京居四年责鼎
州团练使新州安置卒于贬所年六十八时章惇蔡
卞诬造元祐诸人事不己以 邢恕 为御史中丞用其
言欲诛摰及梁焘王岩叟等以为摰有废立之意遂
起同文馆狱用蔡京等杂治卒无佐验会摰卒乃 (第 2a 页)
州团练使新州安置卒于贬所年六十八时章惇蔡
卞诬造元祐诸人事不己以 邢恕 为御史中丞用其
言欲诛摰及梁焘王岩叟等以为摰有废立之意遂
起同文馆狱用蔡京等杂治卒无佐验会摰卒乃 (第 2a 页)
顾端文公文集序
泾阳先生顾端文公文集若干卷其次子南京
工部主事与沐所编次也刻成以属谦益俾为
其序谨案公逾弱冠发解南畿其文词纵横骀
荡一洗举子熟烂之习海内震动若奋雷之启
蛰快风之振槁长而通治体持国论晚而湛于
理学其文与年俱进要其纵横骀荡故自如也
呜呼公之学程朱之学也其遇亦程朱之遇也
盖公自登朝再入吏部皆忤宰执以去与高忠
宪公讲学东林而党论随之伊川之在绍圣崇
宁大略相似晚年以清卿召引疾不至不获如
考亭之在绍熙犹有行宫之奏焕章之讲而党
议学禁则不啻过之然自有宋迄今程朱之名
悬诸日月而 邢恕 范致虚陈贾傅伯寿之徒果
安在哉由昔以视今此可为叹息者也公之文
最著者铨曹建言疏以自反规切人主海内争 (第 14b 页)
泾阳先生顾端文公文集若干卷其次子南京
工部主事与沐所编次也刻成以属谦益俾为
其序谨案公逾弱冠发解南畿其文词纵横骀
荡一洗举子熟烂之习海内震动若奋雷之启
蛰快风之振槁长而通治体持国论晚而湛于
理学其文与年俱进要其纵横骀荡故自如也
呜呼公之学程朱之学也其遇亦程朱之遇也
盖公自登朝再入吏部皆忤宰执以去与高忠
宪公讲学东林而党论随之伊川之在绍圣崇
宁大略相似晚年以清卿召引疾不至不获如
考亭之在绍熙犹有行宫之奏焕章之讲而党
议学禁则不啻过之然自有宋迄今程朱之名
悬诸日月而 邢恕 范致虚陈贾傅伯寿之徒果
安在哉由昔以视今此可为叹息者也公之文
最著者铨曹建言疏以自反规切人主海内争 (第 14b 页)
集)绍圣间以党论放归田
里四年十一月送涪州编管(见实/录)门人谢良佐曰是行
也良佐知之乃族子公孙与 邢恕 之为尔先生曰族子
至愚不足责故人情厚不敢疑孟子既知天焉用尤臧
氏(见语/录)元符二年正月易传成而序之 (第 19a 页)
里四年十一月送涪州编管(见实/录)门人谢良佐曰是行
也良佐知之乃族子公孙与 邢恕 之为尔先生曰族子
至愚不足责故人情厚不敢疑孟子既知天焉用尤臧
氏(见语/录)元符二年正月易传成而序之 (第 19a 页)
题司马公手帖
右司马温公与范忠宣书一通藏楚郡龙云从家云从
间请题其后濂闻哲宗初立崇庆太后同听政起公知
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忠宣亦从庆州召还为右諌
议大夫俄迁给事中此书正此时所遣其殆元丰乙丑
之冬或元祐丙寅之春乎夫公自熙宁辛亥居洛再任
留司御史台四任提举崇福宫至是始司政柄故书中
有閒居十五年之言公年盖已六十有七新法方盛行
小人附和者众公度不可止遂绝口不言事故又有更
求一任散官守候七十即如礼致事之言当是时章惇
蔡确黄履 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公新自外至孑
然独立故又有如一黄叶在烈风中几何而不危坠之
言公之志为可悲矣然公与忠 (第 5b 页)
右司马温公与范忠宣书一通藏楚郡龙云从家云从
间请题其后濂闻哲宗初立崇庆太后同听政起公知
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忠宣亦从庆州召还为右諌
议大夫俄迁给事中此书正此时所遣其殆元丰乙丑
之冬或元祐丙寅之春乎夫公自熙宁辛亥居洛再任
留司御史台四任提举崇福宫至是始司政柄故书中
有閒居十五年之言公年盖已六十有七新法方盛行
小人附
求一任散官守候七十即如礼致事之言当是时章惇
蔡确黄履 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公新自外至孑
然独立故又有如一黄叶在烈风中几何而不危坠之
言公之志为可悲矣然公与忠 (第 5b 页)
题司马公手帖后
右司马温公与范忠宣书一通藏楚郡龙云从家云从
间请题其后濂闻哲宗初立崇庆太后同听政起公知
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忠宣亦从庆州召还为右谏
议大夫俄迁给事中此书正此时所遣其殆元丰乙丑
之冬或元祐丙寅之春乎夫公自熙宁辛亥居洛再任
留司御史台四任提举崇福宫至是始司政柄故书中
有閒居十五年之言公年盖已六十有七新法方盛行
小人附和者众公度不可止遂绝口不言事故又有更
求一任散官守候七十即如礼致事之言当是时章惇
蔡确黄履 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公新自外至孑 (第 15b 页)
右司马温公与范忠宣书一通藏楚郡龙云从家云从
间请题其后濂闻哲宗初立崇庆太后同听政起公知
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忠宣亦从庆州召还为右谏
议大夫俄迁给事中此书正此时所遣其殆元丰乙丑
之冬或元祐丙寅之春乎夫公自熙宁辛亥居洛再任
留司御史台四任提举崇福宫至是始司政柄故书中
有閒居十五年之言公年盖已六十有七新法方盛行
小人附和者众公度不可止遂绝口不言事故又有更
求一任散官守候七十即如礼致事之言当是时章惇
蔡确黄履 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公新自外至孑 (第 15b 页)
何以求道未知其要复出入于老释也邪潘兴嗣志元
公墓亦不及二程子从游事明道之卒其弟子朋友若
范淳夫朱公掞 邢和叔 游定夫叙其行事皆不言其以
元公为师惟刘斯立为从周茂叔问学斯犹孔子问礼
于老子问乐于苌弘问官于郯子云然 (第 3a 页)
公墓亦不及二程子从游事明道之卒其弟子朋友若
范淳夫朱公掞 邢和叔 游定夫叙其行事皆不言其以
元公为师惟刘斯立为从周茂叔问学斯犹孔子问礼
于老子问乐于苌弘问官于郯子云然 (第 3a 页)
之(阙/)封建自然之势鬼神祭祀之始神物前民之用
起数立象之机声教文治之原制作因革之渐忠质文
异尚之体世变礼失之由以力假仁之习皆若身在其
间而目击其事者于是易春秋传注之失诗书未决之
疑周礼非圣人书之谤凡历代聚讼不决数十年苦思
而未通者皆冰解释怡然各就条理盖由事精积久而
后得之(阙/) 为天开其愚神启其秘也其于易以明象
为先以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为主而其机
括则尽在十翼作十翼举要以为易起于象数设卦因
卦立象因象起意因意生辞故孔子曰易者象也立象
以尽意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圣人言易之为教如此
易不可废象明矣由象学失传汉儒区区掇拾凡陋不
足以得圣人之意而王辅嗣忘象之说兴至 邢和叔 则
遂欲忘卦弃画虽以近代钜儒继作理学大明而莫能
夺也作忘象辩有一卦之象有一爻之象或近取诸身
或远取诸 (第 3b 页)
起数立象之机声教文治之原制作因革之渐忠质文
异尚之体世变礼失之由以力假仁之习皆若身在其
间而目击其事者于是易春秋传注之失诗书未决之
疑周礼非圣人书之谤凡历代聚讼不决数十年苦思
而未通者皆冰解释怡然各就条理盖由事精积久而
后得之(阙/) 为天开其愚神启其秘也其于易以明象
为先以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为主而其机
括则尽在十翼作十翼举要以为易起于象数设卦因
卦立象因象起意因意生辞故孔子曰易者象也立象
以尽意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圣人言易之为教如此
易不可废象明矣由象学失传汉儒区区掇拾凡陋不
足以得圣人之意而王辅嗣忘象之说兴至 邢和叔 则
遂欲忘卦弃画虽以近代钜儒继作理学大明而莫能
夺也作忘象辩有一卦之象有一爻之象或近取诸身
或远取诸 (第 3b 页)
其言养气
即孔子所谓勇者不惧愚谓孟子之不动心即孔子所
谓仁者不忧
孔子不尤公伯寮孟子不尤臧仓伊川不尤 邢恕 其意
皆同
周子太极其本主于静而吃紧处全在修吉悖凶君子
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君子而不吉者有矣未有小人而 (第 24a 页)
即孔子所谓勇者不惧愚谓孟子之不动心即孔子所
谓仁者不忧
孔子不尤公伯寮孟子不尤臧仓伊川不尤 邢恕 其意
皆同
周子太极其本主于静而吃紧处全在修吉悖凶君子
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君子而不吉者有矣未有小人而 (第 24a 页)
七贤传
明万历天启之交党祸方炽吾乡以沈文恭在揆席故
多为所染陵夷至于奄难士气益丧至有列名爰书者
顾喜其家子弟多能出而雪父兄之耻吾得七人焉在
昔 邢恕 之有居实章惇之有援赵挺之之有明诚坡谷
所亟许也虽欲勿用山川不舍圣人言之揆之诸公之
意深不欲人道其父兄 (第 20a 页)
明万历天启之交党祸方炽吾乡以沈文恭在揆席故
多为所染陵夷至于奄难士气益丧至有列名爰书者
顾喜其家子弟多能出而雪父兄之耻吾得七人焉在
昔 邢恕 之有居实章惇之有援赵挺之之有明诚坡谷
所亟许也虽欲勿用山川不舍圣人言之揆之诸公之
意深不欲人道其父兄 (第 20a 页)
当为之讳者也且大儒之门下不必竟无不肖前
之则有朱子之傅伯寿又前之则有杨文靖公之陆棠
又前之则有程子之 邢恕 与其进不与其退斯亦圣贤
之所无如何也阁下以其为慈湖之徒而为之辞可以
无庸矣宋史于陆子之学推尊未尝不至 (第 8b 页)
之则有朱子之傅伯寿又前之则有杨文靖公之陆棠
又前之则有程子之 邢恕 与其进不与其退斯亦圣贤
之所无如何也阁下以其为慈湖之徒而为之辞可以
无庸矣宋史于陆子之学推尊未尝不至 (第 8b 页)
沾沾焉以已说序之吾不知
其于彼法之所谓自悟自證者果有得焉否也虽然昔
公伯寮亲与七十子之列而敢于毁季路 邢和叔 本程
门高第而遽诬宣仁以附绍述之说然则士大夫之阴
贼诡谲叛其师友以去者良不少也而浮屠氏独能区 (第 15a 页)
其于彼法之所谓自悟自證者果有得焉否也虽然昔
公伯寮亲与七十子之列而敢于毁季路 邢和叔 本程
门高第而遽诬宣仁以附绍述之说然则士大夫之阴
贼诡谲叛其师友以去者良不少也而浮屠氏独能区 (第 15a 页)